《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秋若尘

一个人的草木诗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妹妹的好文和好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五小皮 于 2011-12-11 22:08 发表
芣苡原来就是车前草。我长见识了。


呵呵,原来你才知道呀,记得多看看植物学的书籍,我这里有一大本图解的系列,要不借给你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1-12-12 00:14 发表
荇菜
  荇菜,龙胆科。荇,可作杏字。又名金莲花,野睡莲。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开黄色的小花。荇菜之居所必为清净之地,污秽场所它是不去的,所以荇菜训导人们,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对于 ...


yes~~yy~~

看你读这些,真为你高兴。抱一下好妹妹。阅读本身,就可以纵横联系起来。如此未来写作,你的语言和意象,才会丰富而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茅,既白茅。禾本科,生于山野荒坡,沙质草甸。茅花能止血,茅根煎水可清热利尿,茅吕还可以编蓑衣。对于茅最清晰的记忆,还是停留在少时。每年四五月份,草长莺飞,江河俱下,与三五玩伴,至田间地头嬉耍,总喜欢把茅根拨出来,抽其嫩芽,用清水或树叶子擦洗,放在嘴里吸食,甜甜的,清凉可口,似能嚼出青草上月光的味道。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茅可以说是大自然馈赠的最美味的饮品了,估计在一大部份人的记忆里,茅都是甜美诱人的,它勾起了我们对甜美一词的最原始的记忆,唤醒了某些掩藏在铁灰色天空下,失衡的天真。梵梅说,茅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我们面对它时的那颗心。
《茅》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诗经。幽,我。七月》

英雄绝尘而去
草莽继续纷披
无数飞白口口相传杀人越货的故事
短促的银狐之尾,甩痛星光的脸庞
头顶穿梭的飞刀,错斩空中的蚊蝇
所有的目击者腰身都闪伤了

一个失真的人,每天依靠打磨
显得如此光彩照人

流年荒
白马遁
他乡的故知啊
今年是否变得更加娇气


[ 本帖最后由 秋若尘 于 2012-3-17 21:19 编辑 ]
f714c5fa9bc837ccb48f31c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1-12-11 16:21 发表
从红尘中背转身去,于山野间穿行,与草木神交。隐秘而温润的草木,自成一方清净天地。一俯身,一抬头,拾取一花一叶,连缀成篇,清雅如兰,淡远悠长。——————这是安意如为这个集子作的小序。

(注:为方便大 ...


安意如,她的古典文学功底,的确是不错的,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下,她同时也有一些行为,已经被大家指出来,那就是一些解读文章中,大量的抄袭别人的现成文字哦。

这点你务必要知道。我这里有她的三本丛书,我也曾经因为看了她的一篇文字,而去书店,把她的一套书籍,都买了回来,仔细地阅读过。

她的文笔很清丽优美,她对诗经阅读和解读的比较透彻和唯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说的是安意如,不是子梵梅。子的诗歌,也是女性诗歌中比较独特和有思想深度的一位女诗人。

她的诗歌作品,我在其他论坛阅读的比较多,也曾经收录过一些。:))问好若尘妹妹。

感谢你将她的作品,用这样的形式,再次解读和展现在我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些都要慢慢读,慢慢地感悟你的感悟。抱抱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树边上的人 于 2011-12-12 13:41 发表
若尘在这儿哪,问个好

问树姐姐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2 14:09 发表
来读妹妹的好文和好感悟。

也是看了梵梅的这本《一个人的草木诗经》,感觉颇为入心,遂写下点读后感,以慰己心。阅读,也算得上一种修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2 14:10 发表


呵呵,原来你才知道呀,记得多看看植物学的书籍,我这里有一大本图解的系列,要不借给你哦。

呵呵,我也是才知道的。草木也是有灵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2 14:12 发表


yes~~yy~~

看你读这些,真为你高兴。抱一下好妹妹。阅读本身,就可以纵横联系起来。如此未来写作,你的语言和意象,才会丰富而多义。

冬天人就懒了,不想写东西。就喜欢偏安于一隅,读些喜欢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2 14:42 发表


安意如,她的古典文学功底,的确是不错的,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下,她同时也有一些行为,已经被大家指出来,那就是一些解读文章中,大量的抄袭别人的现成文字哦。

这点你务必要知道。我这里有她的三本丛书,我也 ...

对于安意如,也只仅限于在书架上认识她的名字,至于文本,倒没有阅读过。听姐姐这样说,起了兴趣,改天也买一本来读读。对子梵梅,是通过这本书去感知的,人常说文如其人,想来这梵梅也是个骨骼灵秀的奇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2 14:44 发表
嗯,我说的是安意如,不是子梵梅。子的诗歌,也是女性诗歌中比较独特和有思想深度的一位女诗人。

她的诗歌作品,我在其他论坛阅读的比较多,也曾经收录过一些。:))问好若尘妹妹。

感谢你将她的作品,用这样 ...

中午匆匆上班去了,没来得及回复姐姐的跟帖。问好姐姐。冬天总会因有关爱而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1-12-12 15:37 发表
嗯,这些都要慢慢读,慢慢地感悟你的感悟。抱抱秋。。。

抱抱绿衣姐,感悟有时候也算是教化吧,教化人也教化己。为了闲适愉悦的一颗心,我愿意做角落里安静的阅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  
菩提,桑科,又名毕钵罗树,觉树,是印度国树。“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修证到一定程度忽如醐醍灌顶,豁然开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相传释伽牟尼于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参悟成佛,菩提遂成佛教圣树。有寺庙的地方就有菩提,一叶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对于菩提,我始终是怀有敬畏之心的,总感觉坐在莲台之上的佛,俯瞰众生,与我辈泥鸿隔着千万重山水,云里雾里,给人观花之感。菩提在普通大众的印象里,是圣洁的,神秘而悠远的,是修行之人达到的至高境界,它作为一种符号,一种意象,存在于禅宗中,远远大于它作为草木作用的本质。说白了,具体什么是菩提,也许只有修行之人自己才能看穿。六祖慧能曾写下一首著名的畿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菩提叶如心,菩提亦有心,万物皆有心,只在用何心。
但也许菩提本无树,此树非菩提,菩提在心中。

《菩提》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唐。李群玉《法性寺六祖戒坛》

人如牢狱
要到里面去签到,并沉默于一只钟磬的聒噪

庙宇空阔,人影绰绰
墙上明镜照见他们的冷脚尖,照见他们渐行渐瘦的明日
俗世的断肠草越发茂盛了
再也来不及了!
他扯下头饰,在一个发胖的女人身上
果断地放下一子一女

他的尽头,已然漆黑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5 14: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