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落花有意啊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下面引用由卓羽心2005/09/05 09:19pm 发表的内容:
什么某个时期 某某时期啊,还大多数人喜欢汪国真、席慕容式的诗歌,而后来,大多数人又对那些诗歌感到冷淡了,//简直是不顾客观实际情况的妄断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 汪在新诗变革中做的是比较成功的一位  建国以来 ...
哦,我贴2首汪国真写的: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不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怀想》
我不知道
是否 还在爱你
如果爱着
为什么 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 记忆没有随着时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 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 那样美丽
我再贴一些汪国真的简历和成就:
1。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2。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
3。他的诗集(《年轻的风》、《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等)至今已印行近100万册。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4。2002年汪国真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
5。2003年他又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书画之魂——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大观》一书。
这是不容置疑的,确实在建国以来,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1。汪诗的销量为什么会这么大?
2。你个人觉得他的诗好吗?
3。全国人民为什么会买汪国真的诗集?毫无疑问,汪国真的诗集是大部分老百姓买去了的,不是被行政机关买了去的。

我个人认为,“汪诗”在市场上的茁壮成长,带有明显的快餐文化和易拉罐文学的特征:
第一,高度通俗,他的诗歌实际上是将几千年来的至理名言,以押韵分行的形式更浅白地表达出来,放弃了原创性,是对精英思想作简陋的复制和拷贝;
第二,彻底放弃经典性写作,实际上他的成功之一在于利用了“大众文学”和“经典文学”之间的矛盾。
第三,他代表了一种诗歌写作倾向:在人们对朦胧诗不知所云的情况下,在经历了海子式的悲怆式自戕之后,人们只需一种非常轻盈的“哲思小语”,象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上,以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面颜。我知道,很多人把汪国真的诗集供在他们的梳妆台上。
第四,商业的因素。
举例来说,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文学来说,“鸳鸯蝴蝶派”在当时中国懵懂的商业社会中似乎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报纸和畅销书曾经为出版者乃至作家带来巨额利润。电子传播媒介----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崛起之后,机械复制的生产能力与前所未有的传播能力致使大众传播一度成为利润最为丰厚的行业。文化产品终于有了可能成为商品,大众是“革命的主力军”这一身份被削弱,在商业社会的语境中,大众的身份被界定为“消费者”。
发表于 2005-9-7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1。汪诗的销量为什么会这么大?
因为汪诗是有艺术生命力的 是有群众和读者基础的 表达出了人们的心声  有引人共鸣的特点 任何文学作品无论什么流派风格类型 高雅或者通俗 它的认识 ,教育,美感和纯粹探索性价值是需要通过共鸣才能够实现的  自诩说好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比较好笑 因为读者大众的支持  汪诗才最终得以推出 后来引起了媒体的注意甚至推波助澜的炒作 没有读者的支持与喜爱 难以长久 同时客观上也有时代的契机和社会心理背景的配合因素  
2。你个人觉得他的诗好吗?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认为汪诗写的好!是好的诗歌作品中之一种 就象花有很多品种香味 多样并存  但显然前提是他是香花  不是毒草和腐糜之物  比他同时代和现在的许多作者都写得要好  但不可能是绝对和极至的好?事实上没有任何事物和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吧  包括你尊崇的那些作者或者你自己 理性一点的立场态度应是好处说好 坏处说坏才客观全面些 汪的作品如果说有不足 正如他自己所谈到的 就是对生活的阴暗面揭露与批判的不够   而表达形式上我个人觉得还可以更加多样化
3。全国人民为什么会买汪国真的诗集?毫无疑问,汪国真的诗集是大部分老百姓买去了的,不是被行政机关买了去的。
这是好事啊 说明他既不靠关系背景  也用不着刻意去讨好谁  只做他自己 以他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读者大众发自内心的广泛支持爱戴与认可  行政机关买了能代表啥  最有说服力的是读者和时间的检验  
而且老百姓怎么了 老百姓是创造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主体  所谓精英与专家也是从这里面分化和成长起来的 毛泽东最早只是个北图书馆管理员和教书先生呢  许许多多有才能有造就对民族和社会有贡献的人都是从老百姓中从最底层走出来的 都是人民的一员 还有说消费者 国家主席难道就不消费了 不读书看报了?不消费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了?各领域中有成就的人难道就不消费了?这些人都脑子犯混 不如那些自诩高雅 故作高深状的所谓学者专家了? 确切的说消费者或者读者大众是一个多样化成分的客观存在  如果有人认为汪诗写的不行 那他可以自己拿出更好的作品来竞争 甚至灭掉汪的作品 呵  赢得读者的尊重与热爱 超越时间和历史 否则只是嘴上说谁不会 有何难?
其实最近工作一直比较忙碌劳累 不怕朋友生气 以上说这些多自己感觉有点浪费的 熟我从来都很少回帖 很少参与这些讨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下面引用由卓羽心2005/09/06 08:32pm 发表的内容:
1。汪诗的销量为什么会这么大?
因为汪诗是有艺术生命力的 是有群众和读者基础的 表达出了人们的心声  有引人共鸣的特点 任何文学作品无论什么流派风格类型 高雅或者通俗 它的认识 ,教育,美感和纯粹探索性价值是 ...
有群众基础和读者基础,并不代表汪诗就是有艺术生命力的。
希特勒是在前纳粹德国的大多数国民中拥护上台的。
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得到当时大部分日本国民的支持的。
这些,应该交给时间和历史来评判。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下面引用由卓羽心2005/09/06 08:32pm 发表的内容:
1。汪诗的销量为什么会这么大?
因为汪诗是有艺术生命力的 是有群众和读者基础的 表达出了人们的心声  有引人共鸣的特点 任何文学作品无论什么流派风格类型 高雅或者通俗 它的认识 ,教育,美感和纯粹探索性价值是 ...
哦,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汪国真会盖住北岛和海子的光芒?
在整个90年代,我们伟大的祖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城乡贫富差距,如腐败,等等。为什么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海子北岛们的诗集不是最畅销的?相反,汪国真却成为最大的诗集畅销者?这是什么原因?
发表于 2005-9-7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卓羽心在 2005/09/06 09:33pm 第 1 次编辑]

简直声东击西呢  说不过就有点抬杠了  呵 那你还跟大家讨论个什么呀  一切都由待时间和历史来评判得了 开贴就应该这么说  再讨论就无聊了不是
至少我还清楚的记得 时间和历史从汪崛起那一天开始起 到现在已过去好多年了 在当时就有好多所谓的评论家贬损汪的作品不行 说什么最多红一阵罢了  文化快餐啊之类的  完全炒作起来的诗人罢了 汪的作品是骗年轻人的!!( 好夸张 ) 之后很快就会迅速被淘汰掉的 从那时起检验到现在 喝一段历史时期内事实已经有力的证明了当时那些评论着的愚蠢无知,自以为是,故作高深和欺瞒大众,  大家一时半会都死不了 还能睁着眼睛检验个几十年,估计有些失望,不解甚至愤懑还得持续下去
发表于 2005-9-7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等下啊  回答完你那几个问题我再结束帖子下去忙其他  
发表于 2005-9-7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关于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北岛有北岛的特质  海子有海子的内蕴 多样之美 共存世界 没必要非得肯定这个 就完全排斥那个 但显然各自创造性成果的质量规模与层次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其实北和海的有些作品我也很喜欢 然而在艺术表达上我个人认为前两者语言普遍晦涩居多   不易接受和读懂 不仅仅是普通民众不易接受读懂  文化水平更高些的也大有人在   甚至就象猜谜语看天书  都不象在欣赏艺术作品了  甚至一些过于西化的表达元素 打散了写成散文都没有明显分别  影响了传播与理解  再说关注问题 汪难道就不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了?我看是关注的角度与方式不同   对/亲情/友情/爱情/理想/追求/独立/处世/等等的思索与表达哪个不关联于个体命运和生活中的真实  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发展来源于每个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其实想不通看不透是有原因的 我最近牙疼的厉害 脑子混乱 言语有冒犯之处还望见谅解 剩余的大家继续讨论吧 我就不参合了 下去忙自己的事了  祝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