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八月秋水

题老妪背柴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12-12 18:58 发表
其实就诗歌而言.也要看不同的出身(背景,经历,习性).好比一个穷人与穷人说穷,彼此能明白.如果一个穷人与富人说肚子饿,那等于没说.

不记得那位皇帝说:听说灾区没有粮食,饿死了人,他们咋那么蠢,不知道没有粮食可以吃肉吖!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4:53 发表
一捆柴是轻的
一座山是重的
一捆柴加上一座山
相当一根竹杖的高度
一个老妪的负重



这首诗歌的瑕疵在第一节里。轻的、重的有作者的主观含义存在。结尾部分不错。


大叔这个观点我有点不认同.也许在年青人或壮年看来山是重的,柴是轻的.但这里的主角是个老婆婆,情况就会截然不同,甚至作者写作时用了倒置的手法来写.我觉得这是作者站在老婆婆的角度来说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整个贴,大家一起来辩论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18:37 发表

1 老大,你嘛帮帮忙,字典里风景的解释是(1)风光景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问问两公子平日的学业,看看江上的风景。」(2)风采。晋书˙卷四十 ...

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对评论过多主体意识,“你觉得”“我觉得”怎么会有共识呢?说理要有逻辑嘛,符合常识理解的嘛,不违背正常人经验法则的嘛,最好能引经据典的嘛,既不能你凭你的感觉说了算,也不能我凭我情绪说了算嘛,是不是呢?呵呵,所以,我想请问云抱你认为风景是中性词的论据在哪里?我们的语言用字全来自代代相传的文字著作,你找些例子来说明风景不是风光的风采的这些正面用法的例子来让众诗友们学习一下

[ 本帖最后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20: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12-12 18:55 发表
以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觉得这首诗很好.为什么一定要讲什么技法.还有瑕.人还没个完人呢,难道非得要没有一丝微瑕的诗歌?一首诗能观注现实(现在很多写文字的很难做了了),并且是关注下层百姓的诗歌.我觉得很好,像云抱老师说的那样,诗歌也需要方向.中国诗歌越来越下,越写越边缘,也是有原因的.当大家都去跟风,还有多少人在写诗歌,像白居易.现在的诗人写的诗歌也只围在诗人之间,很多人看不懂,或是麻木不愿花时间来阅读.总是有些原因造成的.
  就诗歌而言,我觉得也不差呀.

所以你的诗写不好,不是没有原因,呵呵

不讲技法,不追求完美,你天天要人家多批,你是忽悠诗友的是吧??

[ 本帖最后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20: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2-12-12 19:13 发表


大叔这个观点我有点不认同.也许在年青人或壮年看来山是重的,柴是轻的.但这里的主角是个老婆婆,情况就会截然不同,甚至作者写作时用了倒置的手法来写.我觉得这是作者站在老婆婆的角度来说话的


恩。我并没有说不可以这样写,就文本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依然觉得,如果对老奶奶来说,她对轻重的理解可能不是这样的,如果她觉得是轻的,那么我们换个题材是可以的,去说她的身体如何健康,福利待遇如何的好,这么大一捆柴火背上去依然身轻如燕嘛。但是,这个主题不是这个,所以这个轻重我一直都很纠结得。只是个人感觉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12-12 18:58 发表
如果要辩一下吧,就各写一个评。。。这样点说貌似不能代表观点的。。。

另:关于阳光光说的那四句不妥,偶觉得还是妥的,站在作者的立场,那根竹子仿佛是老人家的全部支撑。。。生活底层的人们对风景的感受和喝着 ...

难怪有些人诗越写越荒谬怪诞,以为就是好诗,创造力嘛,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12-12 19:27 发表

白兄的文学无倾向观点涉及到三十年代的一场文学论战,我个人接受周作人先生的关于“第三种人”的说法,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学积累和社会认识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学取向。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文学也不可能没有倾向性。 ...

我倾向多客观,少主观,这就是我的观念倾向,什么时候用机器来读诗评诗了呀,我看你也是逻辑不怎么强嘛,兄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奶奶》

她脊背上卸去三座大山
她的脊背依然拱起
比三座大山还高的山峰

沧桑 贫穷 凄凉
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
我看见这最为壮烈的风景,我不知道
她这辈子
该用多少柴草
才能
将这一切燃烧干净




我觉得这么写更适合图片。商量。大家讨论。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20: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9:35 发表
《山奶奶》

我从她脊背上卸去三座大山
她的脊背依然拱起
比三座大山还高的山峰

沧桑 贫穷 凄凉
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
我看见这最为壮丽的风景,我不知道
她这辈子
该用多少柴草
才能
将这一切燃烧干净
...

这个貌似不妥,这种壮丽貌似有愚民的味道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改成壮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19:22 发表

所以你的诗写不好,不是没有原因,呵呵

不讲技法,不追求完美,你天天要人家多批,你是忽悠诗友的是吧??

就是论事哈,不要涉及参与讨论者个人的水平。就像莫言的小说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好的。。。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9:49 发表
那改成壮烈吧

抬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12-12 19:49 发表

就是论事哈,不要涉及参与讨论者个人的水平。就像莫言的小说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好的。。。一样。。。

是不必,那恕我不再讨论了,呵呵,说了也是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2 19:35 发表
《山奶奶》

我从她脊背上卸去三座大山
她的脊背依然拱起
比三座大山还高的山峰

沧桑 贫穷 凄凉
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
我看见这最为壮烈的风景,我不知道
她这辈子
该用多少柴草
才能
将这一切燃烧干净
...

阳光这个不错,第一句把“我从”两字拿掉就很完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