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144|回复: 90

评论主题帖(本帖是我写的诗评和别人评我的诗的评论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3 23:17 编辑

■诗歌是灵魂的碎片--读绿衣的《越冬书》

文/晓钟

        题记:“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某天,在巴黎的一间堆满了书籍的房间里,一个已进入暮年的老妇接到一个不期而至的电话,在电话的那一头,有个颤抖的声音,这个声音竟让她记得和分辨得出他那浓郁的中国口音!他对她说,他和从前一样,仍然爱着她,说他永远无法扯断对她的爱,他将至死爱着她……她花白了头发,佝偻着背影,始终没有转过身来。她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站着,她知道那是她的中国情人。——杜拉斯《情人》

        如果我问你,灵魂是什么?也许你会一脸茫然,又或者肯定地说,灵魂是可以脱离肉体而能在世界上永恒的意识。我是赞成这种说法的,因为,倘若如科学家言:“灵魂不过是人的大脑产生的幻象”。那么,爱因斯坦的“方程式”、贝多芬的《命运》又是什么?所以,对于世界上如我和绿衣这样渺小的人,我们用诗歌记录自己的灵魂,尽管也许只是生命中某个时间节点的闪光或者坚硬冰冷柔软热烈的碎片。

       阅读绿衣的《越冬书》必须弄明白她在题记里提到的“杜拉斯”这个人。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法国女作家,她原名叫玛格丽特·多纳迪厄,1943年她把自己的姓改成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拉斯。1984年,70岁的杜拉斯写作了自传体小说《情人》并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如果这个你不熟悉,不要紧,有一首歌你一定熟悉--《广岛之恋》。

        好了,如果原意,你大可以去找杜拉斯的《情人》、《广岛之恋》读读,去感受杜拉斯饱含激情的叙述。领略杜拉斯“因为时间的尘封、记忆的积压以及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这激情被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这种非线型的、把故事寓于情绪之中的如泣如诉的写法”。言归正传,下面来说说绿衣的《越冬书》。

        绿衣的组诗《越冬书》是以杜拉斯《情人》的开篇语作为题记,用诗歌的形式来审视一个人灵魂中纠缠着的情和欲。在诗歌里,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绿衣与杜拉斯《情人》的对话,在诗歌里,绿衣将我们每一个人共有的“情人”晒在诗歌里,让我们一直以来刻意控制或者逃避的那些痛--爱的孤独、迷茫、惆怅、痴迷……显现出惊异的美。

        第一首《越冬书》,引语的对话:杜拉斯说“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绿衣说“仿佛爱情”。绿衣写道:“常常把自己写哭了/像一篇枯萎的叶,从枝上掉下来/做了沉花”。而她内心书扉页的那只“鸽子”--那一小片灵魂的亮光--那个给我带来“春天讯息”的情人,“他”来得如此猝不及防,而最终的消失直如“末日预言”般无奈。

        在这个“悬浮的城市”,我也想问自己,我为什么写?我写什么?我只能说,当看到“大朵雪”我也期盼着“漫溢”的“蔓草香”。我们是被迫走向未来的,“时光难倒回,空间已破碎”,属于我的维度那么不完整,所以,我信你--“所有感恩,和露水喜悦的心情”。是啊,曾有多少人爱慕你的容颜,但我们终将老去。当你和自己相拥而眠,你说: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同在!所以,“唯有你适合这一首诗”。

        第二首《流水》,引语的对话:杜拉斯说“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迷恋是一种吞噬”。绿衣说“这个夜色绽放得多么美好”。绿衣写道:“舞水袖的那个人,她躲在戏装里/一直唱,一直唱”,“声音和故事”分明将绿衣拉回了唐朝,在《霓裳羽衣曲》下,那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水袖舞着绿腰,而不要江山的男子,甘愿走下“天坛”用“流水的心”去制造“缠绵的往事”。

        在花下宿醉、在月下贪杯,远离尘嚣的爱是因为“我又一次时空错乱”,还是因为“我”的灵魂一次次向往着那种“干净的沉迷”?!我想,在这个物质世界,纯粹的爱是稀缺的,俯身捡拾我的过往岁月,那五光十色的碎片貌似我灵魂的真实写照,被我说成是丰满,其实,是否“一地鸡毛”谁又知道呢。因为,当我有了“英雄气”,我就注定了“颠沛流离”!“在我酗酒以前,我就有了一副酗酒的面孔--杜拉斯”。你说,爱即使如昙花短暂、如夜来香隐秘地开放,但倘若是真爱,那“这夜色”确实“绽放”得美好!

        第三首《见证》,引语的对话:杜拉斯说“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绿衣说“此时我已经柔软,如一枚熟透的果实”。其实,看《白蛇传》,我也只喜欢青蛇。 白蛇和许仙他们完整地经过了爱与被爱的过程,无论结局怎样不完整,他们是幸福的。但青蛇不然,她就像一个飘忽在世间的一个影子,没有爱的能力也没有被爱的对象,但谁又能剥夺她爱的欲望?!所以,我也认为青蛇应该是活着的,至少在我们内心,就像我们深埋在憧憬里的种子,你不让它发芽完全是对爱的残酷。

        所以,“这一刻,窗外的月光是圆”,将爱情放飞在“月下”,给她充分的自由,让她“为一只(独自的)候鸟”安排前往春天的旅程。让她写诗,将所有的词语和句子“附着在一朵花上”,让她开放。仿如让“我”自己的灵魂开放一样,它一定是鲜艳的、美丽的、充满生机的……。所以,此刻,我也开始忽略夜的颗粒穿过身体,我也柔软地在爱的词语里等着“时间落款”,诗歌让我们可以铭记与想念,更可以让我们与宇宙中我们遥远的灵魂惺惺相惜……,是的,我,非常非常爱他们!

        第四首《草木之心》,引语的对话:杜拉斯说“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绿衣说“草木亦是”。我曾经以“草”为题写过不少的文字,因为草的微不足道,草的一枯一荣,草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生命的浓缩,是“我自己”!绿衣写道:“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会在人间”与烟火、草木为邻。草木因火逝,因火而生,仿如宇宙没有暗物质就不会成型,而暗物质又正在吞噬这个世界。我们亦然,没有灵魂我们就没有活着的理由,而灵魂又让我们有了爱和痛,甚至可以在瞬间将我们摧毁。

        所以,杜拉斯说她自己“是在受尽伤害之中成熟的”。所以,绿衣感悟到“爱”“是在春天走出的一河流水”,每前进一步都不过是在制造“往事”,你能够得到的只有往事--“一滴带着酸涩的眼泪”,没有方向。“I am a reflection of you,I am your spirit。--我就是你的写照,我就是你的灵魂”。是的,爱就是“我自己的倒影,在天上飞”,那承载爱的物质它们终将在时光的长河中“染绿”向荣,那时,我们也会在镜中凝视我们的凝视,也会让灵魂大声的告诉所有人:“看,那就是我!”--“I am The Mirror!”

        第五首《黄昏曲》,引语的对话:杜拉斯说“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绿衣说“几只鸟的啁啾声,把我隐匿得无迹无踪”。常常困惑于道、佛的“忘我”, 忘我就是无爱吗?不!在绿衣的这首诗里,没有爱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既已隐匿,那么忘我、无我就是大爱了。绿衣说,“我”在不断消耗自己的过程中清空了自己对“物”的欲望,清空了自己的芳华,直到“有一天”我对爱的执着--“你”,以及让我耿耿的“北方”甚至是这首诗歌都消失了,剩下的也是如海子憧憬的那种真实生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文学源于生活,注入了感情、生活阅历和体验的诗歌是我喜欢的。绿衣在这首诗里将诗歌回到生活,大到“大集体奔忙的人们”小到“陪妻上菜市场的男子”,一切都散发着对生活的爱,《肖申克的救赎》里说“这个世界,有的人忙着生,有的人忙着死”。没有对生活的爱,没有忘我的爱,没有人文的关怀的爱,这个世界只能是死气沉沉地忙碌了。在这首诗里,绿衣也回答了杜拉斯的另一句话:“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生活总是这样矛盾,谁又能说的清楚?比如,在电影《A面B面》里,疯子会说自己没疯,但没有人在乎疯子的话,但当正常人说自己没疯的时候,反而被定义成了疯子。在生活与爱情之间常常也演绎着这样的荒诞,所以,我也常常被生活逼迫着只能用“鸟的啁啾声”来隐匿自己。我们的灵魂在社会的重重压力和物质的包裹下是需要一个出口的。

        读杜拉斯的作品和绿衣的诗歌,仿如读一个女子用写作的方式哭泣自己、摧毁自己,用一种残酷来获得新生,然而“新生”却又似在无休止地和我捉迷藏,这是我心疼痛的原因。文学是从抒写自我的痛苦开始。每颗渴望倾诉的心灵,一定有着关于爱和恨的沉重足音。作家若没有内心深层次的痛苦,而是把玩一种轻飘飘的文字游戏,那么她就不是真正的作家,更永远不会有问鼎人心的力作出现。物质给了我们活着的肉体,灵魂给了我们活着的理由。“写我、泣我、摧毁我”,在诗歌里,我热爱孤独,热爱因孤独而思考的文字,那些沉积在身体内部孤独粒子聚散的深情文本能让我的灵魂丰满。我们知道,只有那些从骨髓里渗透出来的情感能够驱动我们拿起笔,因为那是我们灵魂的碎片,是我们共有的诗歌,是宇宙隐秘角落里我们活着的证据!

20130110,14:38
湖南株洲解放街现代城


原诗附后:


■2012,越冬书。

文/绿衣

        题记:他走来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杜拉斯


◆越冬书

——写作是自杀性的,仿佛爱情,我仍在写!

常常把自己写哭了
像一片枯萎的叶,从枝上掉下来
做了沉花
七天七夜,也许更多
仰与垂首之间,我唇齿不吐一字
绝口不提书扉上有一只鸽子

他带来讯息。红花与绿衣在一张眠床上采撷
没有多少时间了——
离开这座悬浮的城市前
你得信我
所有感恩,和露水喜悦的心情

他说这话时已有春天,在血液间涌动
眼睛里飞出蔓草香
温暖的漫溢
袖口上的风,是2012末日预言
他的身体下大朵大朵的雪

仿佛站立得太久
他说,众眼皆绿,惟见你,是那书中角色
唯有你适合这一首诗

2012.12.21

◆流水

——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

声音和故事,流出来
包括将说未说的话,让聊斋复活
小人儿碎步
舞水袖的那个人,她躲在戏装里
一直唱,一直唱。他台下缠绵的往事
还有流水的心

若回去前朝
多好!我们在花下宿醉
在自己的月光里
做酒徒,好色,贪杯
远离尘嚣
案几上布满了刚采撷的小果子

亲爱的
我又一次时空错乱了
你的英雄气
还显得沉郁,还有一些颠簸跟流离
你在那个河岸
12月悬空的雪一直下

干净的沉迷
和我一起沉下去
昙花或夜来香
这个夜色绽放得多么美好

2012.12.22

◆见证

——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

小青蛇复活。她从一颗石头的腹部爬出
为金山寺的爱情作证
许公子,他把新买的玫瑰花藏在瓷器里,饮大口大口的雪
像玻璃杯擦拭酒精
播放器里全是爱过的音乐

这一刻,窗外的月光是圆的
我在一张纸上作画
楼群与树木都准备好了
我想为一只候鸟,装上春归的指南针

如果写一首诗可以让一个人
永远地铭记与想念
我也可以,为一个词,一个平仄的句子
倾尽体内所有红晕和胭脂香
让它们附着在一朵花上

夜,穿透墙壁
穿透薄薄的身体和衣裳
我还不舍得摁下台灯
此时我已经柔软,如一枚熟透的果实
在枝上,等待时间落款

2012.12.22

◆草木之心

——写女人是为了写我,草木亦是!

如果可以选择
我还是会在人间,与烟火为邻
草木为邻,与你做灵犀相融的一对

曾经,面若桃花
我的草戒子丢在河沿上了
桃之夭夭,是在春天出走的一河流水

被制成一把木梳子,送到谁人手上
她天资多愁,善感
往事,是一滴带酸涩的眼泪

小阳春依旧暖和
爱,我的水性,一直游不到对岸
我看见自己的倒影,在天上飞

野蔷薇,红樱桃
还有一个种满白菜的小院子,我已经很轻了
只有手指携带的经书,将会被时光染绿

2012.12.23

◆黄昏曲

——无法想象,如果我在你心中没有我期待的那个位置!

我一再提及北方,不知道隐藏在哪一片纸页
夜色诡异的光晕,再次又升起来
黑暗弥漫,也不是为了熏染什么
红眼圈的太阳,自己清空了自己

是的,有一天
你也会从我的镜头里消失,在这首诗里消失
那些四处奔走的人
沿着公交、摩托、高速路车的轨迹
还有摩肩接踵的匆匆人群
都奔了,一桌子热腾腾的饭菜,而去

那个陪他妻子在菜市买鱼的男子
他围脖上一款英伦式小格子围巾
美得让人心怡,也心碎
路口垃圾屋堆放着
不知多少人的过往,隐私

人间袅袅炊烟逼迫我
再次蜕了一层皮
我一个人,穿越在一片黄杨木的树林里
几只鸟的啁啾声,把我隐匿得无迹无踪

2012.12.2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3 14:30 编辑

■绿衣评晓钟的《读老墙,写三首诗》

■《读老墙,写三首诗》

文/晓钟

◆爬行 一棵树 你

他觉得自己裹在一个神秘的肉体里
庄重的表皮显得低调又隆重

那些爬行的人像一个个蜘蛛网结
分不清黄昏和黎明,他们在石板路上

闪烁,然后万籁俱寂
“到树丛里去吧,把你体内的浊物都清除干净”

站在颓败的泥巴墙前,他被干枯的藤蔓
缠住了双脚

◆现代城 家园 我

在城市中心,这栋楼
像一枝芦苇分离的碎片

深秋,他在仔细分辨着
刺穿屋顶的琴声是源自于夜色还是猫的眼睛

“这是我的家园”。深爱着一切阴郁
他对着挂满青苔的柏树喃喃自语

“城市就是土地的一片飞絮”
他在巷子里走来走去,又,走来走去

◆猫 光阴 我们

在风中,他终于失去了真理
“门前的路被杂草和玫瑰堵住了”,他写道

“这些时光。看不见,摸不着。”
让我们错误地以为拥有,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猫在树上留下足迹,尖厉无比
“就像旧窗格上,闪闪发亮的疤痕”

焦虑和恐惧使他光彩四溢
“终有一天会有人喝下这杯酒”。他说

2011-10-14 07:13


======绿衣的点评:

他觉得自己裹在一个神秘的肉体里
庄重的表皮显得低调又隆重

那些爬行的人像一个个蜘蛛网结
分不清黄昏和黎明,他们在石板路上

闪烁,然后万籁俱寂
“到树丛里去吧,把你体内的浊物都清除干净”

站在颓败的泥巴墙前,他被干枯的藤蔓
缠住了双脚

        一首小诗,内涵却非常广大而宽阔,它包裹着人性思考和生死命题。“到树丛里去吧,把你体内的浊物都清除干净”。原文下一句是“别迷恋夜色,不然会迷路的。”每一个有着独立人性思考的人,所追求的安全感和晨曦在哪儿呢?诚如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映出的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美。匍匐于低处爬行的人,其实我们都不过是只龟缩在自己灵魂壳里整晚失眠的孩子而已!

        之前我从未看过有关吸血鬼的故事,因为一直拒绝看恐怖和血腥类的东西。其实这组诗我更愿意将其联想到卡尔维诺描绘出的那种诡异而又错综复杂的“城市”氛围,和在其中变异的“人”。比如这树的意象的运用,恰便是被残酷现实束缚住的一棵人形,有黑暗中的颓废凄凉,也有着寂寞高贵的优雅忧伤,既是华丽的低婉,又有隐忍而向上的品质。“他们在石板路上/闪烁,然后万籁俱寂。”这首诗是写手枪,我觉得抓得够狠,非常地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原型!

在城市中心,这栋楼
像一枝芦苇分离的碎片

深秋,他在仔细分辨着
刺穿屋顶的琴声是源自于夜色还是猫的眼睛

“这是我的家园”。深爱着一切阴郁
他对着挂满青苔的柏树喃喃自语

“城市就是土地的一片飞絮”
他在巷子里走来走去,又,走来走去

        文中引语我懒得去找出处,我只是想说这个小诗的布局谋篇是非常缜密周到的,楼房于城市是一种分离,城市于土地更是一种分离,“对着挂满菁苔的柏树喃喃自语”,“我”于家园这样的命题何曾不是一种彻底的分离?或只有夜色和自己迷恋的心声才是最完整的整体吧!“他在巷子里走来走去,又,走来走去。”嗯,分裂群体中的一个,还得继续走好多年呢猪!


在风中,他终于失去了真理
“门前的路被杂草和玫瑰堵住了”,他写道

“这些时光。看不见,摸不着。”
让我们错误地以为拥有,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猫在树上留下足迹,尖厉无比
“就像旧窗格上,闪闪发亮的疤痕”

焦虑和恐惧使他光彩四溢
“终有一天会有人喝下这杯酒”。他说

        在这首小诗里,猫的隐象是一道爪痕,更是残酷的时光之针,它让人生痛,让人迷失,让人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同时它又是一剂纯正的酵醇,因为时间或各样的腐蚀而变得光彩四溢,可是谁能饮下这样一杯陈年老酒?它或许不仅仅是属于爱情的那个人,也有可能是一抷厚厚的光阴之土啊!

2011-10-16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01:03 编辑

■晓钟读诗·拉塞尔·埃德森的《双手》

《双手》

文/(美)拉塞尔·埃德森

有条路诱使他找个时间坐坐。
正是夜晚,他在一张四条腿的桌子旁安静地抽烟
桌子摇晃着(是呀,为啥不能是)尾巴,
之后友善地开裂。
听到足音,他发现他的双脚没了。
路上有喃喃睡语吸引一切。
之后他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已没了。
去寻找路,甚至连路也……
                                                  (车邻 译)

                         Hands

There was a road that leads him to go to find
a certain time where he sits.
Smokes quietly in the evening by the four legged
table wagging its (well why not) tail, friendly
chap.
Hears footsteps, looks to find his own feet gone.
The road absorbs everything with rumors of sleep.
And then he looked for himself and even he was gone.
Looked for the road and even that . . .

                                               (by  Russell Edson)

晓钟的解读:
        从诗歌的英文(为什么不是美文?)版看,如果“ leads”这个词是全诗的核心,那么,就有可能用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论和理查兹、布莱克隐喻的互动论揭开这首诗歌的谜。那么我们先说下《存在与时间》里关于存在、存在者和思想三者的关系以及隐喻互动论。

        存在、存在者及思想的关系为:马丁·海德格尔的原著翻译阐述为“此在在存在者层次上离它自己‘最近’,在存在论上最远,但在前存在论上却并不陌生。”--译者: 陈嘉映 / 王庆节 。我通俗地理解为存在与存在者越近,则存在与存在者的思想越远。

        隐喻互动论源于理查兹和布莱克对隐喻认知和语义结构的研究,隐喻互动论认为,人们眼中看到的世界不是“预定给出的”,而是由人的认知器官构建的。认知主体与环境的互相作用产生关于世界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主格A与次格B相互作用,次格意义投射到主格上的结果。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将题目的“双手” 看成是A,而诗歌文本整体看成是B,则B让“双手”产生了意义。当我们读完全诗后,我们的意识里应该消失了所有的文本,仅仅剩下“双手”这个存在,因为只有这个存在离我们这个存在者最近。但“双手”仅仅是一个物象,因此,读完全诗后,我们的脑袋里应该只有“双手”被赋予的意义存在。

        不知道是不是逻辑严密:)如果是的,我就这样来物化又意义化这“双手”,即:“双手”--绝望的双手,徒劳的双手,无所适从的双手。幸好还有一双手。最后只剩下双手。(和《One, 21 guns 》里“你只剩残骸” 歌词有近似的意义,后附《One, 21 guns 》的歌词片段及歌词歌曲地址)。

        有人说“双手”是思想,我想这只是一个结论,是什么思想?如果不深入研究,只说一半的结果,对我们学习写诗歌没有什么帮助。那么,我们来探索一下“双手”意义的来龙去脉吧。我借用绘画来观察《双手》,看到的“双手”是全诗的一个部件,即隐喻互动论里的“A”,我想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幅画里,我们只看到一双手向我们张开,其他都是夜色,那么画的后面是什么?是读完诗歌后已经消失的那个“B”。“A”很简单,就是“双手”,我们来看“B”的内容。

        诗歌文本里的唯一的布景是:“Smokes quietly in the evening by the four legged/table wagging its (well why not) tail, friendly/chap.”,有趣的是,在后面的叙述中,作者把这个布景里的人和桌子消失掉,只剩下一个起始行为“引诱”和环境场“夜晚”若隐若现,这个和“双手”无关,“双手”总是那么醒目地呆在顶端,让你读完以后回朔。

        因此,诗歌的文本也许就是标题的说明或者附注,告诉我们这“双手”的其他部分是怎么消失的,如何消失的。具体的说理在“听到足音,他发现他的双脚没了。/路上有喃喃睡语吸引一切。/之后他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已没了。”这几句上。被“一条路”(文本外隐藏的路)引诱而失聪的他疯狂了,疲累了,他终于在又一条“文本内的路”前停了下来,思考。

        文本“听到足音,他发现他的双脚没了。/路上有喃喃睡语吸引一切。/之后他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已没了。”的写作理论就是上面所说的“存在”论。即你关注足音的时候,足音是最清晰的,而你却离你的全部身体越来越远。如,你闭上眼睛摸象的耳朵,然后说,“啊,原来大象就是一把扇子。”这个时间点上,你就和瞎子没有区别。

        而因为发现了上述的现象,让他有所觉悟,他发现他的心智因过于沉溺或集中而顾此失彼,一叶障目,以至于让自己在“温水煮青蛙”般的对桌子“友善地”(缓慢而不剧烈)开裂这样的事实熟视无睹(魔鬼在细节里),作者问,为什么不可以是尾巴呢?暗示着的意思也许是“我们都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只顾着往前走而忘记了回头看看”、“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等等。以至于酿成“自己”和“路”都消失了的--仅剩“双手”的结局,因而“双手”这个“B”产生了意义。那么,试问一下,当我的肉体消失,我能用什么做标题呢?

        这是从“引诱”入口去读的,如果“ leads”翻译不是“引诱”而是“引领”呢?这又似乎进入了意识形态或者“驴象”的政治领域,文章就做大了。真有意思:)

2011-10-27 08:02

株洲解放解现代城

        附:《One, 21 guns 》歌词翻译版片段

         你可曾努力养活自己
        在你烧光自己的房屋与家园之后
        你可曾玩火玩到自焚
        就像那骗子想痛改前非却去求石头
        等你走到可生可死的路口
        在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
        这颗心里有个东西已化为乌有
        你只剩残骸
        礼炮,21响
        放下你的武器
        停止你的厮杀
        礼炮,21响
        把你的武器抛向天空
        你与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01:27 编辑

■晓钟读诗·柳鸣的“数蛋蛋”
●光着身子坐在树上数蛋蛋

文:柳鸣

从左往右,1234
我完全可以确定卵巢中的数目
4321,从右往左
鸟蛋有多少个完全清楚

至于对半的、对称的、杂乱扭曲的
轻的、重的、黑的、黄的
至于所有一切我看不见的、叫不出来的
都请便了

晓钟的解读:
       “诗歌是人类词语所能达到的最宜人最完美的表达形式和人类最完美的语言”——英·阿诺德
       “正是对标准语的规范的有意识破坏,使对语言的诗意运用才成为可能,没有这种可能,也就没有诗”——捷克·穆卡洛夫斯基
       “诗人从根本上说就不是普通的会话语言,诗人用语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关于事件、人物、情感反应、经验、地点和生活状况的幻象。”——美·苏珊朗格。

       之所以引用上面的话,目的在于这首诗歌的上下两节分别对应着上述两个观点论述。诗歌的第一节是很“荒诞”的行为叙事方式,我在回帖中说“体现了一种叙事态度”。不知道大家看过《第21条军规》没有,小说的黑色幽默就是一种叙事的态度。用诗歌的语言说,这叫做“悖理隐喻”。有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下资料。

       诗歌用“裸体”“坐在树上数蛋蛋”这种荒诞的行为指向我们“人类的荒诞”。即所谓“对标准语的规范的有意识破坏”,这里的标准语,我们可以用“标准”来做总的理解,也就是以“荒诞事件”来“破坏规范”,形成“诗意”继而形成诗。在“荒诞事件”的叙事中,柳鸣在第一节又使用了“人类最完美的语言”即用最简短的文本叙说一个标准的行为,且文本“完全清楚”,果断而凝定。正因为这样,其思维的理路和准确性毫无怀疑,这就为第二节的隐喻深度指向铺平了道路。
       第二节,“诗人用语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关于事件、人物、情感反应、经验、地点和生活状况的幻象。”这个幻想是什么?我们从意象里寻找吧:
       至于对半的--中西半球、中庸之道、伦理道德、阴阳学说、天地……
       对称的--意识形态的平衡、经济对称学、能量守恒……
       杂乱扭曲的--世界纷争、热战、冷战……
       轻的、重的、黑的、黄的--宇宙力学、哲学、矛盾性、人种、生命、自然……
       以上等等等等,作者通过上述的意象要达到的目的在于涵盖所有。也就是所有的事件、人物、情感反应、经验、地点和生活的幻想都包含其中吧,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以,第二节意象指向广度和深度是成功的。

       这样解构以后,我们再组合起来,诗歌的张力就出现了。我们看:
       事物的本真就是四个蛋蛋,我们怎么数都数得清楚,但倘若我们觉得数清这四个蛋蛋的行为是荒诞的,那么我们就政治、战争、经济、民族乃至污染、瘦肉精、毒奶粉……。“至于所有一切我看不见的、叫不出来的”,我们人类的思维、认知是有限的,现在所想象出来的也许还是皮毛,那么,继续想,继续做。请做到将我们自己毁灭为止,“都请便了”。就这样。

       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双向的,一个向心--我们通过所阅读的文本形成语境;一个是离心的--我们试图在大脑里形成文本以外的图示结构。在这首诗里,第一节我们可以将柳鸣的叙事看作为一个意象,以这个意象为核心支撑了第二节的隐喻表达。而作为意象符号,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其深层次的内涵,释放其意义体验的功能,才能够准确地扩张诗意,而产生阅读的审美愉悦。

       存在主义哲学说“存在即合理”,这首诗的回答让我震动,存在是合理的吗?不是。只有存在背后的那个真实存在才是合理的,比如,我们尽可以用以各种名义来争夺这个星球上的一切,但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就这一个,她的存在才是自然赋予的天经地义的存在。一切的纷争只有伤害她,加速她的灭亡,而不会给她带来自然的衰老及至灭亡,这种存在是合理的吗?数清楚蛋蛋的数量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却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我以为。

       柳鸣总是这样,喜欢在诗歌里过度加入自己的思想,诗歌的思想性是通过文本的呈现而张扬出来的,是通过客观的物象而不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来控制文本表达的方向。当柳鸣加入“我闭上眼睛睡去”这几个字以后,诗歌就打上了鲜明的主观主义标签,仿如柳鸣要用这句话将诗歌变成“醒世恒言”,这是不恰当的,是要严厉批判和坚决打倒的!

       注:柳鸣,几年前砍你的《天草》让你耿耿于怀,今天砍你的《蛋蛋》,方法相同,结果相同,但不是通宵辩论了,呵呵。不过,诚如你错误猜测我读不懂你的《尘埃》一样,我也错误猜测能够读懂教授古汉语文学你的新诗的人怕也不多的。你的那个“濮水”典喻在论坛里能够明白的也没几个。而真正能够读完我写的这些文字的人,除了你及少数几个认真的人以外,也没有谁有这个耐心。所以,砍你的文本,你不能恨我!就这样。

2011-10-25 0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01:27 编辑

■千朔的三首诗与诗歌的隐喻表达

  文/晓钟

        三首诗分别是千朔写的《忽然》、《走街》、《长短句》,开门见山,这三首诗的写作技巧可以作为“隐喻”和“隐喻蒙太奇”写作的范例(千朔说“饭粒”)教材。

  什么是隐喻?直到今天尚在研究。所以在这里,采用新批评派的布莱克在《隐喻与模型》和《再论隐喻》中对隐喻的认知。布莱克认为隐喻的产生是语境中字词间的相互作用;隐喻可以分为前后项,通常是后项将自身隐含的暗示投射到前项,读者就在前后项投射关系中领悟其含义。

  因此,隐喻是将两个在经验世界中分属不同领域、本无直接联系的事物置于同一语言结构,从而使隐喻在字面构成的不可解逻辑在深层化为可解。简单一点说,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意味另一种事物。 
 
  我们知道,意象是诗的基本构件,如果单凭意象的简单组合,诗只能变成死的积木堆砌,只有使意象构成一定的隐喻关系,诗才能获得真正的活力。来看千朔的诗:
  
  ◇忽然

  文/千朔

  忽然想洗洗手,看着那娃娃吃冰的样子
  忽然想唱唱歌,听到男孩的跳舞节奏
  忽然走入一群麻雀里喂鸽子
  忽然沿着街把橱窗走得很彻底
  忽然星星就掉入眼睛,故事又长出来
  忽然公车放下一个人,红灯吃掉他光的影子
  忽然有雨失去天空的联络
  和我一样看见你

  忽然,站在街口
  想着下一步

  隐喻的距离

  “忽然有雨失去天空的联络/和我一样看见你”。这里“雨和天空的联络”是前项喻体,“我和你”是后项喻体,共同构成比喻型隐喻。即,雨的一切来自于天空如我的一切来自于你,都是失去联络的物象。而雨最终又会经过蒸腾回到天空的怀抱,“我”也渴望这样的结果--回到“你”的怀抱。

  那么,“忽然有雨失去天空的联络”之前的六个诗句是干什么的呢?是为了重复上述隐喻的过程,从而产生一种时间关系,从隐喻的纵向结构上形成隐喻的距离。换句话说,这首诗的核心就是前项和后项两个喻体组成的隐喻诗歌,前面六句是从这两个喻体生长出来的重复隐喻,拉开了两项喻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诗歌的张力和象征意义。下面就是解开了隐喻喻体关系之后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六句诗是怎么服务于最后两项隐喻的。

  忽然想唱唱歌,听到男孩的跳舞节奏
        ----听到男孩跳舞的节奏而想唱歌,因为“我”失去了“你”
  忽然走入一群麻雀里喂鸽子
        ----世界底人仿如麻雀,只有“你”是鸽子,“我”喂鸽子
  忽然沿着街把橱窗走得很彻底
        ----”我“沿街把橱窗走彻底,似无目的,实际是幻想找“你”
  忽然星星就掉入眼睛,故事又长出来
        --“我”看到流星划过,传说会有人新生,“我”在期盼“你”
  忽然公车放下一个人,红灯吃掉他光的影子
        --这是另一个隐喻,“红灯”让“你”不在

  隐喻的密度

  忽然……
  忽然……
  …………
  忽然……

  相对长度来讲,隐喻的密度是指隐喻的横向类型,即在同一空间所容纳的隐喻单元。千朔用“忽然”将七组隐喻的喻体并列和推进,最终形成一个整体隐喻喻体指向后项喻体。通过隐喻的重复而赋予“一组事物,一种情境,一串事件”象征意义。隐喻密度产生了表达之外情感的深度指向,使诗歌的整体产生了“渲染”的力量。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而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一个象征”。在这里,芊芊以副词“忽然”(解释为,不经心、近似于忽略) 来强化喻体的忽隐忽现的表象,并以此将多个指向相同而特征不同的喻体并置重复,从而形成了象征意义。


  隐喻的强化

  忽然……
  忽然……
  …………
  忽然……
  和我一样看见你

  忽然,站在街口
  想着下一步

  诗歌最后一节依然用“忽然”来承上启下,继续强化隐喻的内容,拓展隐喻空间。但在这里,芊芊仅用了“‘我’站在街口/想着下一步”的前项喻体,而后项喻体干脆省去。其方法是使用“想着”这个极其中性的词,将自己呈现出来,由读者去补充“下一步”之后的内容。这种强化性的重复不但增强了读者的期待心里,更重要的是,将读者的期待心理引向了更远更空旷的世界,从而在诗歌构建中以隐喻制造边界的模糊,形成了新的审美维度。

  总结一下,《忽然》这首诗将芊芊生活中体验过的“原本的、孤立的”相似性经历进行适配和组装从而形成了新的相似性来提供一种新的情感经历,解释一种新经历的某个方面,使诗歌的表达变得灵活而丰富,读者很容易进入诗歌的空间,引发丰富的联想,隐喻产生了好的效果。特别是第二节的两句话,只提供了隐喻的前项喻体,后项喻体形成了空白,让我的思维忽然停顿,形成隐喻合成空间的第四维度,即时间线的无限延伸,模糊了诗歌的外延,因此,也让诗歌整体显得飘忽不定,产生“诗性隐喻”的审美效果。


  隐喻的“存在”

  隐喻与明喻不同的是,隐喻不是修辞而是一种表达方式。相似的词与词或者句子与句子就如两个圆圈,它们之间有着互动的近似的点或者交集,因此,正如两个圆圈本来就存在在,诗人要做的是发现这两个圆圈(即对象)之间的关系有着共性的审美价值,而将它们适配和组装成为诗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歌本来就存在于那里,诗人的目的是发现她。这就需要诗人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和呈现的能力。我们来看千朔的《走街》这首诗。

  ◇走街

  文/千朔

  街,很长
  光走完了夜,街依然很长
  不舒服的秋
  叶子咳了一地红
  青春从前方的一对影子掉下来
  可惜,我没有带书包
  
  走进彩印店,复制一张大头照
  帖住昨天
  阅读完早报卻把晨光赌完
  翠鸟叼走的鱼没有海鲜的味道
  不挑嘴的记忆,今天
  吃不下一场西风

  “街,很长……我没有带书包”。“街”喻“我”的青春及至我的人生,芊芊就徘徊在这条街,这条生命的路途上有所发现,有所感慨,这是对第一节的阅读。朱自清在散文《匆匆》里说:“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对照阅读一下,就知道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不同,在效果上,诗歌将几种存在的关系直接呈现,不修饰、不形容,这就是隐喻客观性的特点。同时,诗歌语言中以隐喻浓缩情感、通过隐喻喻体的并置和转移从而以模糊性(非定义)形成阅读空间,让读者联想,诗歌也就具有了张力。朱自清《匆匆》的这段让人读来扼腕叹息,懂得时光的可贵。而《走街》的这节让我读了疼痛莫名,知道时光失去的痛苦,必须珍惜。这就是存在的对象被揭示以后产生的力量。

  如果说,诗歌的第一节,芊芊以隐喻将光阴回朔,来感慨和思索的话,那么在后一节,芊芊依然使用隐喻的表达让诗歌产生凝定的效果。我们来分析下。

  “走进彩印店,复制一张大头照/帖住昨天”这里表述芊芊在走街过程中发生行为的潜意识状态。为什么是潜意识状态?因为,“彩印店”的隐喻前项和“昨天”的隐喻后项均指向意识中的记忆部分。人的记忆是容易消褪的,复制的过程,时间就已经流逝,恍如昨天。我们常常这样做,常常认为有意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很模糊,很懵懂,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阅读完早报卻把晨光赌完/翠鸟叼走的鱼没有海鲜的味道/不挑嘴的记忆”。这节的第一句是潜意识的期待和渴望,而到了这里,芊芊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子。“赌完”“晨光”暗指被赌完的青春,也就是光阴。从隐喻后项来分析前项“阅读完早报”,就知道,对象之间的关联在“早”,而“阅读”可以指向回顾过往,也可以代指悔恨的情绪(因为“却”的存在)。后面的“翠鸟叼走的鱼”“海鲜的味道”“不挑嘴的记忆”这些隐喻句子的深度指向,怕是我不说,大家也能认知的。

  “今天/吃不下一场西风”。这最后一句是诗歌的“眼”。前面的“书包”是诗歌的入口,这个“诗眼”则是诗歌的出口。从这个“眼”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渐渐进入深秋落叶乔木的摇曳,可以感受到渐渐失去温度土地的荒凉,仿如《红楼梦》里的那面镜子,我们从镜子里看到我们的未来,但是萧瑟的……。诗歌到这里,芊芊不露声色地将存在着的“物象”排列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而又因为这些“物象”的相似性,激发我们充分的联想和思考,这是“诗性隐喻”的要求,也是超越于词语以诗句作为隐喻对象产生的效果。

  最后,我将前后两节以“岁月”这个词串接,从“书包”这个词进入而从“西风”这个词走出,得到的结果是:我们一方面在以潜意识的无聊来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又痛感青春的流逝,时光的流逝,直到我们的身体不能独立于这个赐予我们时光的自然,我尚在“赌气”,尚在“挑拣”我的日子,这是一种悲哀,是人性的弱点。

  隐喻给读者的是一种对未知外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自身未知情感的认知。谢谢千朔的这首诗,让我也能跟随认知了我的迷茫,积极面向生活,方能明白“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隐喻蒙太奇

  ◇短中长

  你说:
  写一长句看看妳的造句能力可否让太阳躲过黑夜的追击

  于是我在街上画了二个圆

  在影视艺术研究里,隐喻蒙太奇的解释为: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这种手法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隐喻蒙太奇将巨大的概括力和极度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在现代新诗的研究中,将影视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于诗歌表现中的现象相当普遍,比如蒙太奇的叙事结构和方法。而将蒙太奇艺术表现的方式在组接成完整的诗句并不多见,我们称这种表现方式为“长句子”。芊芊写得这个《长短句》是“长句子”的例子之一。不过芊芊在《长短句》中的长句子不仅仅是使用蒙太奇的方法,还使用了隐喻,称为诗歌的“隐喻蒙太奇”吧。

  芊芊在《长短句》中,将词作为暗喻的喻体,在其意义未曾弱化的情况下继续传递形成新的暗喻,最后成为一个完整隐喻的喻体指向诗歌终极意义。而因为隐喻无法产生明确的指向(这与象征不同),就给了读者新的创作空间。隐喻蒙太奇的创作方法是由意识流演化而来,意识流的意象过于密集,象征性很强,但空间不够,准确地说是“空白不够”,于是语言表达就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将意识流中的繁枝末叶进行裁剪,在不破坏意识流线性结构的情况下,写作出具有较大意识容量的诗歌。

  来分析芊芊的《长短句》,“你说”为泛指,特指芊芊的内心活动。“写一长句”是芊芊对一首诗歌进行简化的要求和开始。“看看你的造句能力”的潜意识活动为“忽略诗歌的全部文本,只造一个句子吧”,“可否让太阳”“黑夜的追击”都是潜意识中诗歌片段的“核心部分”,这两个片段我们完全可以放大,也完全可以就这样接受这两个隐喻的文本。最后“于是,我在街上画了二个圆”是意识流的终止,也即完成隐喻的凝定。潜意识嘎然而止,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恍惚状态的思考,思考什么呢?“让太阳躲过黑夜的追击”。这里的“躲过”是全诗的关键动词,正因为有了这个关键动词,全诗才会彰显意义。

  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隐喻蒙太奇在长句子中往往是以递进的方式前进的,而关键动词又往往将隐喻推进到高潮,是非常重要的。写一首好的诗歌,不光光是寻找和发现隐喻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将隐喻对象进行组接的那个忽隐忽现的“动词”,这个点我在论坛的其他帖子里有过阐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隐喻蒙太奇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不同的是,它能将人类潜意识流的揭示做的更彻底。不过,运用这种手法应当谨慎,隐喻与叙述应有机结合,避免生硬牵强。


  综上所述:
  隐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与象征是不同的,从现代主义的主客体论出发,象征的主观成分多于隐喻,而且多为定向发展。而隐喻主要是提供一种烘托性暗示性的意味,主观成分相对较少,定向性较差,它所留下的自由联想空间反而要大一些。从结构角度上看,象征的“容器”要大于隐喻,主要是指象征跨度与长度大于隐喻。隐喻主要的功能是一种表达方式(象征是表达方式,同时亦是思维方式)。有一条应遵守的原则就是“应使同一性语码越过自身,去追求表达之外的另一种深度指向。”

  隐喻的表达方式很多,如前所述的以及“借替”、“典事”、“悖理”等等,隐喻无所不在。现代诗之所以扑朔迷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隐喻这种表达方式到处“作祟”,特别是晚近现代诗彻底告别直接抒怀、理念告白的浪漫风范,转为“情绪的逃避”,寻找“客观对应物”和“思想的知觉化”,隐喻和象征则成为座上客了。隐喻作为现代诗重要的表达方式,其表达之外的深度指向存在着无限可能性。由于它最终必须依赖意象的中介,故有多少意象的创造翻新,也就有多少隐喻生发的可能。隐喻表达的熟练程度,可以看作是现代诗人技巧成熟的标志之一。

  我们借用陈仲义的一句话作为这个简评的结语吧:“现代诗人的天职之一就在于采取这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不断制造新的隐喻,而每一个隐喻的发现,都是现代诗发现世界的一次小小胜利”。最后,也祝诗歌报论坛的各位朋友不断发现世界,不断写出对自己、对读者有影响力的好诗歌。如果有人认为“晓钟真能瞎掰”,那晓钟谢谢了,说明你够耐心读完了我呕心沥血写下的这些字,谢谢!


2011-10-25 06:40
于湖南株洲解放街现代城


  ◇一些片段:

  自“口语诗”以来,有诗人提出了“个人化写作”的概念,强调写作的独立性,将个人的话语方式通过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将诗歌的理想具体化。

  个人化写作可以使诗人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一定的细节、景象来生动准确地体现诗意的丰富性。通过一首诗来处理更为复杂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从而使诗歌更加饱满和富有表现力。但个人化写作也有负面,就是诗人往往过渡彰显自我即兴和私密的情感体验,诗歌缺乏深度,脱离更为宽泛的现实生活。甚至,有得个人化写作诗人只追求个人写作的快感,用大量过于含混和过于技巧化的语言来宣泄个人神秘莫测的“诗情”,更对诗歌本身的意义指向和精神提升不曾顾及。

  不同的诗人都在嫉妒张扬自己的个性,企图把个人的个性无限制地扩大为个体的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样,诗人在个人化写作中流放了自己,最终使自己被读者边缘化。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写作姿态逐渐把越来越多的读者逼向了阅读的死胡同,在万般无奈之下,读者不再费心思去揣度一个诗人极度偏狭的诗情了,更不再费心思去自讨没趣地迷失于诗人自我的语言狂欢中。因此,与其说部分个人化写作者是在流放自己,不如说他们的倾向性越来越在流放诗歌。

  这个思考供芊芊参考。还是那句话,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位置摆的更高,以便让自己能够看到更丰富的物象,发现更有深度指向的“隐喻”。共勉。


  ◇一个资料:

  从《鲁迅读过的书》中摘录过来,有点价值。分享一下

  期望现代化并坚守民族性,对传统给予理性批判的同时又坚持同情理解,习惯于汉字正体字的书写,沉吟三千年遗留的典章文明,继承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和道义担当,恪守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传统士大夫向着近现代转化的一批人,可以称之为近代士大夫或现代士大夫。鲁迅就是现代士大夫。《鲁迅读过的书》有个副标题:一个现代士大夫的阅读史。本书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去除种种流俗和意识形态的遮蔽,给予精确、凝练的深度解读,从而厘清了鲁迅作为“现代士大夫”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民国鲁迅”的“光荣与漏洞”,在“鲁研界”之外,建构起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在严谨编纂之外更给出了独到见解,让读者看到了鲁迅思想与文学成长之路。

2011-10-26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4:16 编辑

■秋天不仅只有一个名字——兼评千朔的《住进秋天》

文/晓钟

        尼采在《权力意志》中说:人没有了痛苦,就只剩下卑微的幸福。芊芊这组诗歌让猪猪痛苦了几天,看到这些让人落泪的诗行,仿如在记述猪猪的人生,那么低谷,那么向上的渴望和坚强。因此,我一度无法落笔,害怕因了自己的文字打乱了这样的沉思。然而,我想,秋天不仅只有一个名字,不仅只有叹息和忧伤,也会有努力生活的勇气和人与人关系中的那些暖,所以,依然解构和重组了文本里的情绪,形成我读诗的共鸣,不当之处请芊芊谅解。

【住进秋天】只是想起一个秋天的名字

文/千朔


1.

你不叫秋天;你说
云是最后一只叶子鸟
不飞的时候,就把自己卖给旅人
的帽子。象一座会走路的森林
慢慢,与自己的影子走在一起合照
认认真真地等冬天。结果

        起笔就是不叫秋天的“你”,而又在“认认真真地等冬天”。因此,这个“你”是没有季节而又有冷暖的,冷的是“你”像“云”一样的“叶子”(这里的叶子鸟就是指叶子,加上一个鸟是为了突出飞离的内心感受)飘飞无踪。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形影孑孓(只能“与影子合照”)的“旅人”孤单地在人世行走,那天空如遮盖生活的“帽子”,沉重得如一座如影随形的森林。这是一种念想吧,是一种人的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吧。这节,芊芊把一种想念用云、叶子鸟、旅人等意象动态化,从而让这种想念一丝丝从内心传递出来,又用与影子合照和认认真真等冬天这样的行为来分离出自己,而把内心的孤独写到了极致。

有时阳光是首诗
当山风不停吹皺水的记忆
你的手就比画著天涯,不固定的漂浮
夜睡成床,我在床上流动
还做了一场关于樱桃美得太过奢侈的梦

        即使世界冰冷,也阻止不了我们向暖的愿望。因此“有时阳光是首诗”。而“夜睡成床”也要“做一场关于樱桃美得太过奢侈的梦”。虽然离人用手“比划着天涯,不固定的漂浮。”这一节,芊芊用阳光、山风和比划的手、在床上流动的我等意象和形态将一种暖的心愿动态化,让猪猪看到了一种橘黄色幻化的明亮,如《向日葵》。

2.
坐在公园听著你和秋小风对白
野八哥把太阳叼在嘴上
牠望著正在望著牠的小女孩
目光一路追随到猫跳过欄杆;高跟鞋,轮子
交错地擦亮马路地响脆秋天,于是

你对我说:
如果风沒有方向,请不要阻挡
让它跟著叶子埋入土地
一声声地鼾醒冬天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一个人在极度迷茫和苦痛的时候,任何良言都是情绪失衡的添加剂,于是,“我”渴望着“你和秋小风对白”,拒绝那些向上的东西,“我”像猫一样逃离,却步履那么坚定。“我”只为了一个念想,为了守住那个痛根源,那个“你”。渴望因为这样的坚守,让“我”获得力量,获得勇气,获得在寒夜里有一盏灯,而让自己不会麻木,坠入“冬天”。这一节,芊芊给出了“猫”的隐喻和“响脆秋天”的行为结果,而成为整节的核心,拉开帷幔,让芊芊诗中的主角渐渐走到台前,说她的刻骨的想念。

3.
我沒有要冬眠,而是你
冰箱的橘子买得太快
我又整里过一次旅行背包
口红画的地图押著:2008.09.28
那时,你用著温度在我手心写诗
一只红叶正好贴在我们胸前

一直想著这个八月该怎么醉
两瓶冰啤酒经过我的眼,小狗子
是的!牠是你嘴里常说的那只兔子
窩在圣誕红里的大眼睛
也正看著我白日,做梦

        回忆是美好的,对于“2008.09.28”这样一个吉利的日子,是“我”生命旅行的开始,那醉人的“红叶”和用心的“温度”在“我手心写诗”的浪漫和柔情,现在都已成为过往,在这个八月,只有“那只兔子”陪伴“我”度过,像梦一样,仍然期待着“你”给我些亮色。这一节,芊芊选取了几组特写镜头,冰箱(事件)、地图(地图)、日历(日期)、手心(事件)、红叶(胸花)和白日做梦的“我”这些美好来进行组装,又用“这个八月该怎么醉”这样一句设问来打碎它们,让猪猪读出了一种凄美,一种极致的忧伤。让猪猪落泪……

4.
只是去看一片红,和树约会
並买了一只羽毛裝飾时间。如果
我沒有遗忘锁匙的话
定会准时在午后五点十分
开啟夕阳的胃,然后

我学着羽毛向著月光
晕散成一只雪鹤;黑
是你的名字,白是秋的遐思
这一只胳臂到底能伸多长
是否?正好足夠拉到你的衣角
让你 牽著一起走到老

        这一节,芊芊从情绪中渐渐走出,来到诗歌的外面,重新审视“我”,她说,要准时“开启夕阳的胃”,给自己温暖,要学着做“一只雪鹤”,哪怕是在严寒的雪地也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胳膊“到底能伸多长”的疑问中,也充满着行走的坚定。只是,在这一节,“我”还不够洒脱,不够从命里中走向真正的尘世,那么曲折、艰辛而又充满着奋斗的尘世。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经历许多,没有刻骨的痛就不会明白幸福的真正意义。所以,这个诗篇应该是芊芊生命中经历的一部分,否则不会这么深、这么真。那么,就权以这些阅读共感的文字来为芊芊的生命片段共鸣一下,并共勉着走向生命的明亮,爬向山顶,我们一起看日出。

2011-10-05 0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4:17 编辑

■听阳光在里里上讲故事--兼评这里有阳光的诗歌

文/晓钟

●写作札记:
       某年,某月,晓钟在“多声部”中了阳光光的柳叶飞刀之后,疼痛难忍,遂用大砍刀解构了阳光光的多边形,并重新走了构建,兼作对阳光部分诗歌的评,对照阅读,就是晓钟的读后感了。

        我仔细地观察七点半的天空,单眼皮的太阳
        柠檬香的云朵,“还有半小时”。我说。
                                           ——这里有阳光《七点半的天空》


◆关于里里河

无所事事,百度下“里里河”
只有越南岘港的条目里有这个名词
“越南的许多产品通过秋盆河、永奠河
巴冉河、里里河、长江运到大门河口,运到会安。”
我知道,古时会安被称为“大占海口”
但我不知道,“里里河”

翻开阳光的博客,又一次看到他
从里里街的剧情里走出来,像我百度一样
在翻里里河,他翻的不是一个名字
而是一个人,他说,“奇异的火焰,你忽然的微笑”
然后,在透明的夜晚覆盖下
悄悄走进另一部电影,他说,“这是美丽的宁静”

◆关于亚拉河

再百度“亚拉河”,这次没有让我失望
她有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字叫“Yarra River”
我英文不好,一下念成了“yellow”,不会是黄河吧
她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南部河流”
我喜欢“利亚”这两个字,一直认为这是浪漫的
而看到“亚拉”后,这个想法就变了

阳光在讲亚拉河的故事时
说到了一个人,名叫“高小黑”
他说,高小黑隔着玻璃比划那只舢板,就被百叶窗
切成一条条黑色的影子,“一点也不完整”
我认为阳光在瞎掰。否则,灯塔也不会站在高小黑的
对面,让高小黑像“一个铜一样的形容词”

◆关于六角形

阳光认为六角形是“一个不等边的围栏”
比如冰块、气垫船、礼拜天、绸睡衣的曲子或者
粉色的屋顶。他说,“猪猪”就是在这样的屋子里
打盹,想用粉红色画出一个六角形
他说的“猪猪”就是我的网名,而这个“六角形”的
始作俑者,却是他“语文老师的太太”

这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语文老师的太太
就可以画出让我打盹的围栏。我想,这个女人
一定就是唐小丽。阳光说,在星期八
唐小丽要去咖啡馆,“去摘掉面包圈上褐色的小帽子”
而他自己却在椅子上慢慢地转动身体
“像个大气球,占领了整个早上”,真正卑鄙无耻

◆关于根伯

根伯和猫照了一张相,表情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根伯上半身裸体,而猫全身有毛
阳光说,根伯的女儿嫁了以后,他的亲家
就“醉在了古曲里”。根伯只好“从上衣里走出来”
他说,“在黄昏柔软的外壳上,站着一个向远处瞭望的女人”
而根伯却在瞭望着那个远处,身体发出“咕咕的声音”

这些和猫都没有关系,或者尚未发生关系
而那“忧愁的房子”、“寂静的花纹”,也不是根伯和猫的
最终居所。所以,那个女人也无法,走进这首曲子
在设定了月亮情节的舞剧里“变成深绿色的海洋”
所以,根伯执意穿大裤衩,像一部老式的电话
而他忐忑的手指,偶然也会“像梦一样遗失,并充满歉意”

◆关于革命者

“鼓楼广场是孤独的”。一些黑色物质在广场坐北朝南
在南边有一辆“民国的马车”,和《十月围城》里的一样
阳光用榔头敲了一下狮子头,说,当时啊,广场的喷泉
就像“无声片中的划痕”。那马车有节奏地缓缓驶来
渐渐隐藏在,上世纪的卷宗里。所以,革命者就是“泥瓦匠”
阳光说,他们吃“面包”或“草皮”,都浪漫

阳光说,在广场东部,还有两个小屁孩,“他们拥在一起”
像“先锋艺术品”,忽隐忽现,发出“鸟一样的声音”
我知道,阳光是为了给革命者一个念想,悼念那两个人和
那些牺牲以及渴盼的自由。所以,他像《圆舞曲》里的
老头一样,“用拐杖点着地面”模仿“早年的马蹄声”
然后,唱《国际歌》,仰望黄河

◆关于唐小丽

在很深的夏天,月亮像个大果盘。原野,草们拥抱
阳光说,真是拍摄十指轮唱月亮之歌的好时机啊
而此时,唐小丽却在麦垛之间“发出微微的声响”
唐小丽有“一缕弯曲的头发,遮住下塌的眉毛”。她对背着
她的男人说:“HI,你再去背一些台词吧”。就去了美国
阳光觉得,那天起,城市和汽车“正向一个巨大的垃圾箱倾斜”

“大房子里没有人”,“梦是无人区”,“我没有领地”
阳光发现,唐小丽自打美国回来后,睫毛上就涂满了软膏
“像空旷客厅里支起的旧帐篷”。让男人严重的梦游
那天,“火车在一本书里站着”“游轮从相反的方向相遇”
一定是唐小丽混淆了风的气味,在黄昏重复走过时间
“奥,不要羡慕,我的一切是为了装扮这个世界”。唐小丽说

◆关于田纳西

田纳西是电影,也是美国州。电影讲兄弟亲情,很温馨
而州却有农庄、红河、小镇和一个神秘的灵异事件
阳光的田纳西说草帽。“他不断向过路人摘下草帽”
“甜瓜上盖有墨绿色的叶子,很像田纳西的风从上面拂过”
温情流淌入他身后的女人,“女人在缝另一只草帽”
“河底有来自古井的声音,很遥远”。阳光这样想着

草帽就像虚构风,把一些人压得很低,又像一个电影情节
蝴蝶结铐住了双手。公路上的人都在看女人发髻上
绕来绕去的蜜蜂。他们都戴着草帽,脚下的石子被踩得
沙沙响。“他们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奥地利·卡夫卡)
所以,阳光说,那个走在最后的人摘下了草帽,对女人唱
“某一天,就像人群不断的走过一样,我们相爱了 ”

后记: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米兰·昆德拉
        看了一些人评阳光的诗歌,有些很不赞同。阳光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很多诗歌不经意就引了些诗歌之外的事情来说故事,所以阳光像个农民,用故事做喻体来说世间百态。要读好他的诗,怕是要知道嵌在诗歌里一些词语的来历,比如“马克的月亮”-《舞剧》。如果我们浮光掠影地阅读,大致不会读懂诗歌真实的表达吧。阳光的诗歌确实真喜欢,是因为他给我提供了再创作的空间,提供了开拓的空间,比如《忐忑》、《蔓草》、《像田纳西的风》等等,这样的诗歌就像一间梦寐以求的房子,没有装修,可以建设我自己心中的未来生活。因此,写了这个听阳光讲故事的东东,算是对阳光部分诗歌的解读:)。

2011-10-5 0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01:38 编辑

■猪猪读诗:落落的《上善》(一组)

■上善.阳光.漏影.水

文/落落

●上善

所有心事沿着时间倾斜
我的驿马;
别去招惹秋风了
这片静谧中死去了许多热闹的孩子
你流泪时
我会不断的打喷嚏
让你的形与神一瘦再瘦

○猪猪:
“驿马”为古代官方传递文书的交通工具。在命里学中为四柱神煞之一,面相说中位于人的天庭部位,皆主乘骑之亊。如果是落落有意,则这个“驿马”确为“上善”,它可以直接指向往南的那些怀抱着梦想的人们。“上善”源自老子关于人的境界的论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此,这节的内容可想而知。“秋风”的目的地是果实,也是凋败,在诗歌里指的是既成事实的安定的东西,不要惹着“秋风”去争这些。而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心、血,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都会“一瘦再瘦”。

猪猪读到这节的故事就是这样,落落以直诉的写法将内心的话倾倒出来,告诉她的“驿马”,在时间倾斜的不安里,要学会珍爱自己。是对人生的重审视,也是对自身的再警示吧。


驿马;每个人都会掩盖自已的内心
在刀尖上舞蹈
有时候,天蓝蓝 水蓝蓝
不是爱上风筝
就是爱上爱的旅人

○猪猪:
这节的“:”让猪猪迷惑于“驿马”的指向,后来落落告诉猪猪这里的“驿马”是命,那么“:”后面的内容当属于命中注定吧。在这节,落落依然使用直述的方法将自己的内心呈现出来。这几句话将人的两面性、无知者无畏和无意识者的盲目刻画得淋漓尽致。是值得迷茫的人思考和惊醒的。最后的两个“爱”字指向不同。第一个说的是诗歌的主人,第二个说的是秋风通道末端安定的果实。

●阳光

你遗弃你自已
作为食人间烟火的俗人
心去了哪儿并不重要
因为这;
偌大的世界
荒原总会被绿洲轻轻而缓慢的覆盖。

忘却又是多么美妙的词语啊;
不曾忘却的:倾尽一生早已被自已囚禁。

○猪猪:
这首颇有点佛家“相”的味道,所谓相由心生,你遗弃你自己并不重要,你的心在哪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要去试图阻止内心的绿洲会轻轻覆盖荒原,更重要的是,你不要倾尽一生为自己打造牢笼并且囚禁。由爱则生忧,生怖,生烦恼。因此,忘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不能留住美好,那么你就忘却吧,然后重新行走。。

●漏影

天空空了
假想它;瞳孔扩散,躬下身
黑夜从云朵里落下来
许多人
“就不再相信眼睛了”

你能缅怀一切,
却不能撕开沉睡中的自已

俯下唇
远不止在梦里
我们不后来

○猪猪:
天空是一场戏剧,曲终人散,天空也就空了。天空也是一张网,从那些网孔里,我们看不到什么,但它却空空地将我们网罗。当一切结束,猪猪也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在这个空幻的世界里,醒来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所以,不管是否撕开沉睡还是在梦里接受了唇吻,但“我们不后来”。

“牛羊哞咩,小冤家不说话哟
草青青,水蓝蓝”
看风景的人 终于
完成了旅人对旅途的表达

○猪猪:

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回到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也会让你惊奇。这是对自己说的吧,看风景的人已经回归,所以,猪猪也感到了轻松和愉悦。

●水

后来;
是时间让我不能忘怀

2011.9.25         落落东莞

○猪猪:
后来,时间也会洗去你内心的伤疤,当你得到的时候意味着你会失去更多,那么你失去了戏子的角色,得到的是生活里中的自我,你会拥有更多。祝福落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01:41 编辑

■猪猪读诗:苦李子的《还是秋》

●《秋,还是秋》(组诗)

文/苦李子


桂花

我要把天空写得晴朗一些
把晴朗写得辽远一些
它们灿烂着,像那些桂花
绽开笑靥,一缕一缕
香遍四野

我要把汉水写得高深一些
把高深写得温暖一些
它们与乡村城镇,大树小草
额对额,唇对唇
心手相握永不裹挟

我要把桂香写得浓郁一些
让雨水、乌云、泥石流
退回天空
让欢乐和幸福在祖国辽阔疆域
停驻下来,相互鼓励
愉快成长

○猪猪:
什么是情怀?情怀就是真挚滴感情和宽广滴胸怀。李子直抒胸臆并以递进滴方式把《桂花》写得清朗、辽阔、温暖、坚定和快乐。诗绪由桂花向上到天空,由天空平铺开来到我们的祖国。诗歌很传统,很明快向上也很快乐、温暖。

野菊

先是崖畔,后是小路
先是一朵两朵,后是一串两串
雨一直下,菊花亦没停歇
田间地头金黄的涟漪一圈圈
荡开去

每年,上帝总把这尊贵的外衣
赐予山林
他的骄傲和自信顺着山梁冲下来
一点点逼近我,带着温热的喘息
带着秋天那辽阔的,难以表达的
幸福和深遂

○猪猪:
在李子的眼里,野菊花是秋天的感谢祭,是生命感谢生命昭示幡。也由此感慨生命的强大、坚韧、适时宜和默然于季节之中。你看,由一朵开始到遍布田间地头,这个过程是多么迷人和壮观,一如我们渴望在风一样的尘世能够矗立。唯一不同的是,它们能够按秩序撤离,而我们渴望一块墓碑,这正是我们的负累所在。

因此,悟道是多么的重要。什么是道?自然即道。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的秩序,顺着“他的骄傲”、他的“温热”和“辽阔,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深邃”和“幸福”。这是上苍给我们带来的最好礼物。

黄昏

依然是这条江边
依然在黄昏散步
江水依然平静如常
绕着这座名为安康的城池
稳稳东去
堤边的柳树,桂树、香樟
挺立的挺立,俊秀的俊秀
丝毫找不到浸泡在水中时的
脆弱和张惶

四周城堤静默,群山也一如既往的
苍翠和丰富
仿若江水的暴戾从未抵达
……
迎面而来的风,似乎有一股
神秘的力量
我需要停下奔跑的脚步
安然地,静静聆听

○猪猪:

当常态持续呈现,会给人带来欲语无言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李子的这首诗。“江边”是地点上的常态,“依然”是时序上的常态,而“平静”、“稳稳”、“挺立”等等又是物的常态。人在常态中最擅长的是适应或者麻木,因此,在这些常态中发现不同寻常的东西需要诗人的敏锐的触觉、感性的思维和内省的灵魂。李子发现了什么?“神秘的力量”让她停下脚步“静静聆听”。这就够了。李子将一个过程呈现在读着面前,更多的是提示和感染,让人若有所思而不是说教,这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在写作上,如何将常态的“境”活化,而形成诗歌内部空间,如何将“物”情感化,而将沟通建立在诗歌的平台之上,形成感染力。这首诗的第一节将“境”叠加处理,然后以“脆弱和张惶”来收束,很好地做到了。

孤城

最后一片悬着的叶子落了
整棵树空荡荡的
风从这个枝叉窜到那个枝叉
毫无忌惮的样子,
像那个常在鼓楼街肆意叫喊
的疯女人

改造后的东西大街宽宽绰绰
人车如流
谁会在意一棵秋天的


○猪猪:

这首诗是这组里最好的。

在猪猪看来,这首诗将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无知呈现出来,效果相当好。诗歌整体流畅自然,发人深省。“最后一片悬着的叶子落了/整棵树空荡荡的/风从这个枝叉窜到那个枝叉/毫无忌惮的样子”是不是一个末日预言?而在这个场景之后,突兀间来一句“像那个常在鼓楼街肆意叫喊/的疯女人”。你会作何感想?在这里,李子向猪猪呈现了一个萧杀的氛围和诡异的场景,迫使猪猪想得更多,当我们像萧瑟秋风一样,去摧毁我们内心的“树”,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我们内心的灵魂是不是“疯女人”。推而广之,现时的集体无意识地对自然秩序的破坏,到头来就不仅仅是儿时清清水不见这样简单的事了。尽管如此,街道还在改造,城市还在扩张,人们还在画地为牢,并不断因为牢房的价格而喋喋不休。。。谁会留意那些应该留存并与我们生生相息自然正在被我们捂住,正在窒息并逐渐消亡。。。留给我们的只是一座孤城吧。

这两天事多,断断续续写,思维不连贯。。。晕死。。。



2011-9-28 0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4:23 编辑

■猪猪读诗:也许不懂你的《眼睛》

●吹走天上云彩的眼睛

文/落落

○猪猪:
题让猪猪想了很多,仿佛吹走天堂的乐曲,人间就会没有声音。剥去语言的华丽外衣,人的尊严才是本质吧,所以请让那些美丽的注视站在左右,猪猪也要带着OK绷跳个裸体舞。呵呵。所以,在语言里,前面可能有一个请字,是落落渴望吹走,而不是已经吹走。我想是这样。。。



去去念远的哀伤
你扼杀的
是你自已

○猪猪:
似乎是经历了一场变故,你开始还原自己,你也许发现你的自我的原本,你原来不是那样,只是在云彩下,在那些愿望的眼睛里,你的一切有些伪装,你扼杀了你自己,而现在你找到了吧。

家园寂静时,来去
不用敲门

噢,失意人
“我们都是无罪的
善待自已,不需要被原谅”

○猪猪:
前两句应该是直接指向生活的变故,无论是何种原因的人去楼空,都是促使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原因,是这几节诗歌的扣子。后一节引号里的话语又是“云彩的眼睛”,是他人的劝慰还是自身的反省?也许都不需要。需要的是后面诗歌对自身的沉痛诘问。



我说过的------爱;
最终成为了孤独者的咽呜

我心畏惧人间
畏惧死去的鱼群与花草
畏惧青春年少
岁月已老

闪电汹涌
从嘴唇里流出的云朵
纷纭都碎了。

○猪猪:
伤痛是治疗心灵麻木最好的药,当你在朦胧的世界,在虚拟爱的世界生活得久了,你会忘记你自己,你也会掩埋自己在迷茫中潜意识觉醒的灵光,会说服自己麻木多么重要。生活就是这样。所以,这部分是内心诘问也是对自己的警示。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猪猪何尝不是这样!



旅人;
半梦半醒间
沿途的日与月,星与辰
它们要兑现
漂染沧桑
岁月遥遥

旅人,形态有些夸张。
我等不到救赎了,让我
离开吧,让我疲惫的在梦里
与青山对座。

旅人,隐忍是诠释的心灯
勾勒出结局, 渐次远的都轻如鸿毛。

○猪猪:
猪猪在东莞生活多年,是个扎扎实实的旅人,那时,我说:“我不知道,我是脚趾上的哪个细胞,穿在东莞这只新鞋子里,起初的不适应已经消失,些微的痛感却还在行走中溢出,让天气时阴时晴。我因此变得潮湿,阴霾还在紧紧裹住我的心,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我坐在东莞的踝关节上等待秋来。我相信,在秋天,会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成为朋友,他们自愿为幸福生活添砖加瓦,在秋天你也会在我身边,也会从高处俯视我不同的是,你已经羽毛干净,叙述准确。”
旅人就是这样总是带着梦想,却又渴望离开,是一种深深的伤痛,游子的痛。



我爱世界
世界是人来人往。
我爱人来人往
人来人往是烟雨。

生而为人,抱歉;
面对这难言以对的疼痛
布谷鸟不再鸣叫—
那么我也不在哭泣。

○猪猪:
是的,当我们活在自己的心里,珍爱自己,然后活到他人的生活中,善待别人。一切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布谷鸟的声音干扰,“我也不再哭泣。”

2011。9。19        落落东莞

○猪猪:
看到东莞,心中弥漫着温馨和痛:)我哥哥和妈妈在东莞,是我唯一至亲的两个人。我在株洲却似在他乡一样。。。。
2011-9-25 0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4:24 编辑

■猪猪读诗:阳光的《忐忑》

●《忐忑》


文/这里有阳光

她捡来一个夏天
未知的绿
注视餐桌另一端的茫然

指尖触摸的声音
流淌一些凉。她相信
偶然会像梦一样
经常遗失。她的手臂充满歉意

这个夏天,不安的手指
捏不住果香

2011.9.24修改

○猪猪读诗:季节经过生命是秩序的必然,而对于主观意识,思维里的幻象会让真实充满不确定,真实就像真理一样,会因为心理的节制而垮塌,而产生对真实的不信任或者走向荒谬。忐忑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心理失衡会造成人性的扭曲,从而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向前还是后退,忐忑是一个节点。

猪猪想,如果一个人的忐忑会使她试图用“不安的手指”去捏“果香”。那么社会的忐忑会让一个群体产生怎样的期盼和不安呢?比如,在物价高涨的现时,你是否会因为口袋里的钱钱不够用而“充满歉意”?
201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4:28 编辑

■猪猪读诗:巷子姐姐的《多声部》

●天堂·多声部·舞

文/木中巷

天堂

虽然是临时搭建的天堂
我曾经跃出梦境。在停顿了八个尾音之后
不要错以为,听不见的声音是虚拟的

○猪猪:为什么是“临时搭建的”?猪猪深入下去,感到了恐惧和悲伤。
听得见的声音未必真实,有时那声音会虚伪得不成人形。而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是真实的,一切行为皆心所为,口乃心之门户,故此。

偶尔,让预感露出破绽
也就有了包容的期待
剩下的自由,让他们制造镰刀
秋。就快要到了

○猪猪:
这个“破绽”是主动的,也体现了诗歌的主动精神,主动意味包容,是天堂的元素之一吧。
生命之于活着,存在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牺牲“自由”乃至生命去获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或者说造福人类的工具--“镰刀”是使命使然,因为秋,我们不能错过真实的收获,不能错过成长。

到处都没有一点声音

○猪猪:
接第一节主旨。并通过强化静来凸显巷子姐姐自身对生命实和天堂虚的思考。同时,也凸显我们内心声音的强大,所谓,沉默是金,于无声处听惊雷。效果很好。



接下来
我要咬着晨光
转化为负氧离子
森林公园,石雕园,它们
以悠闲的节拍,又一次吸引了人群
而灵魂忘情于山水
把影子留给湖光

○猪猪:
还是对生命实体也就是“相”的思考,生命不是游戏,但在游戏中生活的生命是快乐的。最后,姐姐又将游戏的意义进行了延伸,灵魂的游戏在于山水,这是一种境界,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无为,空,不立文字等“去功名心”应该是仁者和智者的最终追求吧,也是姐姐努力的方向并对那些美好羡慕嫉妒恨的把。呵呵。

我不可能杀死自己
请注意,第二重奏
它没有按我的节拍
飘飞一地

○猪猪:
所以,有思想的姐姐是不会抹杀自己的,因为思想不但可以让自己丰富多彩、可以美好,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自身的周围,那些活着的、安静物事。但“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着反复和矛盾的一面,因此,后面三句不但出乎猪猪意料,也出乎姐姐意料。但诗歌到此流水自成,是无法言说的美妙的。



干涸是死亡设置的朋友
像窒息的黑暗,勒住光阴的脖子
我的囚笼在我体内养着
是乐曲的长调,升了八度尾音

○猪猪:
死亡的朋友不仅仅是干涸,缓慢消耗和无意识前行往往是人们自身更大的敌人,是牢笼,是心灵的禁锢,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哀,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悲哀。一切皆因果,有爱即有忧、有怖、有欢喜。

远或近,我的血和泪
在黑白键上寻找节拍
这座城市,化身为蛙的人们
用自己四只脚,从这里
收摄微尘,繁殖山水

○猪猪:
由小“我”递进至“大我”,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大的锅,在生活的围城里丢失了自己的人们正在麻木不仁中为自己挖掘坟墓。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肉体来自泥土并最终归于泥土,它会得到新生,繁殖山水。



不要停下,一天之际在于晨
我们旋转红舞鞋,穿透这座城市的安逸
这是一首圆舞曲,深藏着秋水里的风讯
这也是片吉羽,带有红色的情,有绿色的意

○猪猪:
承前,既然“繁殖山水”仅仅为其中一条出路,不如从现在做起。好吧“我们旋转红舞鞋,穿透这座城市的安逸”这个城市的安逸是指生命还是指其他,值得我们思考。反正,不可以温水煮青蛙,不能麻木面对生活,最少也要有血色的激情和对自然的敬意,来给自己创造“吉羽”。那么,起舞吧,跳一曲《蓝色的多瑙河》,让我们在秋水里寻找风的讯息。春华秋实……。

许多色彩同时钻进眼睛
你不要制止。当我们打开窗户
世界呼唤着舞者,而这迷人的旋律
顺势在人群里穿来穿去

○猪猪:
色彩是缤纷的,新世界就在眼前,尽管混乱、眩晕……。但我们有勇气迎接自己,在迷人的旋律里,在苏醒的人群中,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穿来穿去,并价值无限。。。


2011-9-18 22:32  于株洲解放街一号茶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4:39 编辑

■猪猪读诗【就来写】顺着芊芊诗歌的蛛丝马迹进行到底

文/小猪猪


○文本:

【就来写】进行式

——(你从括号内开始朗读,每一个字
 都是你的声音;而我 全听到了)

文/千朔


○猪猪:题引部分是沟通框式的全新诠释,用诗歌的语言,猪猪感到新奇了。“你从括号内开始朗读”给出了一个沟通框架,即下面正文的核心部分源自于这个题引的括号内的内容。这个括号内容里的关键字为“声音”,远近视角不同而代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画面内含的心与心交流与抚慰的声音,是芊芊用心对画面的感察。二是芊芊与画面的对话的声音,是芊芊为主体的诗意交流。三是从远视角设定读画的人对画的感应。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就成了风景”。隐藏在后面的我和伪主体的你以及画面共同构成沟通主体,灵动而幻化,形成通常我们所说的“境”。下面我们看看从题引的入口进入诗歌后,是怎样的状态。经过诗歌之后回望,猪猪到底看到了什么。芊芊下面的文字很诡异、神秘哦。来看下。。。

一直猜想
这是一场腹语术的表演,关于
你的心张狂着,气氛压缩着
时间慌乱地流逝,人群不安地移动
脸替换了脸的表情
眼神看到眼神中的迷惑


○猪猪:“一直猜想/这是一场腹语术的表演”开始为前述题引的“声音”构建一个沟通平台,设定一个场景。自全局开始引导诗歌入戏,帷幕拉开。无声胜有声的诡异的“腹语”表演开始了。如何诡异?你看,有人“心张狂着”,整体的“氛围压缩着”透不过气来……很紧张吖。
“时间慌乱地流逝”,注意,这里的时间是场景转换的节点,或者联络的关键词,即以四维空间里的时间交集来实现实体三维空间与实体三维空间之间的转换,使内在的精神、感触、情绪得以自然挪移和提升。因此,这里不是蒙太奇。
人群不安地移动
脸替换了脸的表情
眼神看到眼神中的迷惑


○猪猪:在这里由“人群”、“脸”、“眼神”完成场景转换后的远视角和近视角的融入。“不安”营造一种动荡的氛围,“替换”完成大我场景和小我场景的融入,“迷惑”成为整体的收束,亦即一个完整镜头后的概括性总结。记得《说书》里的醒堂木一敲,啪的一声,所有的听者“两股颤颤……”(这里两股不是指两个屁股哈,我们老师说滴),效果相同吧。那么,芊芊从一开始到现在都都举起竹条,凶神恶煞滴吓猪猪,把猪猪吓坏后,要猪猪干吗捏

我们最终还是退后几步距离
回归到生命的本质


○猪猪:在这里,芊芊笑靥如花,她说,“小猪猪吖,不是要打你,是要你乖。”你看,“我们也没办法,最终拉着你退后几步距离,为啥捏?”猪猪答,“回归到生命滴本质”。芊芊说,“对吖,不打猪猪,不怕怕吖,只要小猪猪聪明一点点,我就好高兴哦。”这两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尽管颇有点芊芊对小猪猪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于是:
我用一首简单的情诗交换


○猪猪: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在这里要琢磨下“情诗”这个词在这首诗歌中的意义。应该说,“情”和“诗”是芊芊对画面的自身解读,“交换”是对画面解读的延伸和扩张。猪猪解读这幅画用了“至亲”来彰显“丑”外表下的亲情之美。而芊芊直接用“情”来述说生命之间的意义,比如,生命的意义在于用自身的痛苦交换他人的幸福,用对丑的宽容交换对美好的追求等等。(故事:达摩见到一只乌鸦,乌鸦说我很久没吃东西了,即将死去。达摩说,我没有什么能给你吃救你命。乌鸦说,你身上不是有肉吗?达摩遂割下身上的肉喂乌鸦。乌鸦吃后说,我吃一块暂时饱了,可明天呢?达摩于是继续割肉喂乌鸦,直到死去……)。用生命交换生命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用情感交换情感亦然。所以猪猪在给他人上管理课讲到决策原则时候,用了最简单的交换原理,即:损己利人的事可适当做,利人利己的事情可多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尽量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坚决不做。
上面说到“情”和“诗”是分开的,诗歌有很多种类,比如“情诗”就是一种。所以,情是“诗”的界定词,那么这里的“诗”应该就是上面芊芊说的“生命的本质”!每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首诗,只是你在书写的时候用了不同的文本,透出不同的诗意而已。因此,“情”是生命交换生命的意义,“诗”就是生命的本质,延伸下就是用生命的本质交换生命的本质是新生,是画面里成年的生命和幼小的生命融为一体的必不可少的成分。是我们人类进入物质化时代以后逐渐缺失的让人痛的内容。

你的桃色,眼前的画
保持一贯沉默地交出视线
一如你正斜著35度角地看着我
看着的想像


○猪猪:“桃色”是什么?是嫣红,神秘而浪漫,是关注的焦点也是众生相,生生不息。眼前的画既为生命本质的交换,也即为芊芊赞颂的目标。因此,这幅画就是“桃色”!“沉默地地交出视线”是一种思考的姿态,是闭目后对自身的审视,或者是双手合十后的祈祷和祝福,更或是对人类美好的憧憬和渴望。猪猪能想到的,能感应到的就这些吧。一如芊芊被一个物体般无意识的人“斜着35度角”惊讶地看着,差点没有掉出眼球,差点没有摔坏眼镜。让我们用心灵的交换来审视这个人,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个人是多么的复杂,是多么的迷茫。一如他们对人生的图画,对芊芊内心的图画的迷惑,无法想象。



2011-9-22 13:34
株洲市芦淞区解放街现代城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5:22 编辑

■猪猪读诗:同题的【谁来写】●阳光光的【谁来写】《无路可走》

在更大的会议结束之前
一些小型会议捧着纲领(他们是民族主义者)
走进宣言的顶端。
发言人
征服沉默和独眼听证
对转基因食品的证词,站起来宣布:让我们
吃一些除草剂吧。
椅子的另一头,方舟子长出美国胡子

方舟子太过明确,不是诗歌的任务。转基因食品和除草剂不能混淆。对听证会骨子里的挖掘有深度,但还是不够尖锐。与当今社会问题,听证会至于广泛的民生超过了转基因运用的问题。当然,对转基因视野开拓是一个命题。。。转什么基因,转人类基因。。。不是方舟子可以代表得了的吖。。。瞎见。

报告纸是灰色的
有如原野
被注入新的蛋白。人们发现
麦穗上的鬼魅,与这些灰色的纸有相同的基因。几个老农
不得不把自己的坟挖的更深
去寻找种子

对未来的忧虑是阳光光最近的思考,最近的诗歌好像都在挖掘这种忧虑,无论是知史而虑未来,还是直接针砭时弊。。。需要系统,形成完整的概念再消化。。。或者说,素材尚不足。但,这节对画面不仅仅是图解,是开拓。。。是猪猪需要学习的。

我行走在苏州的大街上
遇到的第一个熟人就是自己,“嗨”他向我招手
他正在过敏,头大如斗。
范宽早就画出末代山野
头大如斗的更夫,他作弊了几个朝代的烟云。

如果加入婴儿的形象,会让人联想到奶粉问题,,,在这里仅仅表达了对真自然的怀念和对真自我的否定或者痛恨。。。注:后来,阳光光说,吃转基因食品会让人头大如斗,和吃了缺乏蛋白质的奶粉的婴儿一样,好吓人。而现在的食用油有部分是转基因大豆提炼的,大家注意哈。。。

农业部的后院
几个孩子在歌唱美丽的田野
手牵手
他们没有父亲

两千年后的人们,如果那时还存在人们的话,考古得来的应该都是不腐的古尸,如果没有文字记载,他们会感慨今天的人们防腐技术的高超,从生到死都朝着一个目标--不腐。。。
或许,人们追求真身不腐的狂热已经把精神不腐这样的“正”意义完全忽略了。。。。
所以,这是一个物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出了肉体的享受意外,不但没有父亲,也没有人类。

●李显的【谁来写】蚂蚁搬家

他随手揭开桌面上黄边的“国家地理杂志”
南方的初秋,天气还很闷热
要等的人没有来。CCTV新闻频道里欧元区财长会议
各执一词,他注意到天气预报说
“一股强大的冷空气自北向南,未来三天将会影响全国大部地区”
似乎一场雨要来了
他瞅了一眼窗外的太阳和匆忙的路人
继续翻动手中的黄边杂志

整首诗就是一只蚂蚁,这是整体暗喻的魅力所在。
只是,黄色边三个字打乱了整体诗歌的组织,产生了一个小小的分支,但没有进入,更没有结局。不好,至少没有处理好。
各种事件的罗列成为暗喻“蚂蚁”的喻体组,并以“一场雨”作为方向而集中指向“蚂蚁”,很精彩。

●千朔的【谁来写】重生

             ——月亮斜下来,我在妖精的肚子里还原你……晓钟

上面的晓钟两个字很扎眼,好像这句话引自已故文学大师晓钟的某个作品一样。。。比如:“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白求恩

月亮还原了我
那些墓地里的方棺材
正倒著走出历史,走出时间
走出我死亡的记忆

方棺材不好,为什么要将棺材这么形象化?因为图图作怪,其实,不说方,没关系!
将图的走向开拓出正负两个方向来,而棺材和倒着走,具象和行为产生反差,因而使诗歌产生空间和时间的错位,形成诗歌的张力,由点散射入面的效果让人惊讶。

而你所看到的,就是我即将的世界
我正帶著你的爱,进入一场
灰黑荒城

原来,这是正方向,即向下的方向,有让爱得尊严在坟墓中平等的呐喊和疼痛。而这里也暗示了反方向即画面往左的方向为现实社会,为虚伪的生,棺材中没有爱情。

因为你让我擁有一支笔
能生出色彩的,塗抹生命的,比如
一株仙人掌开花,是阳光的腳走出來的
比如蛇和蝎子一样畏懼信仰,虽然
你只是信仰

除了信仰,芊芊还在洞察死亡爱情意义上明确了美好的缺陷。和对肉欲世界的不迷茫!这里的笔不仅指笔,更支精神的控制力,或者是对生命审视的主人姿态。蛇是向下的,蝎子是依靠背部的力量进行攻击,暗喻的重复形成精神抽离之后剩下的不是空白而是阴暗潮湿的象征。

信仰。我

这个“我”有力量!我就是画面中那个明亮的东东,自己去看哈。。。

注:题引为小猪猪特地写给千朔开题的诗句,感谢!

这句多余而且失败,没有诗意。


●龙的妹妹【谁来写】《无路可走》

              ——草和树的寓言


一棵树的种子在宿命的风中
顺风落下,它伸伸腰,站直了

对入侵善意的提醒和警示,自这个题引开始了寓言。这里,一棵不好,指向狭窄了。

草,一圈一圈围了过来
草的根纠结,以草原的名义涨到天边
从下往上,吃掉数干、树叶、树荫和树昨天的影子
直到一棵小树,提着血淋淋的头颅跑远

对于若是群体的草而言,树的种子无疑是强权的,草们的唯一出路是集群,所谓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等等。这里草的指向很宽泛,普适性很强。草的根是暗喻递进喻体,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草原又是草根的递进喻体,精神的力量须要的是正义,是维护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直到小树跑远”是草的出路,这里的结局既是寓言,则与题相呼应,是弱势的出路也是强权的无路。

草的门,很矮很矮

“草的门”的语言结构为淘宝体,这里暗示了网络的力量,暗示了制度的立方体里由民间群聚的力量推动的意义,很矮很矮的网络草民已经形成了制度的革新的推动力,因此,诗是时代的,是寓言也是预言。


●寒山依依【谁来写】倾斜·沸点及其他

●倾斜·沸点及其他

这是题目,你懂的。

   ——你们是不是也看到了呢?穿梭在烛火周遭
     那些年代的钟声和马匹。多么地慈悲而又决绝

前面这个问题好像幼稚园里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呵呵。。。老师:“你们是不是也看到了呢?”宝宝们:“没有~~~”。但听见“哐当”一声,宝宝们:“老师,我们看到了,老师晕倒了~~~”。呵呵。开篇造点愉快的氛围,开心下。。。
这个题引,只须要下面一句足矣。“——那些年代久远的钟声和马匹。多么慈悲而又决绝”。将遥远的画面和现在的情感同时摆放在一条时间线上,共同作用而形成了一种拓扑结构,在可能性上形成扩张,从而给阅读制造了空间和重量。热和冷融合和分离,这个都可以有。

鸟兽离散,天空假月光之名
点燃比废墟更荒凉的夜晚
放牧最后的人形

最后的人形也是最初的虫子,在这里,鸟兽显得很古老,一如侏罗纪的爬虫和冰川纪带羽毛的始祖,这是时序上的具象。天空之于月亮之于废墟之于夜晚,是沿时间线和冷热行走的秩序,自然使然,使命使然。自放牧到回归,命运在一个长长河流里形成和湮灭,让猪猪想起了宇宙的起源乃至最终的分崩离析和消失。

钟摆弯曲如虹,顺势入土
烫伤草木的根须
收走绿。交还大地最初的寂静

这节前两行是时间的临界点,是2012年12月25日。钟摆依然是时间线,但时间已经被扭曲,被倒置,失去了位置。时间入土又是一个拓扑结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事物的毁灭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马克思”,没有无限上升是不是一种宿命?这幅图好像很多人都有抗争和宿命的解读。
这节最后一句属于新纪元一月七日,一切寂静如初,只是物是人非,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物都是一个新生命。这是亮点,到寂静就嘎然而止,仿如已经曲终人散,让人叹息和思考。

而烛火依然在窗下,在足底
在不被遇见的时光深处
引领远去的舞者

承接上节内容,这里从寂静这个休止符开始了后一个节拍,新纪元的烛火产生希望,并逐渐由热到发亮,引领了一个舞者,她肩负着新生向上的使命,渐行渐远。


●墨指含香【谁来写】或者,可以更低

赤裸,挤压,月在这个时候
学会谎言。天边垂直下来的火
水睡着的姿式,多象一首诗
举起每一片枯黄的叶子,钉入路基
这段真相荒废的留白

当尊严被挤压成奴,向上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不如更低,更低地寻找通往天堂之路。所谓,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这是一种智慧和悲悯。月学会谎言特制纯洁被玷污,所以如可以更低一样,这个可以不屑。(谎言后应为句号,因为后面的表达和前面是两个层面)。而低姿态火和水,炙热的心灵和坚毅的行为是值得赞颂的,是一首诗,因此诗是美好的,大家多写。呵呵。枯黄的叶子、路基在这里不是暗喻,是象征,没有弯弯绕,直接指向谎言背后阴暗面。最后提出结果,虽然也许玉石俱焚,但还原了白的本来面貌,还原了真相。

打开盒子,黑暗更进一步
残喘,蜿蜒,低下去的蛇
用腹部以下与我交谈,失血,疼痛
注满又放空,形而上的载体
掩埋我,蜕变边边

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哲学的命题。这节的反复更进一步让自己降低,让诗歌上升。盒子一如潘多拉魔盒,但那些魔道的物事虽然随风飘向世界,但终究因为我的姿态、态度而屈服,他们只能残喘、蜿蜒,也低下去,甚至低声下气地用腹部以下发声。。。并不断失血和疼痛。。。这些魔难道仅仅是形而上?或者形而上的载体?
“掩埋我,蜕变边边”这句不理解,在猪猪看来,没有最终找到诗歌最后的高度。反倒迷茫了。。。。与其这样,不如读完上节就灌水走人的好。呵呵。。。

最后,续个小七的故事,让大家开心。。。

■小七和寡妇的故事续编

文/晓钟

小七并没有陪寡妇进城
他被井盖烫过之后
三个月不能下床
第四个月,小七驻着拐杖来到井边
咕咚咕咚喝水
“转眼天就凉了呀”寡妇说:“野兔子都跑了”
她站起来,拍拍浑圆的屁股
没等小七回答,就走了
小七在井沿上发现一片闪闪发亮的钥匙

光绪元年某月
2011-9-18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24-3-11 15:24 编辑

■中秋赏月同题活动引子帖:《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

文/晓钟

我的猫将时间抱在怀里
她是这间房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去容颜,而心事如月
你的脸早就在窗前,很多年了
在起霜的日子里,我就这么说,这么念过
我不知道今天你会不会来
月光在天上飞,不再是一把刀的模样
我想你,如猫蜷伏在时间里,我在时间里等你
平心静气,姿态安详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让秋有了颜色
让日子有了一个凸起的节点
你笑,你哭,你在今夜思念泛滥
对圆形的物体突兀间有了特别的情感
你是谁?踏遍寒山我找过你。你是谁?
直到君山斑竹不见泪
今夜,月光和我没有关系。你在我的屋顶
绕到胸前。你的脸绕到胸前
不思量,秋风凉

今夜,我的猫将时间抱在怀里
她醒来后的灵动,将打开一扇门。在我脚印
终止的地方是你,夹在诗里的留言
是你的脸撒落的句子,在我和月光之间
是大地洁白,沾满泪水。是我的衣袖
宁静而忧伤。今夜,我不能用孤独这样的词
来描述过往,不能把经历说成水,复杂的滋味
你,不可想象。正如我与你的
忽还乡,鬓如霜

2011-9-12 13:32


■月有阴晴圆缺--品读《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作品有感


文/晓钟

        自古以来,咏月的诗章不胜枚举,因此也产生了不少的经典名篇,就诗词言,如“床前明月光”、“晓风残月”、“明月夜,短松冈”、“月有阴晴圆缺”等等。人们之所以借月抒怀,也许是因为“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暗合了“人有悲欢离合”的人间情事,而圆月之圆满又是人们孜孜追求的吧。
这次的中秋节即日,我们在红颜诗国办了个命题作文活动。一来是因为猪猪最近有时间可以陪陪大家,二来也是为了捧捧红颜诗国丫头们的场,看着红颜的丫头版主们兢兢业业地读诗评帖,而大家确是把作品往红颜的板子一糊就跑,也不帮帮,心疼而为之。三来寒山依依代蹄子打理板子,势单力薄,弱不禁风,也需要大家扶一把而不至美女晕倒月光下等等因素吧。
        这次的命题作文和多数中秋诗文活动一样,以月为主题,不同的是这个即兴活动是一个“三种人称”的中性命题。《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含着“你”、“我”、“月光”(即他或她),无论是团圆实现还是他乡游子,无论是赞颂还是伤怀都可以用来表现,只是依天放言,要把三种人称的关系把握好就行了。
        下面猪猪就来说说朋友们捧场带来月光诗篇。昨晚赏到好大一个圆月,还放了孔明灯,许了愿,又读到朋友们的字,仿如景入画、画从文、文动心,因此下面的字也是那美丽月光光的读后感言吧。

月光滴在花上的疼痛
——读绿Z衣的月光诗篇

文/晓钟

        “月光滴落在花上,竟然会有痛的感觉。”读绿的这首诗,猪猪就这样喃喃自语。绿说,她“在想完美的结局”,在不断地“开门、关门”。在中秋这样的节日里,这样的心境除了如潮的孤单感,还有什么样的心情下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我在想完美的结局
开门,关门
不断地演习人间
如果爱情是飘浮在月亮里的水滴
我可以背对秋风,背对着树叶
不去讨论云层的色泽


        绿说,如果月圆的爱情是“水滴”,我们就不讨论它弥漫于天空色彩斑斓(也许是虚幻)的气息,我们只坚持它的原本。绿说,我可以有“背对秋风、背对着树叶”的决心。这里的“秋风”、“树叶”即是意境,也是意象,具体指向相信大家有自己的判别。
        在这一节,绿将一个中秋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坚定的情感撒落纸上,诗的字里行间浸着亦真亦幻的泪水,在这样一个中秋,人们共有的内心的孤单感与宁静寂寥的月色被交替放大,让读诗的人沉入其中,不可自拔。

今夜月光下缺席佳人
我还在一朵花上出没
空荡荡的院子有露珠儿滴落
斜斜地几支淡竹
你的脸逐渐变得清晰


        延续前节,“今夜月光下缺席佳人/我还在一朵花上出没”。这里的“我”很有意思。前面的“爱情是漂浮在月光里的水滴”,到了这节月光“在一朵花上出没”,这个“我”即是绿的具象,又是象征爱情的月光的抽象。即是具象的疼痛,又是抽象的美好和幸福。是绿特意安排的物我的交融。同时,这种交融也为“我”的述说对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场平台和时机。
        因此,绿用了一串景致来向一个具体的指向述说,(哦,声明下,这个指向不是猪猪,一定是哪位帅哥吖)。绿说:“空荡荡的院子有露珠儿滴落。”这里露珠是一个意象,是为了境而刻意包装了的,是为了营造意境之美而为之的。绿说:“斜斜地几支淡竹/你的脸逐渐变得清晰。”淡淡的月光飘荡在院落里,在竹子间,空朦朦的院子,若隐若现的淡竹也就让日思夜想的绿产生了幻象,那个“你”就变得清晰。
        绿的整首诗运用了隔纱看花的朦胧诗的写法,将一个隐现的美好呈现在诗歌中,并以此淡化伤情内心的感觉,并逐次为自己也为读者累积些信心,那个你既然能够清晰,就一定能够得到。(金圣叹在旁边注解道:“那个你好幸福哟。”所以,绿,猪猪祝福你哈。

附原诗: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绿衣

我在想完美的结局
开门,关门
不断地演习人间
如果爱情是飘浮在月亮里的水滴
我可以背对秋风,背对着树叶
不去讨论云层的色泽

今夜月光下缺席佳人
我还在一朵花上出没
空荡荡的院子有露珠儿滴落
斜斜地几支淡竹
你的脸逐渐变得清晰

2011.09.12



●围炉夜话之诗歌抒情——读柳鸣《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有感

文/晓钟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是一首命题诗歌,也许今天是中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感怀。所以,柳鸣在命题出来后即写作完成了,可谓是应景快手。
       自古以来,伤怀就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只是伤怀的内容不同。有的伤志之不达,故诗言志,有的伤情之不得,故诗抒情,等等。柳鸣的这首诗在猪猪看来应属于后者吧,比如:“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之间/开阔而坦然。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为什么要长相怅望”。如果是言志,则不会有相互,就不会有情投意合“开阔而坦然”一说。通常,我们以为理想(所谓“志向”)是动态的,你怎么追,它都离我们远,似乎它在和我们捉迷藏。其实不然,人的理想是终极而静止的,只是因为人的欲望的膨胀和延伸造成自己无法到达。因此,既然是终极和静止,也就不会有相互。这是我认为这首诗非言志的原因。
       有了上面对这首诗的认知,猪猪就将它看成是故事,是一个关于有着知己之情,有着情投之意而又有着对天地之间的秩序满怀敬畏之心的两个人的故事,是一首纯粹的抒情诗。抒情诗歌有意境和意象抒情等不同的写作方法,柳鸣的这首诗的写作应该说是纯粹的传统意境抒情写作。即将故事隐藏于文字之后,通过对即景的描写,渲染出气氛,营造出意境。从而把作者的情感烘托了出来,所谓情由境生。而文字背后的故事总可以从这些境中找出端倪。是这首诗的成功的地方。
       诗歌的前两节为整首诗的引言,虚拟而美好的月和现实的生活形成反差,形成矛盾体,从而构造出伤怀的氛围,引你入内,去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而结语又幽怨地质问“为什么”收拢,让人读后伤情良久,也跟着作者自问良久……
        诗歌的前两节以引言的形式开门见山。“不要一直往天上望/我们要的结果其实只在地上”,开篇即表述出一种不可能,而这种“不可能”其实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这就会形成阅读的共鸣,仿佛作者在说:“你看,我也有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缺憾美的故事,你愿意听吗?”。在诗歌写作里叫做直抒胸臆,让人好奇又叹息。其后的“霜雪、打着花骨朵的嫩、散发久藏的佳酿”等等都是由月圆而生出的情怀,那是美好的。但那“窝在月色下”的“老饼”分明在告诉猪猪,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有着残忍的一面,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而生活更残忍的一面还不在于现实和虚拟的不可调和性。
       在第三、第四节,作者以质问的语言呈现了人世间扭曲的人性。“你何苦这么飘着久久不肯落下/你何苦,挡在我/和洁白之间”。这里,题目中的“你的脸”成为天上人间的桎梏,成为美好憧憬与梦想实现的篱栅。“我们只想一壶冰心一壶茶的空闲”,“一片冰心在玉壶”说的是纯洁的友谊,连这个都不能,是世俗阻挠?还是作者自身对世俗的敬畏?
       猪猪接着读,第五、第六节作者以剥笋衣的手法将核心内容暴露出来。当洁白的月光“落在黑暗中的事物身上/被吸附成黑色”。流言中伤了美丽的童话,“而你,你洁白的脸如此仓惶/美好而无辜的事物/恰巧在中间”,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的“你”显得“仓皇”,这份知己之心,友爱之情也就挂在了半空,成了“第三种人”。因此,“我心弦震颤/暗哑的天穹中布满白光”,“我”是苦痛的,“间隙如此巨大,却又无一漏网”,“你”也是苦痛的。
       最后,作者将自己的迷茫带给了读者,将自己对前述的“俗”的质问带给了读者,猪猪由此共鸣而深思。“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之间/开阔而坦然。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为什么要长相怅望”,“为什么?我们遥相怅望”。作者让猪猪伤神地想,在生活中我明白自己的内心,与我息息相关的那些活生生的人也明白我的内心吗?他们信任我吗?如果不信任,为什么?再设想,如果与我息息相关的人发生与我相同的故事,我会完全彻底信任她吗?如果不信任,为什么?在这个物化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在说“我相信你”的时候,是否该问一下自己,这是不是一种“伪信任”?在我们越来越沦落成物奴的社会里,真正的信任太过稀少,所以,我们只能在夜不闭户的古书里找寻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读来就像与老友煮酒聊天,娓娓道来,胸中癔气在徐徐月光下逐次消融,叹之息之。作者运用场景为猪猪展现出的月洁如冰心之美的意境,让猪猪动情动容。读后即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感怀。由此,猪猪也认为,在现时充斥着“先锋”口号的诗坛,不管是“伪抒情”、“冷抒情”还是传统的抒情,这都是必要的,情动于衷,发而为言成为诗歌,我们不能因为现代的某些诗歌理论拒绝抒情而去远离诗歌抒情的本质,因为理论是冷漠的,生命之树才能真正为我们遮风避雨。

2011-9-12 17:23  
晓钟于湖南株洲解放解一号茶室

附原诗:

●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柳鸣

不要一直往天上望
我们要的结果其实只在地上
你看那些霜雪
你看那些打着骨朵的嫩
全在窗台上

秋兰即使是铁骨的剑
在案上的白
也如米粒等着散发久藏的酝酿
那一口松动的老饼
窝在月色下

你何苦这么飘着久久不肯落下
你何苦,挡在我
和洁白之间。我们无言
我们只想一壶冰心一壶茶的空闲
青石板多么清凉

流过的水也都透彻
流过的身影也都毫无遮拦
你何苦?我和你也曾肩并着肩
今晚的月光,她要垂直
落在反光体上

落在黑暗中的事物身上
被吸附成黑色
而你,你洁白的脸如此仓惶
美好而无辜的事物
恰巧在中间

要隐匿不止是中秋中的我
你让我心弦震颤
暗哑的天穹中布满白光
这柔和的线
间隙如此巨大,却又无一漏网

你好好看看我和她之间
开阔而坦然。你好好看看我和她
为什么要长相怅望
篱笆低矮,黄狗们熟睡如猫
为什么?我们遥相怅望


●月亮,月亮,我们做游戏——读小树苗《她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有感

文/晓钟

        有一首湖南儿童学声的民谣这样唱道:“月亮粑粑,肚里坐个嗲嗲,嗲嗲出去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我的家乡在罗霄山脉里与江西交界的地方,虽属湖南人,但家乡的方言既不是湖南话,也不是江西话,而是客家话。小时候,表姐一直教我的是“六月六日打白霜,打的野鸡没处藏,野鸡还有野鸡毛,可怜鲤鱼水里浮……”。如果我用方言念下,没几个人听得懂。那时候的秋天,我们常常在晒谷坪玩耍,特别是在月圆之夜,打桂花酿酒,唱的就是这样的儿歌。这是我们的乐趣,而现在的家乡小孩差不多都不知道了。
        读小树苗的《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我的心中就总是浮现出儿时的那些画面,眼睛潮湿,幸福莫名。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她的声音像月光,无风波起
一个浪打在我的脸上,涟漪
荡漾。灯火在远处指引

虫鸣从血管里爬出来,天空
泛蓝光,月亮坐在香樟树上
她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亮
咬一口,唐朝月光流了一地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吧,这是大人的歌词吧。但苗苗从整首歌里截出这句,一方面是为了应题“你的脸”,另一方面是向猪猪打开一窗,让猪猪从这扇窗里看月亮,看苗苗和月亮做游戏,乃至看到了猪猪的童年,那么美好。
        苗苗说:“她的声音像月光,无风波起/一个浪打在我的脸上,涟漪/荡漾。灯火在远处指引。”在影像的世界里,这种手法叫做蒙太奇,即将不同时间线上的画面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叙事的结构,从而让观众产生连续的故事性的错觉。苗苗用声音、月光、波浪、灯火这些由近及远的也许不在一条时间线上的元素组合成一幅动感的画面,让猪猪也由现在而走向更远的现在。
        儿时的“虫鸣”从心中泛起,那“天空/泛蓝光”,表姐说,“你看吖,‘月亮坐在香樟树上/她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亮’”。香樟树是温带常绿植物,在北回归线贯穿的省份多见,和榆钱树一样,因其生命力茂盛和樟木樟子的气味醒神而多被祖先们选为村头树、避邪树,以便让中秋和年节归乡的游子老远就能看到。所以,我们小时的儿歌里也有不少樟树的内容,这是题外话了。

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轻轻婉约,又一个浪打过来
那棵树摇了摇,她咬我的耳朵
“月亮要走了......”

“走吧,走吧......”跟着月亮
回家,灯火潜在暗处,月亮手电
比我的脸要亮,比她的稍微逊色
我们走在路上,她走在我的右边


        好了,地方已经找好,氛围已经营造出来,接下来苗苗和我们和月亮一起做游戏。苗苗小声说:“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大家抬头,你看“那棵树摇了摇”。苗苗说:“她咬我的耳朵”。大家都开心地说:“月亮要走了……”“走吧,走吧……”我们跟着月亮回家……。猪猪想吖,多么美好的情节,纯洁的画面吖。月亮如手电照亮小脸,在右边一直跟着快乐的我们……。

月光包围她,倾入了半个我
月光的姿态从十五楼坠落下来
她说:“今夜月光如水......”
我说:“嗯,月亮真好吃”

        后来,猪猪终于从游戏中醒来,那些童年的美好已经过去了。猪猪也跟着感慨:月光留给他的影子已然不同,如水的月光从城市冷漠的楼顶倾泄下来,猪猪听到苗苗已然梦中的呓语:“月亮真好吃。”是吖,你有多少年生命,月亮能够承载你多少情感,美好的,伤怀的她都被你比拟,被你神思。她总是那么静静地来、缓缓地去,周而复始,不急不躁。

        2011-9-13 15:00  
        晓钟于湖南株洲解放解一号茶室

附原诗

■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小树苗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她的声音像月光,无风波起
一个浪打在我的脸上,涟漪
荡漾。灯火在远处指引

虫鸣从血管里爬出来,天空
泛蓝光,月亮坐在香樟树上
她发月饼,一人一个小月亮
咬一口,唐朝月光流了一地

她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轻轻婉约,又一个浪打过来
那棵树摇了摇,她咬我的耳朵
“月亮要走了......”

“走吧,走吧......”跟着月亮
回家,灯火潜在暗处,月亮手电
比我的脸要亮,比她的稍微逊色
我们走在路上,她走在我的右边

月光包围她,倾入了半个我
月光的姿态从十五楼坠落下来
她说:“今夜月光如水......”
我说:“嗯,月亮真好吃”



●潭本无鱼《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

文/潭本无鱼

多少年来
我用生命给心灵画圆
滚动的弧线围绕在你的身边
一圈  又一圈


心灵画圆是一种渴求,而一圈又一圈指的是渴求的螺旋发展状态,不断地实现又不断产生新的渴求,其实只有最终的圆满才是生命中真正的圆。如高尔基说,直到死亡,“我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借月抒怀,心灵舒畅。

今夜,无婵娟
我登临高楼把天涯望断
你的脸在我和月亮之间
忽隐忽现


婵娟是月亮的代名词,来自于词“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登临高楼。。。”源自于宋·晏殊
的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主旨为离恨苦,这里和你的脸“忽隐忽现”方向相同,在传递离恨苦的基础上,将意境朦胧化,符合现代诗歌情景相容的特点。

空山不见人
月亮的影子,躲入云后
看灯火阑珊


这里的“空山不见人”源自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一首完全的意境诗,可以入画,可以入文。作者引在这里,是试图通过空来表现月圆期盼的实,这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如我们的人生。所以,“月亮的影子,躲入云”。问题在于,无论什么样的阴影都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辛弃疾的青玉案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仿如灵魂飞升于天地之间,借天上月之光华祝福人间的美满。潭本无鱼怀着善的心灵,积极的心态,对人和事,对世间万物的正思维形成了诗歌的意境。并对唐诗宋词重解读,而自诗歌里流出的美好的圆满的愿景。

●蓝月无涯《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蓝月无涯

我和月亮连线
三十八万里不远
据说一束激光照耀
可以浮现你的脸


和月亮打电话,很奇妙。打的是与思念有关的电话,用视线,用光来传递,不远。蓝月看了激光成像电影,厉害,猪猪就没有看过。

可以没有童话
被嫦娥遗忘
诗典里复生你的脸
给月亮一抹惊艳的红


通过诗歌的阅读来呈现一个中秋月夜的追求形象。不知道是指自己还是自己那即将成钢的亲人。反正很美,很惊艳。

我和月亮打电话说童话
你的脸是千年的桂树绣在
诗典扉页之上
历久弥新宛若光的露


自始至终都没有告诉猪猪那个你是谁,没有定义就是定义,是蓝月的而一个小秘密哈。。。这个你送给了蓝月一本诗集,而且是一本唐诗宋词之类的,所以叫诗典。这个人总是那么清晰呈现,说明也许是蓝月的初恋情人。瞎猜下哈。嘿嘿。

●以树《你的脸在我和月光之间》

文/以树

梅子
你真的很美
你挖坑的脸
月亮有时你就有
我抱紧胳膊
也搬不动你月饼的腿


梅子,猪猪没有见过面也不熟悉的但超喜欢的网友,灌水超厉害。所以,以树以灌水的口吻表达了一种想念,让猪猪也有点点想念了。

昨晚你在喝酒
我在厕所忧愁似水
到底要怎样你才肯回头
到底要怎样才能带你走
今晚
我等了很久
等你来追尾
就算腰痛
就算断腿 也要
和你骑上神马
搭上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单相思表达的样板文本,大家可以学习下。。。比如到底怎样才能让你回头,到底怎样才能带你走,其实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说的跟真的一样。。。厉害。

2011-9-18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31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