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花土

[小说] 【午子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思很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写个读后感。
看看能不能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盆栽菩提 于 2014-5-13 11:58 发表
突然想写个读后感。
看看能不能写。

写吧,盆。坐壁上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_ke_lingmeng 于 2014-5-13 12:36 发表

写吧,盆。坐壁上观。


我怕被笑话,很多读后感藏在自己空间里。
花土老师这个确实很能打动我,我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经大一点,不怕不怕不怕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3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盆栽菩提 于 2014-5-13 12:44 发表


我怕被笑话,很多读后感藏在自己空间里。
花土老师这个确实很能打动我,我试试看。

有你说话这功夫,都写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穷人~ 于 2014-5-13 17:37 发表

有你说话这功夫,都写好了


我白天干体力活,回帖都是洗手时间回的。有一两个钟是电脑前做报表。读后感不好写,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候写过,后来都没写了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上去,再次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盆栽菩提 于 2014-5-15 19:42 发表
提上去,再次推荐。

这一篇不错的,帮忙推推哈!精华当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的值得回味的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6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的值得回味的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4-5-16 00:07 发表
深刻的值得回味的小说

不错!支持杨老师的评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午子哥

1

二十年前,或者更早一两年
午子哥一大早起来,去河边拾牛粪
经过二叔家的鱼塘时,发现了一条死鱼。

此后半个多月,有事没事,午子哥都会去鱼塘边转悠


小评:

午子哥,是一个故事或真实的人物记录。可以用小说、也可以当成心情文字,而作者选择了诗歌来表达。
时间的跨度漫长。从二十年前起笔。人物:午子哥;  地点:河边;  时间:一大早;目的:拾牛粪。
人物、地点、时间、目的,也就是说故事场景都交代清楚了。是小说或剧本的镜头式推进。
“经过二叔家的鱼塘时,发现了一条死鱼。”这是伏笔,也是转承为下面内容服务。
“此后半个多月,有事没事,午子哥都会去鱼塘边转悠”意味深长。类似于守株待兔式的梦想发横财。其实,是为第二首诗歌的展开做了铺垫。
典型的农民。看似懒散、没文化,又不思进取……事实,这又是悬念,是小说手法运用于诗歌写作的探索。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4-5-21 10: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午子哥

2

二零零四年,也就是十年前,过完春节
午子哥随儿子儿媳一起去深圳做工,做了三四个月
午子哥回家,别人问他在深圳做什么,午子哥嘿嘿一声,不回答

有一次,午子哥多喝了几杯,见人就说,自己在深圳扫了三四个月的地

小评:时间闪进。是电影式的镜头剪辑。快速推进,是酝酿了十年的理想实现。
午子哥过完春节终于蓄积待发憋不住了。他要干嘛?结果是比较雷人的举动。“午子哥随儿子儿媳一起去深圳做工”
走出家门,是为了实现梦想。很多农民都有这个梦想。不去尝试,怎么会心甘情愿守在黑土地一辈子委屈?
“午子哥嘿嘿一声,不回答”这句意味深长。也是属于点睛之笔,比较复杂。不愿讲?难言之隐?还是别的原因不方便。
三个月,深圳的各种滋味,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这是诗歌的张力所在。
诗歌,尤其是短诗,理论上和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那就是需要大量留白。
直到“有一次,午子哥多喝了几杯,见人就说,自己在深圳扫了三四个月的地”虽说泪含而不落更悲。但,作者选用泪雨滂沱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放出。
可以这样说,第二段这样结尾,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矛盾,不甘心,又无可奈何地退回,是不是对曾经读书无用的最大讽刺?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4-5-21 1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7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