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公主如花 于 2011-3-8 18:43 发表 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赞一个! 有希望,有事干,有人爱。 这是幸福生活的九字经。 衷心地祝福可爱的方斑斑和阳光老师三九妇男节吉祥!幸福满满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15 14:32 发表 回答第四个问题 4、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穆旦《友谊》、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中学生都能读懂,诗到底是写得要一般的人都看得懂,还是只有教授学者或只有写诗人自己看得懂? 我坚持百 ...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1-2-15 14:47 发表 烧了一窑“现代”瓷器,成为古董的,毕竟微乎其微。 甚至没有一件。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每天“创作”吃饭的,瓷碗,酒杯。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15 19:54 发表 那我到底是对还不是对哈~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2-16 09:33 发表 不全是,方家的我也一样不全部赞同~ 但这份认知中肯,真诚,而且每个人总需要有自己的认知与思索 你们愿意拿出来共同探讨,思考,而且又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1-2-16 11:21 发表 我们需要向前看,向后看永远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拾人的牙慧,步人的后尘。 所以通过总结以往而想指明方向的,肯定没多大的出息。 只有与过往的反着做,才会被后人欣赏学习。 这是历史规律,不服不行。
原帖由 南舟 于 2011-3-8 18:36 发表 可曾一副道士相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1-3-8 18:35 发表 诗歌的形式总的是趋于越来越自由,但没有诗歌的形式,就叫散文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1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