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3-1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民族的到地方的
渔郎/文
官话中以北方语言为基础,北方人去全国各地,一说话几乎可以让所有人听得懂。而越往南走,情况就不好说了。主要原因是闭塞造成的,被闭塞几年,即使你当初也操着官话,也一样会发生改变。
在艺术创作上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有人根据这个逻辑也有所发明,说“越是地方的或者方言,也越是世界的”。对此我不以为然。
民族的与地方的(方言)怎能同日而语?前者因其民族的,主要的体现在民俗文化上,从他们身上看到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以及差异化的生活现实。如果拿语言来说事,也只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找到这个地方的生存状态。
我以为地方的(方言)在文学创作方面,只可以反映生存状态的真实性,对于传导地方或地区的精神特质没有更大助益。而提倡这种地方的(方言),会无形增加交流难度和障碍。
传说远古时期有个国家叫鸟国,鸟国人说的语言被称为鸟语。鸟国里有个擅长使用鸟国方言写作的文学家,深受鸟国上下所喜爱。后来因军事实力孱弱,被灭国。唯一庆幸的是那个鸟国著名文学家幸存下来。不过遗憾的是,这个文学家只会说鸟国语言,即使他满腹经纶,巧舌如簧,别人再也听不懂他说的鸟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