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17 00:25 发表 一般人会认为,语言学是语言学家的事,诗人不可能像语言学家一样去钻研语言学问。诗人是语言学家吗?我认为,诗人至少应该是半个语言学家,诗人不一定能像语言学家那样把语言学问做的那么系统深入,但是,诗人应该在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17 00:40 发表 诗人绝对不能是只会玩语言花巧的人,我个人不信任新诗现在的环境,是因为我无法看到诗人全面的能力表现,文字语言是需要用文字语言来证明的,这也就是说,诗人应该有语言以外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而不是用眼花缭乱的、 ...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17 00:47 发表 我们不说别人,就问自己,遗漏了多少基础性的东西?就拿古典文学写作来说,我们掌握了几分?古人的审美标准和我们现在的审美标准处在哪一条水平线上?我们现在达到的是古人达到的哪一个境界?我们是爬越了古人达到的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0-17 10:37 发表 而我觉得,现在的环境是产生新诗最好的环境,它的经济动态以及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政治及战争因素,还有与世界为敌的恐怖主义。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17 11:30 发表 这样也很好的,这样才像一个大家庭,有矛盾,有纠纷,有小人,有奸臣,有侠客,有贩夫走卒,有人隔岸观火,有人不问不闻,这才是江湖,这才是云云众生相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17 11:45 发表 我们应该看到,其实,有很多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存在.书画界都很普遍,只有诗人对这样的事情心不在嫣,或羞于启齿师从某某某什么的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17 11:55 发表 一夜成才的现象太普遍了
原帖由 熊悟为 于 2012-10-18 15:15 发表 回到原题,我只是觉得,一个题材,大家用自己个性的风格来表达,比一个风格,大家望里面填题材,对写作的帮助更大。 所以古代科举也罢,临宴也罢,多是出题应诗,还没见过出形式,而填题材的
原帖由 熊悟为 于 2012-10-18 15:06 发表 急功近利嘛!试问现在有几个人敢拍胸脯说,只为纯粹的写作,面对名利,无动于衷? 扪心自问,老夫也做不到。要是有人拿游艇跟老夫换唐诗,没准老夫就答应了哈哈!
原帖由 熊悟为 于 2012-10-18 14:58 发表 古代的师从,与现代的师从,有天壤之别。古代老师只高言广义,学生自寻思进。现代老师,连素描的线条角度都要指导,所以中国当代艺术日没,鲜有胜于蓝者。就是你的那句绝句。
原帖由 熊悟为 于 2012-10-18 14:52 发表 记得你乃一腔热血之人,面对曲直之事,啥时候也开始和稀泥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