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花小七 于 2012-8-3 17:34 发表 那些讨薪的民工;那些从大平煤窑里伸出的148双残损的手掌;卖血染上爱滋的李爱叶;黄土高坡放羊的光棍;沾着口水数钱的长舌妇;发廊妹,不合法的性工作者;跟城管打游击战的小贩;需要桑那的小老板。 那些骑自行车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3 18:42 发表 这首诗在涉政上有两个硬伤,而诗歌是不能改变政治术语的: 1、在最深层上影射体制,而未究其原因所在。 2、看不见人民,那么人民到哪里去了,你看见的这些人不是人民,又是什么。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3 18:44 发表 我不反对他写的所有内容,这些小贩都知道。我反对他的立意,这使得诗歌变的非常模糊。文革之后的伤痕文学中产生了朦胧诗,那些涉政的诗歌,比他写的好很多。比如舒婷北岛等。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3 18:46 发表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涉及所有跟帖的人,也无意修改他们的认识。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2-8-3 19:21 发表 谢谢探讨。手机留言,常有差错,这没问题哈。 至于这两个问题,我想不是什么硬伤。 人类宝库里留下了诗歌,绝大部分不是用来行政执法的。 即使典律用诗歌体来记载,实质还是典律。 诗言志,曝光现实的丑陋,生 ...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2-8-3 18:39 发表 这个题目就是人民。如果诗歌报来一个同题。人民 请问小七,你写谁,你怎样表达,你要对人民说什么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8-4 00:32 发表 就仅仅从文本来说,此类诗歌当然是用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好啦,至少他不闪躲,不使用扭曲的意象来隐身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是有担当精神的,他还原了生活本来的面目。这就使我重新审视其思想性,他不过就是把“人 ...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2-8-4 01:12 发表 我想,你己经说明清楚了 诗人,做人,作诗,是同样的道理 诗人,也很普通,对他的要求不必过高 他也要为生存而奋斗,为文字而尽力 他不能离开群体去隐居 他出国为了生活舒适一点也很正常 对诗人不必苛求,有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3 14: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