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云梦心曲

【名家访谈】第三期——著名诗人柏铭久(12.16——12.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诗写的有些繁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先提些问题,柏先生打字慢,他有空会把问题收走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下午接到电话,现在来诗歌报与大家聊聊

首先我对诗歌报论坛的组织很精彩,版主认真负责。活跃。是当前诗歌网;较好的。否则我也不会到此。我的创作如下

      1980─1982年研读了《诗经》、李白, 默温、斯蒂文斯、埃利蒂斯等;自学《散文诗创作经验谈》《诗歌技巧》;《存在主义》《老庄论集》。1983年《浅刺集》(散文诗组)刊《重庆日报》。1984年,散文诗《假山》《死水》刊发《金城》;选入《写诗手册》。以后不断在《人民日报》《羊城晚报》《星星诗刊》《当代诗歌》《重庆日报》《散文》《海鸥》《黄河诗报》等露面。作品 选入《十年散文诗选》《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 》《探索散文诗选》《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精选》《青年文摘》《中国散文诗大系•四川卷》。1986年参加奉节“白帝诗会;中国散文诗学会第二届年会。加入四川作家协会。当选万县地区散文诗学会会长。1988年。12月《岸》[散文组诗]在《散文》发表;散文诗《岸》是自己较喜欢的作品。那时主要写散文诗。1990 年2月18日,重庆出版社出版散文诗集《沉思的风景》,该集在书店上架后,短短一个多月就销售2000多册。 同时收到全国各地汇款购书信400多封。四川作协着手主编四川优秀散文诗选,原党组书记、著名诗人唐大同在来信中说:“你的散文诗选用七章。其中《岸》六节,就不只七章。四川七十余位作者,选五章的是少数,七章的就更少。但坚持重点,把你进一步推向全国诗坛”。
     从1988年这年开始诗歌创作。主要发表的组诗有:   
     注视一盏灯(组诗3首)《人民文学》1992•2期/ 沙滩上的孩子(组诗3首)《诗刊》1991•8期/ 湘鄂西速写 (组诗6首)《诗刊》1992•8期头条/ 向内或向上(组诗3首)《诗刊》1995•2期/  神女峰背后(组诗3首)《诗刊》1996•4期/ 柏铭久的诗(组诗4首)《诗刊》1998•2期/柏铭久的诗 (组诗3首)《诗刊》 1998•9期/ 红透的山谷(组诗5首)《诗刊》2003•9期/ 大辽河(组诗5首)《诗刊》2005•1期/ 大辽河(组诗3首)《诗刊》2005•1期(下半月)/  家在三峡(组诗5首)《诗刊》2006•5期/ 《超越的飞行》(组诗4首)《诗刊》2008•1期/ 我是我从前的倒映(组诗)《中国作家》1997•3期/ 神女峰背后(组诗4首)《十月》1994•6期/ 原地旅行或回旋(组诗5首)《十月》 1998•3期/ 心中的峡谷 (组诗4首)《青年文学》 1989.8期/ 影展大厅(组诗5首)《青年文学》 1990.5期/  哦,峡谷(组诗5首)《青年文学》1991.8期/ 哦,春天(组诗四首)《青年文学》1993.3期/  澄现(组诗9首)《青年文学》1997.2期。   
    在省市刊物发表的组诗较多,重要的有: 插花艺术及其他(组诗5首)《星星》诗刊1990•7期/ 洪水退去之后(组诗5首)《星星》1991•7期/  湘鄂西速写(组诗4首)《星星》1993•4期/ 神女峰背后(组诗3首)《星星》1995•10期/ 在现实与未来之间(组诗4首)《星星》1996•7期/ 澄现(组诗3首)《星星》1997•5期/平常的日子(诗4首)《星星》1999•3期/沉默(诗4首)《星星》2001•9期/ 打开(组诗5首)《星星》 2003•8期/柏铭久的诗(组诗5首)《星星》下半月2003•11期/见证(组诗5首)《星星》2005•4 期/可疑的间隙与可能的词《星星》2006•2期/停顿与加速(组诗5首)《星星》 2007•6 期/ 澄境 (组诗五首)《萌芽》1991.10期/ 神女峰背后(组诗八首)《萌芽》1993.12期/ 南山(组诗四首)《上海文学》1992.11期/  巴人之舞(组诗3首)《诗神》1988.11期/ 向内或向上(组诗3首)《诗神》1995.11期/  澄现(组诗4首)《诗潮》1996.10期/叙述中的抵达组诗4首)《诗潮》 19 97.9期/水波深处伫留的光与影(组诗六首)《诗潮》1998.6期头条/ 梦与醒的边缘(组诗六首)《绿风诗刊》1993.4期/柏铭久诗选 (组诗7首)《诗歌月刊》2002.8期/ 大山交响 (组诗4首)《红岩》1997.1期/ 一条漂满阳光的大(组诗3首)《红岩》1998.6期/ 令人置疑的间隙《红岩》2007•4期/ 黛水之光(组诗5首)《山花》1993.2期/超越的飞行(组诗8首)《山花》2006.7期/ 神女峰日记《山花》2007•5期/ 沉默与回忆 (组诗12首)《中国诗人》2001秋之卷/我的峡谷(组诗7首)《中国诗人》2005秋冬卷/《多重的故乡》(组诗9首)《中国诗人》2007•1期/ 神女峰日记(组诗9首)《中国诗人》2008•1期/ 神女峰日记(组诗4首)《扬子江》2008•5期。     
     1992年 诗集《情感的边缘》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被四川省作家协会文学院聘为专业创作员。3月,《星星诗刊》发表孙暖评柏铭久诗作文章:《纯真自然和美的还原》:“《父亲》就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照射蕴藏在内心的情意,这感情一旦让诗人以独特的思索形式呈现,即显得那么令人心神摇曳,感悟了生命的流逝和高扬。读者的心灵和诗人一起颤动、感伤、祝愿、期冀”“柏铭久毕竟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他发表在《星星》91年7月号上的组诗《洪水退去之后》已在风格上发生更为强烈的演变和突破,代表了作者近期创作风格和审美艺术嬗变发展的趋向”“柏铭久的诗歌流畅、质朴、轻灵、无拘无束,独具个性,纵观近年他在《诗刊》发表的新诗歌,他的诗犹如一支如歌的行板,甜净明丽沁人心脾,纯真自然得隐隐透出执著的理性之光。”他说“我对柏铭久的诗歌留心已久,但从来未和这位颇具才华的四川诗人谋面”。
   1991年湘鄂西速写》刊《诗刊》头条。邹静之等祝贺说:《诗刊》以前发表头条的大都是政治成份多,像你这种抒情诗是第一次。11月,《星星》主编叶延滨在《四川作家通讯》发表《柏铭久其人其诗》:“柏铭久的诗 ,在四川诗界,可以说是一个寂寞的独秀峰……但他确实是四川中青年诗人中的皎皎者,以其诗歌中的才情品味和文化氛围,在诗坛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993年春节徒步瞿塘峡。1994年春节,再去巫山登上巫峡口的文峰山;进巫峡,经青石,翻过翠屏峰抵达大山腹地的石碑村。 1995年,加入中国作协;10月,辞去书店班子成员职位,被三峡文学院聘为专业作家。再次去巫峡,爬上神女峰背后,到了登龙村、望霞村,生活半月,写出《再向巫峡》等诗作。
    1996 年 诗集《神女峰背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文坛》1期,载王晓初文:《柏铭久:走向三峡的诗歌》称:“柏诗,把自我人生放置于生命情景中加以反思从而净化、升华的追求,他这样做才能获得对生命的真正穿透,获得诗歌独特的人格与艺术力量。”“他的诗能不断有所突破,从而抵达深层与本质,而在抵之后, 诗人所获取的不是虚无与怀疑, 而是一种内蕴的力,这种来自艰难与抗争,来自诗人对世界与自我的精神重构,因而能显示一种特别的魅力”。
    1998年《诗刊》2期和9期分别以《柏铭久的诗》发表作品。以前没有人这样提出过。 现在很流行的XXX的诗,其实最先提出的是叶延滨,是首创。 诗论《诗,漂浮的金字塔》《对词语的挖掘》《与词语商量》分别在《中外诗歌交流》2、4期发表。     
    2000年4月11日——17日,再去潭獐峡,独宿石楼。《时光从心头流过》等诗在此写成。6月,诗集《叙述中的抵达》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2001年4月,徒步瞿塘峡。5月——8月回故乡。海城电视台制播柏铭久专题片“热爱生命”。
     2002年11月13日——23日,再去巫山平河——大昌;龙卧——河梁;湖北火龙村。写组诗《隐藏的宫殿》《红透的山谷》等。
     2003年1月,《诗刊》每月诗星栏刊发《三峡.时光从心头流过》[组诗12首]照片5 张;散文、评论各一篇;3月,万州文联、作协、万州日报社召开“柏铭久诗歌研讨会”。万州电视台、有线台、《三峡都市报》都进行了报导。
     2004年1月,散文诗集《时光之轮》由香港天马图书有公司出版。6月,回故乡海城为86岁老母祝寿;到鞍山与鞍诗社讲学。与同学孟繁义在大辽河边过夜,创作组诗《大辽河》。在北京到西川寓所与其畅谈。2005年1月《诗刊》上半月与下半月第一期和《新诗代》二、三期、美国《常青藤》创刊号,分别推出在在辽河大堤外几十里无人河边上搭简易帐篷独宿创作的组诗《大辽河》17首。《中外诗歌研究》三期《诗思断想》;《不》一诗在界限诗歌网贴出,点击人数二千,回贴达十九楼,创造了空前纪录。
    我的诗是在行走与生活中碰到流出来的,而不是泡制在书斋。同时我不断偿试,以一个字为题,发掘其字词的新意。
   2005年9月26至28日,与北京《新诗代》主编海啸、巫山县促成巫山与新诗代共同举办“神女诗会”鄢家发、海啸、李云枫、张作梗、殷龙龙等全国有四十多位诗人参加了会议。
    2006年8月回故乡受邀请参加中国诗歌万里行在沈阳世博园的开幕式和游园活动。9月24至26日,受邀参加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会议”。会上做了为题“新诗的二次“革命”或曰创新需要八个转变”的发言。2006年10月27日至29日,受邀请参加由文化部批准由山东泰安市政府主办的“泰山文化国际大会暨首届泰山诗歌节”。会上登泰山,在大观峰唐摩崖下朗诵诗歌;并与山东诗人燎原、韩宗宝、泰山诗人谭践等在山顶喊山赞岳;接受山东省和泰山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回答记者提出的新诗目前现状及发展等问题。11月19日,受邀参加由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巴蜀作家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会上做了“铆住三峡,见证三峡,再铸三峡诗歌辉煌”的发言。提出: 铆住三峡,就是像大杜鹃的根深扎岩隙,吸取三峡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汁液。
    “地域写作”那个地域必定是独特的也是具有世界意义和见证时代和社会特点地域。只有附在这个具有世界和时代意义地域的皮上,充分吸取营养,才能长出具有独特生命意义之毛的文学和诗歌。再铸三峡诗歌辉煌必须要实现: 1、 观念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是脱胎换骨的转变。2、语言的转变。诗语言应从过去的纯抒情转向直接、客观、亲和,用对话道素描的语言,自言自语的叙述,让诗意更好的呈现出来。要把三峡原生态的语言,包括民歌,有选择地嫁接到诗中。 3、诗人身份的转变。诗人要已走下神坛讲台戏台,与三峡人民实现零距离。把三峡的一草一木一石视为知已,融入生命,让你成为三峡岩石草木的一部分。4、视角的转变。诗人不再只是向外看到的三峡,还应倾听觉察自己内心三峡之灵感应的动静和出没的脚迹。诗人应该有双敏锐的眼睛看见他面前生存的三峡;诗人的眼睛下面应该有双眼睛看清自己生命的突围与困扰的三峡;诗人的背后应该有双眼睛透过现在看清过去三峡;透过诗人,看到未来和走向世界的三峡。
    《 红透的山谷》由内蒙远方出版社出版。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五期 “重庆文学史栏目”刊〈柏铭久诗歌研究专辑〉发表马知遥、李卉、向黎明的评论文章及柏铭久“铆住三峡,见证三峡,再铸三峡诗歌澌辉煌”的文章和柏铭久简历;创作年表。
     2009年发表的作品有: 《诗潮》9期:《重拍龙溪》组诗8首:《红岩》2009•8期《神女峰日记》组诗6首《中国诗人》2009年1期《大雪火焰与震动》10首《新大陆诗刊》(美国)112期:雪落中国/遍地桃花;《黄河诗报》2009年1期:《大雪•火焰与震动》13首。
                                             

[ 本帖最后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7 09: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云梦心曲 的帖子

这些诗歌没有断行和分开,有几首诗混一起了,诗人主要是诗作,应该把诗弄好,否则第一次阅读的的诗的人会很失望的。  

[ 本帖最后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7 09: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先生到来,问候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这里有阳光。

我提前来了。还没吃钣。先回答一些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寒冷,还请先生多多保重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没有什么落

诗歌是一项精神劳动,诗人可以分一分什么派,旗帜之类,但最终是诗人的诗歌作品说话。
即使是一个派的,他们的作品差异也很大。否则就不是诗了。

[ 本帖最后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7 00: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是说,诗歌不会形成部落群体,也就是说,诗歌不会像绘画那样,按照部落群体形成流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无哲 的帖子

对于中国诗歌现在努力从要带政治色彩中解脱出来,从外在的描述向内心发掘。从神性的严肃的,向亲和的向生活的平常的人性转变
   前几年我常把流沙河的《台湾诗人十二家》带在身上学习。现在我们已经与台湾的诗在一个平台上,有些还强些。
   与世界诗歌在靠近,接轨。但有一个现象必须说出。
   在我们中国诗歌看来,写诗是年轻人的事,而世界不是这样。印度泰戈尔被称为世界老儿童。;默温、颇莱等现在诗也写得很先锋。关关键是诗人要永远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不断向生活、向自然、向年轻人学习,不固步自封,才能保持创作不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中国诗歌现在努力从要带政治色彩中解脱出来,从外在的描述向内心发掘。从神性的严肃的,向亲和的向生活的平常的人性转变。


----------------------很赞成先生的观点。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提高经济基础的同时,也面临伦理变化。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特别是诗歌这种敏感的文学形式,也必然受其影响。我的理解是,这个时期,中国内地的诗歌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先生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饭去了。

是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提高经济基础的同时,也面临伦理变化。但重要的是诗人诗歌变化是巨大的。关健是观念的转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2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