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059|回复: 83

浅说囚肉的《旧书铺子》之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小说月刊》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小说月刊》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小说月刊》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小说月刊》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小说月刊》
千禧年    佳寺选  《知音》《读者》《故事会》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              《故事会》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              《故事会》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              《故事会》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              《故事会》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
金庸着    琼瑶着  《知音》                              
              琼瑶着  《知音》
              琼瑶着  《知音》                                
                           《知音》
                           《知音》                             
                           《知音》                                    
                           《知音》

诗者,没有定论什么叫做「诗」,唯透过文字所架构为诗,思想传达能明白。而囚肉的这首诗,却发生了让许多读者以为是形式上的伪诗,我想,这对一位写诗者,恐是极大的误解。当然,我也不敢说一定读懂诗人所写所想传达的意涵。一来这当然也受到一些文化环境和生活社会养成的关系,二来可能彼此对于生活上所关照的事物也有不同,故本文只能说是我个人揣测其意涵而浅说几句。

不可否认,我认为诗人在这首诗的创作是用心的,且刻意用了所重复、堆栈、统一、律动及隐喻等修辞、修辞章节等手法。但也因为同时使用这么多技巧,诗人取巧了一些文字的传述功能,同时也造成读者的「隔」。至于诗人与读者之间最大的「隔」,就是呈现的关键文字太少,而且又少了许多连结词,再加读者在阅读时受到重复字词的影响太大,一是无法自行思考,二是惯性懒得思考,于是这首诗在读者心中就成为怪诗,或者是伪诗。

这首诗所出现的字词只有「金庸着、琼瑶着 、《知音》、《读者》、《故事会》、《小说月刊》、千禧年、佳寺选」八个字词,题名为「旧书铺子」。首先说「旧书铺子」一词的意涵,它不仅是卖旧书,事实上它也收购旧书,所以我们可以从许多读者所认定的想法先来看,诗人这样整齐排列的形式,有人说像「书柜」,有人说是「出售展示」,所以说明白就是「图象诗」的形式,这当然可以是一种创作的说法,而我个人认为,诗人的目的应该不只是如此。

从诗人所选择的相关字词来看「金庸着、琼瑶着、千禧年、佳寺选 」这四个词是彼此代替词,也就是这是一组对照,「金庸」是江湖、武侠的代表(即工作、江山),「琼瑶」是文艺爱情的招牌,但一直到2000年时,人们被心中所关注的事被「千禧年、佳寺选」这两件事所取代了,不过这个专注话题没有持续很久,很快的,大家还是回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爱情」的焦点上。另外诗人罗列出《知音》、《读者》、《故事会》、《小说月刊》这几个字词,在其所排列的形式中可以发现,《小说月刊》是最短的,这可以说明「旧书铺子」的买卖现象,同时也呈现出人们内心的一种态状。就「旧书铺子」来说,《小说月刊》可能是买进卖出最好的书籍,但由此观察到读者的现象,也就是多数人们是沉浸在小说所创造的幻想世界里,所以多数的人是比较不愿意直观社会,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关心社会的现象;由《小说月刊》一词再来看诗人所列的《读者》《故事会》其内容可能比《小说月刊》没那么精彩,但一样还是受到读者的喜爱,而惟独《知音》一书是乏人问津的,这也同样传达了诗人心中所要真正表达的意涵,人海茫茫之中,这么多诗人、作者、读者,乃至四海之内皆兄弟之人间,人与人之间看似近,却是远,大家心中的世界只有自己所专注的世界,谁是谁的知音,其实是难以寻觅的,就连诗人他知音何在?恐也是诗人所要问的。

而全诗所表现的,不过是从字词上、形式上或艺术技巧等,其实都可以看到诗人的用心及其寄寓,虽然这样的创作方式并不是前无古人,也不会是后无来者,但就其诗人所创作的创新精神上来说,还是值得鼓励的;此外,从其诗所传达的象征、隐喻和指示,也是拿揑得相当精准,就其个人创作而言,亦是另一个突破。当然,以上文本也只我个人阅读诗后,所得的一个小感想,分享与大家参考之。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喊肉肉进来看看我读对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角度很新鲜,解析很独特,大家都来读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首先是用来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确实真的没读明白,我暗地里的理解是图形显示寓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5-31 11:09 发表
但是我确实真的没读明白,我暗地里的理解是图形显示寓意


可能有诗意,但不一定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画一幅画吧,更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3-5-31 11:12 发表


可能有诗意,但不一定是诗。

不是说,有诗意的就是诗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会把诗歌引入歧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3-5-31 11:07 发表
诗,首先是用来读的。


首先是写出来然后才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3-5-31 11:18 发表
这样会把诗歌引入歧途。
衣服别担心,我考量它目前还不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哈,只是在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3-5-31 11:16 发表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多么痛的领悟啊。这是继梨花体,羊羔体之后的新体,叫肉肉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是肯定的,只是诗歌是一神圣的美的艺术!不应该这样来写,个感,说错了,见谅!

[ 本帖最后由 静雪 于 2013-5-31 22: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5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