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格木

格木砍诗现场(3月9日—19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贴一首。砍不死我,是你的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月儿面对着面
  
  1、
  和月儿面对着面
  即使,什么话也不说
  我也在他的视线里,他也在
  我的忧伤里
  
  白天里
  阳光试图给我的孤单镀上金色
  给泥土送去温暖
  月儿,你却在另一面与谁
  交换着寂寞?
  
  与月儿面对着面
  纵使,纵使万语千言
  他也在天空的空里;我也在泥土的
  无声无息里,无声
  无息
  
  2、
  与月儿面对着面,谁人即将老去
  我的泪水之外,心之外
  你独自飘零
  
  那朵绝美的月光在天边,在未来
  却不是我身边,那一盏
  跳跃的灯火
  
  与月儿面对着面
  等待容颜静止,像白月光一样美丽
  你所惦念的我,我所惦念的你
  便在夜空里,漂白
  似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你们砍砍我这首剑吧,反正我就这水平了,来痛快滴!



   夏箫
三尺青芒
照亮了简陋的客栈
也照亮了
在墙上题诗的人

它温热的几两老白干
在折扇上酣畅淋漓
这横走江湖的香气
使闺中的小姐
刺破了指头
使笑不露齿的美人
掩嘴而笑

剑入秦淮
隐起锋芒的鞘
英年的穗
在一曲凄婉的琵琶中
起舞如千年的蝴蝶
为情所殇的剑
是柔肠寸断的箫

剑过维扬
异邦如蝗而降
偏安一隅的古城
危在旦夕
剑大喝一声
史册中的白练
刺穿大势所趋的云

     199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捻儿 于 2012-3-9 19:57 发表

诗歌“本身自动生成言说”这个说法对我来说,还是很新鲜的,得好好领悟
不过你说的那个自己经历过头破血流的过程,我想对个人来说不见得是坏事,往往自己在计划行进中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比起走捷径一触而就, ...

写诗无捷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2-3-9 22:16 发表


哈哈,算不得滑头。用马甲,是无意的,发了才看见,只好将错就错。

而发这首诗只是想印证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诗歌是在主体的有意与无意间进行的,拿捏不好,有意会显得刻意,无意会有断裂。因此,我想 ...

关于有句无篇之类,我个人谨谈一点意见,即便是组诗,每一段都应是独立的,甚至是每一句都能够独立起来,具体因果关系,留待以后再给春天讲,到时春天可私下里提醒我,因为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2-3-9 17:35 发表
我找两个小的。

◇影子

我如此单薄,只好把它穿在身上
这缠人的小东西,是把我
当成此生的主人


◇泥人

事实上,它受人摆布
而我垂怜的质地
早已成为生命的具象

这个简单了,不是诗歌短小就简单了,是认识简单了,并不是从思想层面或找到一点哲思就够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克金 于 2012-3-9 16:04 发表
暴  雨
河北 王克金

暴雨怎么这么狂暴
天哪,一片开阔地转瞬
就是汪洋

暴雨是男性的
开阔地
根本不能承受它的疯狂

有人等同于这片树林
树林像落汤鸡一样站立

有关暴雨的记述就此打住
可暴雨却说: ...

谢谢王大哥也来玩这个游戏,格木虽然读你的诗并不多,但是直觉告诉我您一定是个认真学习和写诗的人,这首今天先不谈我的看法,先放一放,稍后格木一定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人在湘江畔 于 2012-3-9 15:52 发表
听歌




葱郁,与那阳光一起长大
奔月的身影;吹过的草地
等候的鸟鸣;正像一首歌
穿过你的黑发。谁在江畔看船?

有一根手指,执着地翻越它的温暖
过往的情节在路旁。试问,秋霜叶红了吗?
一首诗零 ...

谢谢大哥,今天这首也不“砍”,其实里面的问题在其它的帖子里都谈到过的,稍后格木也会给大哥补上这个游戏的,今天想谈点别的,请大哥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xiao 于 2012-3-10 11:22 发表


   夏箫
三尺青芒
照亮了简陋的客栈
也照亮了
在墙上题诗的人

它温热的几两老白干
在折扇上酣畅淋漓
这横走江湖的香气
使闺中的小姐
刺破了指头
使笑不露齿的美人
掩嘴而笑

剑入秦淮
隐起锋芒 ...

先回夏萧先生的帖子,说实话这把剑我砍不动,因为看不懂。剑是完全写意的剑,可我不知这把剑是做什么用的.(诗歌——说出心中最想说出的话,具体怎么说法,又另有讲究吧应该)。问好夏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格木 的帖子

你砍我接招啊 深入进行。
我写了个自评,请格木兄赐教


三尺青芒/照亮了简陋的客栈/也照亮了/在墙上题诗的人

它温热的几碗老白干/在折扇上酣畅淋漓/这横走江湖的香气/使闺中的小姐/刺破了指头

-----儒雅风流,大碗喝酒,醉酒当歌,人生得意须尽欢。无拘无束无羁无绊,仗剑走天涯!

使笑不露齿的美人/掩嘴而笑
----没有比这拿捏得更准的分寸了

英年的穗/在一曲凄婉的琵琶中/起舞如千年的蝴蝶/为情所殇的剑/是柔肠寸断的箫
----哪个少年不怀春?人不风流枉少年,无情未必真豪杰,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经典的爱情只怕跑不出凄婉之美.大抵如此吧.

剑过维扬/异邦如蝗而降/偏安一隅的古城/危在旦夕
剑大喝一声/史册中的白练/刺穿大势所趋的云
----壮怀激烈,心忧天下。虽逆势而为,即便如飞萤扑火,那又如何?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人生如此,岂不痛哉快哉?抽刀断水,横刀立马,仰天长啸,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岂不壮哉!
   英雄的火焰自当穿越古今,烛照和荫护我辈。
这是写于1997年的诗.我20郎当岁出头.
其时看过一篇武侠类的小说.主人公是袁崇焕的公子.挥剑斩情丝,毅然只身南下抗清.印象颇深.
在这首诗里更多的是写自己的英雄情怀.也有感于当时萌动的恋情,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格木 的帖子

好的,等你了。我也是写诗评的人,很费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xiao 于 2012-3-10 15:03 发表
你砍我接招啊 深入进行。
我写了个自评,请格木兄赐教


三尺青芒/照亮了简陋的客栈/也照亮了/在墙上题诗的人

它温热的几碗老白干/在折扇上酣畅淋漓/这横走江湖的香气/使闺中的小姐/刺破了指头

-----儒雅风 ...

俺不是在这里和你打架的,无招可过,和夏萧过招,格木认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格木 的帖子

好玩嘛

干嘛这么严肃。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诗也是这样的。
何况,我只是个新人。对于诗,还需要学习。

格木兄 你这样说,反而显得我无地自容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飘雪姐姐 于 2012-3-10 08:28 发表
  ◆和月儿面对着面
  
  1、
  和月儿面对着面
  即使,什么话也不说
  我也在他的视线里,他也在
  我的忧伤里
  
  白天里
  阳光试图给我的孤单镀上金色
  给泥土送去温暖
   ...

        今天借飘雪的帖子发点“牢骚”,唠叨点诗外的话。这也是因为飘雪人脾气好,能忍让,而且也了解格木的性格,以前也不知道被格木砍过多少回了,所以格木先真诚地谢谢飘雪姐姐。
        古人说诗歌的功夫是在诗外。发了这个帖子,对格木而言是半作游戏半作真,再回诗歌报来做版主,我觉得不说点真话是浪费生命,(不妨直言——我没有那么高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是因为诗歌报里面除了有几个队诗歌很认真的朋友之外,也有一些具备天赋和功夫的同道,格木很想从他们那里学习和受到一些启发,更希望能结交到真正的友谊。格木傻不愣登的在这里“砍人”砍了几天了,也看出来了,有些人很受伤,可能还会"得罪”什么什么,但是那又跟格木什么关系呢?因为格木也被人砍死过(差点就死了),我辛辛苦苦半夜不睡琢磨出的句子,被你轻飘飘几句话就否定了,甚至“贬的”一文不值,你不是我敌人也是我仇人了嘛。呵呵,诗歌是灵魂的语言,是从内心真性情那里灵光一现好不容易分泌出来的波罗蜜,怎么到了格木这里就不值钱了呢?呵呵,况且格木老时说认识,认知,概念什么的,可能有人也不太明白,所以纵使格木真砍了,可能也不明白格木到底说了些啥嘛。
        现有空闲,就说说这些破事。
        先说飘雪的这首诗啊,你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让我砍呢哈,也写了好多年了,三年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应该说那时灵气还好点),看看你的句子——“他也在天空的空里;我也在泥土的无声无息里”,这是什么嘛,我也想不起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什么舒婷啊,徐志摩啊,席慕容啊,汪国真之类,就喜欢这么弄这个调调,你写了这么多年了还跟在后面无病呻吟,真真被你气死。我敢打赌你的老底就是靠这些旧诗人的东西来养活着你的诗歌创作,你几乎没去认真地思考,去想一些有关诗歌概念性的东西,比如你的诗里动不动就是月儿云儿的,这是意象就是“大众化的”,什么意思?是个小孩写诗,就会本能的来句月光明晃晃,悠悠照我心之类的句子,那些都情有可原,但是你不行呢呵呵。你要用这些意象你得交费啊,你不去创造性的使用这些东西,还想捡现成的拿来就是,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你看翟永明写月亮时把月亮比作“一具芳香的肉体”,有声有色,还温乎乎的,令人产生某些联想。但是你若再跟在后面也写月亮是一具什么什么的肉体的时候,你就俗套了,你写出来的就是伪诗,假诗。为什么呢?因为你偷懒啊,你懒得去动脑去发掘你的灵感力,只会从过去语言文字的有限的经验里捡现成的,所以你没进步,除了月亮就是土地,意象使用,内在设置等等,你都是无力的。
        为什么造成你这样的局面,说白了就是缺乏对诗歌正确的认知,甚至是非常严重的缺乏,很多人自以为对诗歌了解的够明白了,不就是大家都讲的那些东西嘛,有什么好说的。我对此是不想多说什么的。但是在格木心中,诗歌是让我发现生活,发现世界的另一双眼睛,海德格尔说诗意的栖居,很对,但怎么栖居啊,对我来说就是先有一双诗意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诗歌离不开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与之保持紧密联系的,但是又与生活保持着一个高度和距离问题。说到这里,我老师给了我一个概念和态度,我几乎是每天都念叨,这句话也常运用在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老师这样说“守旧者即是逆流者。”飘雪,你现在就是个守旧者哈,你以为越守旧越保险,实际你又是个逆流者,如果你有一天给你孩子讲解这个诗歌和月亮的关系,根据你诗中的这些组织联系,我想你已经很难打动他了。另外要说的是时代语境和时代意义,诗歌也要与时俱进嘛,比如上面帖子夏萧那首,又是英雄又是宝剑的,解释一大堆,语言上哪里有时代语境,语意上哪里有时代意义嘛。都不卡拍的文字,只是个人的“宝贝”而已,因为缺乏时代性而遭到消泯,这也是诗歌本身的规律和现实。再细说,现在这个社会需要英雄拿着宝剑去杀日本鬼子吗?好像是需要,但是就靠这种东西行吗?这已不再是今天时代的主流愿望,在我看来,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民众独立的灵魂的觉醒。因为中国几千年来都是讲朝纲讲政治讲仁义道德,讲的够多了,独独很少讲个体的完整的尊严和灵魂的觉醒,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缺少的东西。
        话扯远了哈,回过头来。
        为什么我在诗歌报里做疯子“砍人”,这是桩恶行哪!那是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太多人陷在小资情调里沾沾自喜,或者将诗歌当做泄私欲抒私情的秘密内裤,有些人也很认真,但是对诗歌靠感觉去读,去写,写来写去,把自己写进文字的牢狱里面去了,然后人在里面呆着还很舒服,不时有三两好友提瓶好酒来恭维逢迎,这“文字牢狱”可谓坐的悠哉乐哉啊,也不是我愤青和他们过不去,而是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现代诗歌从未出过一个国际级的大诗人,为什么中国诗人为什么没有得过诺贝尔(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翻译就是个大关卡),为什么中国诗歌目前懒洋洋在各自呆在这样那样的圈子里自得其乐。因为人很多都失去了血性和勇气,因为这个社会使大部分的人染上了安逸的病自私的病,有很多很多有天赋有灵气的年轻诗人被埋没在这样那样的浪潮里,或昙花一现,或自戕于江湖——,虽然格木说到这些,其实并不表明格木多么高尚多么热血,格木一样是个很犯贱、很虚伪、很自私、很狭隘、甚至很恶毒的人——
        我具备所有的人性!
        但自从真正转圜过来,从初期的懵懵懂懂和茫然无知到后来艰难获得的一点点认识,我诗歌这东西能使我一点点变得纯粹一点,比如一开始写诗的时候好想发表啊,甚至把发表当做写诗歌的动力,后来碰到一位好老师,指点我怎么读怎么学怎么认识,使我明白了学习诗学和技术那些东西是很枯燥的,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回头发现以前的我怎么那么荒唐可笑嘛,所以后来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去掉那种“文艺青年”的浮躁情结,现在情形变得有点不一样了,去年和一家文学杂志社的主编吃饭,看过我的诗,说要给我开个专栏,我没答应,后来催我两遍,我告诉他我目前写的东西真不敢拿出去发表,绝不是矫情,是自己看不过眼去,你说人家花钱买诗读你的字,你自己得觉得值啊,让人家读了能得到什么呢?问了自己好多,都难以过关,以至于后来那主编老认为我高傲啊什么的,弄得这事也解释不清楚。但是人有虚荣之心是非常正常的,我现在依然也这样,写了诗也喜欢发到论坛里找找信心,看到有肯定的就开心一会会儿,决不能因此就飘飘然起来,这么大的人了,还那么单纯,又没青春少女来追我——
        诗歌报论坛这样的平台是很好的,给了大家一个学习交流的舞台,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渐渐成了满足个人私欲的舞台。因为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所有言行,那就绝不是一个人的事了。你想若是一个学生来到这里玩,抱着纯粹和敬仰之心来这里学习,一看那些飘红啊加精啊什么的,心想哦那就是好诗歌啊,于是也照着学,去模仿,你说这不害了人家嘛,渐渐地,整个社会都这样弄了,这就别说整诺贝尔了。当然国人都是超人,我估计国人自己弄出来的这奖那奖也不少,早就不把诺贝尔放在眼里了。还有一位在这里格木也要砍上一刀,前几天发那个啥,什么现实中的妇人,又是搞啊又是浪的呵呵,真叫人气愤之余又苦笑不得,他自己辩解说怎么就不允许俺说真话了啊,语气还很委屈,是,没错,现实中这样的妇人多的是,但是诗歌的价值功用就是用来说真话吗呵呵,那是很荒谬的,不值我一驳。
        通过诗歌写作学习,不断脱离自我,到最后找到自我回归自我,实际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很多人写诗目前还处在语言的低下阶段(当然包括我啊),有时为了求新求异而胡编乱造,看着是百花齐放,蝴蝶翻飞,实际上是没有章法和搞不懂诗歌的内在规律性;有些是以自己个个性为盾牌替自己遮掩缺陷,不去认真学习诗学和艺术。也有很多朋友大部分是以评议的论调进入诗歌,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是更要注意内部明确的意识领域所建立起来的诗歌外部形态,这个态一定是动态的。诗歌实际上可以进入各个角落,去写工厂也好,美容院也行,去写思想也行,时事亦可。当然更可以写灵魂写上帝或佛祖,但本身一定要花开落地结出的果实是正常的正确的,而不可是畸形或变态的,说到变态,又牵扯出“荒诞派”或荒“诞化”那样的概念,这里面有诗的可容性等问题,说起来会更多。
        还有些东西要说出来,因为上面几个帖子里我的发言好像朋友们不够理解。
        比如说到“诗歌本身自动生成言说”捻儿觉着新鲜,当然这是格木自个瞎琢磨的,说白了,就是以朴素、本真的态(心态、态度、态势)去进入万物,从而以万物自身的“语态”说出你想说出的话,当然了这里面是有很大技巧的,需要经过反复的或长时间的练笔和训练。因为我看到很多朋友写诗都是架势很高的,仿佛不是君主就是霸王,当然了这和诗中出现的那些慷慨家昂什么的都是有区别的,本质就不一样。所以如何具备这种东西,需要不断开放我们的心胸去接纳万物,如果你天天盯着自己的情思和忧伤不放,你写出来的东西就留给你自己看吧呵呵,说到这里想起我自己,我也是个很不大方的人,以前我那个亦师亦友的朋友私下里常砍我,我一宿不睡觉弄出来的东西被他几句就杀死了,我那个气啊,简直是恨的牙疼,可是自己又无力反抗,后来就干脆想放弃算了,干嘛去受这个气嘛,再这样下去肯定会成神经病了,但是隔了一年,自己反思过来,又厚着脸皮去找人家,不服不行啊,人家说的就是对嘛,话虽如此,对于新的理论的东西,我本身也会去批判性的接受,找出因果关系,一直到弄懂,不弄懂不会轻易接受,但是接受了就会坚定,坚持到底。
        有时候在自己的公司里,我把里尔克的诗抄在黑板上给员工看,员工看的津津有味,虽然说不出道道,但是都感觉到一种美,有时我自己看到某首好诗就情不自禁的高声朗读,员工都习以为常了。我一开始这么做觉得有点点难为情了,后来放下了世俗成见,压根不去考虑别人怎么想,再去这么做,就很舒服很得劲了。
        这些都是我学习的体会和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学习的方法,每天抽出时间去读读诗,琢磨琢磨,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生机,处处都有美和灵光,我觉得这就是诗歌带给我的恩赐和好处。现代人所讲——利益之所在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人的认知和创作力是不一定会划等号的,如果你看了格木说的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再翻翻格木的诗,你肯定会失望的,我只能说我写的诗还是假诗,但是说的这些话都是真话。
        同时想到另一个说法(不是我说的);诗评家基本上只能写评,却写不出好诗,诗人不仅能写出好诗,也能写出读到的评。(千万不要联想格木啊,我怕)
        下午有闲余,啰嗦一大堆,目的是要更深入地解释和去疑。上面那些发帖子来让格木砍的朋友们都是格木敬重的人,因为本身就需要勇气和极大的包容性,若是不包容格木,格木就死掉好多次了。另外觉得有很多诗在格木眼里都有相同的问题,这样也就避免了我重复工作,同时利用这种聊天的方式和朋友们聊聊天,也想在这里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同道,说实话,写诗路上是很孤独的。
        问好各位,有些帖子不能一一回复,致歉,格木铭记。
        (特别感谢飘雪啊,不知道被格木砍死了没有哈)

[ 本帖最后由 格木 于 2012-3-10 16: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xiao 于 2012-3-10 15:03 发表
你砍我接招啊 深入进行。
我写了个自评,请格木兄赐教


三尺青芒/照亮了简陋的客栈/也照亮了/在墙上题诗的人

它温热的几碗老白干/在折扇上酣畅淋漓/这横走江湖的香气/使闺中的小姐/刺破了指头

-----儒雅风 ...

这里只评诗,不评诗评,你的自评自有自评的帖子,发在那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