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腋窝

[灌水] 小心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心情的角度记下这些诗歌,或许是因为我把诗歌当成一种工具了,这对一个写诗歌的人,可以说是不可谅解的。大好十年,为诗歌倾注了不少心血,到现在才明白,我只是把诗歌仅仅作为一个载体了,而不是纯粹的爱。这与当初林俏龙先生间接指导的是背离的,我写诗歌10年,有一半时间是受林俏龙部分诗学影响巨大的,直到我选择性抛弃的时候。我《日记》系列是受林俏龙诗学影响大的,一共写了八首,我选择了下面这首:

《日记》

沉睡的辘轳井里
半吊的木桶
藏着一双
结满伤疤的目光

大雪如地衣
长满了村庄
古老的苦椿树
静守河旁

冰层下的鲤鱼
是闺房成熟的女儿
烛光照亮
一根沉寂的烟囱

北风走过屋顶
乌啼声渐停
死去多年的父亲
拎着酒壶敲响我的房门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6-30 16: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
我曾用蜡笔勾勒一片海

我画了水上的冰山
贝类的玩伴
有一只鹰
停在高高的桅杆

我还画了
一座人类居住的岛屿

现在我光的内衣
都来自一条美人鱼

一个人的梦无外乎延伸,上学时期我是比较孤僻的,现在我更倾向于把诗人分类,总有很多类诗人我是不喜欢的,这个不是因为他们的诗歌不好,只是共同的支点不同。就像是在论坛中,我从没有喜欢哪个诗人。最多感动于他一两首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度很羡慕论坛中一些人的才情激涌。事实上我并不急于把一首诗歌完成,这可能也是延续诗歌的一种办法。

《冰凉的女人》

镜子展示美好的一天
我的长靴子在泥土上扎根

秋风中的小草绿透了
墓穴看起来很低

那个水边归来的女子
眉尖挂着露珠

我想她是世上最性感的女人了
我将从她内部的冰凉爱起

这首诗歌却来自偶然,在于它只把冰凉作为主线,而文本没有丝毫主线,单独从句子上说,似乎并不关联。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6-30 17: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诗歌一度进入了低谷,有两年时间我只写了一首《记忆》,也间接证明,诗歌本不是我必需的。我的一个观点是,诗歌必须是艺术化的,可以少写诗歌,甚至不写。诗歌本就是去繁就简的一个过程。

《记忆》

一声门缝
夹碎核桃仁的清响
小人书
涂满了梦幻

我只身
走在长廊里
水晶球滚向自己
像木马上漂亮的铜骑士

幻觉的电梯
在迅速下移
我已不能
回到过去

白色围墙
涂满了孤独
记忆是我的棺木
合上了的小人书

这首诗歌在我所写的当中,分量中等偏上,但那份童真,我已经遗失殆尽。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09: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街角酒吧》

一家街角酒吧在朦胧的光中发出断续的歌声
就像虫子在啃噬一枚叶片
并被马路上将远去的车辆拽着
有一只单脚酒杯在彻夜喷吐绿色胆汁

——这是一幅画,却是我舍弃大量自我元素的。放弃并不是坏事,至少对诗歌是这样的。它的成形可以说是我学生时期的,直到最近我才写好。我满足于这首诗歌的内在气息。

并被马路上将远去的车辆拽着
有一只单脚酒杯在彻夜喷吐绿色胆汁


——这两处是亮点。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11: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一个不善于制造感情的人,也可以用木然形容,因此对论坛里的诗歌很是漠视,主要是那些作品很少能进入我的内心。或许是我的疼痛沉寂的太久了吧。

《写给二姐的诗》

他们去了
刹那庭院芬芳的尽落

你笑着剥开
枯黄的荚壳
露出了
和我相似的黑豌豆

——我写诗歌,最初可能20句,10句,但最终会越来越短,曲折和直达心灵我选择了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并不是个擅长在诗歌中讲道理的人,我更喜欢抒情。我也认为诗歌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和约束,有些诗歌我读过,真的不如去看类似的小说。在长度上和细节上,诗歌是没有优势的。我们只能把我们的一个情感,或一个场景无限放大。

《决别》

“我们今生不会相遇”
以一个早逝者的角色
我写下如此话语——
并把哀愁的花朵熄灭

——哀愁的花朵,哀愁做花朵的约束,我是满意的。这也间接来自彼岸花。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11: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语言上雄辩的人是不适合写诗歌的,可以做评论者。我始终认为诗歌是需要天分的,有些东西是不能教的,只能体悟,而且一流的诗人是别人教不会的。我的诗歌不适合大众读,但至少不算孬诗。

《山林》

我随一阵风、一处溪流、一只鸟
入山林
山林收风收水收鸟
拒收我

但立马释然了,我自作一处明镜
听风、听水、听鸟鸣
我无声时
收山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喜欢做梦,我也喜欢,但我的梦到头来是一个虚无,我想我是一个悲观的人吧,但我感觉卡在如真似幻的境地最好,哪怕很短暂。早晨醒来的前一段时期,我时不时会有一种幻觉。

《鸟叫》

当从昨夜的一个梦醒来
风已掀开了窗子
我仿佛是根黑色的羽毛
被丢弃了
又一声鸟叫飞了进来

但我另一首诗歌《梦》却不是这样的:

《梦》

这张床在灯的柔光中
——聚集温情
恰似一个待孵化的鸟蛋
当我刚刚脱掉
珍爱的长筒靴

庭院,一只鸟咕咕叫
——在雾色中
雾色融进夜色
夜色吹自遥远的风
风中无它

恰似一个待孵化的鸟蛋——这是我对梦最满意的一个比喻。可惜的是这个梦推的再远,也没有孵化。人总要留一些遗憾,才使人更趋向于完美。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1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少写出文本几乎无缺陷的诗歌,《清晨》可以说算一首,但它在我诗歌中的价值却低廉。

《清晨》

天与地互送爱意
纤细的雨润洗清晨的裙裾
在无限宽阔的

怀里  —条亮晶的道路
缓慢走远
百叶窗弥望的眼

池水静卧成一面镜子
醒来的每张脸

有些诗歌我写过就有些后悔了,我并不能把每一首都完成的达到我的要求。不是说我对诗歌要求严格,而是对自己的情感要求严格。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1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

壁橱的上方摆着一本《圣经》
窗口的风翻开几页

拴在门槛的大黄狗尖叫着
陌生人绕道而去
母亲走进卧室
撞见我和邻居少女的亲吻

中午母亲一个人喝着稀米粥
姐姐占据母亲的台镜
瓷瓦罐上泛着古铜色的光辉
鸡群翻越矮墙

夜晚给我们安详
母亲数我们数过的星辰
她黑小的乳房裸露在
蓝色的月光里

——《母亲》应该是我06年的作品了,这首诗歌的母亲处于意识的被动状态。对于母亲我想说的,她的慈爱并不是我诗歌中关注的重点,而是她的逝去和她活着时的精神状态,使我一生愧疚。有时我也不得不更艺术化一些她的生活(除去《土葬》).

《礼物》

雏燕在半空中盘旋
陀螺在平地上打转

正午的风站在屋顶
从不肯梳理我家瓦楞上的稗草
小鸡四处寻找米粒

一人坐在木凳上想心事
老黄牛的嘴唇合了又开
我看见母亲独自走进卧室
像朵病恹的白茉莉

夜晚光着脚丫冲凉
雾气团团涌进院子
十二条银鱼浮出渔缸
闪亮如天上的蓝月亮
突然止于深巷的一阵狗吠
洁净的少女就亲吻我
像母亲预言的一样真实

——这两首诗歌皆是以场景驱动情感。人生来就会使用感情,但感情的表达方式,却是不同。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11: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令我不能释怀的还有邻家姐姐的死,死的正是青春年华。她很美,是我见到过的农村里那种最天然的美,摄人心魄的美。她的死因我不想多说,但却凄美和恐怖。《红苹果》就是送给她的。这件事是我学生时代印象极其深刻的。

《红苹果》

一想到你的美
罪恶之箭就会射来

它击中了
一个鲜艳的苹果
从善良之树
坠落

或是她自己熟透了
美不能承受另一种美
在秋雨的阴霾里
我再不能听苹果树唱歌

在泥下腐烂,遣尽甘甜
醇香融入这座林子
露出她坚硬的核
让灰喜鹊停下来啄食

一旦内在的美呈现
罪恶之箭就会射来

——这首诗歌的形式似乎复古了。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11: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直接有乡情的诗歌,我更倾向于《一种粒》,只是在于有情说不出。

《一种粒》

一种粒在我的体内安顿下来
躲开言语
和灯光

虫子缓缓地翻动我的骨质
那坍塌的声音
像一个黄昏的碎裂

体内的秋雨
爱抚我的荒凉
亲人的枕边 野草疯长

故乡,我却说不出
任何一种痛伤
我怕骨子里 那沉默的力量


这首诗歌,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比之《那只燕子》,语言和意境上是不如的,但我写时情绪是复杂的。

《那只燕子》

“那只燕子飞向了哪里?”
——屋檐向雨问起

“那柳枝抖落的细叶像耳朵
随水飘远”

瓦片穿出了孔呜咽:

“梁上的巢穴想她的燕尾服
瘦成了一处耀眼的刺”

现在的农村,在屋檐下想找一些碎瓦片已经很难了。小时候我喜欢雨顺着屋檐在屋檐下挖坑。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2 14: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堂最美的诗句——

《日记》

奔向草原的马车
把萝卜和白菜
遗忘在村庄

墙壁的酒葫芦
装着一口深井
像父亲睁开的眼睛

今夜
芦花的美丽少女
是故乡小河上
出走的月亮


雪花压痛肩膀
镜子落满灰尘
你带走爱情
我带去伤痕

——这首诗歌符合我美的观念。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7-3 10: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堂是一个感情不是很丰富的人。对于爱情诗歌,写了大概有十几首。我个人偏爱《初见》。准确来说,只是前两节。

《初见》

我愿一直瘦去,薄如一片鱼鳞
溯回水里

那流动的棺材,载我远了
树影早不相识

空有惨淡月光,任性谱曲
片片漪沦心愁

你若来了,便如初见

——堂堂有好些个诗歌,只是部分满意,我总结很大一个原因是走了感情的极限。

[ 本帖最后由 腋窝 于 2012-8-3 11: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1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