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1-6 10:23 发表 白兄的第一手论点已经垮掉了,大家可以自行鉴定,再争论下去就一锅粥了
原帖由 这样 于 2012-11-6 11:01 发表 花土这首其实很好的,特别是结尾那句气势很好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6 11:34 发表 近日每见样兄点评众诗友们的诗,几乎无一幸免总要被你指出一两点不足,难得见样兄如此赞赏一首诗而没有缺点的,可以请教样兄花土这首诗好在哪里吗?可否说上一说弄个短评,让我和诗友们能借此去挖掘本诗的更多优点 ...
原帖由 这样 于 2012-11-6 11:43 发表 让白兄见笑了,呵呵,我对每个人的帖子出于职责都要回帖,对每个人的诗作出于自我的认知喜欢说出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一味打哈哈的回帖我也不喜欢,对写诗我是认真的,回帖也很认真,如果带来不适, ...
原帖由 凉风 于 2012-11-6 11:27 发表 很欣赏白世纪直舒胸意的态度 说说花土留下的几行字吧 第一印象是语言还说得过去,第二印象是无法确定他是一首完整的诗,第三印象是迷茫于他的诗意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1-6 11:52 发表 毫无疑问,推开窗户之后就开始点题,也毫无疑问的说,西山就是那面红墙。这是个可以关联起来的构思。但是,“依旧”这个词让整体跨了下来,为什么依旧呢,可以有几个说法: 1、昨天红叶开始飘落,因此依旧 2、始 ...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1-6 12:07 发表 图片是一个小镜头,《红墙》是个大镜头,如果把小镜头推远,你就会看见一座山,或者更多的秋山,因此,诗里出现了窗子,西山,这是想像加工,完全是允许的。 写法上,《红墙》是一幅大写意的画,大雾对西山形成压迫之势,因此 ...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6 12:21 发表 你去把此作不含图,贴到新浪或其它论坛,看看有多少人会猜到你在写火红的枫障,你再拿实证来反驳我,会更有说服力喔,好兄弟,呵呵呵呵 一首诗写完发表出来后,它就脱离作者付予的包袱了,它必须能自己自足才有 ...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1-6 12:35 发表 不知道台湾是用什么东西来确认夫妻关系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