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花土

【】早晨即景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我写诗没有你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不在于抒情,而在于思辨。烟云供养,是一个含有很深的传统味道的成语。她,是真实的一个人,以前我有一个朋友,诗书画印都很好。她刻了一枚印章给我看,内容就是烟云供养。她对烟云(或山水)的理解有局限,大多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或传统意义上。所以,后来我们发生了辩论(就像我和大叔一样)。这首诗在后现代的表现技巧上是很成功的,而且也完全推演了她对烟云的理解,以及我们的辩论结果

烟云供养,是一个抽象的很耐人寻味的传统思想,而她把它咳成了一枚印章。这里的 咳 一语双关。咳,是病,也是谐音,刻。后面的写法顺着这个路子,环环紧扣,都是后现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你这段说明,这首诗是不好理解的。。。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6-28 11:01 发表
这首诗,不在于抒情,而在于思辨。烟云供养,是一个含有很深的传统味道的成语。她,是真实的一个人,以前我有一个朋友,诗书画印都很好。她刻了一枚印章给我看,内容就是烟云供养。她对烟云(或山水)的理解有局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中心意思就是,她把烟云供养,也就是对山水的理解做成了一枚印章,可以无限复制。而这正是她病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真没有读出这种意思。。。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6-28 11:04 发表
我的中心意思就是,她把烟云供养,也就是对山水的理解做成了一枚印章,可以无限复制。而这正是她病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云供养,原本是治病的。但理解不好就会变成致病的有害物质。比如说,书本上的山水,能供养心灵吗?显然不行。修行修身,需要到真实的山水之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到是,但这和每个人的理解和自身的悟 性有关,这就是对事物认知的局限性。这也是庄子的乡愁所在。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6-28 11:08 发表
烟云供养,原本是治病的。但理解不好就会变成致病的有害物质。比如说,书本上的山水,能供养心灵吗?显然不行。修行修身,需要到真实的山水之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墨指含香 于 2014-6-28 11:05 发表
我还真没有读出这种意思。。。

这些东西比较模糊,对这首诗来说,它可有可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抓不住作者内心的诗之起源,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一首诗。所以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6-28 11:11 发表

这些东西比较模糊,对这首诗来说,它可有可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塔铃

风,浓浓的
吹过山顶
燕子,淡淡的
侧一侧身
黄昏,越来越
甜美了
宝塔,有时候远
有时候,近

这首是现代写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读起来清爽,明了。。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6-28 11:15 发表
【】塔铃

风,浓浓的
吹过山顶
燕子,淡淡的
侧一侧身
黄昏,越来越
甜美了
宝塔,有时候远
有时候,近

这首是现代写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浓浓的吹过山顶,这句修词的关键在  山顶。实际上是山顶浓浓的叶子,这里把叶子省去。同时就把感觉转换到了风,无形无质的风,从而走了形质,在文字里就变得更可感,这是文字应该起到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这样,当我读到这一句就会想到这样的画面。以虚入实。把你野性之美上到主贴上去,先去做饭,有时间再聊。。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6-28 11:21 发表
风,浓浓的吹过山顶,这句修词的关键在  山顶。实际上是山顶浓浓的叶子,这里把叶子省去。同时就把感觉转换到了风,无形无质的风,从而走了形质,在文字里就变得更可感,这是文字应该起到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句,燕子,淡淡的,侧一侧身,手法相同。它成立的基础在于有了前一句的浓。相对于山顶上的浓,天空就显得淡,另一个还显出燕子的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浓淡相怡。。。像一幅水墨丹青。。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6-28 11:25 发表
第二句,燕子,淡淡的,侧一侧身,手法相同。它成立的基础在于走了前一句的浓。相对于山顶上的浓,天空就显得淡,另一个还显出燕子的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7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