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15 15:01 发表 
诗山有路的作业都是基础写作,目的在学习和强化基础科目,不是要超越什么,因为我们都是诗歌学徒。我觉得,翻寻旧迹,这条路是每个人都必需走的,
另外,新诗不管怎么新,都还是诗,古人创造的美感经验,是值得继承的,能不能 ...
翻寻旧迹也好,盛放新意也罢。多知以题材规划的,少闻以形式界定的。
就好比拎来一条鱼,招呼大家各显厨艺,阳光以红烧拿手、城子以清蒸见长、酒桶以干煸老到、丫头以水煮应手,风味十足,异彩纷呈!好啊,赞!(口水中啊哈哈)
可现在拎来一篇干煸的国标(大概类似于馒头的直径之类的中国式国标哈哈),需按此标准制作一切菜品,于是乎,阳光干煸萝卜、城子干煸青豆、酒桶干煸牡蛎、丫头干煸肉丸,最关键的是,不可加入辅材调料,还要煸出鱼的外酥里嫩、余味无穷之口感!如此魔幻的菜品,只可能出现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莫言的小说里呵呵!
再退一步说,即便是干煸的厨艺真的是汉席之精粹,必须传承光大,有人专攻此艺,以成楷模,也就够了。并且,即便长于此技者,也需看材用技,断不会万菜一法!一人尚需灵活应用,更何况百十千人,何至于人人都要来干煸一通,令天下无席,惟干煸也?哈哈哈
衡量一个作品的优劣,人人怕是都有一个标准,但有一个标准是一切标准之基础,即是独具个性。如果有一天老夫扎进论坛,抬眼间,白茫茫一水的阳光文风,红彤彤一色的城子词句,那一定是你的这篇作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关键作用!哈哈哈,估计论坛也得更名为诗歌流水线了吧?
套用一句名言,老夫未必能欣赏每个人的个性作品,但是老夫誓死捍卫每个人呈现自己个性作品的权利!
似醉非醉之间,上述行文的逻辑还算清楚吧!如果有言未及意的,天亮了再来讨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