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黑子

[评论] 【读日如年】阅读另外一种不可能(5月21日读《刀锋上的救赎》楼108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读来,收获颇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学习着,有时间了要细细品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3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哥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过来读一下吧,,,感谢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0日 读《如焉@sars.com》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如焉@sars.com》
胡发云 著
2006年10月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定价:25.00元


  寡居多年的中年女性茹焉在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本市的副市长,并恋爱。同时茹焉在网络上认识了以达摩为代表的几个知识分子。在SARS暴发之后,原本隐藏的各种矛盾也随之爆发,每个人在遭遇突发事件后,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我是一口气读完《如焉@sars.com》这本书的,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怀应该是怎样的?没有普遍的标准,但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失去情怀的样子——就是书中毛子的形象。面对现实的诱惑和利益的驱动,毛子逐渐失去了正义感,被取代的是对现实的恐惧和顺从。

  这本书,有奇怪的名字。为什么要加上[email=“@sars.com]“@sars.com[/email]”?众所周知的,SARS是中国经历的一场大型瘟疫,举国上下无不惊慌失措。@表明了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化时代,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交流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而那场大型疾病,则改变了我们的心态;或许还有人性在这两者中间被改变。

  “如焉”是中年丧夫、儿子留学在外的女性茹焉的网名,她的生活很寂寞,儿子出国前给她留下了一只小狗和一台电脑。电脑本是与儿子的联系工具,但在涉足网络后,她认识了一干文化人,有了交流和文化的晋级。如焉在精神生活上很丰富,同时在感情生活上,与副市长梁晋生也算是走得很顺。但现实的力量让如焉的真爱夭折。如焉该怎么办?她走得出这段感情的低谷,重新笑颜绽开吗?

  也许这样介绍整本书显得过俗,有人说在一些网上书店还看到更恶俗的介绍:一个寂寞少妇与多个男人的纠葛;寡妇如何得到副市长的心;寡居少妇的情感生活……这样的介绍更是对这本书的亵渎。这些介绍充分证明了我们急切需要读这本书,从书里读到包括如焉在内的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变化面前内心的改变。在新中国的发展中,人不同时期的遭遇,人的思想历程。

  这就是我说的这部小说的另外一条线,有别于感情生活的线。就是如焉在网上认识的达摩,这样一个纯粹的文人,以及由达摩牵扯出来的卫立文、毛子等人物。在这些人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文革到21世纪,所谓文人也好、思想者也罢的思想和文化演变路线及过程。

  这才是这本书值得推荐的地方,社会秩序的瓦解、社会关系的崩盘、社会精神的下滑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种社会冲突的根源何在。可以说,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应该将它当作文本来读。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故事,故事中间写满了病态的人性。

  有故事的文本,它的有趣之处在于对于群体的构建以及群体精神状态的把握更为到位,对于生活或社会实质的探索更为深入和深刻。它对于生活的介入和关怀,更多的是反思。文本或许没有一般小说那么动人,却更加注重大众化的普遍共性,或许更具有对现实的敬畏之心。

  而人性的转变,从而谈起呢?谈论人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和民主一样。我们且看如焉,在信息封锁的情况下,她写了爆料的文章《姐夫》,写实地叙述了自己的姐夫患上非典的经过,写了对孙志刚事件的愤怒《一个母亲在黑暗中的痛》,对伊拉克战争的观点,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这或许也就是这本书当时遭禁的原因。

  人性在江晓力的话里:“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能让别人来操办。一旦交给别人操办,不但要说你我这一代人,就是我们的父辈,也会被他们糟蹋的一塌糊涂。……以前那一套,老百姓不信了,我们自己也不信了,但是,这一切只能由我们自己来改,改得鼻青脸肿,改得头破血流,都行。最重要的一条,不能掘我们的祖坟,不能断我们的后路。”人性、原罪、忏悔和信仰瞬间崩溃。

  我将这本书定义为文化的流亡史,个案的剖析,将文化的转变凸显得淋漓尽致。平淡的生活,像是一个还没开封的易拉罐,而文化,也在其中东突西围,却始终找不到方法拉开拉环。我们就那么希望拉开拉环,或许拉环会因为心急拉断,或许从易拉罐里面出来的文化和从潘多拉宝盒里面跑出来的东西是一个种族。

  记着这句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的。

文|黑子


[ 本帖最后由 黑子 于 2011-2-10 16: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黑子 的帖子

网络上很多执行写手,值得敬佩。“如焉”是好样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岛《城门开》、野夫《尘世·挽歌》、张大春《四喜忧国》、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江平《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齐邦媛《巨流河》、甘耀明《杀鬼》……也是阅读之内的惊喜。大概是因为常常做一个小说家的梦,写一些无头无尾的故事吧,我对小说的兴趣一向排在第一位。张大春的小说如同国画,具体而言是如同他《城邦暴力团》里万老爷子作的画,揭了一层还有一层;韩寒的小说愈发娴熟,连批判都那么嬉皮士;甘耀明的文字奇幻诡异,又深浅合适,长短刚好……

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1日 读《中国,少了一味药》

因为敏感词的缘故,所以不得不用截图的方式,请见谅


[ 本帖最后由 黑子 于 2011-2-11 12: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7日—13日阅读报告

2011年读什么书?


  我常常为读什么书而忧烦,网络小说我一向不爱读,穿越、修真、官场现形无非如此;青春文学也很少进入我的视野,少年不识愁滋味,只因爱上他的人;励志成功学我试着读过,感觉都可以成功,但自己做起来太难,我向来觉得成功有规律没模式;生活保健我也不需要,这世界灾难太多,保健得再好也说不定哪天一命呜呼……

  我读的书其实很狭窄,政史、文艺类的书是我的偏好,2010年购买的政史书籍耗费我书款的五分有四。我也买过方舟子的《大象为什么不长毛》、科学松鼠会的《一百种尾巴或一千种叶子》等,那也只是九牛一毛。写书评这么久,涉及环保、健康、教育类的书籍极少。我们生活的地球,不仅是有着广袤的历史,精深的政治和耀眼的财富,还有着生命和生活。所以我读书的范围还是需要扩大。

  我们每个人都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阅读盲点呢?所以我们的写作常常出现困惑,私我的思想充斥整个头脑,让人不知如何控制。写作是需要把控的,不然思维会像一团被弄乱的毛线,你不知道头也不知道尾。一件毛衣已经因为这混乱的毛线而无法织就,我们穿不上这过冬的衣服,无法因为文字而温暖。

  话题扯远了,2011年年初的时候,我开始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将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书列上书单,强迫自己阅读。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求学年代,对付那些枯燥无味的课本也是用的这招。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人会因为阅读范围的扩展而将视野扩展,使思维不再局限单点。

  2011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霍金新作《大设计》,曾经读他的《时间简史》,惊诧于宇宙竟然有这么多秘密等待我们发掘,宇宙的种种模型,在我的眼前一晃而过。我相对这浩瀚的宇宙来说,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在读《大设计》的时候,我一直跟随着作者在思考: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存在还是虚无,这真是一个问题。

  原来很多从哲学、从史学上,我们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在科学面前都是无知的。当然,我们不能忽略那些原始崇拜和科学。我阅读的《金枝》,应该算是人类学的一部伟大著作了。人类的信仰构建,原来有那么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它并不同于现在的盲目和狂热,那些信仰带着哲学带着对自然的畏惧,原来最好的哲学和秩序是在远古,而非现在。

  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城邦暴力团》,这是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我说到的带回家过年的书,还包括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邓野《民国的政治逻辑》,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周年,相关的著作应该层出不穷,这几本书,算是有着独特趣味和内容的书。当然,这些书中,不尽都是关于1911年的,有些书延伸到了1949年,但不管怎么样,这些书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真相。现在要看到真相很不容易,能窥斑见豹就好。很多迷茫,是需要自己去解答和发现的,很多思考,是可以自己让它更加清晰的。

  2011年,不仅仅是有纪念,还应该有各种各样的突破和发现。《搏击俱乐部》的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新书《肠子》出版,算是新年来我读小说遇到的幸运事,只是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肠子》这一篇就一定要删除不可。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在一五一十部落长期是讨论的重点,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还是常识,稍微有点写出格的书,都将成为重点关注,这难道不奇怪吗?

  当然,我重点阅读的还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书系,目前已经出版的有木心作品、白先勇作品、张大春作品、金安平作品、史景迁作品、小宝作品、迈克作品、张铁志作品、陈丹青作品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出版社,他们在政史方面的关注,让我们能读到一些完全不同于教科书上的内容。早前他们还出版了唐德刚、余英时等人的作品,那是我青春时代读到的最血液沸腾的文字了。

  当然,不经读者发酵的文字,不是好文字;不经时间淘金的思想,不是好思想。2011年,我读的书,更多应该是那些历尽千年的书籍,二十四史我一直没有读完;塞林格、卡佛、布洛克、海明威、卡夫卡的书,一直放在我的书架里,却一直没有翻过几页。要读的书太多,我怕我的时间不够。

  这就是我,一个曾经年少荒废光阴、胡搅蛮缠的人,想读的书。阅读因为信仰而存在,当没有信仰的时候,我们的阅读是多么盲目和无力。我试图为自己的存在和现在的状态寻找新的价值,让自己能更好的更能微笑地面对这个世界。我们曾经对这个世界是那么失望,让我们一直连自己的内心都不敢面对,这种状况,是多么迫切地需要被打破啊。

文|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4日 读《哥伦比亚的倒影》

你的语言被污染了吗?


《哥伦比亚的倒影》
木心 著
2010年10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5.00元

  木心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老作家,在台湾和纽约的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有一批人如陈丹青等会定期到他的居所听他习文授课。他的散文喜欢采用文字的功力去探讨生命中或者世界中一些不解的现象,很有哲学味道。

  木心有一个弟子,盛名远盖过他——陈丹青。陈丹青说木心是中国文坛上一个大异数,是一位五四文化的“遗腹子”,“他似乎是在没有中断的传统底下出来的人”,超过了“周氏兄弟营造的艺术殿堂”!这就是说,木心既有古典汉语传统,又有五四传统,当然,他是没有遭受文革传统的人。

  木心的文字有古味、有西洋味、有五四味,但就是没有政治味、没有现代味,在现在要看到没有中断传统写作的尤其为少,木心算是难能可贵的一个。我本不喜欢读散文,觉得无病呻吟的多,但木心的却别有不同,他的文字没有受过污染,却能将世态表现得十分清晰,甚至让你想了又想,跟随他的思维去延伸铺展。

  我们已很难读到这样抓人的文字了,我的一位长辈和我聊天,问我“神马”是什么意思,“给力”是什么意思,怎么国家开大会会用给力这个字典里面查不到的词,如果翻译成外文又是什么意思?现在的文字不是抓人,而是抓得人疼,有些文字显得造作,有些文字则是被利用。

  而木心的文字,我们看不到流行词汇在其中,那并不是不与时俱进,虽然百岁老人周有光也在上网,但他看到那些网络词语也大概不会全部赞同。我个人还是偏好于传统多一些。我们多少古汉语都未曾用到,即使到了汉字被简化的现代,也有多少词汇未曾被普及。汉语不需要再被生造一些词汇,早有足够表达我们内心的词语。

  现在的正统文字越来越少,能读到木心的文字算是一种幸运。我之前也读过本少爷的《江湖异闻录》,那在小说中,也算是比较正统的;又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也是比较干净的文字,带着传统的特色而来。但是描写现代生活的文字,就很少有这么好的,大多数还是受到了污染。有些生造词汇,有些网络口气,有些则洋不洋中不中,还有些政治化口吻强。梁文道也谈到了中文的“性”泛滥问题,可操作性、稳定性、教育性……貌似中国人比日本人在情色上更有追求,实际上也是如此吧?

  我们谈论木心的文字,有着一种避世的宁静,和阅世后的从容,他的文字就像一件干洗好的衣服,熨得妥帖,折得整齐,还很干净。你可以说他静静地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与世无争。甚至他的文字,都显得无力。但你不可以说这种无力就是软弱和无能。从另外一方面讲,他能将不惑写进文字里,让阅读变成一场解惑的游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能量和气场呢?

  木心在文革间被捕入狱,所有作品都被焚毁,但都说木心的文字从没有对文革的反思,我看也不尽如此,比如《九月初九》中就写道:“大动乱的年代,颓壁断垣间桃花盛开,雨后的刑场上蒲公英星星点点,瓦砾堆边松菌竹笋依然……总有两三行人为之驻足,为之思量。而且,每次浩劫初歇,家家户户忙于栽花种草,休沐盘桓于绿水青山之间--可见当时的纷争都是荒诞的,而桃花、蒲公英、松菌、竹笋的主见是对的。”这样简短的话语,可谓将那十年的风云都说尽了。

  这就证明一点,木心的文字并不是属于那种老气横秋和四平八稳的状态,他的文字没有肉麻造作和多愁善感,一切看上去都是很自然和顺畅,却在其中暗含有节奏。这就像年幼时看霹雳舞一样,又有动感,又和周围环境融合,还华丽炫目极具热情,魅力四射。有人说,木心的美文有点雕凿,其实这话本就错误。既然为文,又何尝不出雕工呢?难道谁真有浑然天成的功夫,那真的就是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而不是为文的人了。

  木心在《哥伦比亚的倒影》一书中有句骂人的话留给我深刻印象:“该死的二十世纪。”这话在他说来,都是顺理成章,虽是骂人,却也没有受到污染,也没有污染他人。我们需要像他这样的考究和用心,把文字当做自己一样,谁不希望自己一直纯真呢?

文|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5日 读《雨纷飞》

隐蔽的天堂



《雨纷飞》

雨儿 文
2011年2月
诗歌报心情文字 发布

  雨儿的文字一向清新秀丽,带着华丽的色彩和思辨的语言,在文字中透露出对世界的思考和内心的反省。她的文字更多是坚守和爱。

  抒情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可以如国画,写意;如油画,写实;如抽象化,写心……当然,那仅仅是指好的抒情。或许是因为我的主要兴趣点在政史,常常见到俗气的抒情文字,便一扫而过,不管不顾。当然,那也是爱好文字的作者用心之作,只是很难见到用心且加以雕琢的抒情文字。不少抒情文字,显得太过随意而缺少收发自如的感觉;也有不少抒情文字,显得太过拘谨而缺少天马行空的味道。要做到既有宇宙之浩瀚又能脚踏实地着实不容易。

  雨的文字,是我比较欣赏的抒情文字。在她以往的作品中,比如《明日香》、《当自己被内心凝视》、《微步◎花朵时光》、《简单生活》……等,我能看到她的文字中,时间被充分运用,色彩十分融合,在不紧不慢的时间中,我们通过色彩思维。是的,我提到文字中的色彩能引起思维,而抒情到极致,便是能引起我们共同的思维和感同身受。在这个时候,文字已经不仅仅是一件供人欣赏的艺术品,而变成了人人参与创作的建筑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住所,并能发现其中的温馨。

  我今天要谈的是《雨纷飞》,一篇对文字的抒情和思维。在我看来,一篇文章的好与坏,不仅在于它有多么深刻或者里面有多少我们闻所未闻的知识或者多么华丽炫目,而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将内心的表达表现得淋漓尽致或是多大程度把握了读者的需求和心理。而《雨纷飞》的好,是在于它表达了我们写作的需求,文字是思想分享,是情感抒发,是生活状态,是诉请方式,是真实表达,是心灵需要……在这篇文字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写作的理由。

  爱文字,所以才写下这篇关于文字的《雨纷飞》,所有的抒情都并非直指文字这个关键词。从第一节我们看到的其实是雨儿关于人生的思考。是的,每个人不论写字或者不写字的人们,都会时不时思考自己的人生。在第一节中,我们能看到不安,看到情感的波纹在不断产生变化。而正因为有了情感的变化,我们的文字才会千变万化;因为相信生活的美好,文字才会有着力量。虽然我们还做不到为文字奋不顾身,但我们能做到边写文字,嘴角边上扬着微笑。这从雨儿的整篇写作中都能看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在经历尘世间的俗事,痛苦、悲伤、愤怒之后,午夜的灯光更让我们看到温暖。

  雨儿就是这样,慢慢将文字和生活的联系,一点点的结合在一起,抒发出来。这从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文字对于我们这些时常写字的人是多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好好生活享受人生。通过文字,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品尝情感的味道,贴近生活的内核,营造温暖的梦想,追求完美的人生,抚平内心的伤痕。这也是我从这篇《雨纷飞》中看到的,我看到一种坚强和执着,这种执着,让我们的文字变得不再是艺术品,而是生活品。它就像我们日常衣食住行一样重要,引领着我们灵魂的方向,这使得每个灵魂不再孤独。

  在雨儿的这篇文字中,我似乎发现了隐秘的天堂。这是我以往不曾察觉的,因为红尘所累,即使写字也是一件件任务和约请。而在雨儿的文字中,我读到了写作的自由,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不应该是是一种强迫,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没有牵绊的,可以将内心所想完全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而不是非得要写得多么感人多么刺进人心,我们的文字应该有一种平滑感,有一种顺应感,有着一种超越感。它可以不完美,但不可以哗众取宠;它可以过于华丽,但不可以华而不实。

  这就是我从雨儿的文字中读到的,在一个轻浮的年代,人的各种情感,都可以变得虚伪,热爱、感恩、仇恨、崇拜、鄙视……我们却从未想到在对着虚伪的世界戴着虚伪的面具时,用真实的文字记录下我们真实的一面,至少真实的情绪。我们不把文字当作伟大的艺术创造,至少这些文字能为我们的心灵导航,不至于让我们在生活的折腾中变得扭曲和失去自我。

  纷飞的不是雨,是心情,是思绪,是信仰。我们是多么缺乏信仰,说不定文字能帮我们找到,渴望这样的奇迹产生。

文|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总的书评越发技艺精湛、手法娴熟、专业,

看到《雨纷飞》出现在这里,真的让我诚惶诚恐……

无论怎样谢谢黑总的评论,感到很荣幸和快乐!

祝黑元宵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7日 读《维梅尔的帽子》

贪欲让我们冒险

《维梅尔的帽子》
卜正民 著
2010年8月
文汇出版社
定价 32.00元

  作者借助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维梅尔的作品中出现的皮帽、地图、果盘和银币等细节,卜正民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历史,进而描绘出萌芽时代的全球化经济,尤其是中国和荷兰之间的经济往来。

  这本书有两个惊奇:一是从一幅画中可以看到全球的经济发展,弹出整个十七世纪的历史,以小观大,在狭窄的事物中发现历史的细枝末节,在历史的细枝末节中条分缕析脉络变化;二是从一个明史研究者笔下,能够找到世界彼此的牵连,历史彼此的影响和牵绊,由经济的交流形成世界的圈子。

  这本书有两个不足:一是译者的能力差,不少常识错误被翻译得一团糟,而且前后文的翻译居然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译者对中国历史和输入法的了解实在是太差劲;二是对文中提到的七幅油画和一件印于馆藏中国瓷盘上的图案,最好能在画上配以标注,那样更为线索明晰。

  惊奇带来的感觉还是超过了那蹩脚的翻译,光看那些赏心悦目的画,就足以令我们心情愉悦。但在这些杰出不朽的画作后面,我们不看文字,能发现什么不同吗?《军官和带笑女子》中军官头戴的帽子,《地理学家》中地理学家面前的地图和背后的地球仪,《持秤女子》称量的银币,《站在一扇打开的窗前看信的女子》中的土耳其地毯和中国瓷器,《玩牌的人》画面中的黑人小男孩……单只看这些画作,不可能像卜正民一样发现那么多有趣的事物和历史的轨迹。

  好吧,让我以我有限的知识谈谈维梅尔吧。其实在书中我们已经知道,维梅尔是荷兰城市台夫特的画家,他生前并不是很有名的画家,台夫特这座城里,有的是对新经济和全球扩张的渴望,维梅尔那种暧昧的光线、幽暗的画面显然不符合先人们的梦想与现实。台夫特的风景太小,风俗太多,那些入画的平头老百姓或许还有些不情愿。就是这样一个平生不怎么得志、死后连块碑都没有的画家,在书中却成为了十七世纪整个的画卷。

  卜正民在维梅尔画中找到了历史之门,从这些门里面钻进去,我们看到北美冒险家萨缪埃尔•德•尚普兰、马尼拉的西班牙总督巴斯蒂安•科尔库耶拉……,也看到了中国的徐光启、陆若汉…… 我们看到了欧洲商人在贪欲的驱动下,开始对地球的冒险,而中国的商人们却“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

  十七世纪的迷人之处,在于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世界规则尚未形成的时代。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通行全球,财富骤然叠加,黄金和白银不断被掠夺,而生命也迅速消失。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和老牌的明朝,自然有了一番不同际遇。从维梅尔的画开始,我们跟随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来到了当时的世界,那个初有繁华的各个港口,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和政治在作为主推动力推动着社会的前行,中世纪的价值体系、决定个人进阶的制度在让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后,秩序开始打破。而随着世界一点点地被发现,秩序开始被彻底推翻。由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最早的殖民帝国牵头,欧洲人展开了陆海两方面的战争,对殖民地原住民的剿抚威压,商场上的角逐,宗教信仰的分裂与对立等地域性和全球性的争霸。这种争霸让世界的秩序开始重建,经济和政治在经过动荡之后,回归到稳定和崭新的形式与状态。

  同样身处其中的明朝,深忧着国家的内忧外患,她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和能力,拥有着当时看来都依然先进的各种发明,但她无法抵挡住外来者叩开大门。明朝的傲慢和保守,将自己仍然视为世界的中心的心理,让自己无法与外面变迁的世界发生交流。仿佛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仍然保持着自己士大夫的状态,清流的形象出来了,落后的未来慢慢显现。我们常常提到的“与时俱进”,在明朝的统治中,还看不到一丝端倪。

  一个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带来的是自我满足。一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带来的是世界不再平衡。在那个时代,贪欲促成了贸易、资本、文化转移、人力流动、商品流通,我们也不能忽略贪欲促成了屠杀和毁灭。那不在这本书里。

文|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8日 读《不分东西》

没有南北


《不分东西》
闾丘露薇 著
2011年1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 36.00元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这是一本普及常识之书,也是一本能让我们领悟独立思考魅力的书。

  “胡同台妹”宫玲的《从台北到北京》,以一个大陆媒体工作的女记者的身份,记录了她在大陆的所见所闻所思。在与大陆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她对大陆的看法有了第三眼,她敢讲,甚至直说“北京是个大农村”,这里的农村,并没有贬义,却在中国广泛的语境下,成为了带歧视的语言了。这就充分证明了我们还是缺乏弹性与包容心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容忍,却一再容忍,甚至视而不见;有些事情我们却揉不进一粒沙子,不分青红皂白跳起来就骂娘……在胡同台妹的文章中,我们见到了文化等差异,也看到了求同存异。

  之所以提到《从台北到北京》,是因为近来我们能够更广泛的阅读到关于港澳台地区差异性与共同性,以及与大陆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书籍。2009年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着实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台湾这些年的变化和基本历史,虽然更多的是趋向知识介绍,却也推翻了我们的惯性思维,将台湾的真正情况和常识知识能够了然。当然,对于像《从台北到北京》一样有文化比较、生活差异的书也是殊不多得,比如今天要说的这本《不分东西》。

  对比廖信忠和宫玲来说,闾丘露薇的身份略有不同,她是大陆人,持香港籍,在香港工作,行走世界各地。她可以从大陆的眼光看大陆,也可以从香港的眼光看大陆,还可以从世界的眼光看大陆,这就是视界决定世界的道理。当然,她更多的是从一名资深媒体人的角度来旁观,冷静、客观,在某种深藏的担忧中,她希望看到公民和公民社会,发现常识和真相的价值。

  《不分东西》一书的面世,是引起了广泛媒体的关注的,对比闾丘露薇此前的作品,如《行走中的玫瑰》、《我已出发》等书,这部作品不再是辅助我们了解世界新闻和新闻背后的故事,正如书的封底所写:“从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态度,到期待社会的公平争议;从对政治的无奈躲避,到追求理性和宽容。”这写出了作者个人的态度和观念的变化,何尝不是这些年来我们的变化呢?在经历那么久的国民或者大国寡民时代后,我们迫切地希望成为公民,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有偏见的国民。“偏见”,成为了闾丘露薇在这本书里重点阐述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被“理性的无知”所蒙蔽,把很多信息尤其是于自己惯性思维不利的信息故意屏蔽,造成了一种自我便是真理的谬误。我们不愿意知道更多的信息,因为凡是于自己不利的信息,很可能会颠覆自己。这一方面符合了“知道越多,责任越重”的道理,另外方面又害怕有关部门觉得你“知道太多了”。自我惊恐和施压,自我陶醉和满足,让我们常常处在一种焦虑状态,害怕自己睡着,又害怕自己醒来。在《不分东西》里,可以看到醒来其实并非那么可怕,甚至是一件欣慰的事情,醒来之后,我们可以摒弃偏见,抛开异议,达到一种自我的纠正和进化。是的,我们的意识形态需要类似这样的书来帮助进化。

  在书中,闾丘露薇采取介入式的状态,试图以自己带动我们去思考,关于立场、争论、平等、真相等相互的关联,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真相,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中立的立场和不带偏见的争论,来试图接近真相,以及作出正确的判断。虽然不分东西,但我们还是有着左右的判断。书中尽量在告诉我们,实际上没有方向的区分,没有南北,有的是第一线的观察,我们对各种神奇的事件,首先学会的必须是观察,而不是一顿乱骂,逞了口舌之快,却没有了公正和客观,越详实的信息,我们越要专业的分析,我们应该习惯各种偏见的存在,这样才会有着真理越辩越明的效果。

  但是这世界上,又真正有几个人抛弃敌我、左右之分,来一心求真呢?在《不分东西》中,我们看到的是奥巴马访华、富士康跳楼、抵制家乐福等家喻户晓的事件,回忆当初我们是怎么来看待的?是错乱还是误会,是偏见还是断章取义,有时候我们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武断的态度,自己跟着去制造谎言,这便可悲了!

文|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4日—2月20日阅读报告

感同身受回忆录


  近年来流行口述实录,唐德刚开了这方面的先河,他的著作《张学良口述历史》、《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等作品,成为我们全面了解近代史的入门作品,其作品浅显易懂,又力求不偏不倚,使得历史真相在文字中间得以显现。读回忆录,读的是这些口述者或者记录者留在历史间的一口气,不管口气是否清新,至少他们帮我们吹开了历史的迷雾。

  那么,就让我来谈谈我读过的国产回忆录中,比较适合我口味的那些书吧。它们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有掩饰和遮蔽,有偏颇或遗漏,但或多或少让我们感受到历史不是教科书中写的那么简单,意义并非一开始就具备,有些甚至本身毫无意义,只是后人在编造和思考时,强行加入进去。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删减得厉害,最后还是被禁的书。作为最后的贵族,章并未书写太多人物,但牵扯复杂,那一代知识分子肉身不在,风骨犹存。

  何柄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用个人回忆、私人信件、学术文件等内容,勾画了早辈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探求学问的学思历程,也见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胡兰成《今生今世》:胡兰成和张爱玲的感情,在两人的叙述中,各有腔调。去掉胡兰成的虚荣和对自我的美化,这本书还是可圈可点。

  王世襄《京华忆往》:大玩家王世襄先生已去世,他对花鸟鱼虫、菜肴点心、器物文玩的玩味,当世已无人能有这么全面,忆往内容,大有苦中作乐的味道。

  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老顽童黄永玉写的文字比画好看,散漫中有着一丝苍凉,世事变迁,那些老头都进了历史,他们的血肉,只能在类似文中寻找了。

  张充和《曲人鸿爪》:合肥张氏四姐妹,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堪称奇葩。其记录的曲人本事,再现当年文艺沙龙的令人神往的情景,让人妄想穿越当时。

  季羡林《牛棚杂忆》:季羡林在十年“文革”中失去人身自由的“牛棚生活”是那样疯狂和失去人性,我们曾经放弃过的,不仅仅是自我,还有思想和灵魂。

  周有光《周有光百岁口述》:百年人生,穿行炮火纷飞年代,经历动荡不安岁月,他讲述的是人生这出戏,没有刻意渲染,只有坦诚相对。

  赵俪生和高昭一《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讲述了民国人物的真性情,夫妇俩各自讲述自己的家庭、求学、成家、革命,亲历中有无穷反思。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五四运动时的曹汝霖一直是卖国贼形象,这本书有翻案的味道,历史究竟如何,各种是非也许仅仅是当事人的转念之间。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他多次写鲁迅,却几乎被鲁迅遗忘。他没有自我辩护,也无需忏悔,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到最后老的时候,只有一句:“活着真好”!

  何方《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虽然并未如港版一样,有些许边角猛料,但也写出了张闻天的真实,有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也藏珠其中。

  黄仁宇《黄河青山》:这是历史学家的回忆录,也就有了大历史观的痕迹。从技术层面讨论历史,而不是从道德层面和个人经历来阐释历史,尤为难得。

  徐晓《半生为人》:有关诗歌、青春和理想,有关《今天》的那一群人,生活和创作,历史和个人命运,那一代人有着我们无法企及的精神气质。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最后的士大夫、洋博士兼革命者写的不是印欧语的曲折变化,是自由的氛围、热烈的爱国情、动荡的政治下老一辈生活和挣扎。

  何兆武《上学记》:那是一股弥漫在西南联大上空的自由空气,没有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隔膜,我们的求学将会变得像他一样主动吗?我看到了现在的扭曲。

  江平《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可惜数万字被删,但还是讲出了在中国法治之难,个人的才能终究难与多梦的庙堂通力合作,更多的时候我们敌不过权力。

  英若诚、康开丽《水流云在》:若是能如他们一样,在任何时候都能发现生活的乐趣也好。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能看到如何坐牢,在困顿中将自己变得强大。

  陈流求等《也同欢乐也同愁》:这是陈寅恪三位女儿回忆父母相濡以沫的大半生。内容质朴客观,写出了作为家人对陈的种种际遇的看法。

  熊景明《家在云之南》:这是一本从家开始的回忆录,辐射到家的友人到家乡。书中人的行事与言谈细节,将家国天下紧密结合,个人史成为历史的衣角。

  齐邦媛《巨流河》:一场灵魂之旅,打开的是巨大的悲伤。即使我们的身体已经固定,但心灵还是在飘零。这是跨越生死的对话,也是被串起的时代悲歌。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锦江饭店创始人的名媛生活也并非那么让人向往,信念和初衷的不动摇,造就了她的优秀。个人的飘摇又何尝不可惊天动地呢?

  陈诚《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这不是教科书上的抗日战争和陈诚,国民党对日作战的成败得失近年来已另有研究,我们不希望过去变声的呼喊。

  ……回忆录太多,这些只是我近两年读到的,每读历史,唯有叹息。

文|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4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