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1062|回复: 593

首期诗歌报论坛在线访谈——著名诗人伊沙(6月23日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家座客诗歌报,伊沙在线谈诗歌!

       由诗歌报网站站长小鱼儿先生倡导的名家专访活动,经酝酿与筹备,首期在线访谈正式开锣。首先感谢著名诗人伊沙先生座客诗歌报论坛,预祝本次访谈多诗意、获成功!

       1.访谈意向:与名家真切交流,提升会员创作水准;汲取名家诗歌创作经验,丰富和积淀自我诗歌元素;倾听名家谈吐,领略名家风范。

       2.访谈办法:经站长委托,本期访谈主持人无哲,助理青蓝彼岸、杨兴昌。访谈时间为2009年6月18日至6月25日。诗歌报论坛斑主及会员,可以就相关诗歌创作等问题,自由向伊沙先生提问,由伊沙先生在线时进行回复。对于提问精彩的会员,选20名各奖励伊沙诗集《车过黄河》一部。每天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然后跟贴公布。

       3.伊沙简介:
       伊沙,原名吴文健。男。1966年5月19日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陕西省西安市,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诗集《饿死诗人》、《伊沙这个鬼》、《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伊沙诗选》、《我的英雄》、《车过黄河》,长诗《唐》,诗歌专论集《十诗人批判书》(与人合著),散文随笔集《一个都不放过》《被迫过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无知者无耻》,中短篇小说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谁痛谁知道》,长篇小说《狂欢》、《迷乱》、《中国往事》、《黄金在天上》。另有与人合集多部,外译本《伊沙短诗选》(英文)、《灵与肉的项目》(希伯来文)、《第38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伊沙》(英文)、《第38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伊沙》(荷兰文),编著有《世纪诗典》、《现代诗经》、《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上、下卷)等。还有作品被散译为德、日、韩、瑞典、世界语。曾获《诗参考》“十年成就奖”暨“经典作品奖”、《山花》2000年度诗歌奖、首届“明天额尔古纳”中国诗歌双年展“双年诗人奖”等多种奖项。曾当选为《文友》《女友》评选的“读者最喜爱的十佳诗人”(1993)、《世界汉语诗刊》评选的“当代十大青年诗人”(1998)、《羊城晚报》、《诗歌月刊》等多家媒体评选的“中国当代十大新锐诗人”(2007)。曾应邀出席第16届瑞典奈舍国际诗歌节、第38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第8、9、10届亚洲诗人大会、首届昆明“中国-北欧诗歌周”等国际交流活动。2009年6月3日,“伊沙作品研讨会”在西安举行。自上世纪80年代末迄今,伊沙一直活跃在中国诗坛上,是当代中国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引人瞩目也饱受争议,是非官方反学院的“民间写作”的代表诗人。
       伊沙博客地址:迷乱与狂欢 http://blog.sina.com.cn/u/1218293911

       4.伊沙代表作选:

选一:《饿死诗人》

那样轻松的  你们
开始复述农业
耕作的事宜以及
春来秋去
挥汗如雨  收获麦子
你们以为麦粒就是你们
为女人迸溅的泪滴吗
麦芒就像你们贴在腮帮上的
猪鬃般柔软吗
你们拥挤在流浪之路的那一年
北方的麦子自个儿长大了
它们挥舞着一弯弯
阳光之镰
割断麦杆  自己的脖子
割断与土地最后的联系
成全了你们
诗人们已经吃饱了
一望无边的麦田
在他们腹中香气弥漫
城市中最伟大的懒汉
做了诗歌中光荣的农夫
麦子  以阳光和雨水的名义
我呼吁:饿死他们
狗日的诗人
首先饿死我
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
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

选二:《车过黄河》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选三:《结结巴巴》

结结巴巴我的嘴
二二二等残废
咬不住我狂狂狂奔的思维
还有我的腿

你们四处流流流淌的口水
散着霉味
我我我的肺
多么劳累

我要突突突围
你们莫莫莫名其妙
的节奏
急待突围

我我我的
我的机枪点点点射般
的语言
充满快慰

结结巴巴我的命
我的命里没没没有鬼
你们瞧瞧瞧我
一脸无所谓

选四:《中国底层》

辫子应约来到工棚
他说:“小保你有烟抽了?”

那盒烟也是偷来的
和棚顶上一把六四式手枪

小保在床上坐着
他的腿在干这件活儿逃跑时摔断了

小保想卖了那枪
然后去医院把自己的腿接上

辫子坚决不让
“小保,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小保哭了
越哭越凶:“看我可怜的!”

他说:“我都两天没吃饭了
你忍心让我腿一直断着?”

辫子也哭了
他一抹眼泪:“看咱可怜的!”

辫子决定帮助小保卖枪
经他介绍把枪卖给一个姓董的

以上所述的是震惊全国的
西安12.1枪杀大案的开始

这样的夜晚别人都关心大案
我只关心辫子和小保

这些来自中国底层无望的孩子
让我这人民的诗人受不了


       5.关于伊沙的最新动态:

       伊沙作品研讨会本月3日在西安举行。
       6月3日这天阳光灿烂,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的校园大道上方打出了一条引人瞩目的红底白字的巨型横幅:“预祝伊沙作品研讨会圆满成功”校园各处张贴着“伊沙作品研讨会”的彩色海报,引来行人驻足围观。
       下午二时,“伊沙作品研讨会”在行政楼多功能报告厅准时开始,由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院长张保宁教授主持。会议第一项是由主持人对伊沙生平及创作业绩做以介绍,还利用大屏幕播放了西安教育电视台刚刚拍摄播出的人物专题片《伊沙:用诗谱写生命的篇章》,十五分钟的短片看得在场两百名师生兴味盎然、笑声不断。
       会议第二项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颖教授代表因事未能到会的户思社校长讲话,她在发言中指出:“伊沙是从西安外国语大学走向世界的诗人!”
       会议第三项是主题发言:南京大学博士王敏首先登台做了题为《“生活的常识”与“本质的诗”——论伊沙诗歌的现实关怀》的发言,从伊沙一首并不引人注目的《生活的常识》开始,一一举证论及伊诗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方面面,涉及“质感”、“现场感”、“对人尤其是对边缘人的关怀”,她用“细节、比喻、小说化叙述、电影蒙太奇”对伊诗技巧的概括富有新意。四川大学博士、著名学者赵毅衡的弟子邓艮发言的题目是《日常、摩擦、偶然、口语——接近伊沙诗歌的四个关键词》,他以《每天的菜市场》为例,指出“日常并不具有天然的诗意,发现日常才是诗意”,他认为伊沙的诗是“冷暖交集”,他说读《饿死诗人》“口中有吃跳跳糖的感觉”,引起一片会意的笑声,他甚至论及伊沙尚未全文发表的新长诗《蓝灯》。邓艮博士是去年来西外执教的,他将“伊沙诗歌研究”列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目并引来众多学生的选择,但被伊沙本人婉言谢绝——主持人特意提到了这个“小花絮”。中山大学博士王洪琛发言的题目是《诗歌写作的伦理——以伊沙诗歌为例》,他在发言中用“轻逸、尖锐、温暖”来概括伊诗,他对“温暖”的发现与强调是颇有新意的。毕业于复旦大学的乔光明副教授是二十年前与伊沙同年分配到西外工作的,也是上世纪90年代率先在西外的课堂上讲解伊沙诗歌的老师,他在题为《我看伊沙》的发言中,重新解读了《结结巴巴》,并用西安方言朗诵了《有一年我在杨家村看到一个闲人在批评教育他的女人》,引来全场一片欢笑,他还例举了其它多首在语言富于创意的伊沙作品,指出“伊沙是自胡适以来对新诗语言贡献最大的诗人”,“这是一个解除裹脚布到戴着镣铐跳舞再到赤足自由舞蹈的过程”,他认为“目前大学文学史教材中对伊沙的评价偏低”。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焦雄斌老师在其发言中对伊沙代表作《车过黄河》做了详尽的细读,他在“《车过黄河》解构的究竟是什么?”的设问下,梳理出黄河神话并非来自于古典文学传统,而是起源于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认为《车过黄河》解构的其实是一个现代神话,他说:“毛主席对着黄河笑,伊沙对着黄河尿”,引起全场一通爆笑。已经退休的黄世坦老师手执伊沙当年送他的一本《饿死诗人》专程赶来作了发言,与乔光明老师相似,他是伊沙在西外工作二十年的“目击证人”,他还旧事重提地说起1994年在评定讲师职称时,某位前校领导因其诗而对伊沙提出资格质疑幸而未得专家们的响应,令在场者陡增沧桑之感,感叹诗人之不易。除上述六位教师之外,还有杨盼、郭超两位学生登台发言,杨盼同学在发言中猛不丁冒出一句“和程光炜老师一样,伊沙的诗让我读得反胃”引起现场一片哗然:也许这才是一句真话?
       会议第四项由伊沙本人发表感言,他说他的想象力能够想象出去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的事(他用了十九年的努力方才戴上了这顶帽子),但想象不出这个为他而办的研讨会,据他了解,作协体制式的研讨会现在都是为能够拉来赞助的人开的,找几个有名的老头,各送一个红包,还没有这么多热情的听众,更没有今天这个研讨会的干净!他说,上个月他刚度过自己43岁生日,他感到今天也像生日,是二十年才过一次的生日,他感谢他所供职的学院为他送上的这块大蛋糕!他说,这次研讨会的学术含金量很高,同事们对诗(不仅仅对于他本人的诗)的关注了解程度令他又惊又喜,诸多有益的建设性的意见必将作用于他今后的创作,他还向与会者透露他已有了今后十年的创作规划。
       会议第五项由主持人张保宁院长做总结发言,他说今天的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是个有益的尝试,今后还会举办类似的研讨会,进一步研讨伊沙的小说创作,在条件具备时将办一次面向社会开放的伊沙研讨会。
       研讨会历时四小时,除现场两百名师生外,还有西安教育电视台的记者,对伊沙做了现场采访。

[ 本帖最后由 无哲 于 2009-6-24 19:1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准备好问题。
经与伊沙先生通话,他现在很忙,晚上将上线与各位交流,回答各位提出的问题。

我先向伊沙先生提问:
请您谈谈对民间诗歌创作现状的看法,有没有必要区分民间与官方?所谓官方也许就是被承认的诗人,他们不是从无名的民间开始起步的吗?您一直都受争议,您如何为自己的诗歌定位?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对诗人伊沙提出问题,让他来回答。
提的有水准、精彩的,我们将送出诗歌报网站出版的伊沙诗集《车过黄河》一册。



总共送20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沙诗人你好:
  欢迎您在百忙中作客诗歌报论坛,与我们一起座谈诗歌!
  读了节选的你的几个作品,为你贴近底层、关注生活的视点、自然幽默的诗风喝采和感动。你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对家充满深深的爱,却不轻易说出口,而是用一些最为朴实、有效的黑白诗意,为这纷繁世界的真善美打通一条冷峻的隧道。
  我也有过这样的企图,却有如土委地的感觉。因此,特向你请教两个困惑:
  一、现代诗歌为什么越来越软弱无力,几成一种装饰和点缀?尽管我还在心存希望,孜孜不倦地思考和写作。
  二、诗歌一定要培养一个中层读者群吗?我坚持诗歌来自于生活,诗意的产生和提炼不是知识和观点的显摆与堆砌。通俗和通透是属于广众的,而非小资或贵族的。
  谢谢你,远握!
  先为你搬把椅子来(涮新有图),坐下好说话。请坐!!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09-6-18 14: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欢迎伊沙老师做客诗歌报挑战者,好好考虑下问题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伊沙老师来挑战者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哲 于 2009-6-18 13:07 发表
请大家准备好问题。
经与伊沙先生通话,他现在很忙,晚上将上线与各位交流,回答各位提出的问题。

我先向伊沙先生提问:
请您谈谈对民间诗歌创作现状的看法,有没有必要区分民间与官方?所谓官方也许就是被承认 ...

我的QQ都还没加上,不知石大人最近是否特忙。272013356,很想参加在线访谈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
1 当代诗人应该如何定位自己?
2 走出个人的象牙塔,你是如何在诗歌中表现人文关怀?
3 诗歌的边缘化倾向,是诗人的责任,还是受众的拜金?
4 做为诗歌大国,诗人的日渐萎靡不振,最直接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伊沙老师做客诗歌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认真学习。


我想问问
1、是什么限制当前诗歌的发展,是网络化蔓延的结果不可收拾,还是所谓的主流无法控制诗歌的自由化趋势。
2、诗歌的审美准则是来自文学的还是来自感觉的。
3、是不是一定要很在意当今的诗歌评论。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6-18 17: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伊沙老师!
记得在伊沙老师曾说过“语言的似是而非和感觉的位移(或错位)会造成一种发飘的诗意,我要求的是完全事实的诗意。”
不知道伊沙老师能否说得具体些?

[ 本帖最后由 木中巷 于 2009-6-18 18: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沙老师您好:

我想问的是,在一切都商业化的现代社会,现代人会因为没钱而感到憎恶和羞耻。却没有人因为不读诗而自惭形秽。诗歌杂志 、个人诗集在书店里、市面上像小脚老太太基本没了踪影,(我们这的书店只有顾城舒婷海子的诗集在边上凉快着)那麽,是我们的诗人没有写好;还是我们的人民蛮荒空虚而不自知,压根就不需要诗歌这种虚幻的食粮养心养精神;还是诗歌本来就是文字里的贵族,让平民没法企及。对这种现象您是如何看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伊沙:

作为所谓"民间写作"诗歌的代表,你从成都到北京,再到西安,走的却是学院或者学院化的生活之路,这好象并不妨碍你的所谓"民间"写作.而文艺美学也认为"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你的诗学成就无疑是可喜可贺的,那么,你的生活和你的"艺术写作"之间是如何契合的呢?__________因为我的确太不喜欢"民间写作"的说法,而且加上"反学院"的定语更让人觉得那种提法有多么恶心________标签是可以这样贴的吗?

[ 本帖最后由 阿洛尼玛 于 2009-6-18 14: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伊沙先生:
1)请问诗歌如何规范?
2)一首好诗又如何定位?
3)诗歌是否只属于一个圈子?
4)未来诗歌走向何种归宿?
5)在商业气息化浓重的文坛,诗歌又是怎样才能恢复位置?
6)定夺一个诗人的标准又是怎样来评定?
7)网络诗歌又是怎样才能更正身份?
问的比较多,有劳费心。
此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戏已开场,静待诗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7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