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373|回复: 49

敬覆花土兄弟,关于红墙一诗的讨论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墙
文/花土

一场大雾凌驾于秋风之上
你推开窗子
空气摩擦
西山依旧在大面积坍塌

望花土兄弟明鉴,愚兄浅见如下:

1. 题红墙,诗内容跟红无关,跟墙也无关,最多是西山日落有点红,但那不是墙,我看过诗山有路的某一篇,记得花土曾提到他很注重诗题云云之类,看样子偶而还是会马失前蹄

花土:红墙,红色的墙。红是色彩名次,墙是建筑物名词。此外,红和墙都有延伸义,红,红人,这个红就不是颜色了。红心也不是,红歌红区都不是。墙也有它的延伸义,萧墙,就是指内部,而不是墙。墙柳,高墙也不是墙。墙,从内看是家院,从外看是阻隔。比如城墙,柏林墙。我们的天门城墙,是传统意义上的红墙。但是这首诗里的红墙是个会意名词。红,自然是枫树的红叶,红墙,我指的是火红的枫障。

白世纪:当然知道你在形容枫林,问题是我们定一个诗题,诗文当以此诗题为核心,请问花土兄弟,你的第123行绕着这核心“火红的枫障”了吗?一首4行,你有3行全在铺陈,只有第4行勉强扯上一点边,甚至严格来说,一点边也没有,请问西山关火红的枫障什么事,依旧在大面积坍塌,就意味着火红的枫障?也未必!光就字面而言,可以解读成走山了大片山坡坍塌,如此而已。幸亏本例为赏图作诗,靠着图片,兄弟才能振振有词解释成枫红落叶,一旦脱离了图,你这首诗从题到诗还能是什么火红的枫障,以你的程度你自已心里有数呢!

2. 第1行以实入虚,可感,但不易。第23行直平。第4行与第3行间的衔接不是很好

花土:第三句是承上启下的短句,上一句“你打开窗子”,之后枫障的坍塌先声夺人,因此空气摩擦。之后看到西山,仍处于大面积的坍塌之中。

白世纪:关于这点,你想解释34行之间仍然很紧密,这我也无可奈何说不过你了,只好当我感觉错好了。但请注意你自己的措词,“看到西山”,所以证明你并不在西山中,而是离西山有段距离,你才能“看到西山”,因为人在林中不见林,人在此山中又岂能见此山,兄弟有天眼通吗?应该没有!那么请问当你处于远处,或说山脚,你最多也就能看到山上有片枫林而已,你能看到它们在落叶吗?何况此时还有雾气笼着,就一个远处参考点的观察者而言,真不知你是怎么透视这团雾的?高倍精密夜视望远镜??

3. 第4行个人推测是在形容大片枫林落叶飞红,但西山一词显然与图的黎明雾笼之景不合,此时当是天微亮,不是日西斜。另,有关西山的成语有好几个,请各位别跟我辩这里的西山不一定指日西斜哈。这是作者该避免歧义的责任,不是读者我的工作。

花土:西山,不一定就是指日落西山的西山,这里的西山是个方位词,我的西山只是个名词,或者说更偏重名词。南山,不会只是指南边的终南山吧,很多地方都有叫南山的山名。据说美国也有一座山叫南山。当然,西山,很容易就想到落日。或者日落西山这个成语。而我当然也可以把西山换成别的什么山。我觉得用西山好,肯定不会犯简单的常识错误。

白世纪:真服了兄弟你颠三倒四偷换概念的能力,你在解释红墙时,你不照字面解释,非说它是会意名词,指的是火红的枫障,等到现在要解释西山时,西山就不是会意名词了,而是方位词“西“加一般名词“山”,做西边的山之意,完全违反了大多数读者的经验法则,很可能会想到日薄西山的西山,也就是黄昏之意含,也就是会意名词。真是黑的白的全归你,由你说了算呢!
至于你说在山上,什么时候都有雾。庐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有雾,有晨雾,有夜雾,有午雾,有云就有雾。
不好意思哈,枫林的分布主要是在高纬度地区,比如加拿大,日本北海道等,所以枫林不是山上才有(低纬度地区,比如台湾海拔1500米的南投山区),平地也可以有,城市公园里,大学校园里,而这些地方总不会随时都有雾吧?最关键的一点是,请问兄弟你从哪个角度看出图片是在山里呀?山里路灯木椅想必不常见吧??我之所以没回太白兄,是近日和太白兄交流多了,想让步一下而已
你看这山城子老哥是怎么说的───俺眼睛不好用,没看到窗子,也没见到山,也没见到墙。




我知道花土兄弟的理论及诗评功夫扎实,相信不在我之下,以上仅供切磋,望兄弟莫怪,呵呵,很多人正等着我俩碰出交流的火花,我倒觉得如果双剑合璧会更壮观

花土:切磋可以哈哈,但是我们要约法三章,1,白老兄不许忽悠人,上次那个事我还没找你算账。2,不许激将。我们写诗谈诗而已,不是打鬼子。3,要务实,不玩虚的。

白世纪:切个磋而已,兄弟是不是想多了,呵呵,这么精神紧绷,我有那么可怕吗?只要兄弟不嫌我,愿意赐教我,我当然可以依你的游戏规则玩喔(虽然我不懂约法三章的详解),深握!



白世纪 敬呈花土兄弟解疑
2012/11/6 于煮字斋

[ 本帖最后由 白世纪 于 2012-11-6 08:27 编辑 ]
发表于 2012-11-6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兄用的“逻辑”手术刀。
我静观花土释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坚持诗歌是逻辑里的悖论,首先是逻辑的,但必须是逻辑里的悖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辩论不用事理,不用逻辑,难道用拳头??用意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兄,我的看法是花土这一首并无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11-6 08:48 发表
白兄,我的看法是花土这一首并无问题。

太白兄钧鉴,每个人对诗的见解不同,我对他人怎么评价此诗莫不关心,你们就算要加亮加精,也是各位版主的权利行使,我从无意干涉
但我提我的意见,作者给了我详尽答复,却造成我更大的疑惑,我只好不耻下问,求个明白了

太白兄可以参与讨论,帮花土兄弟一把,但我不会回复你,请体谅我的为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旁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6 08:57 发表

太白兄钧鉴,每个人对诗的见解不同,我对他人怎么评价此诗莫不关心,你们就算要加亮加精,也是各位版主的权利行使,我从无意干涉
但我提我的意见,作者给了我详尽答复,却造成我更大的疑惑,我只好不耻下问,求个 ...

有三点,我说明一下。
1:“太白兄钧鉴,每个人对诗的见解不同,我对他人怎么评价此诗莫不关心”。这是评论者保持评论的纯个性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这“纯个性”确实是“纯个性”的话。但我们的评价理论来自于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感悟归纳整理之后的有机结合,这里已经存在着他人的“怎么评价”了。所以,“纯个性”是不存在的。个性含在共性之中。
2:“你们就算要加亮加精,也是各位版主的权利行使,我从无意干涉”。这是评论保持尽可能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是好的。
3:说我帮花土一把。此话有点牵强。花土,我都不是这种做派。
4:至于不回我的贴,你说考虑到你的难处,大概是怕我心胸狭隘,走偏。我可以理解。

白兄,放心辩论。我说的不妥之处,你就姑妄听之,多多海涵。

[ 本帖最后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11-6 09: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啊,本来说三点,最后说了四点。跟领导讲话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太白酒桶 的帖子

本来就是领导,所以很难放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上班,过来问一下大家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兄的第一手论点已经垮掉了,大家可以自行鉴定,再争论下去就一锅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