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千朔

从的余怒到写手们同题写作的《邻女》之阅读有感-完-未校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阳寒雪 于 2011-9-8 13:10 发表
看得我眼睛发涩,头脑发蒙,千千真是诗家!

那真的有点点的对不起寒雪了,千千写太多厚~
下回學习写得更精简些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8 20:17 发表

谢谢阳光光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28. 2011-9-3 12:12 廖孚嘉

之第一个

六年时光,切不开
一对孤男寡女黄金分割空间

听见你在隔壁悉悉索索收拾行李
我、我吗……一只文字的蟑螂
从墙缝爬过来,我窃窃自语
一举手,我被反穿在墙上的镜子里

一直等待的奇花始终没有结果
楼梯口你最后掐掉的风是永不熄灭的泪烛

一切都是谎言,龛台前的神比贼溜得快
这个夜晚我充满了尸身腐败的罪恶感


之第二个

你长发掩住脸庞。可爱的猫咪。
楼梯口。那最惊心的一个照面
沁出半夜冷凉的高跟鞋声。我常惊魂。
我坐在办公室,想你晾晒的床单
那朵墙上牡丹花是怎么绣上去的

终于有一天,隔壁传来你与男人的争吵
漏洞的直径在不断扩大,渗出哮喘的盐粒

挑破湖面的指头碰触了你错位的红纽扣
啊,梦之梦,也美的。一只猫蝶。


之第三个

在那栋楼我住了10年
直到我要离开,楼道口
你的身影才清晰放大,遮天蔽日
此刻,我的窗户晃荡的厉害

当初你妈妈让我为你辅导功课
你是一个乖女孩,叫我叔叔
那年你14岁,读初二
我21岁,大学刚毕业

现在你大学毕业,如大棚催熟的樱桃
我14岁,是个out的初中生,我
被拒时尚元素108之外

你什么时候学着你妈,你呀你的
我没有在意,只是你妈面容淡糊
退回镜的表面,为你清秀所覆盖
一如从前,我不敢抬眼看她
也不敢再看你桃花杏眼

一声笛鸣,暮色中的窗玻璃贴着
那朵凋谢的表情,不知是你妈的还是你的


◎千朔有感:


初读到嘉嘉这组诗时,想到的是这与诗人的某些初恋有关;当然,也或许添入了许多自我的想象,所以嘉嘉说这组诗是探索式的写作,亦是可见其创作的初发心。

相信很人都可以发现,不管我们阅读什么样的文本,有一个基本元素是不可疏忽,但在讨论创作时,多数人都认为思想和立意是胜于文字与技巧的。然而,若以嘉嘉的这件作品来说,所谓的写作技巧即是这组诗架构,也就是诗人切入作品的视角。这组诗共三首,第一首诗人从初恋开始描写,第二首描写诗人旁观自己恋人的结婚生活,第三首以时空交错的方式,写出现在与过去情感的一段醒悟。就如木木所说,这三首以第三首最具立体感,但就小说诗而言,这样的文字抒写过程,诗人的个性文字太多,故事本身的事件太少,还有主角的形象不明显,因而整组诗在阅读的奏节上就有些凝迟感。虽然在阅读上我有点点这么感覚,不过有些情节还是蛮出彩的,比如
   你长发掩住脸庞。可爱的猫咪。
   楼梯口。那最惊心的一个照面
   沁出半夜冷凉的高跟鞋声。我常惊魂。
   我坐在办公室,想你晾晒的床单
   那朵墙上牡丹花是怎么绣上去的

这一节的惊悚画面效果就颇佳,尤其是最一句「那朵墙上牡丹花是怎么绣上去的」,让人可以联想很多。另外,第三首的后二段
   你什么时候学着你妈,你呀你的
   我没有在意,只是你妈面容淡糊
   退回镜的表面,为你清秀所覆盖
   一如从前,我不敢抬眼看她
   也不敢再看你桃花杏眼

   一声笛鸣,暮色中的窗玻璃贴着
   那朵凋谢的表情,不知是你妈的还是你的

这二段将时空交错的镜头掌控得很好,可见诗人的写作能力其实是颇具功底,只是在架构上,必需以更大众化的人性思考进行写作的考量。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1-9-8 20: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专心弄,猪猪不添乱,不瞎灌水,不瞎跟帖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8 20:31 发表
你专心弄,猪猪不添乱,不瞎灌水,不瞎跟帖哈。

沒关系滴,小猪猪怎么滾过来,滾过去,水水家的千朔都会绕过去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9-8 20:34 发表

沒关系滴,小猪猪怎么滾过来,滾过去,水水家的千朔都会绕过去滴

吖。。。真的吗?真的吗?那就好办了。。。先滚个~~~

原来水水也是~~~的吖。。。知道水水在什么地方见过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29. 2011-9-3 13:19 鈍刀

海风吹在身上的感觉很安然
我注意到了
有些人在乱石堆中与生蚝和螃蟹捉着迷藏
还有几对新人
忙着把这风景镶进相框

随后我又发现了那一片薄雾
一如往昔
它从远处轻盈地漂移而来
我伸出双手试图穿越
却发现自己融化在它的包容里

就象水融化在空气里
就象冰融化在阳光下
就象情绪融化在爱河中
就象疼痛融化在慈悲间
就象现实融化在梦境里

我就这样融入了那片薄雾
任由那片薄雾裹挟着
继续漂移而去
在漂移的时侯
我看见,那片薄雾也渐渐融化

当最后一片雾气也消散而去
我听见一个声音在说
欢迎你回来
回到我们共同的家园
那声音温婉而熟悉

一如
那个与我仅隔着一层薄雾的女子
很多很多年里
我和她
一直不离不弃


◎千朔有感:

诗人的这首作品以文本而言,是由诗人主观视覚所描写的,所以全诗以诗人的口吻在叙事一个片段的景象,因而在诗的起手二行就写到:「海风吹在身上的感觉很安然/我注意到了」,这一句「我注意到了」告诉读者,接下来的内容都是被诗人注意到的事,这个「注意」指向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他说了他所要注意的事件或他所感受的,而不是象余怒的诗,试图以事件以建立读者自身的感受,我想这两种写作方式,给予读者引导是极大的不同。也因此,两首诗的读法在读者的感受也会相对不同,至少我会认为:前者是诗人试图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后者是诗人透过事件表达,由读者自我的生活中去提取相似的经验去感受,就作品而中,前者较易读懂诗人所要传达的讯息,后者若是读者生活中无法取得经验值时,就会放弃讯息。因此我们再看此诗人作品中的一段文:
   我就这样融入了那片薄雾
   任由那片薄雾裹挟着
   继续漂移而去
   在漂移的时侯
   我看见,那片薄雾也渐渐融化

   当最后一片雾气也消散而去
   我听见一个声音在说
   欢迎你回来

在这一段文本里,诗人直接告诉读者雾化的想象历程,这样描写优势是读者在文字的安排下得到相对性安全讯息,但也就相对性地失去部分的想象空间了。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1-9-8 20: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8 20:48 发表

吖。。。真的吗?真的吗?那就好办了。。。先滚个~~~

原来水水也是~~~的吖。。。知道水水在什么地方见过我了。。。

是呀,偶就一直覚得这只帅猪猪是曾经不小心瞻仰过滴,记忆果然沒有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9-8 20:57 发表

是呀,偶就一直覚得这只帅猪猪是曾经不小心瞻仰过滴,记忆果然沒有骗人

我们不同,不同。
我喜欢周伯通,丫子就像黄药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30. 2011-9-3 15:45 中者行

空气中弥漫百合的浅唱
一声声,蔓断筋脉
天国就在左手边
你却只能离开,去往空寂之地。

选择森林深处
交出火星沙、红边框眼镜、苏烟
还有被雨水打湿的眼神
撕扯掉灵魂的黑,就一起埋葬了吧。

现在,雨水就是雨水了
云去、风来,万千变化属于上帝
我面容憔悴、被判有罪
只剩呼吸。

来吧,音乐,引导我重生
能够活在伊人的空气中。


◎水水有感:

初读诗人的这首作品,其实我想得有点久。真的,因为我所发出的第一个疑惑是:诗人读了余怒的作品了吗?后来再读、再再读(因为想写心得就必需多读几回的嘛~),我想到一件事,如果诗作的精神能正确传达出讯息,形式毕竟是形式而已,创作者是不需墨守成规的。

当然,也或许诗人是以物我交错的写作手法在传达情感,因而全诗我们真正读到的是诗人的形象,对于诗人所谓的「你」和「伊人」形象,其实也全是诗人情感的投射,如「天国就在左手边/你却只能离开,去往空寂之地。」连结到「选择森林深处/交出火星沙、红边框眼镜、苏烟/还有被雨水打湿的眼神/撕扯掉灵魂的黑,就一起埋葬了吧。」「现在,雨水就是雨水了/云去、风来,万千变化属于上帝/我面容憔悴、被判有罪/只剩呼吸。//来吧,音乐,引导我重生/能够活在伊人的空气中。」但在这样的内容里,反复细读还是不易建立出相关主角的形象;我想,这也是我们在写作过程,要拿揑住的创作基底,否则就很容易跑题。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还没读透这首作品,错解就请诗人和喜爱的读者多多包涵了。

[ 本帖最后由 水滴水 于 2011-9-8 21: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8 21:01 发表

我们不同,不同。
我喜欢周伯通,丫子就像黄药师。

小猪猪是周伯通的翻版,但水水一点也不像黃药师。
阳光光比较像黃药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9-8 21:25 发表

小猪猪是周伯通的翻版,但水水一点也不像黃药师。
阳光光比较像黃药师

哦,,,那找阳光比武去!哈哈


若论对诗歌的喜欢,我们都是性情中人,没有功利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9-8 21:25 发表

小猪猪是周伯通的翻版,但水水一点也不像黃药师。
阳光光比较像黃药师


我要你帮我写一个诗评,因为我自己有时都迷失在这首诗里。你答应,我就告诉你是那一首。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31. 2011-9-3 18:46 包尘

我不知道隔一条马路
算不算毗邻而居
但我们每天总要碰一面
我们不相识 所以不说话
眼睛也从不直线交流
但我们每天总会
碰上一面
我把握好了
她到点的时间段
她的样子真耐看


◎千朔有感:

包尘的这首文字是简洁有力的,全诗也是以诗人的视角在影导读者前进,不过最后这主角还是模糊的,因为全文提到主角的内容只有「她的样子真耐看」,不知道在诗人的眼中,到底什么样的女子是「耐看」的。当然,在读完这首诗的第一印象是这首诗有纯味,这种纯味是一种很不杂染的想法,但有时这也是相对的,以消费心理学来看,现今的一般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虽然不喜欢太过复杂的文字和作品,但有时候过于直接而简单的作品也不讨喜,或许这其实最直接投射的就是人性的矛盾性,与不定性吧!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1-9-8 21: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8 21:31 发表

哦,,,那找阳光比武去!哈哈


若论对诗歌的喜欢,我们都是性情中人,没有功利性:)

这种业余性创作,哪还论及功利性呀~生活不应该这么无趣了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4-21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