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寒山石

当下诗歌创作的十大流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此细看所写 发现错了一个关键字错了
优秀误打成忧秀  优忧 一字之差 大反其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子传人 于 2009-2-27 23:33 发表
要两个共存 才是社会
社会性  自我性 应当共存
高雅性  陋俗性 应当共存
其社会性指一个时期 总是由于出忧秀的自我性领一代人走上新的社会性
盛唐诗人云济 有高手 也有俗语诗 号称打油诗的 也有流传后世的名作
...


历史是一个共存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hanshanshi
关于网络诗歌的几个问题

文/寒山石



网络诗歌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对网络诗歌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诗歌是涵盖所有以诗歌形式出现并借助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文字,也就是说,只要在网络上存在的诗歌都归入此范畴。狭义的网络诗歌仅为直接在网络上创作并主要或者率先以网络为渠道传播的诗歌,即由网民在电脑上创作,通过网络发表,并由其他网民进行阅读、参与评论的诗歌作品。我们对网络诗歌的讨论也只限于对狭义网络诗歌的分析。

一、网络诗歌的价值与优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dfb7a0100bk7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石《微型诗论探》出版





寒山石《微型诗论探》近日由现代出版社出版。该著系国内第一部研究探讨微型诗的诗学专著,10印张,22万字。该著分别从微型诗生成论、体式论、特征论、体裁论、创作论、鉴赏论,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行之内的独特诗体——微型诗这一“诗歌王国的微雕艺术”的发生发展过程,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形象化的语言,结合千余首微型诗作,以诗人的敏锐和学者的理性进行论述,文笔严谨又充满激情,感悟深刻且富有个性,是微型诗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是鉴赏、创作微型诗的鲜活教材,也是进一步探讨、研究微型诗的翔实资料。
联系:
QQ:1211875707
或  邮箱:1211875707@qq.com
详见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dfb7a0100fuwh.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狠狠地看了一遍,去伪存真,吸取营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没有教养的时代,做有教养的诗人

在没有教养的时代,做有教养的诗人
——读凸凹新作《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有感
文/朱子庆


记得多年前,我曾读到过蓝棣之先生关于诗歌的一段对话,其大意是:在八十年代谁不懂诗歌会被笑话,而在九十年代谁懂诗歌会被笑话。一直以来,这句话让我深思复深思。这里面涉及到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转轨而发生的社会变化,和一个诗人在这变化中的心理因素。但我并不想在这里谈论这个问题,我只是想说,中国的诗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走到90年代,又迈进21世纪走到今天,诗人的创作历程和诗歌的写作技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在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的诗歌总是走不出低谷?也许低谷这个词用得不甚准确,但近年来我们的确没有读到多少好诗,我相信大部分读者、诗人及诗评家,多少都会对此有些同感吧。
我们的诗歌经典正在与日丧失,今天的诗人对诗歌经典缺乏足够的敬意。不错,我们出版了大量唐诗宋词的普及读本,但这与古典精神是否深入诗人的骨髓是两码事。这一点,可以从大部分诗人的写作中看得清清楚楚。两年前,一位诗歌批评家写过“当下诗歌创作的十大流弊”,列举了诸如:废话滥觞,形式冗长,表达低俗,肮脏堕落,写作投机,急功近利、批评缺场,吹捧成风……等10大恶状。这10大恶状是否准确,我这里暂且不论,倒是那篇文章让我想到有关诗歌教养的问题,我觉得诗歌教养与诗人的写作关系极大,这也是我们国人久已欠缺关注的问题。一个诗人有没有一定的诗歌教养,是完全可以从他的诗歌文本里读出来的。诗人的诗歌教养,说白了,就是一个诗人在进入创作前,应具备和养成的必要的艺术与心灵的感知与创造能力。
读一首有教养的诗歌,会让人的精神受到一次洗礼,至少会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下面言归正传,先让我们来读一读凸凹的《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全诗如下:
再说一路的散风,碎水,多得记不住名。
今夜,卧榻之旁,只容得下大师的罗盘
稀贵的风水;今夜,众鸟归榕,我只属于
杜甫的阆中,袁家兄弟的阆中!两根街指
筷夹的水码头客栈,保宁醋的镇定
压不住压酒的高蹈。老板娘的傍晚浅靥
像次日晨鸟的临窗小调,倦怠的旅者
借杯盏和煮鱼傻笑,一次一次活了过来。
再说这木雕的阆中,坐在石砌的
古代:群山聚首,一条大江停泊环抱:
青龙千年千年静奔。再说,守将割头,流官题诗
革命不革命,都在这里出名。官庙贡院
深宅天井,吃斋不吃斋,都在此处
长出三万锭白银根须。——再说
这碗川北凉粉下肚,麻辣周身撒野、下种
亡者的祖国在木格窗花里拼图、落泪
一朵暖意拽住春尾,不让我骑快舟,连夜家归
(2007.4.20阆苑水码头客栈101房晨记)
我并不想说,凸凹这首诗就写得有多么好、多么深刻,我想说的是,我读完这首诗,眼前真的忽然为之一亮,它使我油然想到我们古人韦应物所写的“欲持一瓢饮,远慰风雨夕”(《寄全椒山中道士》——这句古诗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多么想携一壶酒去看你,在风雨之夜慰藉故人”(弘征译)。这种联想可谓一线飞渡,这种体验真是久违而又美好。
近年来,我由于对新诗有自己的顽见,也由于某些俗事牵缠的缘故,不觉与新诗的赏读渐行渐远。忽然有一天,五昌兄来电说在主编一本凸凹的新集,嘱我“参赞”一篇读感性质的文字,道一声“惭愧”我贸然应了下来——因为怎么说呢,凸凹,久违的蜀中朋友!但耽延近月,我真的感到汗颜起来。选诗的速读可谓春风马蹄,《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一首,虽令我陡生“惊艳”之感,然而当沉吟欲说时,我却颇感到饶舌费词。
记得还在若干年前,诗坛有一个提法很有意思,那是关于“中年写作”的讨论,可惜没有深化到“中年阅读”上来——我是指关于新诗的“中年阅读”。当人们都在刻薄新诗创作的时候,说现在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不知有否注意到这样一种“变节现象”,即新诗的读者包括不少新诗作者,人过中年,转而“信而好古”——弃新诗而读古典或兼操(甚至改操)旧体诗写作,仿佛都成了“半截子”新文化人。郭沫若曾感慨写新诗是青年人的特权;臧克家虽自嘲“我是一个两面派”,晚年终以旧体诗写作为务。新诗似乎无法满足有教养更兼有阅历的人的书写与鉴赏需求!无疑,这里面涉及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新诗如何承载“中年”后表达?一是新诗如何满足“中年”后阅读?一言以蔽之:新诗如何与传统阅读(创作)经验对接?因为在我们的古典诗歌时期,前辈诗人们“老来渐于诗律细”“暮年诗赋动江关”,似乎不存在中年写作与阅读的断裂与转向问题。
说回凸凹的《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仔细想来,此诗之所以给我以“惊艳”之感,其中或有某种我期待已久的古典教养气质在焉。
那么,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似乎有这样几点:第一点是它的非虚构的“自传性”。无论题中、内容所叙还是诗后的“落款”,诗人的夜宿与寄赠,用一个现成的哲学术语来说,乃是“实有性的”。古人云“文如其人”,诗歌具有的诗人“自传性”更是天经地义。然而,不必说那极端时代的“假大空”吧,感觉新诗似乎自其诞生以迄今日,都仿佛难逃“空泛”之讥,你把大量新诗作品读过,多系满纸虚云流烟,不辨诗人面目、阅历与时代。而在我们的古典诗歌里,“自传性”传统成熟而深入人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题已明白揭示,长诗《琵琶行》则有小序为作者“纪历”。顺带一提,当“文革”终结,从油印诗册上读到舒婷的《寄杭城》,仅这诗题的三个字,就曾令我感到亲切备至。现在,一方面“口语诗”有把“自传性”真实变得鸡零狗碎之嫌,其中毫无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虚泛的书写仍是新诗创作的流弊。这一点在凸凹这首诗里已完全洗净。第二点是它绰约多姿的“描述性”?这样说也许不尽准确。古典诗歌理论范畴中的“意境”说,在今天似已被批评界弃如敝屣,但其艺术表现在有教养的诗人笔下,幽灵宛在。凸凹此诗有着一种如叙如诉的调子,它诉而有叙,夹叙夹诉,从而似在不经意间,已把阆中夜宿的种种观感体验,历历如绘地呈现出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所写之境亦必临于理想”(王国维语),准确地说“临于”直感!例如:
……两根街指
筷夹的水码头客栈,保宁醋的镇定
压不住压酒的高蹈。老板娘的傍晚浅靥
像次日晨鸟的临窗小调,倦怠的旅者
借杯盏和煮鱼傻笑,一次一次活了过来。
由于在这里“观”和“感”直接交融为一,其意象呈露便折射了“感”和“观”两面。这种表现手法对本诗的“自传性”,给出了富于实感的印证。“实感”的活脱还原和呈现,很考验一个诗人的艺术造诣,其实所有的诗人都要接受这个考验。我读《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在此,凸凹以抒情语言“结晶”、“复活”或曰“还原”经验场景的能力,展露了他不俗的诗歌创作才情。
“压酒”乃是阆中县当地名酒,品牌出自李白诗句“吴姬压酒唤客尝”?据考,压酒为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酒。这就说到了第三点,本诗作者于精短的篇幅中,以灵巧的“夹心”处理方法,把名胜阆中的地理人文典故盘活摄入,有效拓展了作品历史与感情的“景深”。生动的经验还原和笼罩,使它区别于一般“知识分子写作”。诗中用典、意象的浑厚人文气息,接续了我们古老的诗歌传统。第四点,我想指出的是它的“绝句”(又称“截句”)特征。《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是新诗的“绝句”,它体制短小而清醇,仿佛诗人临江掬起的一掌清流,绝无穿靴戴帽地通体鲜活。“绝句”之说当然是借用。据说旧体绝句诗,就其格律而言,乃是截取七律之半。凸凹此诗在写法上的劈空而来,掉尾而去,俨然截自他的某一首诗最为气韵生动完足的部分,而自成一体,浑成无憾。值得称道的是它的结构,全诗以三个“再说”,层层铺陈、推进,定格当晚,囊括古今;特别是开头和结尾语句的斩截、语速的奔竞,令人思及老杜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虽曰“不让我骑快舟”,而舟行的急促节奏,读之宛然在目——当然,开头与结尾心境两异。诗人以豪迈的畅游始,以急切的思归终,其中“不让”二字尤其耐人寻味。
我读凸凹的《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无论是写诗人的来龙与去脉,客栈的内外格局,周边之江山形胜,店中汇聚的一时人物,桌上罗列的风味酒食,以及时辰节令与人文典故,我都感到诗人笔底的旅次怀古,内容丰富、感性而且氛围浓郁。我想到了“容量”一词,在我看来在如此短小的形体里,有着可观的人文、历史、经验、场景以及沉潜的感情容量,似乎又使它区别于一般“民间立场”一类写作。此即凸凹孜孜以求的别开蹊径的“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尝试?我更欣赏的,还是此诗对我们古老诗歌传统的清新接续。一首诗歌可以读出一个诗人的具体教养,我想,这就是我在这篇短文的开头为什么要特别说到诗人的诗歌教养问题的原因所在。
在今天重提教养很重要,对于一个诗人尤其如此。教养分两种,一种是广泛的教养,包括人的行为和思考,另一种是具体的教养,对于某一事物的深度热爱。这两种教养而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溶入到诗歌文本里来,或许会使诗歌文本的自身存在与诗人的后续写作,变得具有可持续性和卓有成效。如果在我们的血脉里积淀了特定的诗歌经典的审美趣味,而在新创作的诗歌中去勇敢触及和激活它,我们的诗歌写作想必会有一个新的起色。相反,结局必然是那种积淀与新作两处闲愁吧。
以上是阅读凸凹的《阆中夜宿,或赠袁家兄弟》一诗给我的新鲜启示。有时候一首诗歌给予一位阅读者以新鲜的启示,这首诗就是美好的。这就像与一位有教养的人谈话,会感觉得很美好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用生命喂养出来的诗歌,才能去喂养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始终保持对诗歌语言的敬畏之心、纯净之心,追求诗歌语言的完美和精致,以语言的自觉来抵御漫无目的语言狂欢,以语言的诗意自足来保持诗歌的高贵质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0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