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31 21:38 发表 千千—————— 墨石——————石破天第一刀客 白小宇—————月之冷第一敲客 绿衣—————— 堰鹤——————飞天侠第一镖客 食神——————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31 21:43 发表 哦,也就是说,我们写诗读诗就是为了看兄长所提到的呈现‘结构’文字等了啊,明白了。但我们学会了这些,会不会打破那种潜意识的感知呢?比如,看到某件事情心中有所感触了,刚想着笔,突然想起了阳光兄所说的什么 ...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31 21:35 发表 巴格万(译者注:巴格万是生活在印度的一位灵性大师。)在不同场合下给悟道下过不同的定义。对一位脑神经学家来说悟道是后脑某些部位的关闭。对一位生物学家来说悟道是感官的敏锐化。对一位心理学家来说悟道是小我的 ...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31 21:46 发表 这个我可不敢当啊,因为我从不解方程兄长是知道的,我只能根据文字内容添油加醋地谈谈个人感受,跟说文解字一样,都是些拿不到研究院的东西。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31 21:51 发表 诗歌分析并不完全需要诗歌理论,但诗歌理论是诗歌手法的归纳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31 21:56 发表 归纳出来我们是可以借鉴的这点我还是有所受教的,但有一点,那就是诗歌是活的,而那些玩意是死的,也就是说,不同的诗歌都可以套用那些死的公式,如此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31 21:59 发表 并且,这种证明不能发证它的不存在。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31 22:02 发表 阳光兄这句话我有点懵懂,呵呵。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31 22:03 发表 反证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5-31 22:05 发表 呵呵,不管反正怎样,我总认为结构应该跟着诗歌走 而不是诗歌跟着结构走,兄长认为如何?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31 22:06 发表 从来都没有说过文字要跟着结构走,只是诗歌形成之后会表现出一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是我们值得研究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