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11-24 16:50 发表 问题十五: 毛老师,请您说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希望您答详细点。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11-24 17:15 发表 如果是诗人的们,是你的,或者我的门(我不是诗人,想是,但不够资格),用哪个好呢?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11-24 17:17 发表 这应该区分狭义和广义吧? 广义地说,儿歌也是诗歌,童谣也是,乡下人干活喊的号子也是诗歌;如果狭义而言,似乎就不是这回事了,这样说可以不?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3 23:08 发表 大人物开列的“必读书”往往不可信,鲁迅开列的最不可信,他自己饱读诗书,却叫年轻人不要读中国书。 我刚刚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必读书”,居然找到相关网页约961,000篇!实在有太多人开列必读书了,我就免了。 ...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11-24 17:29 发表 呵,那如果是推荐呢? 毛教授会怎样推荐?
原帖由 毛翰 于 2009-11-24 17:09 发表 如果是与之相好的尼姑的门,用推为好; 如果是你所敬畏的高僧的门,用敲为好。
原帖由 孙国福 于 2009-11-24 17:00 发表 问题三:请问毛教授,现代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与其给人的共鸣和回味哪一方面更为重要?(我指的是在二者不能兼得和统一的情况下)
原帖由 孙国福 于 2009-11-24 17:04 发表 问题之四:请问毛教授,现代诗歌的题材是应该直击现实生活的软肋,剖析阴暗还是应该唱响主旋律?是应该以小人物的生活为切入点还是应该以大方向为视点来写?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