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阿莱妮

[讨论] 《一个往回走的人猝死在自己心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4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的1晚。谢谢石侃,阿妮哥,还有天放君。你们让日渐怠惰的我,又有了写字的冲动和兴致。
是的深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了下石侃的。辛苦了:)

在一棵树下站得久了,雨云是不是已早早地踮足而过,
还是仍旧藏匿在某株香不我待的蕊里,就辨不分明了。
彼时,天空或会轰然关闭。带血的羽毛落满大地。请不要悲伤。


“一棵树”有多重意识可以被解读出来。第一作为物象,它本身也是作者自我的对象物,也就是说它和自我具有同构性。其二作为意境,则是作者艺术生存的根据(即环境),我们看到这里具有时空的孤独感,也同时带有仰望的意识动作。树有丰盈感,同构于之后出现的“云雨”。但是我们在具体的语境发现,“树”和审美主体带有分离的性质,那么树的丰盈作为作者的审美理想,如此我们就能体会到对于理想,审美主体在意境中所呈现出来的孤独和失落感。由此带出作者自我的诘问和迷惘,第一种可能性在于“踮足而过”,这更像是除却巫山不是雨,它是人生的历时性,风花已过。还有一种可能是“仍旧藏匿在某株香不我待的蕊里”,那么“香”则是自我的挖掘和透露,更是知识的准备和对自我境界的认识保留。因此诗歌的“兴”是内省和谦虚的,而从结束的语气中,审美状态还没有深度地介入,因此它多少带有审美准备阶段的意趣。此外语言环境也焕发出女性,甚至是青涩的气息,这点和之前作者的诘问是相应的身份对照。如此我们就对审美主体有了基本的确证和认知。“站得太久”是坚持和等待,而秘密的香又带有暧昧的性质,从这里审美对象获得了某种叠加的启示,它的主题有可能实际地转身为“爱”的求诉与人生的照应性。

"树”作为客体在审美主体的坚持中已经失去,而“香”则是力比多对自我的补偿现象,同时暗藏了对新的希望、知音和指引者的情感求诉。我想这点应该逐步清晰了,这就好比文艺复兴总是以古希腊为渠道。因此,“就辨不分明了”带有某种自我调侃的责难啊,怪不得我在意趣中体认到感伤性。

“彼时”就是那时候,因为是未来态,带出“或”的不确定性。“天空”的“关闭”是诗意风发的关闭,当然诗意的风发勾连于人生精神的高扬性,取消了当然就一片血迹了。“羽毛”是飞翔,和之前在树下的坚持同构,“落”为坠落也。如此,“请不不要悲伤”所带有的责难性必然施加于审美客体。如此回观“彼时”,则为花已成冢。

夜晚不断分娩白昼,又复将洁白的人世交还黑夜,
引领良善的世人生死里往返。直到风沙挤满通往自己的道路。
那个被唤作远方的地方,请且遗忘。
如果我说远方永远无法抵达,天空从未修筑可往的路途。请不要悲伤。


“夜晚不断分娩白昼,又复将洁白的人世交还黑夜,引领良善的世人生死里往返。”在精神分析学中,是一种复制性的精神折磨。“良善的世人”是以泛指代替了具体,“生死里往返”是精神沉闷的抗争,“风沙挤满通往自己的道路”是力比多补偿自我过程的困难,失去后“自爱”的必然,因此堵满了压抑。“那个被唤作远方的地方,请且遗忘。”是对过去理想的归谬和摆脱,“天空从未修筑可往的路途”语言非常精彩,带有神圣性,因此可以反观审美客体的特点。如此第二个“请不要悲伤”则是自我的劝慰。

一池黄昏,是重又打开的天空的明亮胸膛。
在被钟声芬芳过的篱墙下,你要作叩月画影的人。为寂寞披上霓裳。
山中尚有灯火的人家。凡鸟依然在诗经河岸鸣唱。
你要继续养鹿和写诗。守夜人下山了。请不要悲伤。


“黄昏”在“一池”中带有优美性,暗示了补偿的成功,精神因此得以修复,“重又打开的天空的明亮胸膛”则为自我的美丽和再次敞开。“钟声”的芬芳是对钟声的反动,因此“钟声”意味着新生,卸下了“篱墙”的羁绊,而独立美丽于“月画”之下。“灯火的人家”是人间的温情感,“山中”又是个体的独立性,二者互为复合,见出作者精神审美境界的完整性。那么以下就是艺术的继续和烂漫的表达,“守夜人”是审美客体带有的恐惧性,是精神洗劫过后的尾巴和遗留症,第三个“请不要悲伤”则是宣言式的,铿锵有力。

叙述的深处,抱陶罐的少女爱上你爱过的村庄。
下雪的夜晚她倒出星星和云朵埋进泥土点燃了时间的坡。
一个往回走的人猝死在自己心中。村子里下雨了。请不要悲伤。


“叙述的深处”是自我的再次求真,“抱陶罐的少女”取材于绘画,暗示着纯洁和青涩,“爱上你爱过的村庄”自是不在话下,此处不作展开。“下雪的夜晚”是本次文本创作的初态,“倒出”具有发泄性,“坡”带有跋涉之意,意味着写作的困难。“星星和云朵埋进泥土”则另类的葬花,“点燃”是对过往的激情依旧,“时间”是情感的见证。“一个往回走的人猝死在自己心中”为情感追溯时审美主体的痛苦,“村子”本质上是原有主客的统一性,“下雨了”意味着失去后的凄清。第四个“请不要悲伤”,更像是反语式的葬送过往的悲壮。(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妮哥和天放君的。明天。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依晚安,天冷早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山依依 于 2012-1-14 00:47 发表
在一棵树下站得久了,雨云是不是已早早地踮足而过,
还是仍旧藏匿在某株香不我待的蕊里,就辨不分明了。
彼时,天空或会轰然关闭。带血的羽毛落满大地。请不要悲伤。

“一棵树”有多重意识可以被解读出来。第一 ...


多读几次,实际我更倾向于召唤性了,这个文本就这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莱妮 于 2012-1-14 00:07 发表
谢谢石侃,天放,依依,往后不定期的讨论一下

这个提议好,以后再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4 00:22 发表


逻辑上都讲得通,意义链不断裂。不过我还是能体会到责难性,不管她施加于审美客体还是主体,或者这二者本身在作者的理想求诉中就是统一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文本视为对审美理想在人生照应性中的呼唤,这点也完全能说得通。这些不确定性,最终的解释权不在阅读。 ...

特别支持你最后一句,我最怕那些“我读到什么就是什么”的上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1-14 01:22 发表


多读几次,实际我更倾向于召唤性了,这个文本就这样吧。

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4 01:07 发表
依依晚安,天冷早睡。

多进行这样的交流。我看行。这事你要放心上。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隔一段时间交流一下,比较不错,依依当了好“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让人受益不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脚踏实地讨论文本。希望这个帖子能够精华存留,后面的版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1-15 04:58 发表
脚踏实地讨论文本。希望这个帖子能够精华存留,后面的版主看看。


一场打闹也算是可观的,至少多了一个充满笑声的夜晚。天放兄,我们就留着纪念吧,当然少不了那个逻辑实证主义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支持精华留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5 2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