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247# 这里有阳光 的帖子
共同商榷。
这里有我以前对字词的挖掘的一篇文章。现部分挂在这里。供批判!
对词语的挖掘和感受
,汉语言经过几千年的使用和磨损,布满了污垢和尘土, 汉语言最初命名时,从她的发声,象形,都有其深厚广博神秘的内涵。我们必须在诗歌中努力发掘和激活,给予重新命名。“ 河”和“江”这两个词:“河”是水加可字 ,可之为荷也★给我的感觉是柔顺, 妩媚,让人想起家乡亲切和亲情;当“黄”与“河”组合成为一个具象, 我们就会听到壶口瀑布的咆哮与怒吼;下游的广泛凝滞呓语与呻吟,长久以来淤积形成广袤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的生长繁衍的我们 ,我们的黄皮肤,她带给我们的恩情与苦难。江,长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那些奔腾之水流苍茫天地莽莽大山之间,永远地与岩岸峡谷纠缠;让我想起无限遥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大起大落雪浪翻涌跌宕不羁不息的波涛穿过人类记忆的梦的虎跳峡,历史的岁月的三峡,注入心灵企盼澄明辽阔的东方之波。“我”古文为“ ”,从戈部,是在刀戈之下的一个人。注释说:我顷顿也,按顷顿义与俄同然★。因此在文字形成的战国或更远的时期,人常年累月地互相征战戕伐,俄,俄顷,生命如草芥般被刈割又须臾生长。不论从它的发音和象形都应该是“我?”或“我──”,有问天问地,我从哪里来和“谁主沉浮”的意味存在。它本身是对自己倏忽出现又突然消逝不可知的否定;同时也是在艰难的境况下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肯定。它应该是悲哀沉重、庄严肃穆的,而不是我们在经常交谈和写作中轻描淡写地说出和写出的“我,我们”。“你”,则带有肯定,亲切,命令和支使的成分;“他”“谁也,又邪也。君子不正而不他;又凡牛马载物负他★,有排斥、践踏的份儿。
我还想起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那首著名的诗“元音”元音:A黑,E白,I红,U绿,O蓝……他在自己的幻觉世界里,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事物,以全新的语言,形象的奇异,风格的独特,在世界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想一想我们汉语万成千上万个字词吧,在最初被命名时,以那种种不同的声音,刻写在峭壁岩石羊皮龟甲之上独特的形象,第一次使用或呼喊,曾怎样让我们的祖先热血沸腾,那是何等撼动山岳激动人心动达天听! 我长期生活在三峡,通过不断对三峡文化的了解,对巴民族神秘地出现,强悍地成长,征战,迁徙,对把奉节称为“夔州”;瞿塘峡称“夔门”,对“夔”这个词有着深深的敬意。我认为“夔”应是一种兽,是巴民族心目中一种不可战胜的图腾,类似龙,是龙的前身。
《夔》
我想我们几乎把你全忘了
可你却突然在即将逝去光线的天幕上回眸
在这个火热日益沸腾的夏天 我感到冷
像寓言里偷包谷的熊
掰一穗在腋下一抬臂又将前一穗丢了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一个个欲望在诱惑!
语法拦不住珍稀动物保护法不再保护的 夔
撞断公元1998根柱子 天暗下来
你隐忍低垂弥漫山岭间云的怒气里现出
传说的胯骨 吱嘎吱嘎
震动大地
让我们重新戴上风俗的面具
头顶系上兽角 背插羽毛
脸上涂画纹饰
抖动披挂树叶半裸着躯体
为你而舞而歌 心中又满溢崇敬与神圣
那时连时光也摘下它从不摘下的帽子
呵 我听到的呼喊是松涛般的呼喊 但你始终
用略带忧伤之眸
审视我们
你的沉默高于表述
一米 我无法仰望你的下腭
你的脚趾伸入江中像裸露的礁石
我感到冷
一天堂和地狱都在颤抖
岁月的栏杆一再发出断折的声响
时代这头巨熊
已闯进我们的包谷地里啦
沉潜于悬棺时沉思的风
在落叶遮掩希望与失望辙迹中寻找的风
在生死两岸无法翻阅生存的层岩中试图释解的风
十级大风刮起来了呵
夔 夔!
我走在摩肩接踵拥挤肮脏的大街上
独坐落叶满积无人的世纪末长椅上
想起一两句轻飘飘的诗 真的
我无法保证什么时间被什么人掰下
自己无法从地上拾起自己
我感到冷
巫山、巫溪的“巫”和巴人的祭祀有关。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楚语古民之精爽不携二者又能齐肃中正其能上下比义其圣,其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 能听彻之如是则神明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那寓居于天地之间被深壑峭壁阻隔的两个人十分鲜明生动,既能表明他们蛰居大山皱褶峡谷岩石之间生存的苑囿艰难,也能看到他们坚忍不拔开拓进取自娱其乐的品格。我们对待词语应像对待价值连城的宝石或生命的叶芽,小心翼翼满怀敬畏镶嵌和嫁接进诗行中成为不可剥离的新的生命一部份。让我们重新发掘和发现那些词语最初命名的感受,熟悉它们,就像化学家那样,熟悉每种元素的性质,性能,特点,与我们生命的真情相碰撞,产生从没有过大欢愉,大悲伤,大感动,那样的诗作或许是从没产生不可重复摹拟和不朽的。
★注:见康熙字典674页“江”;450页“我”;92页“他”;354页巫和《北方文学》98.3期 。
[ 本帖最后由 柏铭久 于 2009-12-20 08:4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