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646|回复: 51

题老妪背柴图(欢迎大家来辩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老妪背柴图


题老妪背柴图
一捆柴是轻的
一座山是重的
一捆柴加上一座山
相当一根竹杖的高度
一个老妪的负重

老妪用脊背
弓起一座更高的山峰
沧桑 贫穷 凄凉
沦为山头别样的风景
老妪不知道这辈子
该用多少柴草 才能
将这一切燃烧干净

(图片转自网络)



云抱老师:这首精短有力,有强烈的现实冲击感。推荐精华。


二叔:题材好,可惜没完全发挥好,内涵有但并不深厚
第一节起手干净利落,第二节前面没有磨好,差了
结尾虽然不算新意,但是正面而向上,不错
倒是风景一词不当,首先沧桑 贫穷 凄凉这算风景吗?不觉得这话有点轻率,不识他人疾苦吗?这么别样的风景作者喜欢乎?算是褒还是贬?写诗,有时不只要注意大方向,细节也不可太轻忽,应避免一个无心的不当措词,整首诗几乎毁掉

我对此作有认同之处,但对精华保留意见,不过,只是保留意见,其实我一向对别的版主的任何操作,从来没兴趣过问,我纯粹就诗论诗,别误会哈

湘江兄:过于急躁,赞同白菜意见

二叔:不要以为一个沦字就能把轻忽的态度消除了掩饰了,风景一词用错了就是用错了,沦为风景就是给人言语口气不庄重,因为那没什么值得观赏的,打个比方,有人出车祸死了,你在一旁围观却没有一丝悲悯,倒是在研究他的穿著品味,这样象话吗?

云抱老师:1、谁说风景只能用在表达可欣赏、供娱乐的地方?风景是中性的,只要带上人的情感色彩,它就可以传达娱乐的或沉重的情感。
2、对于这幅图,我想诗人并不是从“值得观赏的”角度进行创作的。诗人的立意,已经明白无误的传递给我们了。
3、你的比方并不恰当。诗人没有把自己当成围观者,也不是没有悲悯的情怀。诗人在切身的感受老婆婆的生存现状以及自身所透露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而已。仅此而已。

阳光大叔:

一捆柴是轻的
一座山是重的
一捆柴加上一座山
相当一根竹杖的高度
一个老妪的负重

这首诗歌的瑕疵在第一节里。轻的、重的有作者的主观含义存在。结尾部分不错。

我在想:一捆柴如果是轻的,对于老奶奶来说,很不合理,而对作者来说是合理的。我们从本体上来研究,老奶奶不会觉得这捆柴是轻的,她或许会觉得那山是轻的,而柴很重。所以文本上说的通,而作品上却会发生阅读的歧义。当然,这与不同的阅读者有关哈~~

云抱老师:我以为,也不必苛求作者,总之还是瑕不掩玉的吧。但愿我能就此打住不说了

二叔:1 老大,你嘛帮帮忙,字典里风景的解释是(1)风光景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问问两公子平日的学业,看看江上的风景。」(2)风采。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故能令义士宗其风景,州闾归其清流。」
你要反驳也麻烦你翻一下书吧,像我这样找些典籍来证明嘛,空口说白话,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哪天有人写一首诗是女人放屁,你是不是要说那屁是香的,因为屁这个字也是中性的,屁不分公的母的,只要带上人的情感色彩,情人眼里出香屁....

2 诗人立意是对的,诗人错别字就不是错别字了,诗人立意是对的,诗人就不会用错词了,我立意是好的,我如果不小心用错词说你是XX,也没关系是不是

3 对牛弹琴,呵呵

落幕:以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觉得这首诗很好.为什么一定要讲什么技法.还有瑕.人还没个完人呢,难道非得要没有一丝微瑕的诗歌?一首诗能观注现实(现在很多写文字的很难做了了),并且是关注下层百姓的诗歌.我觉得很好,像云抱老师说的那样,诗歌也需要方向.中国诗歌越来越下,越写越边缘,也是有原因的.当大家都去跟风,还有多少人在写诗歌,像白居易.现在的诗人写的诗歌也只围在诗人之间,很多人看不懂,或是麻木不愿花时间来阅读.总是有些原因造成的.
  就诗歌而言,我觉得也不差呀.
其实就诗歌而言.也要看不同的出身(背景,经历,习性).好比一个穷人与穷人说穷,彼此能明白.如果一个穷人与富人说肚子饿,那等于没说.

晓钟老师:
  如果要辩一下吧,就各写一个评。。。这样点说貌似不能代表观点的。。。

 另:关于阳光光说的那四句不妥,偶觉得还是妥的,站在作者的立场,那根竹子仿佛是老人家的全部支撑。。。生活底层的人们对风景的感受和喝着咖啡说风景的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对底层人们的关爱、悲悯和责任感应是人类道义的必须吧。。。

白兄:对于描写风景多用什么样的词,这个不可定义的,否则就没有了创造力了。而对风景的固化式解读对诗歌而言并无益处的。

 你说的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酒肉并不是臭的,冻死的也不是骨头,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能苛求作者准确地说“朱门就肉香,路有冻死人”了。楼上的反对意见只是代表一种诗歌的姿态,支持的意见也是一种姿态,代表着不同的诗歌方向。就像一个一个坐在葡萄架下用金杯喝红酒的认为一个农民用手捧水喝的习惯很不恰当一样,不可放到同一个平台上去衡量的。。。如此吧。。。在内心需要坚持你自己,而在技术上需要多方面借鉴,就可以了。。。
  
落幕:
  大叔这个观点我有点不认同.也许在年青人或壮年看来山是重的,柴是轻的.但这里的主角是个老婆婆,情况就会截然不同,甚至作者写作时用了倒置的手法来写.我觉得这是作者站在老婆婆的角度来说话的

二叔:
  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对评论过多主体意识,“你觉得”“我觉得”怎么会有共识呢?说理要有逻辑嘛,符合常识理解的嘛,不违背正常人经验法则的嘛,最好能引经据典的嘛,既不能你凭你的感觉说了算,也不能我凭我情说了算嘛,是不是呢?呵呵,所以,我想请问云抱你认为风景是中性词的论据在哪里?我们的语言用字全来自代代相传的文字著作,你找些例子来说明风景不是风光的风采的这些正面用法的例子来让众诗友们学习一下

[ 本帖最后由 落幕 于 2012-12-12 20:09 编辑 ]
发表于 2012-12-1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咋忽然就被打倒了呀
我压根就没站起来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9:20 发表


咋忽然就被打倒了呀
我压根就没站起来过

你表明过你的立场,也就是说你站起来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到是觉得
应该允许“我觉得”存在,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阅读者
我觉得
应该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宽容的,它的多向性和多义性决定了感觉上的无限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9:38 发表
其实,我到是觉得
应该允许“我觉得”存在,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阅读者
我觉得
应该这样。

是的.我觉得诗歌是被写出来的,那就必然会带上每个人的主观色彩.诗歌才有千千万.不然完全的艺术化了,其实它的功用也相对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9:38 发表
其实,我到是觉得
应该允许“我觉得”存在,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阅读者
我觉得
应该这样。

是的.我觉得诗歌是被写出来的,那就必然会带上每个人的主观色彩.诗歌才有千千万.不然完全的艺术化了,其实它的功用也相对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倒阳光叔与白菜叔

哗众取宠,乱开玩笑,呵呵,你是搞辩论帖,还是斗争帖呢?该严肃不严肃,不看场合事情,真服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觉得
觉得啥好呢?
诗的内容有积极意义,但精华么,持保留意见
我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20:05 发表
打倒阳光叔与白菜叔

哗众取宠,乱开玩笑,呵呵,你是搞辩论帖,还是斗争帖呢?该严肃不严肃,不看场合事情,真服了你

嗯,严肃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20:05 发表
打倒阳光叔与白菜叔

哗众取宠,乱开玩笑,呵呵,你是搞辩论帖,还是斗争帖呢?该严肃不严肃,不看场合事情,真服了你

二叔看起来很严肃的样子,有点怕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2-12-12 20:10 发表
嗯,我觉得
觉得啥好呢?
诗的内容有积极意义,但精华么,持保留意见
我觉得

理由?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9:42 发表
诗歌是宽容的,它的多向性和多义性决定了感觉上的无限制。

是的.既然陌生化都能很好的生存于诗歌,多向性和多义性能生出许多美丽的误读.同时能扩大共鸣的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12-12 20:12 发表

理由?000

请允许我觉得。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觉得诗并没有图片那样能揪痛我,那就是说,还不够好。
当然,专业的理由给不上,比如,“风景”神马的,太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12-12 20:18 发表

是的.既然陌生化都能很好的生存于诗歌,多向性和多义性能生出许多美丽的误读.同时能扩大共鸣的范围


我们只会希望一个作品写的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