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5-9-19 11:24 编辑
致青春 ——写给已经流逝的八十年代 (一) 我没有写过长篇小说,虽说曾经也有点狼子野心,想写个长篇,但对于文学,至今仍无所建树。 当中年的流光渐渐漫过我脆弱的心空,我觉得不留下一点记忆恐怕会成为人生的缺憾。我向来相信, 小说家和政治家都是骗子,无非目的有所不同而已,一个不善于虚构的人,要写长篇,是一件痛苦不 堪的事情,虽说艺术可以虚构,但我还是想写写真实的生活,这样我就不必为一个又一个关联的情节 搜肠拓肚。闲话休提,进入正文。
课桌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工工整整的抄了一页的字。那是我刚从《辽宁青年》中摘录的一首诗。 走向远方 文/汪国真 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
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 我们学着承受痛苦。
学着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
把眼泪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
那一天,哪怕流它个大海汪洋。 我们学着对待误解。
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成饮料一样慢慢品尝,
不论生命经过多少委屈和艰辛,
我们总是以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
醒来在每一个早上。 我们学着对待流言。
学着从容而冷静地面对世事沧桑,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这便是我们的大勇,我们的修养。 我们学着只争朝夕。
人生苦短,
道路漫长,
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
我们不停地走着,
不停地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走向远方,
从少年到青年,
从青年到老年,
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 最近抄了不少诗歌,泰戈尔的,徐志摩的,还有席慕容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汪国真的诗歌。我喜欢这种没有矫饰的情感,作为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我没有理由不喜欢这样的诗歌。“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这些文字,很明白,就算是用了比喻,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不像舒婷和顾城,有些诗句太晦涩,我简直看不明白,什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作为宣传委员,我常常摘抄一点正能量的文句来鼓励士气。 我也想写,可是我这榆木脑袋,构思不了那么精致的句子,像格言一样,乖乖,还是多背一点,写作文随便嵌入几句,文章就有闪光点,说不定能骗点分数的。 晓鸣,你还不走吗?都十一点了。我看了看空荡荡的教室,果真,就只剩我和她两个人了。唉,一个晚上又泡汤了,为了做那几道数学题,我几乎牺牲了大半个晚上的时间,弄得一头雾水,为了缓解疲劳,索性休整一下。我说的休整,就是写读书笔记和记日记,虽说都是记流水账,我还是乐此不疲,这不,等我抄完《走向远方》时才发现,地理,政治和历史都没有预习呢。最怕的是老师课堂提问,可能是我的名字太好记,每个老师一个星期总会提问我几次。要是明天提问到我,该怎么办?没办法,等明天早上突击预习一下吧。 虽然是中秋已过,南方的气温还是居高不下,我冲澡回到宿舍,大家都还没睡意,还在讨论着本次月考的排名。月考的文科第一是何芙蓉,她是以未分科时年段第五的排名分到文科班的,在文科班也就鹤立鸡群,遥遥领先,因而,好几个比较有竞争实力的男同学又议论开了,半期考绝不能再让何芙蓉排在最前面了,要不就是我们文科二十二个男同学的耻辱。 我们班是典型的女儿国,八十年代的高中,一般情况男生是女生的两倍,可是我们班女生反而比男生多。这就是文科特色吧。其他四个理科班,女生就成了国宝,比大熊猫还稀缺。每个班的女孩只有五六个。 还好高中阶段,大家的心里想着的都是共同的目标。恢复高考不到八年,所有人都希望通过高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年年高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成了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对于出身农村的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都别吵了,大家都睡了吧。要不明天就起不了床了”。我只好央求还在兴奋中的同学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