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落幕

(增加小树苗;五里路;情二郎,阳光大叔的诗歌)有空,读读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语的去蔽手段,非常重要,要研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0-27 21:04 发表
词语的去蔽手段,非常重要,要研究一下。

大叔还是你老把好东西倒点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嘛。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有空的话,掐掐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老了(节选1)
作者:穷人

1.
每到秋天,我都会衰老一次
那些花朵,过往的人
当我感冒,她们就在我的头颅内发烧

芦花很单纯,芦花很瘦
她揩干隐约的泪水,香草山的色彩
正从《圣经》的麻痹下一层层剥落

雨水只是一时冲动
阳光下明丽的隐忍才是隽永之美
那时我伫立窗前喝茶
起风了
吹着水杯,我想到一些事情
嗯,是的,浮云


起始句很不凡,让人想到一年差不多又要过去了,如树的年轮一样。可是又觉得内部还有点什么没有说出来的东西。过去的事(花),说明过去的事是美好的;还有穿梭于这些美好事物中的那个人。再连起第一句来看就能明白了,一年又一年过去,那样美好在一年年远去,看到这万物凋零的秋天怎能不让人想起那些美好的过往呢?

由于第一节的说明背景般的铺垫,第二节的芦花自然而然就能明白是指那位女子了。其实早些时日读剑客老师的《很久没看电影了》就有到诗中渗进说明般的背景的好处,这里就不重复了。芦花本身是比较纤细且很白,如果有风的就能在风中飞舞,有了这些特征继续解读。
  说到她的泪水,前面的单纯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单纯注定更容易受到伤害。香草山应是个地名,在这里借代这位女子。山上自然有许多的花草树木,有着万紫千红的色彩,可是它正从信仰(《圣经》)中剥落。圣经在这里更多的是指向精神方面。剥落的剥用的很准确,强行的把她精神的色彩夺去般。

  爱情只是一时的冲动,好比一声雨水。只有暗恋(阳光下的隐忍)才可以隽永。我那个时候正在渴一杯茶。茶,自古中国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茶水),是不是暗示“我”对她的态度呢?也就是说我拒绝了她,只能做朋友。
  个人感觉二三节的转承变调跨度有点大了。
  起风了,转的好。从回忆的静态,转入现实转入动态。有了生机。虽然说是触景伤情,还再现旧日的事情(喝茶)。可是生命的总是要向前走的,一切过去了。甚至加上自语般的肯定(嗯,是的)。从最后的一句反应出诗人极积的生活态度,那种拿得起放得的下的男人胸襟。
  个人觉得把最后三行另做一节效果可能更好些。另芦花这个意象没有深入进去,如它的纤细或洁白都是可以出现在她身上得到回应的。所以诗中的她只能是个大概的感觉,没有多少血肉。个见。

[ 本帖最后由 落幕 于 2013-10-29 22: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白希群的《吻》

《吻》

作者: 白希群

(一)
呶,吻我吧
吻出血的疼痛

裹紧我的舌头
让它发不出哀怨的声音

(二)
你恨我
吻过你,也吻过别人

我也恨
在别人的吻里总想到你的吻

(三)
唇吻上唇
像犄角与犄角较劲

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
打架

  争议存在每一个读者的读后感受里,而不应该在诗歌的本身(因为诗出自谁的下笔,也一定是他认为最好的状态。所以对于作者它只有一种最好的出现形态。)
  既然你写成三个小节,你说是原诗——只是记录意识的原始流动,没有修正。以前我也认为意识的原始流动是种写作方式,可是不尽人意,多数都存在颠倒,庞杂,或者像你这首一样是采集刹那的感觉。这样写成功的,一定是天然去雕饰,成为上上品。可是要真实意识流动,又不加工,真的很难。个人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组诗,既然是组诗就得有共通处。你这组本身是短章,虽然都是对吻的感悟,但有点杂乱的感觉,当然也可以看成意识流诗歌。没有层进式的构架,也给读者增加了困难。还有你这个意识流动纯属个人的意识流动不能算不是大众化的那种意识流诗歌,个人的原始意识流动很难引起大众的共鸣(主要是个人的内心世界很难被别人揣猜出来)。
  我想把三节次序改变下可以会好些,个感莫怪。
  把1.2.3改成1.3.2
变成层进式构架的了。
1.相恋也会有苦涩。
3.由此我们像一对小冤家。
2.分手后,再恋总觉得不如初恋甜。
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什么乱理之类的争议了。

后话:经希群老师指点这是一首局部主义诗歌,以局部主义凸出局部,还元真实,精细与粗粝并存,允许芜杂。这首诗是完全符合理念的。只能慢慢学习了,理论什么的俺不敢开口。完全不懂呀

[ 本帖最后由 落幕 于 2013-10-29 22: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简单化

个人认为简单化是把复杂的思绪或事件,用简单的诗句表现出来。且要做到用简单的诗句反应出复杂的思绪或事件。例如情二郎的《中秋》就是这样一首好诗。
·中秋
作者:情二郎

又凝满池的灼灼月华
待把这曲儿相送
我的鹤发  侬的薄凉


这首前两句是铺垫,真没想起两句诗的铺垫能铺垫的这么丰富。
通常形容相思是一缕相思,也许诗人正好抓住月亮(月华)这个约定成俗的意象的特性,所以就有了神来之笔。又凝满池,一缕缕相思蓄满池子得多少次的相思啊,这相思得多浓烈。可以说这个铺垫应是很好的了。让人叫绝的是一个“又”字,这个池子还被一次又一次的蓄满。相思之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可以说第两句就开始转了。既然相思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再相思下去就要得相思病了。待把这曲儿相送,看看,说的多轻巧,仿佛这相思也是能够收发自如的。待,用的很准确的。等我把这相思都给你。曲儿在这里指相思,都说相思苦,可以在现在爱着一个人时,这相思何尝不是另一种甜蜜呢?于是自然就有了“相送”,甜的自然要给最爱的人;如果相思是苦的怎么能送给恋人呢?
  第三句道出现在的状态。我的白发,你的容貌。只是说我们都老了。老了,不管是从年轻相恋到还是老年了才开始相恋都是一种难得的真情。年轻一路到,自然应了那句白头携老的美好祝愿;如果是老头才相恋,不说老人的顾忌与世俗的压力还是相恋了,那更值得祝福。所以第三句是感情的真正喷发,让人想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美好。而且给读者很大的感悟,想象的空间。侬:解释有方,你等。在这里应是你,侬是上海地区的方音,既把地方特色的方言溶入了诗歌,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可读性,同时也标示出地点,也算诗歌的一种背景吧。

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都是空间和时间。时空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所以有创作性的诗人会有意无意努力写出能经住时间与空间的诗歌。无疑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然可以携永。且值得一提的是从这首微诗中不难看出诗人是一个炼字的高手。

[ 本帖最后由 落幕 于 2013-10-31 20: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来。自己跟自己说声:“晚安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0-27 21:04 发表
词语的去蔽手段,非常重要,要研究一下。

·词语的去蔽及作用

在大叔发出<<中国诗坛>>的约稿,要大家帮忙看看的回复中无意看到站台的一句话:大叔你这个“泰坦”是“”吗?大叔默认了。那大叔为什么会这样写呢?突然就想到了大叔跟我说过词语的去蔽,于是肯定这里也是一处。

《上坡》
作者:这里有阳光

睡前我删除一些号码
彼得大帝的手杖和黑哥(我确认他们离奇的故事是真的)

我把浴室灌满康定情歌
愿意小丸子在这今晚
嫁给小玉
愿意坦塔尼克号轻轻浮起

这个城里没几个人认识我
任何一个人
都比我年轻
12频道每分钟都在播寻人启事
他们在上坡的时候失踪
这拉风的日子,没人找我
我想再买件灰色的风衣



  就以这一处为例好了,说说词语的去蔽及作用。
  泰坦尼克号也是一部老片子了,相信大家差不多都看过。是一部讲爱情的好片子。一开始读大叔的诗歌他把泰坦尼克号写成了坦塔尼克号,我也以为只是大叔写错了个字而已,没有多想。经站台兄一提出来,再读时发现诗歌丰厚多了,诗趣也更浓了。一切源自这个“错误”的字。当你以为他是个错字,你会就思考这里怎么会出现错字,也许你就能借着这个“错”字的思考而进入诗歌的内核(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像我一样的以为是个错字,从表面掠过)。
  这个“错”字的作用,其实上面已说了一个了。说说另两个好处。一则:这个出错的名词或事物,可以虚化成另一个名词或事物。另一则:大家泰坦尼克号是老片子了,就注定它被大家熟识,没有了新鲜感,但你又非常想要这个意象。一个优秀的诗人都会不断创新写作技巧,更新读者的阅读感受。那就如大叔这样来一下吧。注意了最好是用谐音字,让人读到时能想到原字,要是取字的形之类的就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个意象本真的名字了。这样做不仅给诗歌带来阅读的趣味及阅读后的思考,更能把这个意象背后丰厚的意蕴(如泰坦尼克号整个故事)

  看下一例词语的隐蔽方式。

吃下
一很大的气泡
他要肥起来了

这里的“肥”这是可以谐音“飞”。一般这种词语的隐匿性,要仔细通读全诗,慢慢体会诗歌所要的意境,就能察觉。这里写的是他有一个很大的梦想,能说梦想是能一飞冲天的,所以“肥”这是可以谐音“飞”,意境就出来了。想了想吃与肥也是存在因果关联的意象,存在诗中也是合理的。这个临时想出来的例子没举好。

  还有一种情况的谐音整句使用。

张烨的《妙龄时光》这样写道:“你又站得远远了/微笑 着注视我的琴声/你会永远记住初练的琴声吗/......

  最难忘初练的琴声
  这种情况是最难发现的,因为诗人把自己的心声暗藏其中。咋一看我只是以为诗人是难忘初次练琴,也许是在练琴时发生了为什么难忘的事。可以通读全诗就能发现端倪。  初练的琴声是指初恋的情声。就能很好的解读诗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提上来。如果这些是有意义的,我想你会有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0-31 20:25 发表


好的,提上来。如果这些是有意义的,我想你会有进步。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呀,我想大家都说说可能更有益。可惜没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晚安啦,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3-10-30 22:17 发表
说说简单化

个人认为简单化是把复杂的思绪或事件,用简单的诗句表现出来。且要做到用简单的诗句反应出复杂的思绪或事件。例如情二郎的《中秋》就是这样一首好诗。
·中秋
作者:情二郎

又凝满池的灼灼月华
...

被你这么一解读,我想二郎君一定会很欣慰的,他近来非常忙,先待他谢谢你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了,又收获不少。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品~~落幕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