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整首诗的喻体都要猜,命中的几率会有多少呢?我个人认为,这种猜法是不可靠的 (这个看法我支持)
8个白话句支撑两个修辞句 (这个说法我怀疑,写诗不是做计算题)
新诗句子就架空了汉语语法 (这里我觉得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新诗句子同时也丰富活跃了我们的诗语言)
其实一首诗出了问题,有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问题,读者多少也有责任吧。比如花土漏读了题目,所以碰到一个喻体过多的文本,本来就不好猜,现在猜中的几率更低。
我个人是鼓励尝试多种手法的,哪怕失败。把主题和喻体进行关联的过程,是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很有游戏性和探索性,其间的趣味,是丫子所喜欢的。有时发出来不一定是需要大家认可这是首好诗,只是记录那一过程中带给自己的新奇和兴奋。所以我估计属于要让花土不屑的那一类,我当文字是游戏。。。但是,当我看见一首好诗时,我会正襟危坐,心怀敬意。在我看来,只要不是一味坚持隐晦和畸曲,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会从一首直抒胸臆的山水诗里欣赏气象,也会在一首隐晦的诗里玩玩迷宫。
但是归根结底,类似花土这样总结性的梳理很有必要,哪怕是玩,一时被一石一草一木一兔子,吸引到了小径上,但终究要回到主方向上。所以,给能不停提醒大家回来的花土导游一些掌声。(更象举着小旗站在高岗上,带小朋友春游的幼儿园长,脖子里挂着小哨子。嚯吹一声,手一指:“那个谁,你别跑远了”)。我们需要这样的哨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