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了无痕迹 于 2009-11-28 10:11 发表 其实兄弟说的这些理论严格意义是说不是 ... 至于毛教授的文章和诗歌。我想就不必了。堂堂的教授居然有这些高见实在是高——在歌厅有人唱《天路》,唱到“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他说:“此句歌词不通,因为边疆也是人间”。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8 11:06 发表 毛翰的文章和诗歌,不读也罢。如果因为“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他说:“此句歌词不通,因为边疆也是人间”,就得出这一结论,这就莫名其妙了。 毛翰以为,歌中可以唱:“把长安的温暖送到边塞”、“把北京的温 ...
原帖由 小鱼儿 于 2009-11-27 19:31 发表 本次在线访谈互动的精彩问答,将摘要整理刊发在下月(12)月份的《诗歌报月刊》上。 小鱼在广州,问好各位
原帖由 了无痕迹 于 2009-11-28 11:18 发表 其实边疆的深层意思就是鬼蜮就是阴曹地府。君不知古有流放边疆之刑吗?而人间的深层意思就是幸福温暖安康。。那么这样的理解就不会不通吧。。而你这种以字带面得解释我想是不妥的。要么千军万马怎么解释?
原帖由 了无痕迹 于 2009-11-28 11:18 发表 其实边疆的深层意思就是荒蛮不毛之地。君不知古有流放边疆之刑吗?而人间的深层意思就是幸福温暖安康。。那么这样的理解就不会不通吧。。而你这种完全按照字面解释我想是不妥的。要么千军万马怎么解释?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11-28 11:41 发表 昨天在上面办事,没有上网,深夜才匆匆赶回家,所以没有参与问答。 既然毛教授愿意,此帖就挂一段时间,各位会员想到了什么好问题就可随时在这儿提问,烦请毛教授随时回答,再不限于每晚9:00——11:00。
原帖由 石生 于 2009-11-28 11:46 发表 昨天在上面办事,没有上网。。。。 嘿嘿,兄弟这话说得。。。。。。姿势很传统嘛~~ 深夜才匆匆赶回家。。。没被嫂子抓住吧?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11-28 11:55 发表 附庸生雅的多,针砭势弊的少,这对诗歌-------尤其上对创作诗歌的人-------伤害其实很大;诗歌就是诗歌,我认为他永远是一门很很高雅的艺术,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说自己是诗人的,当然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欣赏出好诗歌的好 ...
原帖由 深圳欲望 于 2009-11-28 01:25 发表 先学习毛教授说一句话:世上本来有很多条路,走的人少了,就没得路了。今天主要是向毛教授问一下路方面的。我觉得路很重要,路错了,就打不回酱油回来。 1。诗歌的路:诗歌商业化是诗歌在现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出路吗?不是的话,你认为有什么路子,可以让诗歌发达上市?你认为诗歌股会不会出现,大约在什么年代和季节? 2。诗人的路:诗人的路你认为从什么地方开始,经过哪里,到达哪里?其中重要的路标和路段是哪些? 3。诗民的路:该由谁来发展他们,带领他们?小鱼儿的方式,是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 4。请简单论述一下:诗歌,诗人,诗民的关系?诗歌的国度应怎样建立? ...
原帖由 了无痕迹 于 2009-11-28 17:08 发表 我特地请教了我的老师,在语法上来解释。 在“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这个句子中,“人间”指代,即指代“人与人之间”,是“的”字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一部分,所以“人间”在这个句子中的意思不是它的本义因此不 ...
原帖由 石生 于 2009-11-27 22:30 发表 毛教授在学校里教书,也曾在新诗研究所工作过。不妨介绍一下新诗研究在大学里面的现状。 并且,我发现,关于诗歌理论,诗歌写作者的理论文章和高校里学者们写的理论文章总是有很大不同:比如诗歌写作者的理论文章总是侧重于诗歌与写作者的表达关系,而高校里的学者们总是侧重于诗歌的流派和作品在诗歌史历程中的顺延。这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何在? 另外,对于诗歌写作者,近年来对学者们的理论文章总是存在某些怀疑和不信任感,总是埋怨学者们理论文章的隔靴搔痒和滞后。诗歌写作者和诗歌理论家存在诸多分歧,甚至认为学者们的理论文章与诗歌写作的现状是不相称的。不知道毛教授对这种情况是否有所发现,并且认为原因何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