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对岸是依人

抑情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古代抑情诗人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这二位相比,王维只能算是小抑情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唐诞生了很多诗人,但王维不是个例外,二李才是意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诗早期,大部分诗人的诗作还是偏向小抑情的,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有抑情比较重一点点的,比如闻一多的《死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死水”具有象征义,所以题目“死水”本身就是抑情的表现。

[ 本帖最后由 对岸是依人 于 2011-12-17 00: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抑情到今时今日,谁也不愿意再像李白那样去抒情了,已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诗歌景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朦胧诗时代,是进入纯抑情的时间,而向抑情更深走去的是后朦胧诗时期,欧阳江河,海子,陈多多,食指等是其中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海子的贡献又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新诗,随便选一首,都足以令《锦瑟》、《假龙吟歌》相形见拙。

[ 本帖最后由 对岸是依人 于 2011-12-17 00: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抑情,一般都和抒情相结合,都是走一步三回头的写诗习惯,至多两步两回头,很少一去不回头。就是二李也还是四五步一回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一步,谓之抑情,回头谓之抒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持续上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朦胧的始作俑者是“象征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在诗中的使用极具简便,因而,韩寒说,新诗没有门栏,这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主义是抑情的唯一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5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