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蓝枫

[讨论] 诗歌报争议作品探讨(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7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土火火 于 2007-3-16 02:08 发表
久不见光头,兄弟好!喜欢他的认真,还有一些大的方向的把握。
但不同意他把天放的“无题”赶出现代诗。什么是现代诗?恐怕不是一个理论就可以框定的。
再来说点对李子诗的不成熟想法。首先向李子表示歉意,近期 ...


       谢谢火火来读,说实在,一直不想说,可这么多人认为这个结尾有些矫情,其实是我还没有完全说透写作背景,因为我的母亲因年轻时太过劳累现在双眼已基本处于失明状态,可她在短暂的悲观失望后重又以平静祥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依然手脚不停地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常常说人只要活着一切就有希望.其实在相对闭塞的农村,有很多像我母亲这样的人,虽然历尽人世沧桑,可她们对生活依然充满信心,充满热爱,单纯而快乐,也正因如此,她们才能听到这些自然的物语,感受生命存在的美丽,所以才会让我一次次不由写下这样的诗句.
     这里我用这句:听,苜蓿花在阳光上走呢,就是表达这种心境.再次谢谢你的关注.

[ 本帖最后由 苦李子 于 2007-3-17 13: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7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土火火 于 2007-3-16 02:08 发表
久不见光头,兄弟好!喜欢他的认真,还有一些大的方向的把握。
但不同意他把天放的“无题”赶出现代诗。什么是现代诗?恐怕不是一个理论就可以框定的。
再来说点对李子诗的不成熟想法。首先向李子表示歉意,近期实在上得少,不熟悉李子的作品。
就此首言,我更同意讨论该诗的结尾。在承认整体是一个不错的前提下,我愿意站在说结句嫌矫情的几位朋友一边。
我个人认为诗歌和散文最大的分野就在散文是矫情的(这是我基本不读散文的原因),而诗歌是绝少矫情的。
如果说散文是水,那诗歌是铀!诗歌是唯美的疼痛的怜悯的。。。
李子此作,一直都是自然自在的,却就是最后用了技巧,而让我这样的读者稍稍感到了技巧带来的“阻”,不自然。
我相信李子本人为此而做解释的真实性,但我不相信这里语言所显现出来的自然性和本质性,我相信一定还有更好的处理。
向李子和大家问好!感谢蓝、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讨论的文本。




问好老土撒,久不见。
大家说偶认真,偶很高兴,至少偶又多少回到认真的状态了,呵呵

其实,天放这首《无题》,还真的不敢完全确定就是现代诗,虽然天放在他的帖里说出了他只是摘录了某篇文章中的一段:

“1,药品的关,把在一个要钱不要命的人手里,把在一个只手遮天的人手里。我可怜的父母,我可怜的儿女,我可怜的兄弟姐妹,我可怜的祖国,我们的生命多贱,我们的死日近了。我们还要靠洋药人的手来捉住这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下毒的黑手吗?我悲哀。愤怒的泪水啊,请为我们洗一洗我们无可药救的病无处不在的毒。我要用语言的火,燃点这愤怒的酒精,烧净,我们这个时代和国度。
2,心理咨询师作为一种时尚药品在中国批发上市,又要给这个国度带来多少的病人和病毒。
3,知道什么是处方药吗?它往往就是在医院里经常缺货的平常药,集体跳槽到黑市……………”



天放跟偶的举例,异曲同工。

说到苦李子那首“结句嫌矫情”或“散文是矫情”的问题,偶不敢确定这是带有普遍性的的。但敢肯定诗歌多数都很娇情,因为诗诗歌以情为主,无论是叙述性的冷还是抒情性的热,多少都有些矫情,看界定范围了。矫情问题,相当于涉及个体差异和写作风格的不同。偶是这么认为,呵呵。所以,李子这首结句句不存在争议,只存在如你所说的“一定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这只是方式问题,况且,“矫情”的私人化和处理的个人能力也是一个探索和不断成熟的过程。偶认为李子处理得有诗意。


说到诗歌的自然,好象与“矫情”对立存在,但又不完全。关键要求证什么是“诗歌的自然”。这个问题偶没有思考不多,但有点粗浅的体会:艺术的自然是艺术,生活的自然是生活。举一个例子,如果艺术都是木制品,那么,小说是放在面前的一块木头,读者跟着木头的纹路走;散文是一套家具,读者可以自主的进去坐一坐或者睡一睡;诗歌是木雕或微雕艺品,只起点缀生活或点缀艺术的作用。诗歌,在艺术的上上面。


可能这个举例不完全算是最恰当的。但诗歌是精细雕刻的,这点应该没有异议。所以,诗歌的自然,是精细雕刻中的自然,是艺术之上的自然,不是一套打制粗糙的家具,更不是一块自然的木头。由此,不可否认,在诗歌的成长过程中,带上“矫情”或“撒娇的文字”,是这个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人工雕刻的痕迹。这句话不完全准确,应该该是,与一套家具相比,诗歌必然显示一件艺术品的人工技巧之魅力。


古诗有“天然去雕饰”之说,因为古诗的玩法天生就是被规定的,是在最不自然的规则中玩自然。这主要指放在世界都无与伦比的中国伟大的诗歌艺术:古代律诗。其实,比律诗早的诗经以及古诗十九首要自由得多。玩律诗是中国古人玩腻了民俗自由体诗之后的奇招。就象象李白对杜甫说,嘿,老家伙,那些打油腔的,还能玩嘛,我们做诗就能做天下,不玩得高级一点,何能何德面对天下和后人呼。杜甫说,也是,也是,我们就定一个平仄对仗、粘连合韵什么的规矩如何?让那些二流子三流子当县令或冲边去,比一比谁搞得自然一些,谁就当诗仙诗圣如何。这两个家伙一拍即合,于是古诗创作中,“天然去雕饰”就成了一条基本的法则。呵呵,偶乱弹的哈,算意识“散打”或“撒娇”吧。主要是说,律诗天生苛刻,这是我们当前写作的现代诗所没有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前后的白话运动,白话语境与文言语境的不同,决定了现代诗自己的生命轨迹:就是用雕刻的方式去创作。


有人说,中国现代诗起源于西方诗歌。偶不这样认为。首先,象形文字与字母字文字有天壤之别;其次,字母诗歌的翻译明显属于第二次原意创作;第三,在国民心态中消除殖民文化的侵扰还有很长的过程;第四,经济和国力决定终审;第五………算了,列这些没有意思。举例更清晰,比如,中国人说:“尴尬”、“暧昧”等词,英语无论如何翻译都有缺陷。象形文字注定了她的暗示和多义性等特点,字母文字注定了精确性等,二者区别很大。当中国国力超群时,也许当前的老外们,又会变个调说,OK,中国本来就是占据人类历史80%时期的诗歌强国,她的象形文字决定了她的人民人人都是诗人。呵呵,光头笑脸一直讨厌文字艺术的崇洋媚外者,让移植西方诗歌的观念,滚他妈的蛋吧!


其实,当中国真的如此强大时,偶不会这样粗鲁的,呵呵,偶也会很绅士的说,西方诗歌艺术也是人类文明的灿烂成果,因民族性的不同,我们都在取长补短……….文字撒娇哈,乱弹一把哈

当然,仔细观察,西方的十二行,也是有严格规定的。现代的西方诗歌,不管什么派别的自由体,都打上了明显的技巧痕迹。中国现代诗会走本土之路,但雕刻是必须的,只是看雕刻得是否符合艺术的自然,诗歌绝对没有口水一样的自然属性。而且,分行,只是诗歌的一个很小的要素。以上纯属于没有刹住车的乱说一气,更谈不上参考借鉴什么的,算玩---------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7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文字,属于涂鸦,不针对任何人。如果耽误了你的时间,污染了你的眼睛,你可以指着光头笑脸说:滚!
呵呵,谁叫偶涂鸦不认真讨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7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说是因为她母亲失明才有那个结尾的,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即:
诗人在写诗歌的时候,能不能代替被描写的对象,把感觉强行诗歌化?
我觉得不能。那样做,我觉得干预过头了的,有强加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9 1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