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05|回复: 23

[随笔] 西疆行吟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出川
      在深秋清晨的细雨中,登上我市春秋旅行社的专车。从市府门前的春华广场出发,到省城去集中。心里有些感慨,临行口占了一绝:
常慕鲲鹏万里程,羞同凡鸟逐虚名。
秋深始偿西游债,首作平生大漠行。
       窗外天气虽然冷清;车内气氛却很热烈。大家都有些兴奋!过内江,雨渐停了。到资阳休息、方便时,太阳已经出来了。不到十一时,车已到龙泉山下的休息站,开始了团队的第一餐。这里也是我有时上省城时,常打尖用餐之地。因为这里的主打菜,是鲶鱼,且不止一家,都是小有名气的。
       正午,在成都火车站的站前广场,各市、州旅行社组成的小团,正式集中,并入大队。开始统一颁发身份吊牌,加赐红顶戴。候车室中,红海洋几乎占据了一个大厅,气派非常。下午二点五十,车从成都站出发。窗外秋阳熠熠,川西坝子正是一年最美好、最成熟的时光……
       德阳、绵阳很快过去,列车在不紧不慢的前行。这一带都是受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地带,几年过去后,恢复得早已看不出什么痕迹。究毕,隔震中有相当距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马角坝车停了一下,这里是机务段。从这里到广元、旺苍、青川一带,是我早年江湖飘泊中,流落过的地方。再度在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深山峡谷中经过,心里依然隐隐有些伤痛。对山民生活的艰辛,我是深有体尝的……       车上已经开始吃晚餐,伴着清江河的流淌,竹园、东坝、上寺、沙溪坝依次晃过,又渐渐的隐入岁月深处。特别是过银鸡窝时,让我大跌眼镜的是,隔江看到当年的土煤窑依旧在开采。可惜没有预先备好相机,不然可以留下一幅很好的怀旧照。
       眼前出现了熟悉的山形,剑门七十二峰隔江遥遥在望。现在的高速公路在那边山脚下,前几年路过时看见正在大搞修建,目前已经呈现出一座新的城池,并已经有了跨江大桥。我暗暗思忖,该不会是新建的昭化新城吧?
       广元是本次专列的最后一个上客点,自此定员已足,编队完成。前面德阳、绵阳也上了人,但时间短暂,没有休息。眼看马上就要出川,离开成都已经六个小时。天也黑了,开始第一次放风,可以下车休息。喜欢活动的老资格美女们,竟见缝插针的在站台上跳起了健身舞……我没下去活动,正给一个朋友发短信。
西行车中试笔:
早岁空怀报国志,常思万里学班超。
少年偏遇穷愁运,老大方逢开放潮。
未卜行踪云郁郁,屡经磨劫雨潇潇。
高吟一曲出门去,岂惧西行路险迢。




二:过甘肃

一觉醒来,车正行进在高桥险壑中。软卧的上铺,并不妨碍观景。天早大亮,我手机的闹铃,定的是八时。我们家的人经常走动,崇尚的是没有消息就是平安。但这次有亲家同行,则大不一样。她的五个宝贝女儿正在轮番关心着她。猛然间,听她问妻,家里问:到哪里了?我不能再装睡了,顺口说,秦岭山中!

盘旋的山道,桥加隧道的定式,似乎也在证实我的判断。但我忽然发现,不知何时,车已改变了前行的方向。随即省悟,车早过了宝鸡,调头向西行了。我急忙守在窗口,想观察一下具体位置。俄顷过一小站,名:新建村。这下才明白,已进入了甘陕交界部位,不过应该仍在秦岭的余脉中。窗外正下着小雨,让人感到一丝深秋的清凉……

不久进入了甘肃的东南门户,天水站。车站文化气氛很浓,下车拍了几张历史人文的宣传照片。最先知道天水,是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维、杀张郃等大事,就发生在天水境内街亭、天水关、木门道等处。但车站着重宣传的则是,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还有我先前不知到的,这里竟然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是羲皇、娲皇、轩辕的故里,因八卦为伏羲所创,故又称“易学之都”。同时因天水伏羲庙内,供奉有国内唯一的伏羲塑像,更成了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特别是那个麦积山的模型,听去过的人说制作得很像。我想今后有机会,可专程来看看。

任由列车慢慢摇去,直到午睡起来,方才到兰州。窗外雨早停了,依然是傍河前行,天色已渐渐向晚。整天猫在车上,这甘肃是一块窄长地带,因此被形象的称为河西走廊。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都属于边地。可能是心理作用,感觉到山很荒,并逐渐出现了一些荒原和戈壁地带。隔窗口胡乱拍了些景物。望着连绵不断的祁连山吟成一首绝句:过甘肃:

河西千里路迢迢,初识荒原知寂寥。

祁连伴我天涯去,丝路风光细扫描。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进入嘉裕关车站,等到总指挥编队停当。一声令下,大军便开始了攻城掠地的争夺战。别看这兵团中,六十算少壮,七十很普遍,八十也不少。但行动起来,其敏捷程度根本不让青壮年。我是经常开车的人,不想去参与这种无谓的争夺。结果落到头上的是全车最差的席位。最后一排,过道正中的座位。其无挨无靠的,要坐稳得费点功夫。

车队进入城口,就在一家清真餐馆用早餐,天刚破晓,残月还在西天。这一带建筑普遍不高,前方有一座清真寺,以其灰白的穹顶和顶端高擎的月灯作背景。拍到一、两张有柳三变“晓风残月”意境的照片。想起王维的阳关曲,在晨风中竟体尝到一点离乡远游的清寒。






嘉裕关
嘉裕关,离城不远。到达时,景区还未到上班时间,在车里看,外面早已是阳光灿烂,不少人都采取了轻装上阵。不期吃了闭门羹,只好集中在广场等候。一列车人聚集起来,还是很有气势,全是红顶子,在朝阳下如红潮涌动,真是波澜壮阔!依稀穿越到了四十五年前,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才经常随处可见这样的红海洋。而这一车人,除了少数陪伴,全是文革的亲历者。应该说大多是当年的一般群众,而且有不少在红羊劫中受过打击、尝过群专味道的。至于那些善于追风弄潮、乘势而上之辈,早已飞黄腾达。不会再屈尊来参加这种层次的旅游团。所以见到这种势头,相顾大多哑然失笑。
嘉裕关素有边陲锁钥之称,为万里长城西部第一雄关。很有特色。外面第一道关门,据说还是明代时的原样。里面的敌楼,则明显是现代维修过的。内部瓮城的设计更是巧妙,敌军就算攻进城门,并不就标志着胜利。如果来的敌人少,或是有奸细来打探,甚至可以有意放进来后,再关门打狗。因得诗曰:
敌楼高耸势峥嵘,四四方方围战营。
游击将军帅府在,万里长龙第一城。
随着旅游业的开展,这里采用了恢复当年关城实况的部署。城门口有签署通关文牒的门官,演兵场有士兵操练,比武台上有壮士在竞技。武器、盔甲、衣帽、旌旗,全是明代装束。让人很容易在情绪上
受到感染,我甚至有一各种似曾相识之感。又得一绝云:
嘉裕关城据要津,当年老将又西巡。
男儿自古从军乐,护国全家保太平。
上城楼往西望去,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想当年,守城的戍边将士,眼望着茫茫戈壁、浩瀚沙海。心系着遥远家乡的父母妻儿,难怪会感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巧这时一队巡逻兵登上城来,真令我有梦中惊醒之感!不禁朗声吟道:
颦鼓咚咚报敌情,香甜梦破战刀横。
顶盔贯甲登城去,我是当年一老兵。
哈哈,看到这些穿着古装的士兵,真有一种时空穿越感.我似乎真进入了角色。不由向妻说道:今天终于归队了。
其实这里不单是在明长城基础上的修复,还保留有少量汉长城的残迹。来到这里,时光一下倒流了二千余年。城下现新建了一个长城博物馆,更增添了对长城的认知。特别是很多珍贵图片、实物,会使人对嘉裕关的历史功绩及现存遗迹有更深了解。通过这实地、实物、实例的史料佐证,仍以一首七绝抒发出了心中的感叹:
中华自古讲文明,从不轻言动甲兵。
万里长城为铁鉴,筑墙防贼国安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悬壁长城和第一墩
       距嘉裕关城不远,现在汽车仅半小时车程左右,就是有名的石关峡。民间亦称水关峡,它之所以有名,不仅因其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关隘。最主要的是名噪中外的断壁长城和悬壁长城就在这里,历来享有“西部八达岭”之美誉。据史料记载:为明嘉靖年间,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的。是万里长城建筑中,最得盛誉的独特创举。其所处地势十分险要,南面是连绵不断的祁连山,北面是陡峭高耸的黑山。断壁长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为东西走向。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依山取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故得此名。这两段长城形成拱卫之势,扼守住黑山峡口。我写了首小计诗赞之:
黑山峡口接祁连,陡峭城墙若臂悬。
胡马尸横兵失势,乞降修好水关前。
       现已开发建成文物景区,除长城外,还有展现了古丝绸之路的“丝绸古道”雕塑群像。在溪河的原水关位置,新设有“嘉峪关水门古代兵器展览馆”。遥遥相对的弥勒山报国寺,也在这景区内。如今寺塔巍然、梵香袅袅、晨钟暮鼓悠扬,呈一派佛国祥和景象。 古丝绸之路的雕塑,集中了中国历史上,从嘉峪关地区经过,有史册一记载的名人。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直到近代的林则徐、左宗棠等,七位主要历史人物的造像及随从、马匹、骆驼和马车塑像组成。工艺十分精湛,特别是那长长的骆驼队,乍见之时我竟疑为真的.充分展示了石关峡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内涵。能步前贤后尘,亲临此地。追怀先圣足迹,真令人不禁感慨唏嘘……
       返回嘉裕关市午餐,按日程下午要经玉门到敦煌。导游安排顺道游“天下第一墩”。这个景点尚不很完善,路不大好走。其实就是长城最西的第一个烽火墩。现在第一墩,只剩个孤立的残破小土墩了。如果不是立了一块石碑说明,任谁也想不到,这里曾经是最前线的据点。它紧靠着一段悬崖而立,崖下讨赖河流过。对岸是祁连山脉,形成了一个自然的防御天堑。我们来时,河沟没见有多少水流。但据说每当山上溶雪时,还是有一点规模而且很清澈的。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原,站在这古战场上,心里很难平静。想当年有多少好男儿,为了保家卫国,葬身在这边荒草丛之中呵!不知听谁提起,前面还有兵营遗址。我们有几个不想排队,等着在石碑前留影的人,便趁机跑到前面看古代的边防军营去了。果然在离第一墩约一公里左右的前边河滩下,新恢复了一座仿古的军营,绕中军大帐、扎了十多个兵士居住的营帐。刁斗、旗杆,一应俱全。估计说不定是某部影视剧的置景,保留下来,结合第一墩准备组成一个新的景区。以缓解嘉裕关越来越繁荣的旅游市场压力。军营建在河对岸的一块山湾平地上。大概可容纳明代时的一个百户营的规模。这边的大片荒原,夹杂着沙砾和稀疏的浅草。尚未有开发的迹象,估计今后正好开展跑马、射猎等边塞游的娱乐。
       我们没有时间过去参观,只好伫立岩头拍了几张照片。遥想古时戍边将士作出的重大牺牲,心生感慨,仓促得句:
亲情专列赴玉门,寻访长城第一墩。
讨赖河边营垒在,千秋万代作雄魂。


西出玉门
          真要感谢时代的进步,现在西行路、除了有铁路干线,又增添了高速公路。不然近四百公里的距离、一下午要想跑拢,也真够呛。进入西北后,行政区划根本不能用内地的眼光来看,据说现在敦煌只是甘肃酒泉辖下的一个县级市。两者之间相距,已几乎相当于横穿一个小省区。难怪一提起西疆,历朝历代均有鞭长莫及之感。加之换乘汽车后视野开阔得多,不似在火车上、只能守着窗口、永远面对一幅移动的画面,缺少立体和纵深感。难以获得这种行进在似荒原、似戈壁的旷野中时,面对大自然的无力之感。这时你才真正能体会到,天苍苍、地茫茫、并非如歌词中唱起时,那样的美好浪漫呵!
     过玉门服务区时,休息十分钟,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跳下车去。先前心中雄伟壮观的边关形象,轰然坍塌。这里无山无水,一望无际的戈壁荒原。哪有一丁点,与关和门的形象联系得起的地方?心里正纳闷,商铺店员一句话,解开了疙瘩。“离玉门关远着呢,这里是玉门市郊。早前的玉门关和阳关,在靠敦煌那边,只剩下遗迹了”。
         太阳已快落山时,车才将到敦煌。进城前先看到了壮丽的鸣沙山,在近晚的彩霞映衬下似金似银,巍然屹立。引起我们这些初临大漠的游客,十分强烈的心灵震憾。河西走廊走到敦煌,也真算是走到了尽头。地处甘肃最西端的这座小城,一直以来,以其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底蕴,和享誉全球有“世界文化遗产”光环的莫高窟,而闻名中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影响,在城里随处可见,连我们下榻用餐的宾馆门前,也塑了尊端庄秀丽的聚宝菩萨。引得不少老太婆合掌膜拜,以为到了寺庙呢!
         安顿停当、天早黑尽了,满城灯火、霓虹闪烁。现代都市大多有一片类似的繁华,敦煌也不例外。有人相约去逛沙门夜市,我也跟着凑热闹。当地人喜食牛、羊、鸡肉,面食制作也很讲究。始料不及的是,川味在这也很普遍,街边到处可见麻辣烫夜宵小摊。穿过十字路口的反弹琵琶雕像,便算进入正街。主城区并不很大,步行也不过半小时能走通。但到了党河桥上,我为其九龙喷水的景观吸引住。便独自沿阶而下,到了河沿游览道。才知这是敦煌市,重点打造的党河风景线。难怪亮化工程,搞得比内地很多城市都佳。别说这里本来就是旅游名城,现在任何一个地方,对本城的母亲河也是关怀备至的。同时这也是一个供市民休闲、娱乐的所在,更是对外宣传的好阵地。
          从相关介绍中,我才知道,这发源于肃北县盐池湾的党河,是蒙古语“党金果勒河”译名的简称。古代汉朝时称氏置水,唐代叫甘泉,宋时为都乡河。元代才改为蒙语“党金果勒”,意思是肥沃的草原。这可是我国唯一的一条,由南向北流的地渗河。即由祁连山冰川流经肃北、阿克塞及敦煌后,消失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是她千万年来滋养着敦煌绿洲,见证了时代变迁。尽管秋夜已颇有凉意,游人寥寥,但装饰得十分精致的廊亭、酒坊,色彩迷离的灯光、水景。给人一种优雅恬静,浪漫消魂的迷人魅力。我因已早得通知,明天起得很早。在河边只略作逗留,便返回宾馆。睡前写了首:夜游党河:
        神龙救世降恩隆,身化绿洲万代功。
     天赐佛陀归隐地,敦煌有你福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慕鲲鹏万里程,羞同凡鸟逐虚名。
秋深始偿西游债,首作平生大漠行。


出口成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望远 发表于 2016-12-1 14:19
常慕鲲鹏万里程,羞同凡鸟逐虚名。
秋深始偿西游债,首作平生大漠行。

谢谢欣赏,出去了一月,丢久了,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鸣沙山观日出             

凌晨、天漆黑,就匆匆忙忙的上路了。其实只有几分钟车程。就到了入城口。前方据说有几百米在修路,大家绕道顺小街,摸着黑跌跌撞撞的前行。老年人太多,不时有人说帽掉了、伞掉了、甚至有人把发的干粮也扔了。我感觉好像有点故弄玄虚,好在没有人跌倒,不然麻烦怕大了。后来才听说、这是旅游团的惯例,原因居然是怕有人逃票。知情后大家都有些哭笑不得,看来我们的旅游业,还真是太幼稚了一点。

             风大、清晨很冷。租了一双脚套,全身结扎停当就上路!天依然很黑,只远远看见山坳处有一团灯光。团队中大多数人,都依序等着骑骆驼走。我想抓紧时间上山,拍几张日出照片,选择的乘吉普车。车灯照射的范围内,并没见路,只见沙海、沙丘、沙浪迎面扑来。细看有点浅浅的车辙,车子像疯虎一样往上窜,马达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好在不到十分钟,便已到了鸣沙山脚下。靠近山脚的二、三十米,是一段缓坡,铺设有木质栈道。上面有一块小沙坪,搭有低矮的窝棚。停有一些沙地游戏越野和摩托。似一个供游客玩乐的基地,但并无人值守。从这里到山梁,还有百余米高度,我们开始摸黑登山。
             沙山很难登,走一步滑半步,用的力气是正常登山的好几倍。这段短短的距离,我累得躺在沙坡上歇了三次,才喘着粗气爬上山梁,原以为离山顶已不太远,谁知登上这道山梁后,前面是一道道更高的沙峰。如银灰色的巨涛汹涌、气势磅礴,奔腾澎湃的从天际卷来。那明快的几何线条,蜿蜒圆润的曲线,像一幅绝美的沙画,无以伦比。据说鸣沙山横卧敦煌城南。由流沙堆积而成,东起莫高窟,西止睡佛山下的党河水库。绵延四十多公里,南北纵深二十余公里,最高处海拔达一千七百多米。
              天,在这攀登过程中渐渐亮开了。山顶上,站满了等候看日出的人。转身北望、敦煌城就在山脚下,相比这壮观的沙山瀚海,毫不起眼。可惜鸣沙山的日出,远不及在海滨或峨嵋、泰山等名山大川观赏更为有味。东方是一片辽阔低缓的沙丘、沙梁,分不清明显的地平线。在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中,慢慢显现出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日影。我怀疑是因宿雾或沙尘的关系,根本没有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或挣脱云层的束缚,跃出的那瞬间。更像是一面早已悬挂在东方的蒙尘宝镜,被擦拭去一层层污垢后,越来越明亮,直到显露出真正的本色来。我下沉浸在这大自然的神性启示中,整个山坡忽的风起云动。随着日出完成,仿佛下达了冲锋的总攻令!这是令人最为愉悦的时候。有乘轨道缆车飞降,最多的是乘小竹筏循势速滑。也有青年,一跳十米,凌空展翅,状如飞仙。更有顽皮者,顺坡滚下,且滚且翻,状如轱辘。此时沙随人动、沙尘滚滚,如洪流奔泻。顿闻咚咚声响,似敲锣打鼓,又像鼓瑟吹笙,不负“鸣沙”之名也!
              心里念着月牙泉,无心贪恋各种沙地游戏,径直登车下山。从候车坪回望这寸草不生,很难存在生命迹象的沙丘沙岭,让人颇生感慨,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单纯、苍白!回想刚才看日出的景象,得了几句:
       敦煌鸣沙山看日出:
      
晨风拂拭
蒙尘的宝镜重现清亮
雾润云磨
存封的宝剑再显锋芒
   
光明的前后
总会有黑暗追堵
沉溺于混沌
坚守心中的理想
     
一次次拚搏
递增积累的希望
不屈的意志
才是成功的保障
      
你好呵,新生的太
没辜负,大众的守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牙泉---敦煌的骄傲
       沙漠深处的一团绿洲,鸣沙山下的一泓清泉。
       大自然中的一个奇迹,游人心底的一弯圣潭。
     
       你是千古敦煌的骄傲,你是无私造物的典范。
              当穿过绿洲中的小村,复前行里许。跋涉过一段浅浅的沙坡,眼前忽然一亮,同行有人竟发出惊讶之声来。四围的沙山窝里,竟藏着一圈宝地。那古色古香的亭阁,不正是旅游风光片中,经常出现的月牙泉么?特别是那如一弯新月般的碧水!骄傲的吸引住了所有游客的目光。我也不由心神大畅,没有急着奔下坡去。这边坡上正是摄取全景的好地方,同时吟成了上面这首咏叹调。从记载看,已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流动的沙山中,能至今保存生命的活力,真不能不让人感叹造物的神奇!也使我深切的体会了什么叫上天保佑!
              以前有人称“鸣沙山和月牙泉,像一对孪生的龙凤兄妹”。亲眼看到,这小小绿洲捧出的一弯碧玉,被雄伟金山银臂环绕呵护。一弱一强、一阴一阳,方知这比喻真妙到毫颠。更有古人“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之句。和悬挂的“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联。均的确是,很恰如其分的点睛之笔。
              有水就有生命!第一次看到沙漠中的绿洲,感受是如此强烈。在门口的停车场,就可隐约看到山边的小村。本可以骑骆驼或交通车去,但听说路不远、看来路又平直,我便一边拍照,一面向绿洲方向步行。最先入镜的是一溜驼队,和一株树形优美、独立沙漠中的胡杨。有它们的陪衬,更显大漠的悠远苍凉。路虽不远,但沙地陷脚,行走甚为不便。好不容易走完这二、三里路,忽见路旁一侧泉水叮咚。林木蓊郁、花草繁衍、虽入深秋,依然茂盛。这一带绿荫约有数十米长,内设疏篱、小亭、茶园、房舍。挂着月亮泉冠头的招牌,似一些供游客小憩的村店。伙计极力招睐,本欲择一雅致小园进入,又思其形和传说不符。正犹豫间,遇同团旅客说:月牙泉尚在前面山弯之中。我心中暗道,若非看过图片,险些堕入这些李鬼局中。
              我走到泉边,久久徘徊,不忍离去。有人说近年泉水已越来越少,更有人故作高深的说,现在放的是自来水。我忍不住插话:说是自来水、那是在开玩笑。便把昨夜看到的关于党河上游阿克塞县搞“引党济红”工程分水五百万立方米后,致党河水位下跌,月牙泉面临枯竭的危险。敦煌随之泉修了党河水库,才保证了月牙泉的回灌。但每年要为此用水六百万立方米,已常造成党河断流。且人口和耕地面积还在逐年急剧增加,敦煌年缺水已超过一亿立方米。这种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早已是全球话题。泉水枯竭几乎已成定局,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已。虽然目前敦煌已有“引哈济党”工程的计划,拟将发源于青海省野牛背山那边的大哈尔腾河水,引入党河来填补空缺。只是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考虑,能否实施,几时完成尚需等待。从目前的角度看,说月牙泉是人工水,也基本上是事实。
              我们大家都围在月牙泉边,不忍离去。有个成都的退休教师,不无感慨的说:大家多看几眼,多拍几张照片吧。下次再来,可能已经看不到了。我们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但愿它永不枯竭呵!如果不是导游在不断的催促,还有更精彩的莫高窟在前面等着,大家似乎都不愿意动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煌瑰宝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因系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共同财富。身价甚高,门票自然不菲,且管理极严。每次只开放十余个石窟供游人参观,只能略窥一斑而已。其实在中国,真正的艺术欣赏,始终是少数人的事。更多的游人、香客慕名前来,则是冲着祖宗传下的国宝,作一次虔诚的心灵朝圣之旅而已。
       月牙泉到莫高窟不远,有旅游专线。三危山和鸣沙山隔河相望,但相距较远。反而显不出气势,仅见浅浅岗峦。那河当属季节性的,目前是很宽阔的干河滩,平坦如戈壁荒漠中常见的大路。远远可见鸣沙山东麓河滩边,有一抹疏林。不算高的崖壁上,排列着些类似窑洞的石窟。上下有三、五层,南北长约三里。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后经隋唐五代至宋元历朝开凿增补的莫高窟群。这是现存敦煌石窟的主要精髓和代表,其它还有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敦煌作为古丝绸路上的名城重镇,得名甚早。史记·大宛列传中就有纪录,从汉武帝设敦煌郡,辖玉门、阳关、中部、宜禾四个都尉。镇守其境内,南北两条丝绸古道。那时的敦煌郡很大,包括新疆东部边缘和敦煌市。以及现安西、肃北、阿克塞等地,是个人口众多的大都会和通商口岸。但从元朝开始废弃丝路起,便逐渐没落凋零。到明代嘉峪关关闭后,更险为历史的沙尘湮没。能在近代声名大振,重新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一千六百余年历史的莫高窟。
       令人扼腕长叹的是,这一朵佛国的旷世奇葩。竟然是因被盗,珍品流落海外,方才引起轰动。今日之盛誉,竟因惨痛的毁损换来!现在窟内是禁止拍照的,且无光亮。一般的由导游用手电照着扫描几下,简单的解说几句。个别大窟安装有电灯,也由导游控制开关,浅尝辄止。帅哥靓妹们,无奈只好在外面的仿古牌楼前排队,拍几张到此一游的纪念像。我看那字都是从右到左写的,明显的西贝货。没什么意思,便懒得去赶这时髦。好在来去都有飞天玉女迎送,知足了。
       当然未尽兴的人也多,都认为参观的时间太短,讲解过于简单。怀疑是我们人太多,才会出现这种状况。理由是在一个石窟中也遭遇过外籍团队,相比之下导游的服务就截然不同。更有人说,这里的导游完全可以去我们四川演变脸。对外阿谀逢迎,对内趾高气扬。其实我感觉这是全社会的通病。不单是这里如此。只是体制中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正如民谚说:民怕官、官怕洋人。对上奉承、对下压迫,本来就是人的劣根性。世间有多少人能免俗?更何况对外宾,原不易拿捍好接待分寸。掌握好了、是发扬了中华民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传统。若稍过界,则可谓崇洋媚外。至于讲解,大家都是孔夫子的传人,有举一反三的本能,窥一斑则已知全豹。稍为意思意思,方更能彰显其高贵和价值,这也是国内文博场所的惯例。
       我在莫高窟的博物馆里,买了几本相关的书籍和图册。来这一趟也有很大收获,回去对照图文,加上目睹的印象,再细细的重作次神游,也是件乐事。这里尽管是深秋,下午的太阳依然很烤人。懒得到处游走,坐在凉爽的休息室里写了一首五律:沙洲古意:
千古敦煌在,“三危”对“鸣沙”。
王母行宫丽,佛陀窟殿奢。
月牙泉凝玉,虹彩石生花。
临歧一杯酒,“莫高”日照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行第一寺“雷音”

一个很年青的和尚,在这里主持教化。有信徒称其为得道高僧,据说现今他身上,已亮起了诸多光环。诸如佛协、政协里的地位,享受某某级行政待遇等。听惯了厅级教授,局级和尚的新闻。自然也不以为怪,否则何以解释我们的所谓特色呢?他的最新功德是,重建了这座当年唐三藏西天取经,曾经住跸的西天第一寺。这寺目前尚小,规格却高,大殿只开中门,有栅栏阻隔。香客只能隔栏瞻仰,广场遥敬礼拜。照壁上,有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词。还在扩建,口气却大,说要募化上亿资金来圆满功德。是我们临离开敦煌前,地导特意强调的项目,领导大家排队去雷音寺布施。

大师率知客僧、亲至寺门,降阶而迎、甚为谦恭。全然没有世俗的身价,且很注意细节上的诱导。几乎从进入寺门的规矩教起,但凡男女的方位、越门坎时出脚的先后、主从的间隔、夫妇的距离、上香、礼佛、诸如此类的很多清规戒律,都一、一耐心指导。让众人均有幡然觉悟,顿感平日行之大谬。今日终得指点迷津,得以重沐佛光。我太愚笨、听力又差,只记得一个,可能是其继承式的创新法印。我们平日进入佛寺,礼佛皈依时的双手合什手法。被演化成了“两拇指紧靠、曲于掌中;双小指及双掌大、小鱼脊紧合;食、中、无名指、指尖紧贴;构成一个心形法印。而且从正面看过去,与我们平日见惯了的合掌皈依并无差别。但如你站在他背后,看到的确是一个漂亮的心形。有谁平时真正去关注过高僧们,合什时拇指是伸着?还是曲着呵?看着这宝相庄严,正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默默皈依的佛子,在众星捧月的簇拥中,气场十足。若出演西游记,根本不用化妆,活托托的一个唐三藏。我都忍不住,有顶礼膜拜的冲动。

然后当然是拉扩建赞助,佛随国运兴,在我国是很正常的情况。赞助并非是伸手要钱,一是上香,二是由专职安排的大师,指点迷津后,自认功德款。我们这一行多是老年人,乐善好施的占大部分,单看集体上香的场面,就令其他游客咂舌。特别是求合家平安的特号大香,还必须夫妻同在的才有资格敬献。男前女后、排列整齐,由大师带领,把敬香广场排得满满的。主持诵起上香经,一时香云袅袅、佛声嘹亮、颇具一时之盛况。所积功德银自然不少,大家都希望如僧人所愿,重现敦煌当年鼎盛时“雷音四月八庙会”的辉煌。据说那时当释伽牟尼涅磐日,远近香客,携老扶幼,成群结队,赶赴这里和莫高窟、三危山等地来烧香拜佛,朝圣祭祖。并以此雷音寺为最盛。

正当我妻子美滋滋的拿着功德证,要我帮忙收存起来。一个颇知其中内幕的游伴戏谑的对她说:罗老师,你这钱有一半用到你供奉的菩萨头上,也就算万幸了。很多活菩萨正等着分帐呢!我见妻本来被那算命和尚奉承得很好的心情,大受打击。忙说没事,权当购了西行门票。就算有人欺瞒佛祖,那也是他自己造孽,各尽各的心吧。不过地导对大家的热情到很满意,在和我们分手前,临别还特地唱了一首歌。说是慰劳大家,这到令我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正是:

西游路上过雷音,得遇高僧佛法深。

只要布施功德足,菩萨保佑定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起点:柳园
       现代的西部交通,是以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干。以前敦煌境内的玉门关和阳关古道,自然是荒废已久。敦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积淀甚深的文化底蕴,正逐步向以旅游为主的城市过渡。特别是看到它的大沙盘后,更觉其仿佛是以千佛洞为核心的西部佛都。你看它南面靠着连绵千里不断,气势如虹的祁连山。北方有雄浑逶迤的北塞山护峙,东方则是嶙峋奇突,有王母行宫的三危山。西面则是浩瀚无垠,生命禁区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又有我国唯一的一条,由南向北流的内陆地渗河滋养,真是人间的伊甸园。
       柳园则是现在铁道干线,离敦煌最近、也是甘肃境内最后的一个车站。据说是古代的一个驿站。因建驿站必须靠水源,当时这里有小湖,长有一片红柳。考查建站的官员,就命名为红柳园。驿站虽小,却是连接甘、青、新、藏四省区的陆路交通枢纽。直到兰新铁路建成,设柳园车站后,才批准建镇。至今仍在不断扩建中。我们离开敦煌后,便直奔柳园去上专列。目前还是比较简易的公路,这条路上人烟稀少。路口有一块警告牌:“前方没有医院,请注意安全”。其实这段路不要说医院、连站点也没有,一直在戈壁荒漠上奔跑,途中有人小解,也只有采取男兵向左,女兵向右的土办法。我的麻烦最大,因旅游大巴的发动机都是后置式,我的座位离发动机最近,散发的热浪不小。早晚到舒适,一到下午,戈壁深秋的太阳依然很烈,就真像当年孙大圣过火焰山了。
       途中小歇时,有原在这一带当过兵的游伴,指着远处依稀可辨的小土包说:那边就是汉长城和玉门关的遗址。我穷尽目力,也一无所见。疑惑的问,即没见城池、也没见山影呵?他笑道,电视看多了吧?鬼都没一个的地方,那来城和关!他很多年前去过一次,就只剩下点像第一墩那样的土堆堆了。心里虽然感觉有些失落,但我相信他说的是真实的。中华一统已经那么多年,失去存在意义的关隘,自然湮没也是历史的必然……

       重新登上专列的软卧车厢,如回到了流动的客寓。旅游专列的优势,至此已经充分显露无遗。有这样一个大本营,把行程细化了,每次只需预备两、三天的随身需要。全然不必为行李操心,唯一的缺点,是现在铁道部门的通病,晚点!特别是这种临时增加的专列!从柳园到吐鲁番,跑了整整一晚上,计划是天亮到达,却拖到中午才进站。利用这段无聊的时光,我整理日记,并写了几首小诗:
        过玉门
玉门早不是边关,戈壁秋深入夜寒。
无人再唱凉州曲,此去西疆路正宽。
       从柳园入疆
柳园西望路迢迢,一宿轻雷梦亦遥。
专列原为钻空走,频停晚点敢心焦。
       并学习着试写了一组,诗人黄淮着力提倡的小汉俳。这是他在东瀛汉俳的基础上,精简精简创新而成的。偶用,也颇有趣:
       敦煌三题(小汉俳一组)
       鸣沙山
流沙动
嗡嗡似鼓鸣
鸣不平

        月牙泉
一团绿
四围沙山环
水半湾

        莫高窟
积功德
石岩凿千窟
都供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奔向塔里木……
    接近中午,专列终于徐徐的驶入了吐鲁番站。这是我们抵达新疆后,停车的第一个站点,也是这次旅行专列的终点站。在今天的游程结束后,便将分兵两路。作南、北两个方向采风,最后到乌鲁木齐汇合,一同乘专列返回四川。究毕这是有组织、带有一定政治意义的活动。必要的简单欢迎仪式,不可避免。相关部门在车站,拉起了大红横幅。并组织着维族盛装的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前来迎接。我们也按编队列阵,展示了四川旅游团的浩大声势。才按领队指挥,登上早已等急了的旅游大巴。
    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城口的清真食店进餐后。便匆匆向塔里木盆地驶去……导游通知,因火车晚点、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克服困难完成今天的旅游任务。这时才得知,从火洲盆地的吐鲁番到塔里木盆地的库尔勒,有四百公里路程。沿途大多是茫茫的荒漠和砾石戈壁,翻越的山坡也是寸草不生、峥嵘万象,全是砾岩组成。当然也有平原绿洲,更有人工新开的田园,并没穿越真正的沙漠。这里修路相对说来,比西南的深岩险壑要容易些。路面很好、全高速、只是来往的大多是超级、超长大货车,看得我这经常开车的人都心里紧张。其间只在一个收费站口小歇了一次,下午六时才赶到梨城库尔勒。车队并未进城,而是直奔此行的目标,还有近百公里的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大有不游完计划流程,暂不罢休的决战气慨。
    行前对此.我颇有兴趣,查阅了相关资料。从《回疆志》《尉犁县志》等史料记载看,自清乾隆二十二年,在一次追剿乱兵的远征中,偶然在沙漠的海子边发现了这些“土著人” 。到民国初期,作为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罗布人,已经不存在止。这个民族被外界认识、接纳的历史,仅两百来年。就被同化、消逝了。据说他们的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世世代代也传承有独特的民俗、歌舞和传奇故事。但罗布人没有文字,更没有什么社会、国家、战乱的经历。他们仿佛是塔里木河一泻千里,流入罗布泊区域后漫滩溢流,在沙漠中形成无数天生小海子和绿洲后,衍生的智慧精灵。他们插芦为室,凿木为舟,与兽共舞,不知岁月。罗布人不食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只捕鱼为食,采野麻或捕哈什鸟剥皮为衣。太阳是图腾,月亮是天灯,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部落生活。这里距库尔勒一、二百里,千百年来和周边社会历史擦肩而过。固守在他们的海子、胡杨和沙漠中。
    最奇特的是这单一食鱼的民族,却大多长生不老。八九十岁也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而聘礼和新娘的陪嫁竟是一个小海子,结婚的初夜要在野外,习俗举世罕见。至于新婚之夜为何一定要在野外露宿,过一下天当被,地作床的浪漫。则说法甚多,也无法考证。但据相关专家证实,在全球范围来看,这也算持续最久,消逝最迟的原始文明模式。值得人类,作为一种永恒的纪念来保存……
    最后一、二十公里,是初具形态的旅游便道。车也开始剧烈的颠簸、起伏,看着又红又大的夕阳在戈壁滩上,摇摇欲坠的舞蹈。尽管在这样特殊的地方、看如此漂亮的落日,也算平生难得再见的美景。但大家都没有多少心情,我心中已在暗暗祈祷,只盼早点到达格里木河畔,下车、站上一站,了却主办方的心愿。在焦躁不安、苍茫暮色渐渐降临中,眼前终于出现了胡杨林。接着有星星般散落的小湖泊,闪着清亮的光,如串珠般出现在前面……真是:
    塔里木河海子旁,荒坡沙漠聚胡杨。
    小湖连锁如胸链,原是长生福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消失的原始族群:罗布人
    尽管下车已近下午八点,新疆和内地的时差却成全了旅游总指挥。虽然太阳早已落山,但借着回光返照,罗布人村寨的景物在暮色中,更增添了梦幻般的神秘感。就在这天快黑尽前的二十多分钟内,总算草草的完成了参观任务。虽然是已经消逝了的民族,但究毕时间不久。据说这里守护的几个乡民,就是当年罗布人的后裔。当然他们早已为当地人同化,但这里保留和修复了他们祖上的生活、居住环境。有极富个性的独特寨门,捕鱼的独木舟、婚坛、阴阳门、祭坛。以大树为床、以芦苇为墙的居室。一个个传说中,用以作聘礼或女儿陪嫁,没有丝毫污染,清亮亮的天然小海子……
    应该说,虽然时间短暂。罗布人村寨之行,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预先作了功课、两相印证,竟一气得了几首诗:
罗布人村到已迟,空余土屋无人居。
当年部落祭坛在,刻下阴阳界上时。
   
远望柴门立夕阳,近观方觉不寻常。
族神高坐威灵在,孽障妖邪敢入场。
   
栖居芦室树为墙,崇拜太阳爱月光。
凿木成舟生计稳,终身只作打鱼郎。
      
十八姑娘耄耋郎,谈婚论嫁亦寻常。
苍天容我百年在,也结花房野外藏。
    在那些不规则的小湖周围,有一种红柳丛,似柳非柳。据说就是先前罗布人结扎花房最好的处所。这些湖有的独立、更多的似连非连、丰水时节大多应连成一片的。或许这就是塔里木河,最后阶段的自然形态。作为内陆河最终是渗透在荒滩沙漠中,无声无息的湮灭。这也有些类似罗布人,不知从何而来,最终悄然隐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我想这一群在沙漠绿洲中,依靠打渔为生的罗布人,也不一定是从原始大同,一步跨入了近代社会。有可能和桃花源记中的情况一样,因避祸、避乱,偶然流落至此。从此逃避遁世,自得其乐。更有可能,这就是罗布泊人。随着死亡之海的逐步干涸、恶化,追溯源流来到了这里。先前塔里木河,曾有流入罗布泊的纪录.或许正因为此,其后人一但感受到,近代物质文明的诱惑侵淫,便土崩瓦解,转瞬被先进的时代文明同化,倾刻湮没在岁月的浪潮里。
    现在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塔里木河畔,即将修建以罗布人文化为灵魂;生态保护为基础;探险旅游为特色的庞大综合景区。天黑尽了,已看不清道路。巴士打开大灯照明接应,大家才恋恋不舍的返回。这里没有灯火、更无留宿的可能。车在漆黑的夜里狂奔,我在这如梦如幻的境况中遐想。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在高科技引领下的同化。民族大融合必进一步的加速,将会有更多的罗布人群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西海返回火洲
    西海的美,的确令我震撼。至少对南疆,有了比较切实的印象。这里除了风沙、严寒、酷暑,戈壁、荒漠、盐碱地,还有平原和水乡呢。忽然想起到南海时写的几组诗句,略动几字也很适合眼前的情景:
有谁能抵御海风的诱惑,爱驹欢呜着闯进了沙滩。
无边的空旷震撼着心灵,浩瀚的西海轻摇着微澜……
      
一簇簇晶莹绚丽的碎浪,追求着永恒涌向了天边。
如生命之源正漫延扩散,看日月星辰在起落旋转。
      
莫非丢失的一切还能够寻找;
难道青春的理想就昙花一现……
      
放纵开俗尘束缚的自然身,跳跃着解除禁锢的光脚板。
遗弃下行行欣喜的海水印;追逐在自由甜蜜的伊甸园。
      
久违了大自然细腻柔软的亲吻;
惊异于海水浴润滑体贴的缠绵……
      
寻不得延年益寿的长生果,争不得众目睽睽的夺命权;
贪不得惹火烧身的是非色,捞不得伤天害理的昧心钱;
     
何不如学一学碧海浪涛的粗野,
再不然试一试晴空白云的懒散……
    一下午都在翻越盆周环形山地,重返吐鲁番盆地。据说那是新疆的第一险路。但在我们四川人、特别有开车经历的眼中,也极稀松平常。加上路面又好,除了大货车太多,超车有些麻烦外,应该说是很不错的路线。只有当车行至焉耆和吐鲁番两个盆地交界的最高点时,出现的超长下坡路段,才算够得上艰险的资格。
    下山后便算重回到吐鲁番盆地,也得以细细地观赏一下火洲风光。主要还是戈壁荒漠地带为主,虽然平坦,但缺乏生机。直到过了托克逊县的检查站,才在沿途出现了些绿洲、树木、村落,显示进入了人居环境。
    自托克逊下高速后便在市、县间公路行驶,戈壁滩上的路真没说的。平坦、笔直的向前延伸,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最初的感觉很爽很剌激,恨不得抓过方向盘来过一把瘾。可惜几分钟后,就产生了视觉疲劳,枯燥乏味之情油然而生。转而佩服起大西北的司机,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公里的距离,要有多大的坚韧性。面对这单调,几乎没有车辆、没有人烟、似乎直通天边的大道。
    旅程尽管遥远孤寂,但却并不寂寞。主要是我们这个车,有几个邻城的老年文娱活动骨干。虽然都早晋入婆婆级别,但能歌善舞一如昔年。有这样一个明星小分队的旅伴,真是大家的福气。每当车内情绪低落时,她们便以独唱、合唱、重唱,各种形式来给大家鼓劲。竟然一路歌声不断,给这荒凉、空阔的时空,注进了足够多的欢乐元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宿吐鲁番清真寺  

      暮色苍苍中,车队再次进入吐鲁番市。重回曾有一饭之缘的清真食堂,用过晚餐。下榻居于清真寺内的接待站。那里环境极为清雅,简朴中显得沉静高贵。竟是在葡萄园两侧,走廊内的一间间客房。也是这次出行,睡得最香甜的一夜。
       昨夜车停吐鲁番,清真寺内葡萄园。
       先知怜我旅程苦,赐梦南柯返本原。
             这是我夜宿吐鲁番清真寺,留下的诗句。吐鲁番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这里或许是新疆所有地名中,我记得最熟的一个。除了得益于神话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此地外。小时学地理时,就知道了有一块特别低洼的地方,在天山脚下。就是这著名的吐鲁番盆地。它低于海平面一百多米呢!记得这曾经是当时一道升学考试题。这也是此行我放弃参加北疆团,去海子诗中描写过的白令哈参观。而选择南疆,最主要就是想看一看吐鲁番,感受一下火焰山呵。
             究毕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其地理位置,使它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从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起,就逐渐有人在这盆地里定居下来。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四千余年。从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维吾尔古村落,迄今已发现的文化遗址就有二百余处。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的四万多件文物,出土文献中仅文字就达二十四种之多。大量文物和史实证明,吐鲁番是东西方古文明,即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点。也是各民族、地方政权的争夺地,更像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实验场。从《史记》中记载看,原吐鲁番盆地的土著主要是姑师人。他们先后建立了姑师、亦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等众多小国。从西汉时起,汉王朝与匈奴就对“姑师”,展开了长期的反复争夺。最先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断匈奴的“右臂”。后为了确保这开辟西域通道的战略要地,以大军克楼兰,破姑师。改称车师,臣属于西汉王朝。并以博格达山南北为界,形成大车师国。其后汉与匈奴在这里进行反复博弈,留下 “五争车师”的历史记载。直到汉宣帝时,因匈奴内乱,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才终于一统西域,并在西域设立都护府。从此,这里才算真正归入汉朝版图。
             其后历代虽仍有地方势力割据,但均未彻底背离中央帝国,到唐设州县,清朝正式建省,终未改大的趋势。总的说来,在现新疆地区,这里算是接受中华文明最早,根基最深的地方。特别是因它的特殊自然环境和气候,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很早就听来过的朋友津津乐道的吹嘘,在这里看到过栩栩如生的古尸。和一种类似我们自贡恐龙的,天山巨犀化石。但遗憾的是集体行动,无法自由选择。更无法停留,很多值得一看的都不可能如愿。何况日程安排太紧凑,无转圈的余地。这两天旅程又太疲倦,除少数年青人,晚饭后到城里逛了一圈。绝大多数物人,连城区的样子都没看到。更别说对风土人情的了解,这就是现代旅游,特别是这种大型旅游团的无奈之处。
              听说目前这里汉人的比例,只占五分之一左右。其他少数民族的比例也不太多,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维族。尽管个人感觉维族姑娘的民族服装,穿戴起很漂亮。但街上并没见多少人穿,特别是年青人,他们还是和内地青年一样喜欢赶时髦。总的说来时代前进的大趋势终不可阻挡,世界大同的到来,只是迟早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河故城
       吐鲁番城西仅十余公里,就是这块盆地的土著,姑师人的故城。也是他们建立的姑师、亦称车师国的王城,导游首先引领我们到交河故城,开始了对火洲的历史穿越……
       断壁残垣、明碉暗堡、兵营宫室的基础,墓地城墙的遗迹,历历在目。沐浴两千多年岁月的风雨后,向我们昭示当年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繁华。沉寂中展现着坚强,令人心神震憾。那些街巷、广场、攻防设施的布局。无不展现出先民的智慧和建筑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特别是进入开放了的几个室内,其通道、墙壁保存的完好,令人惊讶。尤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地导说这座城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根据整个河心岛,作出的全面规划设计。这个土质山岗,周围崖岸如削,高达三十多米,形成天然壁垒,坚如城墙。全城长一公里多,城内最宽处约三百来米。古城构筑主要在崖的南端,最高构筑物有二、三层楼高。这城市结构的独特性,是很难复制的。与其说是修建,不如说是雕琢,所以我选用构建一词。即无论官署、民舍、寺院、城堡,均采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依序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墙体基本上是保留的原生土墙,分支街巷,狭长幽深,像近代战场的战壕。即像曝光了的地道战,又像现代哈尔滨的大型冰雕宫室。整座城市,如一件庞大的古代雕塑精品!
      《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西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兵千八百六十五人”。从这段纪录看,应该是汉宣帝时,经过“五争车师”的历史教训。在西域重设都护府后,考虑到尾大不掉、鞭长莫及。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将汉武帝时促成的大车师国的领地。重新按地理形势,划分为车师前、后、及山北六王的八个小国。以夷制夷,达到互相牵制、利于统治的目的。而在博格达山南的车师前国,将交河定为王都时的纪录。由于汉朝设置,掌管西域屯田事务的戊已校尉。初期近二十多年,一直驻在车师前国。后来才由交河移驻高昌壁,即今高昌故城。极大的促进其发展, 到东汉光武帝时,仅几十年,车师前国便已吞并完了盆地境内诸国。交河城从此成为吐鲁番,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后经历晋及南北朝,受地方政权凉州、西、北凉及北魏等管辖。到北凉残部引柔然联兵入侵,兵败国亡。王城沦陷,历时五百多年。为柔然册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定都高昌城取代。 但交河仍为盆地内重要城市,至大唐达到鼎盛后,方又逐渐走向衰落。元末吐鲁番一带的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才终至被弃。到明朝永乐年间的记录,这里已是一片废墟。
        更加令人感慨的是这里有一个,已经超过百岁的维族老人。白发银须、精神矍铄、凛凛然挺拔之身,飘飘然神仙之态。令游人敬重,惹后辈追捧,纷纷与之拍照留影,喜得老人不亦乐乎。我自然也成了老寿星的粉丝,感到他不愧是景区最适合的代言人,更感觉他简直像是古城的当然守护神。交河古城前的小河边,现在已经是一片小小的绿洲。有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正在为当今的旅游业作贡献。望着渐行渐远的山影,得了二首小诗:
       依山就势设城崖,泄水宽壕作大街。
       暗堡明碉残迹在,关门设伏打狼豺。
                 二:
       西域当年天刹星,车师前国旧都城。
       残墙古堡默然立,是非功过任人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吐鲁番坎儿井      
     坎儿井,据说它有着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骄傲。前两者到是为多数人熟知,但对这,有吐鲁番命脉之称的地下水道工程。很多人毫无了解,我是第一次见识这人间奇迹。或许因为,它仅局限在西疆。只是根据其地域气候、水文特点等生态条件,创造出来的。是一种,不便在其它地方复制,推广的水利工程。素有火洲、风库,之称的吐鲁番地区,能在气候极其干燥的情况下,很久以前就出现大片绿洲。其奥秘就是在吐鲁番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似的坎儿井群和潜流网络。以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了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了绿洲良田。产出了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直到现代,尽管有了大型水渠、水库等现代水利设施,但是坎儿井在这里仍然如生命之源泉。真是:
       大千世界趣闻多,古代先民赛佛陀。
       横井至今犹济世,育成生命育成歌。
       告别交河古城,驶向坎儿井博物馆并不太远。利用一段现在仍在使用的横井,经过补充、扩展、完善建造起来的一座现代多功能的博物馆。从总体布局、模型、历史沿革到工艺、模拟打井现场及发掘出土的文物,都有详尽介绍。特别是馆内那大型沙盘,再现了坎儿井从天山脚下穿越戈壁、荒原、火焰山等重重障碍,将每年天山溶化的雪水。通过地下水道,引流到吐鲁番盆地来的全过程。看着那一行行顽强坚守在荒原戈壁上的竖井,真有如一个个人类生命的卫士。这么宏伟的工程,的确算得上人间奇迹。游人身入其中,那种真实、深切的体会,绝对令人终身难忘。
        这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哈密、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有一千多条,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大部分集中在吐鲁番,总长超过五千公里。其设计构思的精巧,测量施工的准确,在古代落后的开凿工具下,其工程的艰巨性非今人能体会。现场特地制作有多组雕塑,复原当时的测绘、定向、挖凿等劳动场景。真令人不由赞叹:
       神工巧匠一支歌,戈壁滩中竖井多。
       暗渠引来清冽水,化成甘露济民疴。
       水经注中记载有“东汉永平十八年耿恭守疏勒时,所食涧水被阻断,就穿井以济眉急,深一十五丈不得水。“有顷,水泉涌出”,这是坎儿井起源的明文记录。据说从考古发现来看,开凿坎儿井的时间,还有可能提前。导游特别提示,一般初到达吐鲁番的游客。在乘坐的汽车或火车临近吐鲁番时,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看见一些顺着山坡向下,一堆堆的圆土包。形如一个个小碉堡,经过外围的戈壁滩。排列有序地伸向绿洲,宛如一根根串结的珠链。现在到了这里、便可以解开心中的谜团,那就是这些坎儿井的竖井口。
     “吐鲁番”本是回语。蓄水”之意;在维语中,则有“富庶丰饶”的意义。当然在大西北,只要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必定是绿洲,导游说午饭后,就陪大家去见证这种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3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