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452|回复: 112

[讨论] 【诗功夫第二期】斗笠《小院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功夫第二期】斗笠《小院子》

3号作品:《小院子》
作者:斗笠
点评人:白小宇

解梦的老奶奶要我把蟋蟀给她
她头巾上的枫叶何时飘落的
我一点也不知道。

蟋蟀在竹笼里写诗
老奶奶走向院子的角落
并且从那里消失

我记得你将一部电影的名字改过三次
因为蟋蟀的叫声
你这样说,我确实相信了。

回到长满杂草的小院
剩下的时间,我看枫叶的颜色
听蟋蟀的叫声

——————————————————————————————————————————--——
《我在诗歌的写意中》
文/白小宇

写诗的蟋蟀,还在敲键盘。
来了又走了的老奶奶,头巾上枫叶
枯萎的黄,
我不敢说话,也不敢行走,
我怕不小心多看一眼,那叶子,就碎了
灰尘一样,落进心

而碎声,还在持续
在一个人的骨头里,直到他倒塌在地
在脚下。多么安静的散落啊
一地碎骨,疑似月光下的积水
我越不这么想,越有声音在耳畔鸣叫

这不是枫叶落地的声音
不是白骨的声音
不是蟋蟀的声音。
不是,不是。
一定是另有其人
在我为之恍惚的时候,来盗梦
那梦,悄悄的,毫无防备

(随笔)

说完感受,我还要必须再说点其他的。这不是勉强自己,而是有一种遗憾的情绪。诗歌的立意和语言很明朗,对岁月的变迁,对人的怀恋,再想远些,那些厚厚的灰尘就落满了小院子了。诗歌的前两节,在叙述上没有问题,也没有亮点,很安静的把想说的,交代明白。在这里有了第一个遗憾是【解梦】。【解梦的老奶奶】一开场,显出写作技巧下的痕迹。不是说诗歌不可以入梦。我需要的是感受,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愿中进入,而不是拉着我进入,硬性的进入或多或少地遭到一种本能的排斥。第一句可变化,并建议插入到第三行,或许更符合我的阅读习惯,也更好的过度到第二节了。

第三节是一个拉伸动作,跳出去了。场景置换,而情感延伸。往事历历在目。而这节的始句,我觉得这样排列更符合文本和自然,至少阅读时候的情绪是自然跟进的:(如下)

因为蟋蟀的叫声
我想起你将一部电影的名字改过三次
你这样说,我确实相信了。


最后一节回到原来的场景,并没有更多的深入。唯一变化就是【长满杂草】。没有说完的留白。很大。留下的“我”在场景中。遗憾的是没有再去写,仅仅依靠读者的想像,那种状态是不鲜活的,是没完成的。这是最大的遗憾。或许在还原场景的句子上,变化而出变化。

整体来说,有轻车熟路的老道。但淡淡的味道,不够沉。梦与蟋蟀的聚合,也符合解梦之说,题外话了。先说这些,大家纠正,补充。

[ 本帖最后由 白小宇 于 2012-7-9 01:38 编辑 ]
发表于 2012-7-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亮读小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这里有阳光 的帖子

大叔,我先下了。有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谢谢斑竹认真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歌其实真的也没写什么,虚拟了一个回乡下的人,在故乡的小院子里回想过去,会解梦的奶奶收走了他的小蟋蟀(或者是让他好好写作业,不要贪玩),而那时的小蟋蟀是多么好玩的呀,老奶奶不在了。他写电影的朋友对这个镜头修改了三次,他终于相信为什么要修改三次了,因为要设计一片枫叶从老奶奶的头发上飘落下来。现在他一个人站立在这个小院子里,回忆过去,还想听听蟋蟀的叫声,还想看看枫叶飘落。
就是这些。
这首诗里有三个人
1、解梦的老奶奶
2、写电影剧本的人
3、我
小白的批评从创作角度是对的,我曾经说过,我的诗歌有三个毛病
1、文字绣
2、刻意设置障碍而产生的涩
3、意象导致经验和体验的退化
我自己也知道这些,只是不舍文字的魔力与玩耍的心境。这些我会在未来逐步修正。谢谢小白。
问好!

[ 本帖最后由 斗笠 于 2012-7-8 21: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斗笠 的帖子

不客气。不妥之处多多谅解。就这首诗歌来说,我挺喜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在段落上略作调整,也可有不同的效果,先读一回,回头细读再學习~

支持小宇可可,也欢迎斗笠參与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歌其实真的也没写什么,虚拟了一个回乡下的人,在故乡的小院子里回想过去,会解梦的奶奶收走了他的小蟋蟀(或者是让他好好写作业,不要贪玩),而那时的小蟋蟀是多么好玩的呀,老奶奶不在了。他写电影的朋友对这个镜头修改了三次,他终于相信为什么要修改三次了,因为要设计一片枫叶从老奶奶的头发上飘落下来。现在他一个人站立在这个小院子里,回忆过去,还想听听蟋蟀的叫声,还想看看枫叶飘落。
就是这些。
这首诗里有三个人
1、解梦的老奶奶
2、写电影剧本的人
3、我
小白的批评从创作角度是对的,我曾经说过,我的诗歌有三个毛病
1、文字绣
2、刻意设置障碍而产生的涩
3、意象导致经验和体验的退化
我自己也知道这些,只是不舍文字的魔力与玩耍的心境。这些我会在未来逐步修正。谢谢小白。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文字绣
创新语言与文字绣是不同的,与新鲜的语态和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也是不同的。
2、刻意设置障碍而产生的涩
这个往往发生在解构事件之后的再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陌生化和奇异,常常会构建奇怪的叙述结构,导致事件不能还原。
3、意象导致经验和体验的退化
如果不能在建设过程中消解和遮蔽意象本身的词性,将覆盖你的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斗笠兄揭谜太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完全可以再等等嘛。
现在已经这样,也不好再作解读了
只是希望以后的诗作者尽可能不要现身这么快
等待对作品阅读的争鸣产生后再澄清,释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8 22:24 发表
1、文字绣
创新语言与文字绣是不同的,与新鲜的语态和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也是不同的。
2、刻意设置障碍而产生的涩
这个往往发生在解构事件之后的再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陌生化和奇异,常常会构建奇怪的叙述结构, ...

1和3我就不深入细谈了
只想重点说说2
关于诗歌的陌生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一是诗歌审美的要求,这只是其一,重要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将鲜活的语言及时代特征容纳到诗歌的文本中,从而为诗歌找到时代的新鲜的血液,这个才是诗歌陌生化的生命力所在。写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就容易人为导致诗歌走向枯燥,走到绝路

可能性是根据文本本身的需要及作者对于表达和文字驾驭的需要发生的。这是诗歌发展的内动力和外部压力作用于诗歌的具体表现出的反作用力。作者大可不必因为必要性而将可能性任意发挥,随便运用。只有文字语言习惯在一代人逐步了解、认识、熟悉并趋于接受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进行创新的引导,实践、运用和推广。

[ 本帖最后由 温柔刀 于 2012-7-9 00: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解读后的新成文本,是一种诗性的解读,也是一种创新式的再创作。主题符合并尊重了原创,且在语言惯性和词语的透析上有了明确的归宿。值得学习和肯定。

支持小白

[ 本帖最后由 温柔刀 于 2012-7-9 00: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7-8 20:53 发表
不客气。不妥之处多多谅解。就这首诗歌来说,我挺喜欢的。


呵呵,我也喜欢,因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却是那么的熟悉和舒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9 0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