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阿莱妮

[讨论] 《一个往回走的人猝死在自己心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词汇:我,树,方向,走,天空,羽毛,道路,黄昏,篱笆,诗经,守夜人,陶罐,少女,村庄,时间的坡,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莱妮 于 2012-1-13 22:43 发表
核心词汇:我,树,方向,走,天空,羽毛,道路,黄昏,篱笆,诗经,守夜人,陶罐,少女,村庄,时间的坡,雨


这是一首携带着世界和人生悲壮的爱情诗。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1-13 22: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字成问题,就说首句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3 22:07 发表
“一棵树”有多重意识可以被解读出来。第一作为物象,它本身也是作者自我的对象物,也就是说它和自我具有同构性。其二作为意境,则是作者艺术生存的根据(即环境),我们看到这里具有时空的孤独感,也同时带有仰望的意识动作。树有丰盈感,同构于之后出现的“云雨”。但是我们在具体的语境发现,“树”和审美主体带有分离的性质,那么树的丰盈作为作者的审美理想,如此我们就能体会到对于理想,审美主体在意境中所呈现出来的孤独和失落感。由此带出作者自我的诘问和迷惘,第一种可能性在于“踮足而过”,这更像是除却巫山不是雨,它是人生的历时性,风花已过。还有一种可能是“仍旧藏匿在某株香不我待的蕊里”,那么“香”则是自我的挖掘,更是知识的准备和对自我境界的认识保留。因此诗歌的“兴”是内省和谦虚的,而从结束的语气中,审美状态还没有深度地介入,因此它多少带有审美准备阶段的意趣。此外语言环境也焕发出女性,甚至是青涩的气息,这点和之前作者的诘问是相应的身份对照。如此我们就对审美主体有了基本的确证和认知。 ...

【依依原文】在一棵树下站得久了,雨云是不是已早早地踮足而过,还是仍旧藏匿在某株香不我待的蕊里,就辨不分明了。
彼时,天空或会轰然关闭。带血的羽毛落满大地。请不要悲伤。
【天放说说】树下是一处落脚地,可以遮风日却不能避风雨,所以首先引起我的注意的写作者对自身所处的地方的关注和认定(不管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是石侃兄在其二中提到的。但是接下来的站字,配合起首的在字,使石侃兄的其一的可能性大为减弱,主体也就是文中的描写的动作发出者对象(“我”),是很自觉地跟客体也就是接受者(“树”)对立的,假如首句改为“一棵树站得久了”,就有同构性,也就是写树就是写人。当然,如果从站这个角度出发,人的站和树的站具有同构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3 22:50 发表

【依依原文】在一棵树下站得久了,雨云是不是已早早地踮足而过,还是仍旧藏匿在某株香不我待的蕊里,就辨不分明了。
彼时,天空或会轰然关闭。带血的羽毛落满大地。请不要悲伤。
【天放说说】树下是一处落脚地, ...


那么我们综合一次,“树”作为客体在审美主体的坚持中已经失去,而“香”则是力比多对自我的补偿现象,同时暗藏了对新的希望、知音和指引者的情感求诉。我想这点应该逐步清晰了,这就好比文艺复兴总是以古希腊为渠道。因此,“就辨不分明了”带有某种自我调侃的责难啊,怪不得我在意趣中体认到感伤性。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1-13 23: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

一棵确实有孤独感的能指,而树的丰盈感我将之让位于缺失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3 22:58 发表
一棵确实有孤独感的能指,而树的丰盈感我将之让位于缺失感。


天放再看我在94楼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3 22:56 发表


那么我们综合一次,“树”作为客体在审美主体的坚持中已经失去,而“香”则是力比多对自我的补偿现象,同时暗藏了对新的希望、知音和指引者的情感求诉。我想这点应该逐步清晰了。

确实有这样的能指,并且可以得到指认。你关注的香字是一个标示状态的词,换我,我关注的依然还是名词:雨云、蕊。这两个词更具本能欲望指示性的词,泄露的主体的心事。

[ 本帖最后由 天放 于 2012-1-13 23: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3 23:05 发表

确实有这样的能指,并且可以得到指认。你关注的香字是一个标示状态的词,换我,我关注的依然还是名词:雨云、蕊。这两个词更具本能欲望指示性的词,泄露的主体的心事。


那么我们应该是否对那个逻辑实证主义者抱以深刻的同情?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1-13 23: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3 22:59 发表


天放再看我在94楼的判断。

感伤性也确如你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3 23:07 发表


那么我们应该是否对那个逻辑实证主义者抱以深刻的同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3 23:10 发表



“一个往回走的人猝死在自己心中”将迎刃而解了,剩下的事情好办。阿妮哥你要是再不济,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往后的事业就全靠你了。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1-14 00: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3 23:13 发表


那么“一个往回走的人猝死在自己心中”将迎刃而解了,剩下的事情好办。阿妮哥你要是再不济,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往后的事业就全靠你了。

他昨晚熬了一个晚上,估计现在只能梦里和你掰手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彼时,天空或会轰然关闭。带血的羽毛落满大地。请不要悲伤。

“彼时”就是那时候,因为是未来态,带出“或”的不确定性。“天空”的“关闭”是诗意风发的关闭,当然诗意的风发勾连于人生精神的高扬性,取消了当然就一片血迹了。“羽毛”是飞翔,和之前在树下的坚持同构,“落”为坠落也。如此,“请不不要悲伤”所带有的责难性必然施加于审美客体。如此回观“彼时”,则为花已成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3 23:30 发表

他昨晚熬了一个晚上,估计现在只能梦里和你掰手腕了。


嘿,不要指望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晚不断分娩白昼,又复将洁白的人世交还黑夜,
引领良善的世人生死里往返。直到风沙挤满通往自己的道路。
那个被唤作远方的地方,请且遗忘。
如果我说远方永远无法抵达,天空从未修筑可往的路途。请不要悲伤。

“夜晚不断分娩白昼,又复将洁白的人世交还黑夜,引领良善的世人生死里往返。”在精神分析学中,是一种复制性的精神折磨。“良善的世人”是以泛指代替了具体,“生死里往返”是精神沉闷的抗争,“风沙挤满通往自己的道路”是力比多补偿自我过程的困难,失去后“自爱”的必然,因此堵满了压抑。“那个被唤作远方的地方,请且遗忘。”是对过去理想的归谬和摆脱,“天空从未修筑可往的路途”语言非常精彩,带有神圣性,因此可以反观审美客体的特点。如此第二个“请不要悲伤”则是自我的劝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8 2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