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07-3-9 12:47 发表 光头的看法很有见地。昨天准备写一篇评论时正好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诗歌不同于或者明显区别于其它体裁的特质是她的旋律之美!音乐之美!这点是其它任何体裁都没有的。因为有她诗歌更适合反复吟咏!...有的高手也确实写得诗意盎然。但反复吟咏的功能没有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原帖由 wj208 于 2007-3-9 13:41 发表 其实这首诗在语言和技巧上并没有多少很值得称道的地方,只是语言比较简朴,平实让我喜欢.前面二节的描写给我们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是为最后一节的异峰突起作辅垫的.真正的用意在最后一节. 母亲突然停止了动作 悄悄对我说 她听到了阳光在 苜蓿花上 走呢 世界万物都统一在宇宙这个精密的逻辑中,但最终都将接受时间的洗认.因此再卑微的生命都会有对时间的恐惧而产生对永恒的渴望,同样野苜蓿是卑微的,日夜劳作的母亲也是卑微的,但野苜蓿可以演绎出江南绛绸般的美,母亲在劳动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对野苜蓿这种美的收割中,突然自觉到了自身的存在的美,她听到了阳光在苜蓿花上走动的声音.美就是一种没有被遮蔽的存在,而每一个存在在本质上都是清澈的澄明的,野苜蓿如此,母亲也如此,我们也如此.但是为什么诗中的我反而没有听到阳光的声音呢?那是因为我们总是自视太高,心灵被灰尘蒙蔽了.哪一天我们能自觉地擦去灵台上的欲望,自然也会听到这种天簌.这是作者要给我们的另一种启示.如果说这首诗有争议,可能是认为一个卑微的母亲不可能有这种自觉的意识,那只能是认识上的不足.而我认为这正是作者比我们高明的地方.君不见中国的神话中,任何动物和植物都能修练成仙成精的.何况我们人类? ...
原帖由 安徽阿尔 于 2007-3-10 00:23 发表 这首诗没有不必要的歧义,也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一种健康的美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原帖由 蓝枫 于 2007-3-8 21:02 发表 聚焦诗歌报 深度诗交流 ★活动宗旨:旨在为诗歌爱好者核心营造一个更客观、更真实的交流平台。 ★探讨原则: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
原帖由 蓝枫 于 2007-3-10 12:25 发表 改后与改前基本一样。没有解决你说的问题。
原帖由 苦李子 于 2007-3-10 21:57 发表 这首诗本是《阳光下的细节》组诗中的一首,写这组诗时,头脑中蓦地冒出了小时候随母亲去田里干农活时的很多场景,说实在的,总感觉那时的阳光多么明朗,天蓝的醉人,空气纯净而澄明,小小的我尾随着母亲,穿行在花 ...
原帖由 光头笑脸 于 2007-3-11 00:12 发表 也许偶有不同的看法。既然你认为这首没有探讨的必要了,偶很愿意为此做一个实验。偶选了四首非常短的,肯定是实验品了,也许是你和大家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请认真读一遍(当然是自便了)。读后再与《野苜蓿》比 ...
原帖由 晏弘 于 2007-3-12 01:04 发表 宋代梅尧臣曾对诗歌鉴赏提出三个观点:意新语工;状难书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于当代“八仙过海”式的诗歌创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野苜蓿》一诗,重在回归自然,着笔点染田园风光和劳动的美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9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