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千朔

挑战者2010-2011年赏评诗及诗歌理论匯集总帖(请勿灌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5-19 13:48 发表
千千辛苦。你所做的事情,是版面最伟大的事情。致敬!!!

沒阳光兄说的那么回事,只是有空整理起来,也趁著机会仔细地详读一回而已,图个自己方便是真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6-3 11:12 发表
世上无难事,只盼有心人啊。

千朔才是真正的有心人,这么多,真是太辛苦你了。偶来~~~敬茶

谢谢穗穗的茶,有时想想自己莫名的不开心,就会希望妳多开心些,尤其是面对写诗,想想庄子的逍遙遊,老子的道~生命顺其自然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9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小随笔(半遮面,小橡皮,郁郁香芷,子非)

作  者:木中巷
发表时间:2011-5-16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2

  这个周末本来是想好好的写点东西,整理一下前段时间飘浮着的思绪。可是雨绵绵,人也泥泞起来。那么,好吧,就找几篇文字写写随笔,看看能否换一种心境。

1、读半遮面之-思想篇

  面面《思想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或者正如她说的,她是在写思想,是呀,就是思想篇22,她可不是在写思想,是认知,是感悟,是哲学。

  但又不只是如此。她的诗歌一向能让读者具有很强的现实现场,有点冷,是锐角,我一直这样觉得。但同时她的诗歌具有很大的磁场,是因为她把所有的观察(有时甚至是当时的思维),体验全部融入在诗中。

  “诗人总是在当下的背景中,开展创作的。时代、生活总会不知觉的留下印记,”那么,面面诗歌中的时间的语境就是一个个活灵活现,视角多变,触手可及的世界。她用她独特的方式在展开,在打开事物的内部,但是锐利的打开,这个地方是不是会和诗歌的语言艺术性产生冲突呢?

  有时我希望她的她的诗能在割裂后缝合,能够跳出来一些。就是像梅兰芳京剧表演中的间隔效果。这样,我相信效果会更好。也曾读过而戈先生的创作短言:“写作是伯凶险的事,至少在我的经验是如此。当世界的镜像在身体里一次一次复活,每一次发现它并揪出来,关入身体或道德意识的囚笼。都要剜一块嫩肉丢进去,将它们喂养。后来我发觉不是把它们关起来,而是让他们自由,哪怕是一个恶鬼。我忽然明白,众生在体内,尘世乃修行。”

  可以说,面面的诗歌一直在思考,她没有停止过思想。哲学,理论,心理学等等都在她诗中找到归宿。是一种必然的巧合。她的诗歌视野开阔,我从中获益良多。若是,再跳出来一些,让读者与作品间隔一些,是不是会有另一种味道呢。我也不清楚,但所有的坚持与探索都是为了飞得更高,这我绝对相信。

附原文:

之-思想篇
文/半遮面

22刑警与侦查连长的对峙

这绝非偶然之偶然  它是闪电之后无声的对话:
“如果你在视觉之内找不到答案,你将是败者”  军人说
“如果你在视觉之内找到答案,你将会自取灭亡” 警察反驳到
——一切沉入静默之中  他们无法跟踪自己的目光
他们变得敏感而窒息--------

26欲望等同

如果光获得自由,我们将只存在于黑暗
它是我们对某些事物欲望的苛求
超越了常规,我们必将受到惩罚

27生活是对人生的戏弄

它要你获得一定的形状
它要你的四肢进化,它要你的脑袋长刺
无论你停留某个阶段,或某个事物上
你必须受尽磨难而丛生
当你完全获得,也或不完全
你终将剩下一堆白骨,一小罐粉末
而你永远不会具体,除非你让后人
感到的力量,力量的一半是光辉
一半是虚构

28只有光,它才会为你存在

或许,只有光的参照,你便是唯一的
占有者,它是影子,它与你连体
有着和你一样的脑袋
在名字里,它和你的姓氏开枝散叶
但它没有流向,它们所有的形态
依然由你掌控,为你存在的此刻

2、读半块橡皮擦之村庄

   诗歌需要悲悯,需要爱,否则作品会显得干硬,生涩,显得干巴巴。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有其自己特有的方式和使命。而任何评论,能探测到也只是其中的一点,这也是诗歌能永存的所在。

   擦擦的的诗歌很多都是从生活的正面或侧面切入,彰显了个体对生命、对人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使诗歌显得质朴而又充满生气,让人有零距离的日常生活感受。

   而且他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也有一定的特质,总是显得特别亲和亲切。那些最平常的句子在他笔下就变得色香味俱全。可能这就是他曾说过的,不能忽视对平常句子的养护。

    有时我想,诗歌是不是应该转向人的内心,人性的本来面目呢?特别是在读完一些干净,闪光的诗歌之后。白桦也曾说过,生活是什么样,我们至少要把它还原,然后才能达到深刻的认识。”擦擦的村庄,可不就是这样。好像有人说过的,圣洁的东西总在高处,沉重的东西总在尘世。是吧,呵呵,是的。

村庄
文/半块橡皮擦

当我认识奶奶那天起
奶奶每天都在搓绳子

爸爸用绳子捆麦子
捆豆子,拴牛

妈妈从没有搓绳子
给我做了第一个风筝

在夜里,我有时候哭
妈妈瘦成了一截绳子

我的女儿没见过奶奶搓绳子
她没有村庄


3、读郁郁香芷醉眼看花及喜马拉雅山

    生活是多维度的,不是平面。诗歌也是,她需要作者去观察生活,并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把生活的复杂性,深刻性诗意下来。郁郁这两首,立意轻巧,也是女性面对世界的特殊方式。她在发现中创设了不容忽视的空间,在审视、情感、经验和想象中发出了心灵的对话,现加上相对开阔的思维呈现出斑驳的,开阔的面影,而且是不是让人有新发现呢。

    其实诗歌作为一种精英文化,特别讲究语言的艺术。好的作品必须体现个人化及诗歌的本体意识。个化最难做到的怕是怎样让读者有最切肤的感受,而本体化是一种拓展,一种无限的张力,一种沉淀下来的思想。当然这两首显得理性了些,虽然这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思想,诗体也是优雅精致的。

    这两首其实不是郁郁最常写的风格,之所以找这两首,是因为这两首,让我容易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沉静节敛的语言特点,但清澈透明,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可以企及的对话世界的方式,是不是也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召唤呢。

《醉眼看花》
文/郁郁香芷

在爱情中走醉步
你一定会跌倒,且摔得很重
情和爱,是一道方程式
却不是家具组合
你搬椅子,搬梯子,搬出所有
以为油漆是面纱,可以隔着
清浅的吻。看着你一路跑到黑
我提醒一下,高处太险
低处有水坑


《喜马拉雅山》

是高山,就有冰封的雪
这与风月无关,与你井底的遐思
也没多少关联。海水洗不干净
你的袜子,海水更像眼药水
滴一滴,你就会明目,就会看到
转角的爱情,有山,有水,有着
可以攀援的高度

4、读子非金陵十二钗(选二)

    说到这组金陵十二钗,我就一肚子火,子非鱼鱼,你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的吧。你也别纠结了,要说,纠结,这件事应该是我更纠结吧。我就说说前面两首。首先,第二首比第一首好,第一首,个人觉得你个体认知到的林妹妹与我想象中的林妹妹有差别,这就会让我从印像上给作品扣分。第二首,好多了,而且你对人物把握更到位。不是说符合原型,而且是你理想中对宝姐姐的勾勒。其实,写作有的时候中一种可以回味的底色,那么诗歌真的是一个最好而又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在这样的对话中,你的思想,体度等等都在其间穿扬。

    诗歌是一种发现,揭示和心灵的律动。那么,什么是它的营养?什么是安抚我们心灵的良方?什么是读者可以感知和抚摸得到的安慰?就像你的林妹妹,为什么不能打动我呢。

    你的叙述功底相当的好,合理的叙事性会增强诗歌的容纳能力及张力。再加上沉思和内省的质地,打开事物的内部,让人们看到内在的光芒,不需要智慧和技艺的。有人说过,“诗人生活与写作的丰富性,是要通过不同断面,及至是互相矛盾的断面来体现的。”我的说说,也不过是听从内心的召唤,若是,你的林妹一首,能在场景的安排,细节的再现和结构的呈现上具有戏剧性和敘事性的效果。我想就以为那份随意自然的诗意,娴熟流畅的表述能力,再加上时不是有的新发现,不知道会打动多少人。

金陵十二钗(选二)
文/子非

1,玉带林中挂

   ---林黛玉  
月亮走进抽屉的时候
风白和镜声只是梳妆台外
闲置的嫁妆
没有任何一种泪水
能流出窗外,将田野打湿
在春天里埋葬桃花
是对余生的一种褒贬
关于爱情,我们只能说
亲,请把门打开


2,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
梨香院不大,但足够一只簪子
在秋风中取得死亡
牡丹开不开,总有人来
往年的雪水
在窗机内发芽
只有路过的人
眼泪属于他自己
今夜,偏南风二十三度
指南针休眠
“嫁给我吧,我给你幸福”
寒号鸟的叫声,在天空的深处
空洞而晶莹

(讨论回应/待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品木中巷诗的感想点滴

作  者:嫣雨yanyu
发表时间:2011-5-24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4

  叶芝说,智慧不是阴冷的食肉兽,而是一只蝴蝶。那么诗美诗灵也是一只蝴蝶,它总是翩翩飞舞,当它在你搜捕的视线中停留时,你不能不为之震动和凝神。读木的诗就有这种猝然相遇的感觉,特别是木的散文诗,这点感觉更加强烈,所以我就成了追随蝴蝶的人,一路追寻过来。和木的认识算是比较早的,她的人和诗都是有亲和感,对木的诗和人一样有着亲切感。这里只道品出的味,而不道其缺欠,那些木自己可以担待。
  不流俗的诗歌语言跳跃能给诗歌增强弹性,扩大想象空间,加大厚度和张力,木喜欢以词语的跳跃和断裂来追求特殊的语感,来传达心境和诗境,把思维渗透入诗,就象一只蝴蝶用弱小的翅膀,在词语中展开广阔的飞翔。

         “她只站在风里
          天怎么暗下来,她并不清楚
          一块石头露出了皱纹
          前朝的战事又一次从这里结束”---《盲区》

  这里的“暗下来”和“结束”似是没有联系,但诗意相联,暗下来应是暗示“结束”,语言的跳跃也是种智慧,虚实相辅,让语言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并且这节中虚多于实,使诗境空灵而神秘。
  在读到木的许多植物诗时,我为诗中呈现的美惊奇,清新,内省,安静,平凡,却隐藏着自然流露的大美。透过植物世界折射大千世界,是诗者对大千世界的洞察,体悟和提炼,这也是木独特的一招,有很强的个性化审美意识,出自平凡生活却脱凡超俗。熟悉的景物看十遍和百遍是不一样的,木定是得其悟道,才会让笔下的景物无限趋于美。

  “这个时候,闽南的木棉花正在枝头抚摸天空。”
  “斜行淡墨。轻轻的,却很分明的发出了轻微的喟叹。”---《木棉花》
        “春天刚刚破土,小芽睡得正香”---《小芽》


  杨炼曾说过,诗的质量不在于词的强度,而在于空间感的强度,不在于情绪的高低,而在于聚合复杂的智力高低。“抚摸”“喟叹”“睡”这几个词语的巧妙运用,把平常的事物活化灵化,让整个画面灵动起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摄住读者的身心,把读者带入诗境,让一花一草都是充满性感,都和生命活动有关,把诗意延伸到语言之外。
  不过诗美也是不可以滥用,应该是有所节制的,否则就会伤害到作品本身,会使诗歌空泛单薄,成为空中花园。当然木在这方面是相当有节制的,浓妆淡抹总相宜。
在木的许多诗中,并不是停留在约定俗成的认识上,是不断地自我超越,越过自身,给我们似曾相识,却又是陌生的,惊奇的,就象风吹过秋天的稻浪,我们在感受着起伏之美和震撼。
  单单诗美诗灵还并不足够构成一首好诗,木大都在安静内省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态度,透彻地表露自己的人生观,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得到升华,木的诗中思想不是教条式的说理或者冷若冰霜的说教,如果那样的话,就少了让人品味的诗味,也就少了诗美。诗应饱含思想,但不仅仅是以思辩传思想,还必须充满感性,立体的感性,而不是平面的罗列。诗里深奥的东西,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故作高深,应该是清晰,宽阔而又简单,

        “不一定非得记住得与失,就像我卑微的视线,
          用力的吐着呼吸,用力的吸取春天的养分。”---《木棉花》
        “我们中的一些人
          摸到了理想的暗箱”---《小芽》

  结尾把整首诗推向深处,它不再是单纯的赞美,而是有了思索,有了顿悟,有了困惑,有了纠结,也有了追问,让感性和理性的自然契合,思辩与直觉的统一。结尾突然跳跃到诗人一个具体的内心经验,留给我们一种言语无法表达的韵味。
  需要申明的一点,我节选出来的并非是最精彩的,因为木的作品多,我只好逮着哪个就捕捉哪个我感觉中的闪光点。
  木诗的结构许多采用突然揭露的展开式,不是层层的深入,而是突然的惊喜,所以我特别喜欢读木诗的开头和结尾,其实这也是一首诗好与坏的关键,开头的巧妙引入,是一首诗能否成为好诗的所在,就如一支乐曲的起奏,关系到全诗的布局和精髓,写文章要求凤头豹尾,好的结尾给人的感觉是言犹未尽,嘎然而止,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
  同一事物,百人看百种相,也就是所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这只是我的品读感想,需要说的很多,我这只是蜻蜒点水,挠不到节骨眼上,不到之处海函了。
  木的诗评一向深刻,针对性强,也就是她的眼睛可以穿透诗的弱点,木自己一定更清楚自己的弱势。其实写诗的过程也是不断校正自己,反思自己的过程,一朵可以结果,一个青涩的果子可以成熟,祝愿木的美果四季飘香。


(讨论回应/待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议【289期意象练习】——兼评这里有阳光和学写诗歌的两首诗

作  者:海鸥海上飞
发表时间:2011-5-25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51137&extra=page%3D4

1、意象写诗《动车  干枯的湖  泡沫》(自命题,但诗歌中必须有这三个意象)

动车,是怎样的?说不清楚。那就打个土比方:与火车相似,只是速度快了好多。这是一个新的交通工具,也是城市发展的新形象之一。
干枯的湖,可以想象一个怎样的状况?水迹无处可寻,泥土干裂。那些水生物哪里去了?……
泡沫,一般会想到洗衣服时看见的那种,或是小孩子玩的那种,有谁会想到鱼也会吐泡沫?那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呢?……
       一个喜,两个悲。这样的意象入诗,说好写也好些,因为可以任由你想象,写作思路不会受限制;说难写也难写,一不小心就会天马行空,扩大了,收不住,会离题万里。是否?

2、命名意象诗《伪装的城市》(诗歌中必须有高楼、支付宝、快递公司)
      
高楼,是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表;
支付宝,是新兴商业行为力的一种货币流通方式;
快递公司,也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的企业营运方式
       这些新的东西,给城市带来了一个新的面孔,一个新的活力;也不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国际接轨,提升了知名度,也获得了一定的敬重。如果没有人与之作陪衬,那么这座城也是空洞的,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这就不得不去想到那些人——城市里的人,他们是怎样的生存着?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应地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慢慢地与农村里的人有了一定的距离,是观念不同,还是心态不同?在得意的外形遮掩下的内心,是否有着空虚的一面?他们的精神需求是否同样的能够得到满足,还是饥饿的?那些为城市发展的人,又是否真的甘心为他们付出所有?为何有这矛盾的心情?等等。
       如果能够从某些方面去展开,或是点面式的铺陈,那已是很不错的。毕竟这个命题有点大,也有点散,不易抓住中心,一不小心会流于表面的描述,或是直接的情感暴发式的宣泄。

《伪装的城市》
           文/这里有阳光

上帝行走在23楼上方缝补哲学
她的登录名是:孤独的星星
密码:Jiasite1990
+++++++++++++++++++++++++++++
       为何要给这幢大楼缝补?缝补的是哲学,而不是其他?补救的人,是上帝而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这就是引出的一些思考;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这个城市是有问题的,相当于一个人生病了,需要医治,要不然就会殃及居住和生活的人。因为,大楼是现代化都市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楼有问题,即城市有问题;城市有问题,居住在那里的人,也免不了会有问题。是环环相扣的!

在浴室她泄露全部,每平方毫米
支付丰富的价值,和刻骨的需求
———属于自己的床,唯一钥匙的门
“哦,房价嗳”她捧起头发
++++++++++++++++++++++++++++++++++++++
病症之一:离谱房价。

一串水珠,剔透地撞向玻璃
她想起雨刮器,和麦兜打开雨伞的声音
房东——一个婚姻的赝品
在隔壁练声。眼袋里
充满陈旧的怨恨
+++++++++++++++++++++++++++++++++++++++++
病症之二:虚假婚姻。

裹着毛巾出来。MSN在调蓝色的鸡尾酒
同盟者从四处窥视她漏风的身体
零点。250频道颁发新的谎言
快递公司彻夜更改地址
++++++++++++++++++++++++++++++++++++++++++
病症之三:充满谎言。
     
       上述三节,是三个病症。有一个女人在淋浴中的喃喃自语体现出第一个病症,到由她的洗浴完毕后的一串水珠的滴落引出第二个病症,再就是一切梳洗好后走出洗浴室从电脑屏幕上的新闻来揭示第三个病症。
看见了这些病症后,再回到开头,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为何要给这幢楼缝补?因为她病了。为何补给的是哲学?因为它涵盖了好多理念,只要获得一点儿正确的理论,就能慢慢地改变她的病证,再慢慢地复原——知道了怎样去生存?
       这首诗是从细说城市病了,来衬出她华丽外表下面,是空的,浮的,也是虚伪的;但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与了医治的药方,(并希望能够得到成功)。


《规则》
          文/学写诗歌

他开着一列动车高速行驶
穿越花园 麦田 城市的心脏
+++++++++++++++++++++++++++++++++++++++
这是一个十分惊险的画面。
动车突进,是一个极大的破坏,也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作者的态度很明了,毫无遮掩。

一只只蚂蚁的粉身碎骨 让一个干枯的湖
泡沫纷扬 他在自慰的快感中
摁响一声仰天的长笑
++++++++++++++++++++++++++++++++++++++++++
蚂蚁,是渺小的生命个体;这里象征一些底层的劳动者
湖里会有谁吹出泡沫?当然是鱼。是实写,也是暗指“一些人民的苦难”
他,是虚指。是指那些当官者。
       这个画面,是通过一个死去的悲痛和一个胜利的欢笑做对比,有大爱的人,或者说有一点善心的人,都不会笑,会很痛心。从而也反射出对那些为了政绩而不顾人民真正利益的当官者的抨击,对那些无能力维护自己美好家园而目睹被破坏的底层老百姓的同情。

白骨苍苍的原野 回荡出
繁荣昌盛 歌舞升平
+++++++++++++++++++++++++++++++++++++++++
又是一组对比,一悲一兴;再次表明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

       诗人的心,应是最善良的,也是最博爱的;他不仅要抒发个人的风花雪月,也要抒写人民的生活——喜怒哀乐等。一枝一节总关情,只要你是认真观察了生活,生活就一定会给与你丰厚回报的!学写诗歌兄的这首诗,很有现实性。他抨击的是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和自身的政绩,完全荒废与大众老百姓的呼声,做着一些及不人道的事。他的爱憎很分明,也是一个诗人应具备的素质。


(讨论回应/待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擦擦读诗:木头箱子的几首诗

作  者:半块橡皮擦
发表时间:2011-6-1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51844&highlight=

爱诗是后天的,而写诗不是后天的,虽然有过努力、勤奋等一些用来形容人上进的词语,但这是不够的,缺少天生的那种灵性,也许会写出几首好的诗,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昙花一现。

所以我说,写和制造是两码事,写是有感情的,制造是机械的。大多数人都匆忙在生活里,洗衣、做饭、养家糊口、交朋结友等等,一辈子就这样完成了。而具有灵性的人,会把这一过程变得客观、透明、清晰,从生活的原点出发,通过文字把自己送向试图抵达的位置,并让这些字有所承载。这是体验,为了诗而诗,去制造这些体验,那是机械的,感情只是想象的感情,是制造出来的感情,会僵硬。

嗯,罗罗嗦嗦这么多,该说正题了。木头箱子的诗很多,这里我就选几个来读,这不是她最好的,也不是她最坏的,但她的诗是有灵性的。说的不对,大家都来拍,象拍蚊子一样,打死了我流木头箱子的血,因为我叮的是木头箱子。我以前总结过,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反正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木头箱子的诗,冷静,尖锐,宽阔,时不时的带有挖掘。其实,她还不到挖掘的年龄,堆积的土还不够厚,她正用自己的年轻在体验和感受,她不是挖掘者,她是体验者,她说冰是睡着的火。”

影子


我如此单薄,只好把影子穿在身上
这缠人的小东西,是把我
当成此生的主人了

“穿”和“缠”是小诗两个最重要的词语,两个动作让小诗活了,同样把虚的“影子”写实了,这是生活体验的结果。这个影子可以无限大,如果把它理解成流言,它就是流言,可以体验到流言的伤害性;如果理解成孩子,它就是孩子,可以体验出母性,等等。或许,木头箱子写诗时只有一个指向,但读者可以有无数个指向。

有时候你会发现,词语的挖掘是没有止境的,发现一个词语的妙用,真的是一次玄机的突破。


西风

你不当好人,坏事也没见你做到一件
没有谁提供标准,参照执行
我只好把你比作西风
西风不熟,东边的柳絮
折弯了翎羽

风不是风,从一角隐蔽的角落
捡起旧时光嫁接
把春天踏破,你就不能
埋怨马蹄急

西风会来,为了
沉默的舌头,挨近
忠实的自己。承认吧
没想到的事情
有时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这首诗我说过,读完之后,身子就突然一动。千妹妹说,写的不够。唉,我想说,你就饶了我吧。

有时候,我在想诗歌的语言都是在叙述,叙述事物和叙述情感。关键点在于语言的熟练运用,字和词的运用。当然,在叙述事物的时候,只要字用的恰到好处,情感也一块叙述了。因此,叙述是一件多么好的东西,多么迷人和离奇,只要不干燥空洞,只要诚恳厚道。有硬度、有高度、有广度、有宽度的叙述完成后,情感一定还在发生着作用。

我觉得这首诗没必要解读,平静之下,体现温暖,体现舒适的情感,体现余味。我只想说:西风的力量无穷大,读完之后靠自己的感觉。哈,有首歌的名字是这样的,跟着感觉走。


起风了

木棉花用力的吐着呼吸
它们的肋骨折断于一场无情的阵雨
嘣嘣的响声侵占了女人的领地
天哗哗暗下来

自己的地方怎么会如此陌生
那种感觉从冬天持续到春天
她沉默,她除了沉默,不配拥有别的词语

破碎的雨滴,撕裂的天空
她看见一朵木棉花
嘣的一声砸死一只蚂蚁

一杯清茶摆在桌上
一个未曾揭开的谜题
让好好的雨有了不能修复的疤痕
起风了,一片乌云增添着对春天的怜悯

她的场景布置的多么好。这是一首抒情诗,她没有高高喊,她一直在用事物呈现,慢慢地,就看到了情绪的内核。我说,抒情是不用介意方式的,关键点是怎么达到目的。这里,她叙述的很慢,在叙述中,情感其实已经点点滴滴渗透进去了,这种情感是在在诗歌结束后,才开始发生作用的。

这里我还说,诗歌的叙述可以是不完整的,这应该是与散文的不同。可以是片段,可以是某个小节,通过分层、分段、语言的断裂来产生诗歌的气息、节奏,最终产生诗意。


这里,我就读三个吧。你们,你们,要高抬贵手哦,特别是那个水,还滴着水,让我鸭梨很大。

我再补上几句:
评诗,必须客观。一个句子有多种解法,解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不能东扯西扯,胡解八解没有意义,那是牵强的。一个句子可以和很多东西都能沾上点边,要选离它最近的直系亲属,扯得远了,是叫人了解你的知识多呢,还是引出别人的笑声?很多诗是不能评的,只能读,只能意会,评论造成的结果只会混乱,因为人们的经历、生活体验是不同的。对诗的拔高是不负责任的,是讨好诗者的,或者说是不尊重诗者的,无论解读的多么美好。所以,我不敢解读,不敢评诗,我只是说出我的读后感。


(讨论回应/待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北岛《晴空》

作  者:忧郁的青蛙
发表时间:2011-6-3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3

读北岛的字之前,我已先读了国志峰的字这样写道:“我习惯把写了字的纸/折好,压平/放在桌角/如果那里面有些什么/争吵,扭打/用力想竖起来/我就对它们感到厌烦”。我会想起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走势,后者是可以感觉到极其明显的线条在引导,正是这种引导才没有使得指向力让过多的词语消解了。前者是隐喻呈现隐秘的状态,

附件:
  
  晴空
  文/北岛
  
  夜马踏着路灯驰过
  遍地都是悲声
  我坐在世纪拐角
  一杯热咖啡:体育场
  足球比赛在进行
  观众跃起变成乌鸦
  
  失败的谣言啊
  就像早上的太阳
  
  老去如登高
  带我更上一层楼
  云中圣者擂鼓
  渔船缝纫大海
  请沿地平线折叠此刻
  让玉米星星在一起
  
  上帝绝望的双臂
  在表盘转动


这两天读了词语的诱惑的体验,我也认真的看了下。北岛的有些表现手法是分不同镜头来呈现的,这也是我自己一贯写字的时候喜欢用的技巧。例如:

镜头1

  夜马踏着路灯驰过
  遍地都是悲声

镜头2

我坐在世纪拐角
  一杯热咖啡:

镜头3

:体育场
  足球比赛在进行
  观众跃起变成乌鸦

隐秘呈现的镜头1:由外向内转换


    夜马踏着路灯驰过
  遍地都是悲声
  我坐在世纪拐角
  一杯热咖啡:体育场
  足球比赛在进行
  观众跃起变成乌鸦
  
  失败的谣言啊
  就像早上的太阳
  

隐秘呈现的镜头2:由内向外呈现


    老去如登高
  带我更上一层楼
  云中圣者擂鼓
  渔船缝纫大海
  请沿地平线折叠此刻
  让玉米星星在一起
  
  上帝绝望的双臂
  在表盘转动

但是这些还需要布置内景,例如:

内景1: 夜马踏着路灯驰过   

这是隐藏的画面,仔细体味却不一样了,如白驹过隙,反复体味又不一样,天空有夜马飞过,满地的悲声。

内景2:观众跃起变成乌鸦

这个画面更隐秘了,但是准确地来说 乌鸦这个比喻还是比较特别的。

乌鸦: 漆黑如黑夜,象征着死亡与重生


接下来的第三节有点玩味,不由想起但丁的《神曲》,有关与圣贤坐在一起的描写,说的是与品德有关,而语境呈现的却是波澜起伏。

   首先是化用典故,类似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典故。“老去如登高/带我更上一层楼”语境呈现的是向上的

   其次是“云中圣者擂鼓” 也是向上的,接下来两个“向下”,“渔船缝纫大海/请沿地平线折叠此刻”。

   接下来就很好玩了, 玉米是地上的,星星是天上的,与两行“云中圣者”天上的。“渔船”地上的,这个有点类似于长诗的结构,准确地来说隐喻也是奇特的,玉米上的是一粒粒的,与星星在一起,实际上他在强烈的呼唤,就像“云中圣者”与“渔船”是那么遥不可及,我只是突然想起: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那圣者是谁? 值得玩味了、
  
接下来:
   上帝绝望的双臂
  在表盘转动

以上帝暗喻自己,表盘与夜马对应。正是这种结构完成了自我世界的建立。

(讨论回应/待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嘉嘉就<一种粒>剖析》
作  者:薛省堂
发表时间:2011-6-4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52167&highlight=

作者:薛省堂
我写一首诗歌通常是首次付它一个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而花大量的心思修改。其一,我并不否认灵感,但我

是一个灵感欠缺的人;其二,我更愿意相信感情宁静下来时语言所透达的最大可能化。我们来看原诗:

《一种粒》
作者:薛省堂

一种粒在我的体内安顿下来
躲开言语
和灯光

虫子缓缓地翻动我的骨质
那坍塌的声音
像一个黄昏的碎裂

体内的冻雨
爱抚我的荒凉
亲人的枕边 野草疯长

故乡,我却说不出
任何一种痛伤
我怕骨子里 那沉默的力量



一颗种粒在我的体内安顿下来
躲开言语——从此句可以看出这颗种粒是沉默的
和灯光——这里则透露出这颗种粒是喜爱黑暗的

从这段更能推断出诗中的“我”是黑暗和沉默的


虫子缓缓地翻动我的骨质
那坍塌的声音
像一个黄昏的碎裂
——我想大家都知道虫子在地下翻土,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生长
这里似乎有种子生长而自我塌陷的苗头。
“黄昏的碎裂”也透露出衰老的迹象。

体内的冻雨——“冻雨”而不是“春雨”,春雨意味新生,而冻雨则不是
爱抚我的荒凉——荒凉,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人生一无所获。
亲人的枕边 野草疯长——这个句子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如果提问:为什么亲人枕边野草疯长?
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们已经死亡。如果“枕边”直接写成“墓地”就一眼看出。
这个段落透露出的是人生的苦闷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无限伤感。

故乡,我却说不出
任何一种痛伤
我怕骨子里 那沉默的力量

—一无奈的举动,痛苦至极。如果一个人亲人在故土相继离世,而一人又在他乡一无所获,这种对故土情怯
的心情就更沉重。我们说诗中的“我”是黑暗的,这种扭曲的力量很可怕,和种子生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整首诗歌透露出苦闷、忧伤和害怕。



附录嘉嘉解析:

一颗种粒在我的体内安顿下来
躲开言语
和灯光————习惯沉默的种子

好动的虫子 缓缓地
翻动我的骨质
整个傍晚开始眩晕————虫子象征社会暗势力或生命暗物质

一场雨 纷纷扬扬
爱抚着我的荒凉
亲人的枕边 野草疯长————这句值得玩味。我的荒凉——可能就是我人生的最不得意的地方,暗示命运的坎坷。爱抚着我的荒凉————实际就是“绳子从细处断”
,表示“祸不单行”,看来这雨,不是好雨,是酸雨。

故乡,我却说不出
任何一种痛伤————因为痛苦而麻木,所以说不出。
我怕骨子里 那沉默的力量————一种无奈的举动,痛苦至极。沉默的爆发力最大,害怕与现实的对抗,产生悲剧,所以,有些害怕。
  个别修饰语,再适当斟酌一下,应该很不错的一首。譬如:
好动的虫子 缓缓地————好动?并不是更准确。
翻动我的骨质————这句很好!
整个傍晚开始眩晕————这句不新,也不能更深刻地表达主题。整个夜晚开始崩裂,都比这句好。不当,望谅


(讨论回应/待整)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1-6-13 02: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嘉评选精华标准(什么是优秀诗歌?)-暫

作  者:廖孚嘉
发表时间:2011-6-5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1

新度:语言新,手法新、内容新(无哲三标准)、角度新。
美度:灵魂美、意象美、意境美、情景美。
情度:真情、深情、纯情、悲情。
力度:挖掘纵横力度、语言张力、逻辑内核力、外在表现力。
质度:气质、形象、节奏、韵律。

(讨论回应/待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狠批我的偶像阳光-------《原形》

作  者:半遮面
发表时间:2011-6-11   
发表版面:挑战者诗版
作品连结: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1

《原形》文:阳光

他没有固定的曲调好弹
只是把街道、窨井盖、电瓶车刹车的声音
拎起来再扔出去——他企图
抓住它们的原形,看它们更早的样子
唐朝的或史前的

他的父亲虚构了他,他们一起喝酒
酒里泡着粮票、肉票、独生子女证——那红色的裤头
更长的时间是沉默
他的父亲企图看见他长出利爪,用舌头舔血
听他发出狮子一样的吼声

    我个人把这首诗,看成精神与自身灵魂的对话, 或者说以“街道、窨井盖、电瓶车刹车的声音”参照物反现自我, 反现一种状态, 他首先是认可, 思考, 再达到一种境界, 同时就必须要虚构, 语言典范的神性化越来越哲学和宗教化了.但这深化过程又是与对语言的怀疑共同产生的.每个人都得有一份真实,会在自发状态下暴露原形, 以便了解自己和面对世界. 我们得用意志力和感恩的心情来忍受内在的和外在的统一, 并教会别人这样做, 这是诗人的职责

    就像《原形》它是一种姿态,是这首诗的形态,他把细节放大,进行时空衔接,力求抵达心灵的慰藉。以“喝酒”的沉默,加剧内在的沉闷与无趣。隐喻是纵向的,是在空无一人的关系中展现自身,是作者内在的中心和外契合点, 导致的必然结果。 它穿越语言技术题材直入人类的内心挖掘处,寻找人类内心最深处的共鸣.。这种精神向度, 即精神存在的可能性.从本质而言, 应是持怀疑态度,以固定曲调构成精神上的空白和无奈, 在“听他发出狮子一样的吼声” 返回另一种中断的状态.显然与开篇相呼应, 意味着那清醒瞬间的真相,巧妙的运用到了内心,嘎然而止.整体贯穿生动, 有滑动穿过之意,而张力是静止中的紧张,即静与动的对立, 《原形》构成了语言的影像, 空间力度具有足够的弹力, 让人思索

   从中可见作者对语言超强的驾驭能力,老练、沉稳,细细读来,像煲汤,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在争相吸引支撑的整体无意识的关系中,伴着意识的提亮,那就是意识的本性表象。做成了一件精巧密致的细活,这种感觉,就像破茧之蝶,有待于从又厚又密的阴影中飞到光明自在天去,恰恰这种不易觉察的纠结,使我看到了作者正陷入思想的瓶颈, 一时之间还难以获得解脱。相对世界而立,他并非直接性生于牵引和整体牵引中,而是从生活的细节将之穿成一件精致的作品,这不仅难能可贵,还让我看到了他的坚持。

  从个体角度来说, 可谓技高一筹, 但最终的目的有些缺憾, “小中见大”,进入本体是为了从更深度的位置来建立对生活的一个高度认识,无疑,这是作品的缺陷所在.。从而可以看出他正处于磨合阶段,其中的细腻情绪一直处在吟叹范畴,若驱散对生活的那种麻木和平淡,将激情注入,将力量找回来,体现出来的, 就不是“狮子一样的吼声”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他的一种表现手法。事实上,并非意指无阻挡的随行提升,而是为人所特别描述且设定为目的的东西,这是他的悟性了得。因而他无形中漏了“气”在创作的时候,气不是外泄的,而是内敛的,而读者在读的时候,则将这种气息一点点吸收出来,绵绵不绝,造成一个深度的审美空间.所以我不赞成个性写作。诗表达的是世界和人类情怀, 而不是让注意力转移到诗人的魅力展现上来,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而将语言的通透性练好,则要经历这个阶段,先把思维张力打开,肆意连接,然后回归,落地. 如果打不开,将来那种浑厚的气息是弄不出来的, 所以一个人写作,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创作方向, 不要以自己的个体情绪和生命体验为盲目导向。 诗人要为最广大人们来写诗,呼唤,决不能停留在小我,个体的层面. 因为每个诗人都应有使命感。所谓揭示应该一直在,就是:暗示永在!!! 所谓暗示永在,就是加强审美延迟。 最末阶段出现情感跌宕或者转折,这种沉沦之感,也可能与作者的心态有关,恰恰这灰调子的情绪, 显出他语言非凡的精湛, 同时更是力量的象征,这种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抛弃,最后诗人还是选择了以消极心来处理。

  整首诗的意指中心始终停留在个体表达上, 即使语言功夫再深厚, 还是缺乏一些感染力,同时,那种人类情怀的普遍共有性也几乎难以发掘出,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但精炼和思想闪光点或者说诗歌智慧性光芒少了点.(嘎嘎)


海鸥飞海上:
(半遮面:诗人要为最广大人们来写诗,呼唤,决不能停留在小我,个体的层面. 因为每个诗人都应有使命感。所谓揭示应该一直在,就是:暗示永在!!! 所谓暗示永在,就是加强审美延迟。 最末阶段出现情感跌宕或者转折,这种沉沦之感,也可能与作者的心态有关,恰恰这灰调子的情绪, 显出他语言非凡的精湛, 同时更是力量的象征,这种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抛弃,最后诗人还是选择了以消极心来处理。)
————————————————————————————————————
说得真好!学习面面的真实话!!!
(这里有阳光:这是件很矛盾的事情,我一直想去做好,但我觉得,我们需要先知道怎么去做哈)


凉风:
这家伙的意旨美已越高峰
文字美还得加油哦
(这里有阳光:风说的是!)

廖孚嘉:
面面这篇写的很细致、深刻、观点独到!

卷帘人:
刚才我还说像,这里就讨论上了!
这会面面说得太好了。

从中可见作者对语言超强的驾驭能力,老练、沉稳,细细读来,像煲汤,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在争相吸引支撑的整体无意识的关系中,伴着意识的提亮,那就是意识的本性表象。做成了一件精巧密致的细活,这种感觉,就像破茧之蝶,有待于从又厚又密的阴影中飞到光明自在天去,恰恰这种不易觉察的纠结,使我看到了作者正陷入思想的瓶颈, 一时之间还难以获得解脱。

一个人写作,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创作方向, 不要以自己的个体情绪和生命体验为盲目导向。

整首诗的意指中心始终停留在个体表达上, 即使语言功夫再深厚, 还是缺乏一些感染力,同时,那种人类情怀的普遍共有性也几乎难以发掘出,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这里有阳光:这确实是个取向问题。难道这些是私人日子,午后随笔?如何在自己本真的认识里加上共性的?这确实是取向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想着。


千朔:

面面所讨论的內容,我想了想;写诗是很个人式的主观思想,就象是宗敎信仰,不同能強迫人与我们信仰同一个宗教育(但另一个前提是我们可以去说服別人认同);因而”一个人写作,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创作方向”,是的;这句话我很认同,因为生命是自己的,自己做事一定要自己去了解目标和方向,无所覚的做事,一两件是隨兴,在不伤人的前提下,是图个快乐就好;但如果事事都隨兴,那就有些浪费了。

至于”不要以自己的个体情绪和生命体验为盲目导向。”以及” 诗人要为最广大人们来写诗,呼唤,决不能停留在小我,个体的层面. 因为每个诗人都应有使命感。”说真的,我覚得这个层面还有待琢磨;就好比我常与朋友说:”讲道说道,都是由自身说起做起,如果一个人不能真正体悟道是什么,卻把书面的道拿出来一说再说,说得再好再感人,都是照本宣科而已,还不如认真地说一说自己生命真正的痛在那儿,来得真切”。

写诗和说道,我覚得其实是一样的。我常想什么才是真正的诗人,我要不要当个诗人;但只要一想这些,大概什么字都写不出来了,所以,我想我是注定当不了什么诗人的;不过,当我对生活或对生命有所感,我还是会想用文字来表达这些想法,姑且不管读的人到底能不能进入我所思的世界,但当我看著別人回应的一些话时,我倒常常想到一件事,说出去的话就象风,感受到的温度就是一种缘分,写诗的诗人,常常不是因为要关怀世人才来写诗,通常他们都只是想分享自己的心情,分享自己的世界,让別人感爱他的喜怒哀乐,才来写诗,当诗人是自然而然的,就象獅子,当他想吼时,他就吼了~

不过,这也纯粹是我个人小资小情的有感,不是反对面面的说法,纯为个人的另一个想法而已~

面面的这篇文,对阳光还是很有作用的,CC~对我,也是很反思的作用,谢谢面面的好文,千朔推一个先

这里有阳光:我与你有完全相似的观念~~

半遮面:千千,其实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看别人都是小眼聚光,看自己都是大眼散光,说起来个个慷慨成词,不得不承认在写作状态中,一个小我和自身享受的过程,就象獅子,当他想吼时,他就吼了,我所说的是状态中之境界。。。。。。

这里有阳光:

首先感谢面面认真的批评,你说的三个层面的东西我最近一直在研究。
1、精神的东西与其表象。
现代社会的人,具有两重性,这是被社会和政治所决定的。因此我认为精神和它的表象有典型的分裂倾向。成熟的人会遵循公众规则或潜规则来处理表象,不成熟的人会游离、叛逆。我尊重精神真实的东西,同时也认可无奈的表象。但我觉得,我们不能够指导人们怎么去做,每个个体的情况不同,我们无法做出统一的规则来。因此,我开始倾向个体化,精神的独立性。它们有如森林的每一颗树,形似但又完全不同。

(半遮面:我也在思考,有时,想得很多,更有甚时自圆其说,或者扇自己)

2、意识的细节对结构的贡献力。
我一直认为,共性的感觉是缺乏力度的,任何事物一定会有它独特的构成方式,只有发现了其独特的结构才能推动事物的运动。因此我认为,独特的意思细节,对诗歌结构所造成的支持力度和推进力度是很强大的。

3、个人体验导向的正确性。

这里有阳光:共鸣是很重要的,哪怕只有一点点。

半遮面:
明天再来回复大家,已经晕头转向了,大厅跟了太多的帖子,顺便告诉光光老师,一早看到这首诗,很喜欢,就想写一篇读后感,写着写着,我由羡慕变成嫉妒,所以就变成这样咯

这里有阳光:你说的很好!对我很重要!我将有个选择!

半遮面:
如是说批,不如说,我是来讨教的,其实很多自己也在模糊状态,就像读《原形》一样
如何在自己本真的认识里加上共性的?

这里有阳光:这确实是取向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想着---------

半遮面:这也是我在想的问题

子非:
(半遮面:诗人要为最广大人们来写诗,呼唤,决不能停留在小我,个体的层面. )
这话厉害啊

忧伤十月:
要是再美些就完整了!大概你写的是另一个派别?比如莽汉?瞎说了哈!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衷心的感谢千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这里有阳光 的帖子

阳光兄別这么客气,我只是做份內的工作,呵呵~最近有点小懒,有几篇还未整理上,我再找时间来补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休息,多多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固几天,以配合飞雪有约的方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 2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