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324|回复: 135

[讨论] 深居简出请进,我对《悬崖》的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3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悬崖》
——柏桦

一个城市有一个人
两个城市有一个向度
寂静的外套无声地等待

陌生的旅行
羞怯而无端端的前进
去报答一种气候
克制正杀害时间
夜里别上阁楼
一个地址有一次死亡
那依稀的白颈项
正转过头来

此时你制造一首诗
就等于制造一艘沉船
一棵黑树
或一片雨天的堤岸

忍耐变得莫测
过度的谜语
无法解开的貂蝉的耳朵
意志无缘无故地离开

器官突然枯萎
李贺痛哭
唐代的手不再回来

这诗是柏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早期作品。理解这首诗,咱们得先了解上个世纪,语言发生了什么大事。

从结构主义至维特根斯坦,以及现代派诗歌的语言实验,人们逐渐发现,很多东西,是我们强行附加在语言之上的,语言无非是一种符号,一种命名。让我们回到语言之初,那时,我们看见海,第一个人如果说“啊”,那么,海很可能会被命名为“啊”,也就是今天我们看见海会叫它“啊”。当然,现在我们知道它没有被命名为“啊”,而是叫“海”,这个最初的命名,带有随机性偶然性,但,却可以等同于上帝创造光和天地。后来,我们就逐渐在使用“海”这个文字上,强行附加了许多东西,当我们说海时,己不再单单指海了,还可以指胸怀,心绪等等。这就是我们写诗时讲的,要深刻,要拔出意义。史诗是这种写作的一个极端,史诗是从平凡的生活中超拨出神和神圣,为生活指明道路。

这种现象,或者是语言的本质,被哲学家和诗人发现后,诗的世界自动地发生了大变化,因为诗人是人类中对语言最敏感的团体。在这种语言的随机性偶然性自足性(自足性指语言可以在随意编码的情况下,自动地完整地构成自己的世界)被揭示出来后,诗何为?还像以前那样,仅仅把语言当作一种交流工具?写作者是主人而语言是奴隶?语言对写作者没有反作用力?

于是很多诗人换了角度。比如柏桦,写悬崖时,他主张:“诗和生命的节律一样在呼吸里自然形成。一当它形成某种氛围,文字就变得模糊并溶入某种气息或声音。此时诗企图去作一次侥幸的超越,并借此接近自然和纯粹……。”

这段话我现在的理解是:所谓“接近自然和纯粹”,是指他想逼近语言的核心。所谓“一当它形成某种氛围”,是指他要剥离人们原先强行附加在语言上的东西,他要离开熟悉的语境,他要重新编码,他要去陌生的地方。

在以上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解读《悬崖》一诗,应该容易点了吧?

这首诗指向语言本身。


一个城市有一个人
两个城市有一个向度
寂静的外套无声地等待

(这是准备剥离人们原先强行附加在语言上的东西,离开熟悉语境的准备阶段的描述。“一个向度”,还有“等待”,一个向度,就是朝着完全陌生的重新编码的方向前进,会造成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所以“等待”。)

陌生的旅行——当然是陌生的旅行,不是熟悉的老地方了。
羞怯而无端端的前进——对自己当下写作状态的描述。
去报答一种气候——这种别样的写作目的,是报答气候。一种什么样的气候?背影资料己述。
克制正杀害时间——克制住朝习惯方向,坚持陌生,这需要时间。
夜里别上阁楼——这句以下,陌生境地己打开,诗人己进入了。有点恐怖。人一旦离开了使用语言的熟悉环境,是恐怖。比如不懂英语的人,独自在伦敦街上,谁不怕?而诗人对这种惊恐的表述是想到了那个地址,那次死亡,己死亡的人转过头来。
一个地址有一次死亡
那依稀的白颈项
正转过头来

此时你制造一首诗
就等于制造一艘沉船
一棵黑树
或一片雨天的堤岸

(这段还需解释吗?)

忍耐变得莫测——忍耐害怕,前景不明(语言的随机性,使一首诗在完成前,诗人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
过度的谜语——当然是个过度的谜语,谁知道答案呀?
无法解开的貂蝉的耳朵——我觉得这句是语言在作者潜意识中生成的。但用得很好。无法解开对应了莫测和过度的谜语,而“貂蝉”读下去就知道,和下面的李贺对应,可谓天衣无缝。
意志无缘无故地离开——和下一句一起,表述面对语言的自动生成,作者感到无力。

器官突然枯萎
李贺痛哭
唐代的手不再回来——这是点明,传统或曾经熟悉的语境回不去了。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解读。这类诗一般都可以有多种解读。并且这类解读毫不例外地会导致诗意流失。

值得一谈的是,这里,作者“唐代的手不再回来”,可后来,唐代的手回来了,在他的《在清朝》、《苏州记事一年》等诗篇里。现在,我们己可看出,柏桦这只写诗的手,就一直伸在传统里,不回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影所述,仅我个人平时阅读留下的印象,以正规资料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3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利害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3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谢谢兄弟...我可以学到不少好东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3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灌水...等下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23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写这类诗的现实意义,在咱们中国,是挺大的。为何?因为我们,红色就等于革命,谁也不能说是黑色的,对吧?呵呵,而这类诗就能颠盖这种简单而僵直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3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我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23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们。

我现在,反对通俗写法,为何?因为在流俗写法中,写到爱情,就是月光呀,轻风呀,这和革命等于红色,有什么不同?一点创造力都没有,连用旧了的意象别拿来用都办不到,写什么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3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山 于 2006-9-23 00:53 发表
谢谢朋友们。

我现在,反对通俗写法,为何?因为在流俗写法中,写到爱情,就是月光呀,轻风呀,这和革命等于红色,有什么不同?一点创造力都没有,连用旧了的意象别拿来用都办不到,写什么诗?

也有道理...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23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06-9-23 00:56 发表
太推崇隐喻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方向..

我们应该知道..隐喻是在西方德国因纳粹的高压而诞生的新象征手法.就象我国封建鼎盛时期所出现的

高度含糊一样..

而在日益开放的时代下..可能需要一种更具全 ...

呵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反对隐喻了。于坚他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因为隐喻没法和命名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山 于 2006-9-23 01:03 发表

呵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反对隐喻了。于坚他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因为隐喻没法和命名比。

红山兄弟...请多发言,我非常喜欢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坚写了一系列(不是一首两首)命名的诗,手枪可以去看看,都是反隐喻的,写于九十年代。有一首的题目就是: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3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