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索诗:《忧郁症》(修改1)
《忧郁症》(组诗)
1、重症患者
8点45分,她的脑壳缓缓进入CT
如苏州内环完全瘫痪一样
五环之外失去知觉,有人在
等待末日。忧郁的苏州
偶尔有狗叫,它们来自灵岩山的一座坟
她的脑壳从CT的那头出来
美得惊人,完全的宋朝。
主治大夫在病历上写:
“忧郁症、轻度妄想”
人们将她举起
人们将自己脑壳撞向CT
2、她封闭着海的孤独
专家在圆桌边围成
一个圆,西园那么圆。
她躺在圆桌中央
让她想起夏威夷的海,和黑蜘蛛一样的小岛
还想起老公吐出塑化剂
它们凝固了苏州河,哦
凝固的苏州、塑料的苏州、泥塑的寒山寺
她想抬起左手划破它们
主治医生有点像章鱼
3、暗处
大玻璃外面
100个孩子挤在一个铁盒子里大声唱“我们是未来。。。。”
她没看见女儿
上午10点,小女孩踩碎一块塑料的窨井盖
掉进美国
农业部因此声明:发现中国式基因。
那个英俊的大夫也来自美国,脸上的青春豆
是正宗印第安的。
会诊与股市同时开始
上证指数下跌200点
4、发炎的喉咙
专家们争论“阿尔茨海默症”是否来自宋朝
所有的昏君是否死于“阿尔茨海默症”
包括卡尔 卡斯托罗、阿里颤抖的身体
甚至西部集中区的首领。
一个乡村医生赤脚走进来
给他们每人一记忧郁的耳光。
她想起《亮剑》里的蒋先生,是不是也患了“忧郁症”
而成为孤独的岛主。
还有张艺谋、莫言。。。。。。
主治医生说:嗯嗯
他们掏出锃亮的刀子
5、今夜,突然的衰老
她感觉自己不行了
寒山寺的墙缓缓升起,围在边上的医生在敲打木鱼
主治大夫解开她的信用卡卡,里面有个童话故事:
“风雪中一辆马车
把北方拉进草原
北方那块巨大的空地里,一本日记
一页页飞起来变成星星。”
英俊的大夫脱去外套,她看见强健的肢体
和一座顶上布满花纹的小坟
6、为什么还要对今夜,加以猜想
人们围着她,像四环围着三环围着二环围着内环
像城市围住麦田围住村庄围住一个
无处可去的山羊。有人晃动脑袋————典型的“忧郁症”
轻度妄想让他猜想姑苏的古城墙里
是否还藏有清兵。这个人就是我
我拥有大把农业银行的股票,它的市值相当于
一瓶酒鬼酒。
我羡慕某种夜色,当所有的喧嚣崩解,街道呈现墓道一样的寂静
苏州有秘密天空
像巨大的CT横扫虚拟的建筑,带着月光的香
浸润雨点的芭蕉
再见,我。
2012.12.14于常熟花园
记得有一个现代典故,某君与某某君在湖边看见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禁止钓鱼”,某君看花了眼,牌子上的字看成了“禁止的鱼”,某君说,这“禁止钓鱼”没有诗的味道,而“禁止的鱼”则有诗的味道。当然,诗味不诗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只当这是个诗话。
新诗有特定的语言吗?当然没有,无论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都不过是诗歌语言形式的一种,有诗才有诗的语言,诗成功了,语言就是诗的,那些有诗意的句子是独立的,和诗没有什么关系。
诗是语言的组合,今天我们看到的通用语言有三种,一种是文言,一种是白话,一种是口语,其余都是介乎于三者之间的混杂语。还有一种没有命名的语言,不算通用语言,这种语言是现代诗人创造的,我暂且叫它“畸联语”。
畸联语是新式修辞的结果,类似于谜语,当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谜语,传统意义上的谜语比如“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巢。满廊僧不厌,一个俗嫌多。”这是郑谷咏落叶的谜语,这种谜语是长期观察体会的一种认识,是客观存在的。而现代谜语,如海子的“以梦为马”,则是内省的结果,是主观的。客观的谜语有迹可循,寻常人大多都能够猜出来,而主观的谜语,则需要深入了解谜语创作者的内心世界,猜起来难度很大。
阳光大叔说,他学诗的时间不长,三四年左右吧,他的口语诗我看了几首,阳光的口语能力是值得信任的。阳光还说,对文言写作比较生,不知真假。我们常常看到的阳光的诗是一些探索诗,是先锋诗,使用的语言就是前面所说的“畸联语”。“畸联语”是依赖新式修辞的结果。我认为,这种语言是一种垄断性语言,当一首诗的写作进入了畸联状态,很多修辞是无法进入的,更危险的是,这种修辞垄断会固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来,很多自然句都会被取消发言权,一首诗,甚至整个写作都进入了一种非自然的状态。
应该是,几种语言形式中,各有特色,文言优雅,白话流畅,口语灵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互补关系,文言是口语的提炼和浓缩,白话是文言和口语的中转站,白话把文言提炼出来的精当语言回馈到口语之中,口语又将从文言中吸收到的东西继续分解演化。那么,“畸联语”能在这三者之间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畸联语”本质上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先锋诗就是依赖数种新式修辞的写作,所以,我们还要回过头去看修辞。修辞是语言进化的必然结果,就好比文言,文言是诗意的,但也是粗糙的,很多细腻的情感用文言是无法表达出来的,所以,文言能够成为书面语,可以写诗,但是,文言无法表达戏剧,无法表达以叙事见长的小说。而我们知道,文言是三种语言形式中采纳修辞最少的一种。口语是修辞方法的前线,当口语无法表达某样东西时,这就意味着修辞方法不够用了,所以说,修辞是一种无奈之举。另外,修辞方法的诞生是和日常口语密切相关的,当我们离开生活需要,离开口语表达现状,或者无视口语目前的表达能力去发掘修辞,实际上,这已经脱离语言表达需要,很多东西,用口语,白话和文言的现有修辞是完全能能表达好的,而我们不顾这个客观现实去发展新式修辞,这样做就脱离了常规。我们知道,诗是语言的最高形式,诗能为语言做些什么?作为最高语言形式的诗,能脱离口语,白话和文言而去走自己的路吗?
阳光这六首诗,基本是修辞支撑起来的,那么我们来看第一首
1、重症患者
8点45分,她的脑壳缓缓进入CT
如苏州内环完全瘫痪一样
五环之外失去知觉,有人在
等待末日。忧郁的苏州
偶尔有狗叫,它们来自灵岩山的一座坟
她的脑壳从CT的那头出来
美得惊人,完全的宋朝。
主治大夫在病历上写:
“忧郁症、轻度妄想”
人们将她举起
人们将自己脑壳撞向CT
他说的是孤独的人,那么,这个人为什么会孤独呢?她的孤独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这首诗的语言基本是修辞过的语言,因为这是作者主观的谜语,所以,读者需要从第一句开始猜。
重症患者,---这个重症患者可能是人,也可能不是人,患的是什么病呢?
8点45分,她的脑壳缓缓进入CT---这个重症患者是个女人,她在医院做脑部CT,时间是早8点45分,这个时间 有特殊用意吗?
五环之外失去知觉,有人在等待末日---这里是传说中的“位移”吗?“五环”,是环城公路,“五环失去了知觉”,是说五环路交通瘫痪了吗?“有人在等待末日”,是说愤怒吗?
忧郁的苏州,偶尔有狗叫,它们来自灵岩山的一座坟---再次位移吗?那个“她”是苏州了?“忧郁的”,这是病情吗?“偶尔有狗叫,它们来自偶尔有狗叫,它们来自灵岩山的一座坟”,这个狗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灵岩山的一座坟”狗在灵岩山的一座坟墓里叫,什么意思?意味着死神召唤着苏州吗?
她的脑壳从CT的那头出来,美得惊人,完全的宋朝。---脑壳就是大脑,大脑是神经中枢,她的大脑就是苏州的大脑,苏州的大脑经过扫描,变了个样,穿越了,回到美丽的大宋了?为什么经过CT机之后就变了模样呢?
主治大夫在病历上写:“忧郁症、轻度妄想”---主治医师是谁?是城市管理者吗?是环境专家吗?还是。。。?苏州得了抑郁症,环境抑郁吗?还有轻度的妄想症,妄想什么呢?
人们将她举起,人们将自己脑壳撞向CT---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也想穿越,回到大宋去吗?
这首诗的脉络很清晰,我想要猜,大概也就这么个猜发了。如果我猜对了,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苏州城的交通环境,(或城市环境),环境是四个字,重病在身,这是诗的主要内容。我的问题是,说这种问题有必要拐弯抹角吗?用白话或口语语言形式不能表达清楚吗?一定要让读者去猜这个社会问题吗?如果是这样,实际上,我觉得这是诗的倒退,语言的倒退,因为,如果我用散文,估计不需要那么多字就能讲述清楚,甚至,这样写成的诗还不如一张图片。我的意思是说,你千辛万苦挖空心思所探索的表现手法并不必散文语言表达的强,不必一张图片更令人震撼,这是形式大于意义的结果,是修辞的徒劳。而从语言的适应性来讲,这种语言表达的受众,作者有没有思考过?也就是,这首诗的现实意义能传达到几个人的耳朵里?
[ 本帖最后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12-15 22:4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