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段感悟】1、人们之所以习惯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表达对某种探索的赞赏,那是因为有了这“第一个”的勇敢,才有我们现在餐桌上的美味。但遗憾的是,岂不知还有很多的“第一个”未必吃到的是螃蟹,而可能是“第一个吃屎的人”。比如“下半身”、“垃圾派”,又比如“口水诗”、“废话诗”,无疑是对诗歌缪斯的亵渎。
2、诗无达诂,文无定法。当我们预先设置了一个框框来评判诗作优劣的时候,是否已经开始在束缚诗作的表现力和读者的想像力了?读者从来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诗歌鉴赏是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投入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的一种再创造。因为,诗人所写,未必是读者所见;诗人未写,未必是读者所未见。诗外的无穷之味,引导读者发挥想象力去领略诗中的丰富含蕴,开拓了读者审美再创造的空间,这正是诗歌多义性的表现,也是诗歌的魅力。
3、如果说诗人追求一只苹果,批评者却按一只梨子的味道去衡量它,就不是简单的分歧了。那只能说明:要么,是诗人的写作追求出了问题,把苹果写成了梨子;要么,是批评者的审视眼光出了问题,把苹果当成了梨子。对此,需要的是双方的各自反省与交流沟通。
4、诗歌欣赏尽管“智者见智”,但不妨也“愚者见愚”,或许这种碰撞也是让“智者更智”、“愚者不愚”,共同促进、彼此提高的一种路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心态。心态决定状态。
5、人们大多习惯了听赞歌,从孩提到老年,莫不如此,或许是人性使然。比如对于诗歌鉴赏,本该是鉴别、鉴定与欣赏的统一,而诗人特别容易在网络这种市井式围观下,在一个个的“点赞”声中飘然,说好听点是获得成就感,不好听点就是虚荣感。至于让人红红脸、出出汗的诗歌批评,那更是让不少人感觉大煞风景,甚至有损颜面,自然常常是不受欢迎的。这种生态也正是批评缺场的重要因素之一。想想也是啊,唱点赞歌皆大欢喜,何必咸吃萝卜淡操心惹人不高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