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遮面

【七天】欢迎畅所欲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多次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点线体 于 2012-12-25 10:11 发表
顶一下
有心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柏相 于 2012-12-25 16:24 发表
  
  
  1、第一天:就如今天一样,不可言说、不用言说或不能言说;
  2、第二天:
    《启示》:启示不是提醒自己,而是告解别人;开口说话的“死人”,也许是极度郁闷和极度彷徨的象征;也是对 ...

哥哥,读得仔细,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谈笑指间 于 2012-12-25 17:11 发表
细看了一遍,很有力度的……,祝圣诞快乐。
同祝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希群 于 2012-12-25 18:21 发表
欣赏首席深厚大作!问好!祝圣诞快乐!
见笑了,同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邱也也 于 2012-12-25 22:45 发表
值得多次阅读。。。

也也的小鼓励,我收着了,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1《启示》

“你死了吗” 一个孩子问
“嗯,我死了” 我答道
他张张嘴,并没有喊出声。

“你死了吗” 另一个孩子问
“嗯,我死了” 我答道
“阿门,你可以见到上帝了”
他一边祈祷,一边向灯海走去
天空,好像有什么东西
攫住了一朵小小的星——

(正如萨曼所说,我到来那天
天穹形成凹凸的纹
那并不令我怜悯的画作中
我活着,而他们不知道
一种不能移动的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3《光,弯曲着伸向……》

我想到了有画板的角落
上面用白色的颜料写着:警报器,
一只粗大的手指
疲惫不堪的蹲在基因、DNA、核苷酸之中
我说,什么?与子偕行?
你,摩卡叔叔
担心,大可不必充当不朽
从玛丽医院出来,医生怎么说的
那是犹大干的勾当

当另一种气流闯进他的房间
面前是6个杯子,水和骨子
它们充满神秘的语言‘肉体将会腐烂’
一个老祖母在叠牌,她梳辫子
喜欢粉红的裙子。第一次我不去想
‘凭什么我处在你们的掌握之中’

踌躇的面孔变得麻木不仁
倒在不幸的人,那篇日记里
与墙上的影一样平行

都很棒,这一组有小调整,更微妙但也更灵动。
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天实在忙,空了继续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有些诗歌适合多次阅读。。
踢踢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12-20 21:29 发表
倒是真推荐你读一下《百年孤独》,诺奖作品诶。莫言获得诺奖也源自于此的。。。这部作品对中国中年一代作家的影响非常大的,很早以前,我读马原等的东东,着迷,顺着他们的足迹在看到了百年孤独的。。。。。

魔幻 ...



魔幻不是说神鬼的故事,只是一种写法而已,时序、空间、人物、故事经常倒错,让人产生恍如梦境的感觉,当文字深入内心之后,久久挥之不去,如魔如幻。。。很神秘,如拉丁文化的印第安人一样。。。。自由而难以述说。。。


这方法没写过。。
对了,猪猪,近来还这样写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2-12-26 21:02 发表
3《光,弯曲着伸向……》

我想到了有画板的角落
上面用白色的颜料写着:警报器,
一只粗大的手指
疲惫不堪的蹲在基因、DNA、核苷酸之中
我说,什么?与子偕行?
你,摩卡叔叔
担心,大可不必充当不朽
从玛丽 ...

其实还是无头绪的,现在就是放松一下自己,去做一些破坏,然后再调整,因为惯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2-12-26 21:03 发表
这些天实在忙,空了继续读。

知道,年底都忙。。。最近我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12-12-23 14:41 发表
这里十分热闹,进来感受。
以为你会砍我一刀,原来是凑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伦理以及社会学角度来审读,作品的深度及力度是有效的。
从纵向的社会结构及横向的大文化现状,作品能够很宽阔地覆盖它们,并且呈现出一些典型的社会现象与伦理特征。因此,从探索和创新角度来说,是值得阅读的作品,也值得保留。众多人推荐。精华留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