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1:23 发表 根据论坛规定,有斑竹反对推荐,是需要讨论的。这只是规定而已,不涉及其它。确实,有很多诗歌并不很出色,但大家喜欢,因此有的精华只是一种认同,而不是艺术标准(我个人这么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11:31 发表 事情要分开说 对于你操作精华,我个人不认为有何不当 对于作品,欢迎和我来场辩论交流 不要以为一个沦字就能把轻忽的态度消除了掩饰了,风景一词用错了就是用错了,沦为风景就是给人言语口气不庄重,因为那没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4:53 发表 一捆柴是轻的 一座山是重的 一捆柴加上一座山 相当一根竹杖的高度 一个老妪的负重 这首诗歌的瑕疵在第一节里。轻的、重的有作者的主观含义存在。结尾部分不错。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5:10 发表 我在想:一捆柴如果是轻的,对于老奶奶来说,很不合理,而对作者来说是合理的。我们从本体上来研究,老奶奶不会觉得这捆柴是轻的,她或许会觉得那山是轻的,而柴很重。所以文本上说的通,而作品上却会发生阅读的歧义 ...
原帖由 云抱 于 2012-12-12 15:33 发表 我以为,也不必苛求作者,总之还是瑕不掩玉的吧。但愿我能就此打住不说了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5:38 发表 恩,云抱,我们不苛求作者,或者说我们在苛求作品更加完满,对作品的批评不是对作者的。有些作品真的就差一点点就让人惊诧起来,这也许是再创作的过程而不是作品本身的事情,我想,有的时候,这样真的很不公平。
原帖由 云抱 于 2012-12-12 14:47 发表 1、谁说风景只能用在表达可欣赏、供娱乐的地方?风景是中性的,只要带上人的情感色彩,它就可以传达娱乐的或沉重的情感。 2、对于这幅图,我想诗人并不是从“值得观赏的”角度进行创作的。诗人的立意,已经明白无误的传递给我们了。 3、你的比方并不恰当。诗人没有把自己当成围观者,也不是没有悲悯的情怀。诗人在切身的感受老婆婆的生存现状以及自身所透露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而已。仅此而已。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12-12 18:55 发表 以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觉得这首诗很好.为什么一定要讲什么技法.还有瑕.人还没个完人呢,难道非得要没有一丝微瑕的诗歌?一首诗能观注现实(现在很多写文字的很难做了了),并且是关注下层百姓的诗歌.我觉得很好,像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