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玫瑰之冢

《祖父》外一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忧:呵。。。霸气啊?那挺好,和我的胡子匹配。哈哈。。。
高山流水:呵呵,那么就等你来品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变成经年以后,我
身体气味里的一部分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祖父》是肖像。
《缭绕》则是一幅抽象画。甚至像,观念摄影。那些承载了精神、情绪的水滴,气泡,根须。生根,发芽,又寂灭。从一个角度看过去,它们生气勃勃,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它们颓废不振。它有真实的肉身,构成世界的一切仿佛都是它。它又无影无形,是花的颜色,云的姿态么。
《缭绕》一首笔触丰富细腻,若论不足便是具像与幻想之间的转换处理还可调整。乱说几句。交流,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玫瑰的诗,优秀大家都说完了,我只是星星之火一下——
玫瑰的诗中常出现很多令人惊喜的词语,比如《祖父》中的这句:
关于你的记忆都是破碎的锐角
——————————————————
按常规,很少存在的记忆常常用“模糊”来形容,可玫瑰却偏偏用了一个破碎的锐角,在尺度上就给人一种比“很模糊”更甚的一种想象,几乎到了星点的地步,而这个锐角的运用,却刚好回应了首句“我尚未出生,你已不在人世。”,单这一点就可以想象玫瑰诗歌的严谨和思维的缜密了。而这种细微的地方,我们往往在写诗的时候是很难做到的。
学习了,再次问好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法老道厚实,语意打磨精细。
推荐精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囫食神 于 2012-11-22 22:30 发表
关于玫瑰的诗,优秀大家都说完了,我只是星星之火一下——
玫瑰的诗中常出现很多令人惊喜的词语,比如《祖父》中的这句:
关于你的记忆都是破碎的锐角
——————————————————
按常规,很少存在的 ...

不错。你再看看这句,“会含混念叨着故乡方言”。方言已是难懂,在这么一“含混”就让人联想到了天书。联想到了无穷的奥秘。玫瑰的诗确实值得吾辈深入学习,细细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2-11-22 20:29 发表
《祖父》是肖像。
《缭绕》则是一幅抽象画。甚至像,观念摄影。那些承载了精神、情绪的水滴,气泡,根须。生根,发芽,又寂灭。从一个角度看过去,它们生气勃勃,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它们颓废不振。它有真实的肉身 ...


现代诗歌写作中的意象介入,本就将现代诗歌文本与其他文学体裁区分开来。当然,区分体裁的也不仅是意象。你提到的观念摄影,在此我挺有兴趣和你探讨几句。观念摄影在行为方式及内在原发上与“先锋诗歌”的概念很类似,都基于很强烈的“反传统及颠覆性”特点。而其实我个人在诗歌写作中,相对而言是个遵循“传统”写作的人。这如同绘画抽象画作的画家未必具备强烈的先锋性(抽象画派是19世纪末才在西方出现的一种画派,其后产生了大量分野)。对于第一批开始抽象画创作的画家而言,他们身上具备的“先锋性”毋庸置疑,而其后进者们,就未必了。那么,就《缭绕》而言,它真是首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玩意儿了,呵,比之“下半身、梨花体、口水体”等等,我可以确定这是首毫无先锋性可言的作品。对于意象的使用,那是形式主义美学的先驱者们在150多年前就提出来的玩意儿,我只是一个在前人之路上的一个蹒跚之徒罢了。
当然,就诗论诗,如果你在阅读中在这些文字中找到了乐趣且给你有某种启迪,我便非常开心了:)
很开心和你交流。有空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囫食神 于 2012-11-22 22:30 发表
关于玫瑰的诗,优秀大家都说完了,我只是星星之火一下——
玫瑰的诗中常出现很多令人惊喜的词语,比如《祖父》中的这句:
关于你的记忆都是破碎的锐角
——————————————————
按常规,很少存在的 ...


很开心看到食神注意到《祖父》中的那一句。
我们的人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葬礼”构成的。直至有一天,我们最后参与的那一场“与己有关”的葬礼。死亡可以说始终萦绕着我们生存的时间段落中,挥之不去。而对于死亡的叙述,也成为诗人不能规避的一个终极主题。它的确承载着除悲伤与痛苦之外,更多的东西,而那些是什么,也许就是我们对于“死亡”这个主题孜孜不倦的终极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帕萨 于 2012-11-23 12:00 发表
手法老道厚实,语意打磨精细。
推荐精华阅读。


呵呵。。。我说帕萨,你就不能说点别的什么?
下次,我们在贴子下,继续聊点比发钻石更“有趣”的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珠儿北京 于 2012-11-23 14:19 发表

不错。你再看看这句,“会含混念叨着故乡方言”。方言已是难懂,在这么一“含混”就让人联想到了天书。联想到了无穷的奥秘。玫瑰的诗确实值得吾辈深入学习,细细品味。


珠儿同学,你又在“背天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2-11-23 16:16 发表


珠儿同学,你又在“背天书”了。。。。

哦。我是在和囫囫食神交流心得,也算是响应十字架版主的号召。
刚才我看到先生说“而对于死亡的叙述,也成为诗人不能规避的一个终极主题。”想请教一下我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这么多天了终于爬上来了,在北京混着太累

但看到你的字还是忍不住看一眼

一口气把评论看下来了,嗯,其实也没生气,只是有些东西在脑海里空了

其实,我也不太追寻所谓的画面了

我学了点摄影,学了点素描,看了很多国画,油画展览,甚至拜了一个做陶瓷的做师傅,这么多。。。学到的还是不多

但是未来的方向还是在于 “全息模拟”,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趋势,具体怎么做,已经有具体的计划,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我将越走越远,或者走向一个误区,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探索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忧郁的青蛙 于 2012-11-23 16:49 发表
我想我将越走越远,或者走向一个误区,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探索的乐趣

这么多天没看到,还真挺想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操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3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