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少林酒桶

读阳光的《忧郁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始终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你用文字呈现某一样事物,就好比你从苏州去墨尔本,最近的距离是直线行走,用文字来绕弯,只会延迟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12-15 23:33 发表

我会抓住剪刀嘴再递给对方。


在服务行业,最基本的礼仪要求就是接递物品时把锋利的一端朝向自己的。我不认同,因为我觉得如果你把锋利的一端朝向你自己递向我,我仍然会不舒服,我会担心你受伤。让我额外担心了,说明你做的就不够好。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自我牺牲都能换取认可。

我的取向是,有没有更好的,双赢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呈现里面有技巧性的东西,比如你现在使用的修辞手法,这是在加速呢?还是在减速?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你现在使用的修辞技巧,这是一种内省式的,一切都要钻入抽象的思维离去琢磨,但美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外在的,可以直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开始就明白你的意思:从呈现上说要清晰,从推进中说要削弱修饰,从创意上说要克制喻体。但是,外交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斡旋,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对越南的反制去打击菲律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12-15 23:49 发表
呈现里面有技巧性的东西,比如你现在使用的修辞手法,这是在加速呢?还是在减速?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你现在使用的修辞技巧,这是一种内省式的,一切都要钻入抽象的思维离去琢磨,但美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外 ...


因此,我们在诗歌中要去阐述外在美的内因,而不是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2-15 23:48 发表


在服务行业,最基本的礼仪要求就是接递物品时把锋利的一端朝向自己的。我不认同,因为我觉得如果你把锋利的一端朝向你自己递向我,我仍然会不舒服,我会担心你受伤。让我额外担心了,说明你做的就不够好。更何况 ...


兼容,兼容,有容乃大,当然,这是有原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2-15 23:48 发表


在服务行业,最基本的礼仪要求就是接递物品时把锋利的一端朝向自己的。我不认同,因为我觉得如果你把锋利的一端朝向你自己递向我,我仍然会不舒服,我会担心你受伤。让我额外担心了,说明你做的就不够好。更何况 ...

要看实际,剪刀这个东西,横着不好拿,反而更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5 23:51 发表


因此,我们在诗歌中要去阐述外在美的内因,而不是颂。

呵呵,又来了!
诗的美,应该是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这和颂不颂没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12-15 23:45 发表
阳光始终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你用文字呈现某一样事物,就好比你从苏州去墨尔本,最近的距离是直线行走,用文字来绕弯,只会延迟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如果你走川藏线去拉萨,会看到著名的72拐。72个大转弯一个接一个。如果你只是赶路,你会觉得很讨厌,增加了路途的时间和凶险,骑行川藏线的驴友们,深受其苦。如果你用欣赏的目光来看,你发现它美得无法形容。事实是,72拐美名盖过了它的凶险。

文字亦然。

诗本来就是个玩文字游戏的东西。否则情人间没必要写情诗了,直接说我爱你,三个字就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12-15 23:55 发表

呵呵,又来了!
诗的美,应该是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这和颂不颂没什么关系。



这其实是表述方式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当下的美,有很多事伪美,缺乏内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2-15 23:55 发表


如果你走川藏线去拉萨,会看到著名的72拐。72个大转弯一个接一个。如果你只是赶路,你会觉得很讨厌,增加了路途的时间和凶险,骑行川藏线的驴友们,深受其苦。如果你用欣赏的目光来看,你发现它美得无法形容。事 ...



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12-15 23:53 发表

要看实际,剪刀这个东西,横着不好拿,反而更危险


也就是个例子,意思大家懂了就OK。
如果花婆子和阳光象横着拿剪子所要表达的意思那样论下去,可能收获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去阐述诗歌中外在美的内因


你这个走的是标准的始叙证辩嘛,
中国诗歌是氛围,是境,是艺术化的呈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6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少林酒桶 于 2012-12-15 23:59 发表
要去阐述诗歌中外在美的内因


你这个走的是标准的始叙证辩嘛,
中国诗歌是氛围,是境,是艺术化的呈现



对内在美进行大写意,这是我追求的。


《饮绿》

比春色更浸润的绿
是樵夫留下的。村姑晃着臀登山采花
带回一群孩子
寂静的小镇
让佛安详

人们经过樵夫的山,会消失进
散淡的绿。20米开外藤蔓的摇篮里
一个婴儿在织三叶草
她对手指吹气,在熙熙攘攘的鹿群中
渐渐地
她织出一张人脸
一群绿蝴蝶
围了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6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说: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苏州城的交通环境,(或城市环境),环境是四个字,重病在身,这是诗的主要内容。我的问题是,说这种问题有必要拐弯抹角吗?用白话或口语语言形式不能表达清楚吗?一定要让读者去猜这个社会问题吗?如果是这样,实际上,我觉得这是诗的倒退,语言的倒退,因为,如果我用散文,估计不需要那么多字就能讲述清楚,甚至,这样写成的诗还不如一张图片。我的意思是说,你千辛万苦挖空心思所探索的表现手法并不必散文语言表达的强,不必一张图片更令人震撼,这是形式大于意义的结果,是修辞的徒劳。而从语言的适应性来讲,这种语言表达的受众,作者有没有思考过?也就是,这首诗的现实意义能传达到几个人的耳朵里?


阳光说:
这是很善意的。直接表达城市综合症,有报纸和电台,它们能更直接地传达这些问题。这个问题有点像为什么不好好走路,要踮起脚尖来舞蹈芭蕾呢?清楚不是艺术,艺术在于其高于生活本身的更精神的东西。我想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