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对岸是依人

抑情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子的伟大是基于其善于应用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野人头上插朵花,这就是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诗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欧洲,客家籍诗人李金发最早从法国引入国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来也有自己的“象征主义”,那就是不生硬地使用象征体。不采纳有破坏力、不够和谐的象征体。不滥造象征体。

[ 本帖最后由 对岸是依人 于 2011-12-16 23: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门酒肉臭”,‘朱门’就是象征体。‘朱门’象征权贵。梅、兰、竹、菊也都有象征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喜欢使用象征,源于喜新厌旧心理。

[ 本帖最后由 对岸是依人 于 2011-12-17 00: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我爱你”,这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爱情表白,“我爱你”就算多经典,也有被人抛弃的时候,那就改用“我喜欢你”吧,没有意义。在改成“爱你一万年”吧,也还是会很快被人抛弃。直接送花吧,送一朵玫瑰表示爱意。‘玫瑰’就代表“我爱你”。送玫瑰不见效,转而就会送“宝马”。

[ 本帖最后由 对岸是依人 于 2011-12-17 00: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手法的使用本身是能够给诗带来活力的,比如陈毅元帅的《青松》,就象征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手法的无度使用是导致新诗脱离现实的主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征手法在新诗里泛滥到什么样的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们每天呆在屋子里,不贵余力地知道象征体,滥产象征义。不知疲倦地叠加象征体,引申象征义,拼命地抑制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量未经证实,未经常识检验的象征体充斥于诗,诗如何能让人不压抑?不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抑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所谓欲扬先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规范的象征手法实际上已经把诗意捂死在了诗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5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