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313|回复: 69

【曹喜蛙杂谈】废除学历毕业证是迟早的事情 见第5页68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精英排斥的韩寒何去何从?
                          作者:曹喜蛙

        韩寒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全球影响力人物百人榜后,关于韩寒的争论反而更多,尤其中引起关注的是许知远的《庸众的胜利》和麦田的《警惕韩寒》两篇文章,完全站在对韩寒批评的一边。
        2010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全球影响力人物百人榜的中国人,不只韩寒一个,但为什么偏偏这个赛车手、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以及新生的公共知识分子成了大家剖析、分解的对象?显然除了韩寒的热门以外,还有一种中国批评文化的潜规则,也就是那个常识“吃柿子拣软的捏”,即批评韩寒除了能引起关注外没有任何风险。
        韩寒确实是不同于上一代、甚至上几代知识分子的新一代知识青年,这一代知识青年的性格完全有自己的性格,我没有与韩寒打过交道,他的博客我只上过一次,但看了下,很是惊讶,或者震撼:在中国,竟然也可以这样说话,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起哄大师”吗?
        尽管鄙人创立了所谓的互联网起哄哲学,但我的起哄几乎很少引起关注,恰恰是韩寒这样新一代知识青年把起哄理论发挥到极致,在下是望尘莫及。不要说是我了,即使那个号称更反叛、更思想、甚至写了 《 祖国的陌生人》一书的许知远的起哄能力也不能与韩寒同日而语。
        我看许知远的文章不多,但比起看韩寒的文字,许知远的文章我还是看了不少,毕竟许知远还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少的几个在思想的人。但许知远《庸众的胜利》一文对韩寒的批评我还是不敢苟同,许知远说“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他像是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迷惘的时代的最后救命稻草。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说他头脑清醒,媒体欢呼他是‘青年领袖’、‘年度人物’,青年人觉得他不仅很酷,还有思想。”,我觉得许知远是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证据就是“还有思想”这四个字,因为显然许知远认为只有自己有资格去“思想”。尽管他试图轻描淡写的用了“还有”两个字,但他最在乎的就恰恰是“思想”这两个字。
        许知远说韩寒:“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他能把赛车冠军、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和即兴讽刺者等多种角色结合,并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警惕,况且他才二十七岁。人们尤其着迷于最后一点,他在自己全球浏览量第一的博客上,嘲讽这社会中的种种愚蠢和不公。”我觉得许知远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卑具”,他的这种“精英”掠夺、霸道的姿态,显然在揭韩寒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所谓科班师承的老底,言下之意是韩寒的文章、思想、言说等不如他“入流”,完全抹杀了我们这个时代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少数立场的发言权,其实恰恰是韩寒说了“那些没有人敢说+大多数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言说”,正是韩寒以自己的才华捍卫了大多数人的“起哄权”,而恰恰起哄权是互联网技术赋予这大多数人的一种高科技带来的文明福利和知识红包。如果没有互联网,许知远没有什么损失,但韩寒与他的大多数可就要荡然无存了,除非去“起义”“造反”。
    许知远对韩寒的评鉴为:“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 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许知远一向认为惟有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去思想,也自认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庸众,甚至还在这里指出中国崛起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我也支持一种知识分子或所谓精英的忧患意识,但我反对抹杀、鄙视别人的努力和小小成果,正是这种抹杀、鄙视别人的文化存在、文明成果的西方立场,才有西方的强盗哲学的市场,所以他们看不得别人以自己的方式去发言、思考、奋斗,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行为、成果一律熟视无睹,甚至一律妖魔化为“起哄”,然后给予打击,即使被自己一方的人不小心承认了,也不忘立即大喝一声“谁让你进来的,出去!”

[ 本帖最后由 曹喜蛙 于 2010-7-26 12:59 编辑 ]
发表于 2010-5-1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担心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喜蛙杂谈】被精英排斥的韩寒何去何从?
被精英排斥的韩寒何去何从?
                          作者:曹喜蛙

        韩寒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全球影响力人物百人榜后,关于韩寒的争论反而更多,尤其中引起关注的是许知远的《庸众的胜利》和麦田的《警惕韩寒》两篇文章,完全站在对韩寒批评的一边。
        2010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全球影响力人物百人榜的中国人,不只韩寒一个,但为什么偏偏这个赛车手、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以及新生的公共知识分子成了大家剖析、分解的对象?显然除了韩寒的热门以外,还有一种中国批评文化的潜规则,也就是那个常识“吃柿子拣软的捏”,即批评韩寒除了能引起关注外没有任何风险。
        韩寒确实是不同于上一代、甚至上几代知识分子的新一代知识青年,这一代知识青年的性格完全有自己的性格,我没有与韩寒打过交道,他的博客我只上过一次,但看了下,很是惊讶,或者震撼:在中国,竟然也可以这样说话,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起哄大师”吗?
        尽管鄙人创立了所谓的互联网起哄哲学,但我的起哄几乎很少引起关注,恰恰是韩寒这样新一代知识青年把起哄理论发挥到极致,在下是望尘莫及。不要说是我了,即使那个号称更反叛、更思想、甚至写了 《 祖国的陌生人》一书的许知远的起哄能力也不能与韩寒同日而语。
        我看许知远的文章不多,但比起看韩寒的文字,许知远的文章我还是看了不少,毕竟许知远还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少的几个在思想的人。但许知远《庸众的胜利》一文对韩寒的批评我还是不敢苟同,许知远说“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他像是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迷惘的时代的最后救命稻草。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说他头脑清醒,媒体欢呼他是‘青年领袖’、‘年度人物’,青年人觉得他不仅很酷,还有思想。”,我觉得许知远是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证据就是“还有思想”这四个字,因为显然许知远认为只有自己有资格去“思想”。尽管他试图轻描淡写的用了“还有”两个字,但他最在乎的就恰恰是“思想”这两个字。
        许知远说韩寒:“他的文章总是如此浅显直白,没有任何阅读障碍,也不会提到任何你不知道的知识;还有他嘲讽式的挑衅姿态,显得如此机智,他还熟知挑战的分寸,绝不真正越政治雷池一步;他也从来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焦灼与困惑,很酷。他能把赛车冠军、畅销书作家、叛逆小子和即兴讽刺者等多种角色结合,并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保持警惕,况且他才二十七岁。人们尤其着迷于最后一点,他在自己全球浏览量第一的博客上,嘲讽这社会中的种种愚蠢和不公。”我觉得许知远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卑具”,他的这种“精英”掠夺、霸道的姿态,显然在揭韩寒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所谓科班师承的老底,言下之意是韩寒的文章、思想、言说等不如他“入流”,完全抹杀了我们这个时代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少数立场的发言权,其实恰恰是韩寒说了“那些没有人敢说+大多数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言说”,正是韩寒以自己的才华捍卫了大多数人的“起哄权”,而恰恰起哄权是互联网技术赋予这大多数人的一种高科技带来的文明福利和知识红包。如果没有互联网,许知远没有什么损失,但韩寒与他的大多数可就要荡然无存了,除非去“起义”“造反”。
    许知远对韩寒的评鉴为:“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 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许知远一向认为惟有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去思想,也自认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庸众,甚至还在这里指出中国崛起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我也支持一种知识分子或所谓精英的忧患意识,但我反对抹杀、鄙视别人的努力和小小成果,正是这种抹杀、鄙视别人的文化存在、文明成果的西方立场,才有西方的强盗哲学的市场,所以他们看不得别人以自己的方式去发言、思考、奋斗,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行为、成果一律熟视无睹,甚至一律妖魔化为“起哄”,然后给予打击,即使被自己一方的人不小心承认了,也不忘立即大喝一声“谁让你进来的,出去!”,
,,,,,,,,,,,,,,,,,,,,,,,,,,,,,,,,,,,,,,,,,,,,,,,,,,,,,,,,,,,,,,,,,,,,,
百分百赞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也想到这亇词,赛车是勇敢者的运动,他的文字也是勇敢的,终于发现还有一亇年轻的同道者石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中国音乐文化名城评选活动启动

这条算本人的行踪新闻,也有广告嫌疑,有兴趣参与不妨参与下哈,谢谢各位!
——曹注


中国网讯 随着2010年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临近,作为大会的主题宣传推广项目的“影响世界的中国音乐文化名城”评选活动已经全面启动,5月15日组委会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此次评选活动由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批准授权,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机构的大力支持。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主席、著名音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为本次活动的评委会主席,金铁霖教授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李谷一、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张也等在中国歌坛有重大影响。金教授对此次评选活动非常支持,但目前正在住院治疗、按医生要求未能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

据影响世界的中国音乐文化名城评选活动办公室负责人、著名艺术评论家曹喜蛙介绍,音乐无国界,音乐也是最有穿透力、爆发力的城市文化传播语言,为了迅速提升中国旅游城市的艺术文化品位和国际知名度,加快推动中国音乐艺术名城创建活动,同时通过2010年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官方网站 http://www.isme.org/2010/chinese)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一笔永久性的文化遗产,经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批准,由中国名城大典组委会、北京尚辰麟德会展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组织开展这次 “影响世界的中国音乐文化名城” 评选创建活动,获奖城市将获得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颁发的奖牌和证书,这是有崇高精神追求的各大中心城市领导者们缔造世界级城市品牌的难得机会。

抓住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良机,创建中国音乐文化名城。曹喜蛙介绍,凡是满足以下10条标准2条的各个城市、县(区)、乡镇都可以报名参赛:(一)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或当代重要音乐名人诞生地或生活地;(二)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或当代重要音乐作品诞生地;(三)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或当代重要音乐流派、乐团、乐队、歌舞团、剧团社等活跃地;(四)中国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戏剧音乐、影视音乐、原生态音乐活跃地,含各种器乐、歌剧、歌舞、歌曲、戏剧、曲艺、民歌等;(五)有标志性、代表性的省部级音乐节(集)会、歌会、全国著名作品;(六)有代表性的音乐名家或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含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词作家、剧作家、演奏家、演唱家、表演家、研究学者、批评家、活动家、制作人、经纪人、乐器制作人、企业家等);(七)有标志性、代表性的音乐文化基础设施建筑(如音乐厅、舞台、公园、广场、音乐茶楼、音乐咖啡厅、音乐酒吧、歌厅等)或相关文物;(八)有代表性的乐器生产企业、著名乐器生产品牌或地市级以上的重点音乐产业园区;(九)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博物馆(须有国家级的镇馆音乐类文物)、音乐教育场所、培训机构或广泛的音乐爱好者社会基础;(十)有品牌成熟的音乐戏剧歌舞等娱乐休闲场所及游览线路,有针对游客的大型文艺演出名牌节目。

传播世界音乐文化,缔造中国音乐名城。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旨在通过此次影响世界的音乐文化名城评选活动,打造中国的音乐名城品牌,挖掘中国城市音乐文化的潜力,强化中国城市音乐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将有世界影响的中国音乐名城推向巅峰。本次评选活动报名、初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6月18日将揭晓获奖名单,届时将编纂出版《中国音乐名城大典》、举行盛大颁奖仪式、举办世界音乐名城论坛和中国音乐文化名城宣传日等活动,从此作为城市背景的音乐将作为主旋律走向地方文化品牌塑造的前沿活力地带,这将是和谐社会高品质生活建设的时代风向标。

据悉,2010年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投票通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定于2010年8月1—6日在中国北京召开。大会由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总顾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任名誉主席,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任组委会主席,届时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政要、贵宾与来自世界各国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演员、媒体数万人出席大会。该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已经有60年历史,这是继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又一个在中国北京召开的世界盛会。

[ 本帖最后由 曹喜蛙 于 2010-5-17 15: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你可能是出了本书,身后挂了一大堆头衔职称,自觉挺牛,很牛,到牛得不得了;所以你的杂谈也要冠上大名;但你也就是冠上大名而已,时不时自捧一下创始人,再搂点小内幕出来,顺便再批评批评谁,也就是一甩手掌柜的,自觉着牛,给你们露个脸很大显示了,如此而已。

我恰好除了自己的名自己知道外,不如您如雷贯耳,其实我是查了百度才知道您08年出了本书,进了诗歌报才知道您这么个人,像另篇文提到的牛大可我还知道一句半句的;换句话说,您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您抱着什么心态来的,是交流,还是来君临天下的。就算是个王也没什么,没交流,就等着我们来崇拜您,恭维您,这又不是崇神时代,供个泥胎又有何用呢?捧臭脚的自然还是不少有。

我这番意思您应该懂,交流,不交流您再牛不也是对牛弹琴吗?您的文章不是圣旨,也不是什么红头文件,说出来的话指着谁我们不关心,就看您对比着事实在不在理上。不在,给您面子,不叫您下不来台;真遇上我这样的愣头青,可想兴许还是不交流。还是那句话,不交流您来做什么呢?

我是一诗歌报没什么好感的外来写手,不会写诗歌,没有大文凭,职称更是什么也没有,别说出书,出个字都没人要;所以这就代表我一个人的意见,就是见你只在自己贴里转悠有些奇怪,进您这谈谈所见所想罢了。想说您就说,不想说您就静着,我的话完了。

[ 本帖最后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5-18 06: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韩寒犀利的文风,因其观点先锋而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周刊排名,有一年是国家领导人邓,又有一年是李宇春,现在是韩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中国入榜人物,基本都是很有争议的,否则入不了榜。这也正是此刊的影响和客观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也可反向讨论下韩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5-17 21:29 发表
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韩寒犀利的文风,因其观点先锋而有见地。

完全赞同,尤其是推进民主的青年先锋,还写可以赚钱的歌词,
遗憾的是他不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5-17 21:35 发表
中国入榜人物,基本都是很有争议的,否则入不了榜。这也正是此刊的影响和客观所在。

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你这不是写的挺好吗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5-17 16:18 发表
我想你可能是出了本书,身后挂了一大堆头衔职称,自觉挺牛,很牛,到牛得不得了;所以你的杂谈也要冠上大名;但你也就是冠上大名而已,时不时自捧一下创始人,再搂点小内幕出来,顺便再批评批评谁,也就是一甩手掌柜 ...


我上诗歌报论坛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我是一俗人,没有论坛上的各位版主纯洁,维护、培育这么一块地方也不容易。
该交流的人我自然会交流,至于跟谁交流我来决定,哈哈。看你这几句话,就知道你很年轻,也很愤青,愤青没有什么不好,人没有愤青过也算白活。
不过做事很难,比如要把诗歌报维持下去就要有很多规矩要遵守,好赖大家多少是文化人,就多说点文化人的话。
谢谢你写这么大一堆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睡醒了,爬起来了,精神头好多了;看到你说话,特高兴,别管我说的难听不难听,您不是泥胎。
我不是守规矩人,只见眼前的事张口就说,我知道这么对你说可能引起的问题会不少,可是憋不住要说,就一定要说,有什么后果,已经交代了,有我自己抗着。假如您不是个只冲我来的,结果变成大家抗着我也是没办法的,但我还是老实说了心里话了。你跟谁交流是你的事,看见您老不说话问一问自然也是我的事。我一向说话爱唠叨,所以习惯性多说。

总之我的态度表达完了,您的态度也表达完了,作揖问好,我出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寒流去,复又来,由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权威批一个权威,好看
一个无名小生批权威的权威,大胆
一个无名的无名的小子来看,一篇翻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8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