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花土

浅读淡若春天的三首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陆才分这个派,台湾只有一个词,就是现代诗,分別于古诗与近体诗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孤岛文化,以前是凄惶不安顾影自怜,之后也孤芳自赏不可一世过,现在是寻根寻到了自己都否定自己的程度。
我个人感觉哈。不一定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两小时以内下可以停下来认输,赢了的我请他喝酒,输了的我请她吃饭,圉观的我请大家上酒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1-9 12:14 发表
和以前的诗比,你的诗多了许多实实在在、具体可感的东西(它们来源于平淡的生活而你安于它们),正是这些东西让你的诗变了样,读起来生动,而不是空乏而谈。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从开始 ...

你来诗歌报不久我也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1-9 12:15 发表
至于朦胧诗的说法,我倒觉得无可无不可。我同意一种说法,所有的艺术,凡以派别主义自居,均会走向死胡同。而所有的派别与主义,都可以相通,取其精华。

说法不错。我到不是要给你贴标签,想到了就说了。这件事应该是三年前说的了,后来,忘了是什么事,大家没沟通好,我喜欢删自己的帖子,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1-9 12:18 发表
如果花土非要说我受朦胧诗的影响,这倒是可以同意的。因为朦胧诗毕竟是文革以后,影响最深远的中国诗歌流派。而我们如今在这里写作的大多数人,都是此后生的,如果看诗看得早,也是看着朦胧诗长大的。不受影响,那是 ...

确实是这样,昨晚上,我本来想接着写这一点,实在是困了,就没有写。我想,现在写诗的人当作,该有百分之八十是受过朦胧诗影响的,拿我自己来说也是,我从明信片开始接触新诗,并且在明信片上写新诗,都是模仿汪舒席的。因为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呵呵才培养起来的写诗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罂粟来读花土土的好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我也深有同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1-9 12:21 发表
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对于朦胧诗的鉴定在艺术形式上如下: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如果从这点来说,我觉得这说法本身就“朦胧”。新诗大多都会用到象征手法,也正因为意在言外,言之不尽而吸引人。 ...

我对朦胧诗不敏感,毕竟,朦胧诗是汉字架设起来的诗歌,诗人再无能也不至于把诗写得比我的作文难看。实际上,我觉得初期的朦胧诗很悠美,只是因为接触这种类型的新诗时间太久了,后来涌现的诗人们也写出了更优秀的新诗,所以,我才看到了朦胧诗的本质,这条路很容易走到尽头,而这和诗的好坏是无关的,潮流一刻不停歇。另外,我想,朦胧诗是新诗的必然阶段,无论它是怎么来的,经历过什么样的演变,从汉语言的角度去看,白话用于诗的写作,肯定会经历一个由易向难的语法选择,结果,新式修辞很快就淹没了朦胧诗。诗人是一个社会群体,诗歌本身也是一个群体,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诗歌,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各种诗体,各种写法都有人喜欢。有不同才有派生,才有艺术的不断进化。诗人一半是艺术家,一半是哲学家,艺术需要想象,而哲学制衡着想象,没有这种制衡,艺术将会变成什么?艺术将会回馈给社会什么?我想,那么多人写诗,有的人只顾着向前冲,让想象无度地蔓延,这种想象是危险的。当然,肯定还会有人能清醒地看到诗歌的发展演变过程,他们会一边走一边回头看,这种回顾绝不是畏首畏尾的表现,而是必需的自审和内省。一个人用一生去追求诗歌事业,怎能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检查自己走过的路是否合符艺术发展的规律?呵呵,扯远了

[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3-1-9 21: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罂粟~ 于 2013-1-9 21:16 发表
罂粟来读花土土的好评,问好

罂粟好!工作太忙了,读的乱糟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3-1-9 12:25 发表
谢谢你喜欢这三首,把我的博客抖翻了,让我闻到了故纸堆的味道,哈哈。

还有一些,没时间去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3-1-9 12:29 发表
花土,春天。容我说一句。
象征手法,能不能不用,或者少用?
朦胧派其实不是一个派,在我看来它仅仅是语言的指向不够明确或者不敢明确而造成的诗歌现象。

象征手法和崎联手法一样,都是垄断性手法,一旦应用了象征和崎联,别的手法就没有生存机会,象征还好一点,崎联的破坏性更大,它不光垄断了其它修辞,还颠覆了语法秩序,可以这么说,这是汉语的最后一种修辞,如果坚持使用这种写作方法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3-1-9 12:42 发表
“所有的艺术,凡以派别主义自居,均会走向死胡同。而所有的派别与主义,都可以相通,取其精华。”
这个论点很赞同。春天路子会很宽,快乐地写下去吧。

同则死,不同才有机会变,才会有永远的诗。这个发展规律好像没有什么漏洞。问候百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晚上好!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飞飞 于 2013-1-9 12:43 发表
其实大陆才分这个派,台湾只有一个词,就是现代诗,分別于古诗与近体诗而已

嗯!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看台湾的诗,因为那些年,食指的,欧阳江河的,西川的,海子等等的诗,我实在是找不出属于诗歌的,美感,
(补充一下),当然,我那会才是初学,现在也没什么太大变化,只是,中国人写的诗,像我这样一个中国人读不到感动,这肯定不会是我的问题。哈哈

[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3-1-9 22: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