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1-30 12:58 发表 她兴奋中带怯,在主席台的中央 尽力把形象扶正。偌大厅,空气有油质的气旋 白炽灯,“嗞嗞嗞”。 我在暗处,从另一个相反的方向 想推到舞台或是城墙之类的。好像没有谁 有这份多余的担心或同情 假设这样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11-30 13:02 发表 诗歌的内容、风格,无论怎样,都必须要有诗性和内蕴给出的美!否则不如读小说的生活情节,散文的描写,杂文的犀利。。。。。。。。。。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1-30 11:39 发表 探索具有意义,建议 1、场景不要交代的太具体,用最简单的物象就行 2、过程尽量抽离,只表现重要的状态 3、尽量少给结论。 这样,总体的结构会有更好的空间和气息。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30 13:21 发表 阳光叔这次所提三点,我大表赞同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11-30 12:04 发表 这样写不是我喜欢的。在中国,现代主义写作都没成熟,完善,而直接过渡到后现代写作,是得不偿失的事。。。。至少我觉得丢失了太多诗歌的元素。我理解的一切探索和先锋,只是写作和精神上的一种态度,而不单纯是表现 ...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11-30 12:39 发表 写实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与于距离。有距离才有空间感,才有发挥艺术手段的必要。单纯的写实,其实有很大弊病的。这在多年之前很多成名的诗人,都有过研究和结论。比如丧失的想像力与高度生命生活精神上的体验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11-30 13:22 发表 跟着白家兄弟,严重赞同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30 13:31 发表 这就是关键之一,太多人把诗的”写实”当成散文的“详实据载”,以致写出来的作品名为诗歌,但实则乏善可陈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30 13:24 发表 我更觉得我不是孤军奋斗了,呵呵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