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方悄

世味秋荼苦——序《石生诗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石生的诗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的诗句,因为石生是一个走直道的人,这样的路从古至今就是曲折的崎岖的,甚至是绝路是死路,所以连才如江海的李白也感叹“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果是哪怕面前“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依然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因为真正的诗人从来就不是物质世界的顶礼膜拜的信徒,而是精神王国的傲然鄙睨的王子。石生的诗就是石生走在直道上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及思考梦幻的文字记录,因而甜的少,秋荼一样苦的多,这样的诗用古名称说是怨刺,用外国名称说是新现实主义,我喜欢这样的诗,我讨厌云里雾里和忸怩作态,我深信他的一些诗入选任何一本当代诗选决无愧色,口说无凭,还是来点有诗为证:

我想把这些都拿出来
给一个叫中国的老妇人看看
都还给你了又怎么样
我的奴隶本性:都还给我的祖国母亲。
——《无题或者有题》

天国是寂寞的  
请容忍生活的卑劣
——《梦境》

谁能说这不是清醒的行路者的醒世恒言?

他经历过一次对蛊惑人心者的围剿
领略到该如何去识别谎言;
他经历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变革
最后从浪尖沉入湖底;
他经历过一场遮遮掩掩的清理门户运动
目睹了主义对阶级的划分;
他经历过生长和患病
——《像山花一样烂漫》


直到最后
我放弃了胸膛、骨骼
放弃了直立行走
放弃流泪、笑容、味觉和感知
彻彻底底
我放弃了在这里做人
——《放弃》

谁又能说这不是清醒的行路者的警世通言?

诗人们呐
被当作痴呆,怪物
不务正业的懒汉:应当饿死之辈
被当成精神病者
异端,不安静份子
窗外街道上的一片落叶
这个国家的阑尾
于此时此地
你们又该何为!
——《诗人以及诗歌朗诵会》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受到众人的指责  
那将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更深层触摸,因此  
我已经越来越害怕所谓“诗歌”的流传  
这可能将会成为我日后精神破产时的罪证  
——《罪证》

谁又敢说这不是清醒的行路者的喻世明言?

,,,,,,,,,,,,,,,,,,,,,,,,,,,,,,,,,,,,,,,,,,,,,,,,,,,,,,,,,,,,,,,,,,,,,,,,,,,,,,,,,,,,,,,,,,,,,,,,,
读高手方悄的评再看石生头头独树一帜的诗,像读理论实践结合的教科书,我买三本,自留一本,赠大学图书舘两本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2-28 23: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2-28 23:32 发表
读石生的诗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的诗句,因为石生是一个走直道的人,这样的路从古至今就是曲折的崎岖的,甚至是绝路是死路,所以连才如江海的李白也感叹“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 ...



杨兄你才是高手,让你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0-2-28 23:36 发表



杨兄你才是高手,让你见笑了。

真是计算机一样的快手啊,向博古通今中西合壁的诗人理论家方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2-28 23:44 发表

真是计算机一样的快手啊,向博古通今中西合壁的诗人理论家方悄学习


杨兄也学会夸人了?你说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兄弟间要照实说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生站长也完成了人生的大转折,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年薪十多万的白领,同时收获了家庭和两本诗集。口袋再不空空了,于是就决定与小儿等同仁复刊《诗歌报月刊》,每年贴钱几万,眼也不眨一下。君不见不少人大喊热爱诗歌,真需要一点小小的帮助,比如男人一年少喝2瓶伤胃的酒或少抽几包损肺的烟,女人少买一瓶其实并不香的香水(对男人来说,女人身体的幽香胜过一切人造的香水),可是都视而不见或溜走了。所以用诗捞取名誉的假诗人多,愿为诗倾囊的真诗人少,就是肯拔一二毛的半真半假的诗人也很少。所以我很怀疑这项工作的意义,很怀疑小鱼儿和阿生站长是否有些痴傻,痴傻的还有情诗季刊的见闻兄。我也是有些痴傻的人,对这种只要喜欢就干下去、且只谋其义不计其利的行为暗地里叫几声好。”
  办一份诗歌刊物是艰难的,难的不在于稿件,而在于钱,因为我们都不富有,小鱼儿稍好一些,石生只是一个中级打工仔,我捧着一个饿不死撑不死的铁饭碗,而办刊方针第一条是暂不接受企业的捐助,只希望由爱诗的同仁和爱诗的vip会员支撑下去,可是寻寻觅觅也没寻到二三个同仁,vip会员至今也只有可怜的十六个人。但我们仍试着办下去,但愿上天垂怜我们的苦心
,,,,,,,,,,,,,,,,,,,,,,,,,,,,,,,,,,,,,,,,,,,,,,,,,,,,,,,,,,,,,,,,,,,,,,,,,,,,,,,,,,,,,,,,,,,,,,,,,,,,,,,,,,,,,,,,,,,,,,,,,,,,,,,,,,,,,,,,,,,,,,,,,,,,,,,,,,,,,,,,,,,,
这一段文字看下来,觉得复刊诗歌报似乎很艰难,难的不是没有好诗好文,而是没有钱,钱是生命线,比如青海文联期刋,<青海湖>属官办但也活得艰难,十几年前就只印刷800本,少半还是图书館必订的,算成本,十几亇编辑的年工资五,六十万,其实三亇编辑就夠了,就我这亇水平,看得上的也只有两三亇,为了能发点奖金,把半亇身子卖给沿海某省企业,讨得15万元,官办的诗歌刊和话玏其实是婊子,不傍公款傍大款,青海的每年一届的国际诗歌节要邀请国内外诗人二百多,知情人说一星期花销近千万,一个诗和评都很权威的40来岁的省作协副主席连诗歌节的会员都不是,我读了登0載诗歌节诗作的青海湖专刊,有三分之二诗作达不诗歌大厅的中上等水平,沒有鼓鼓的钱包,诗歌报月刊是养不活的,在集资上,我提几条意见:光靠鱼头石头自我牺牲捐大头难以为继,应广开财源,靠大家支持,但诗人老婆爱诗的不多,但不管钱的也不多,故不宜一次捐几百上千,只能积少成多,具体操作,建议月刊每期収取七,八元工本费,一年一百来元,老婆不易察觉,如果要报名,我报终身订阅,其二,动员大家入会,募集资金,首先版主要带头,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3-1 1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帖:我这次汇1888元是有一点私心的,因我年龄早过不惑,有点写总结的意思,想出诗歌小说散文三本书,每本成本仅3200元,是二十年前的费用,当时省作协有亇名额,由于怕花钱名额作废,去年底印的诗本己到封面设计时尚,内有现代派风格的插图,印刷也很精致,且是美国纽约出版,还可以作为评低中高职称的敲门砖,"吃小亏佔工资的大便宜"何乐而不为?
     今年我出一本散文集,明年再出小说集,二千元就返囬了,当然还要找机会,去年下半年大学兼职捞了约二万元外快,便光斩后奏给鱼头汇去1888元,意思是一心一意祝诗歌报论坛发发发,后来老婆发难,我就说连这点自由都不给你不成了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了?
      我的外甥女是,年进帐二千万的皮鞋丆老板,她居然看懂了诗集<波浪的语言>追求自由的内涵,她主动给我向老板们推销二十本,美元价8元,人民币价28元可卖800多元,我说老婆你拿去给儿子儿媳孙女你自巳买件春装吧,马屁拍好之后今年出书的线就迎刃而解
    我手头有本诗人们集资印的<葵>大开版,328页熟悉的诗人有伊沙,马非,秦巴子,叶舟,徐江{没有工作}严力,得儿喝唐欣,马海轶等一百多诗人,马海轶是我朋友,上面有六页诗,相当于鱼头印的诗集十二页给他两本,收资500元,粗粗祘一下,要贵430倍,就两本诗集的行数计,<葵>是我们诗集的四倍,但价格却贵33倍,打过祘盘之后,我们就知道鱼头石头为复活诗歌扱月刋默默做了多少功德了,为了虎年诗歌报旺旺旺,我们大家都来添几把柴啊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3-1 03: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读了杨望远先生的留言,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3-1 01:27 发表
阿生站长也完成了人生的大转折,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年薪十多万的白领,同时收获了家庭和两本诗集。口袋再不空空了,于是就决定与小儿等同仁复刊《诗歌报月刊》,每年贴钱几万,眼也不眨一下。君不见不少人大喊热爱诗 ...


还应该表扬美慧姑娘,不管出书初月刊,都是他免费制作免费跑印刷所的,据说他为了爱情有可能前往北京,果真如此的话,那将是诗歌报的损失!

杨兄的集资建议让我感到了做人难,做男人特别难,男人们怎么活得这么伤心呢,一二百元钱的自主也没有!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vip会员女士要多些。让我们一起为男人洒一掬同情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3-1 03:07 发表
续上帖:我这次汇1888元是有一点私心的,因我年龄早过不惑,有点写总结的意思,想出诗歌小说散文三本书,每本成本仅3200元,是二十年前的费用,当时省作协有亇名额,由于怕花钱名额作废,去年底印的诗本己到封面设计时尚,内有 ...


翘首企盼着杨兄的诗集、小说集、散文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健如风 于 2010-3-1 10:29 发表
细细读了杨望远先生的留言,赞一个!



该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3-1 03:07 发表
续上帖:我这次汇1888元是有一点私心的,因我年龄早过不惑,有点写总结的意思,想出诗歌小说散文三本书,每本成本仅3200元,是二十年前的费用,当时省作协有亇名额,由于怕花钱名额作废,去年底印的诗本己到封面设计时尚,内有 ...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说话了。
但得留个脚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编才气横溢,高文雅致丝丝入扣,评述极为精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真不容易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08: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