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177|回复: 161

[讨论] 《拿什么来喂养我们的诗心》话唠唠诗第一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含香不要对号入座,很多话和你无关:)】

说实话,开这个《话唠》帖,完全是一时冲动,可我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我说,如果竹丫头开《煮诗》帖,我就在她家对面开一间,她挑美人痣,我说痣美人,是不是和她唱反调,这个要看势态的发展。我一贯的宗旨是,来论坛就是玩的,怎么高兴怎么玩,完好了,玩高兴了就行,当然,我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难受之上,其余的结果,不去想,懒得去想。
不过话要说回来,我选择的这个玩法,要比竹丫头的那个玩法可要辛苦得多,也难得多,说诗论事,或者唠诗,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尤其是唠别人的诗,说的别人高兴了还好,一不小心说得别人不高兴,啊哈!朋友都没得做了。而要说得众多看官满意,除非我是真的学富五车,学贯中西,诸葛孔明再世,冯巩牛群传下弟子,弄不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还好,我选择了比较中性,比较温和的“唠诗”方式,唠诗,比论诗要灵活得多。
实际上,我在主帖里的要求,目的是要诗友提供一首完整的诗。何谓“完整的诗”?各人观点不一,我的观点是,一首诗必须要携带相关的信息,比如作者具名,随附写作时间等等,没有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不完整的,一些人不太重视这些,我觉得这样不好,比如在论坛,在空间发帖时有发帖时间,但这个时间或许是不准确的呢,发帖时间不等于写作时间啊!一首诗的随附写作时间对作者也许不重要,但对读者很重要,这个道理你只要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记得有一次在某个论坛,我读了一首诗,也回了帖,因为楼主是熟人,所以就批得重了一点,结果楼主说,这首诗是他十几年前的作品,可他发表的帖子里没有随附写作时间,我倒!!!关于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说个更严重的,假如说哪一天,你人没了,你出大名了,但你的作品都没有准确的时间表,你这不是难为你的粉丝了吗?所以说,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考虑,我们最好不要省这点事,养成一个好习惯,每次写完诗,标上写作时间,地点,已及一些必要的信息,等等,何况,诗这样东西,写来写去,比来比去,论来论去,都是细节上见真章,马虎不得。反过来说,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不讲究的作者,你的作品能细致到哪里去?这是值得怀疑的是不是?

含香为了支持本帖开工,提供了一首诗,开始不具署名,没有写作时间,只有光溜溜的一首诗,我勉强读了两遍,你猜怎么着,竟然读出一幅图片来,哈哈!这是含香在我提醒下加上去的,你想想,如果我贸然唠诗,会不会风马牛不相及呢?只怕上帝都会发笑了。记得前不久,在本论坛读到了一首百合的一首诗,就是这样,我仔细阅读,小心回帖,完了,她告诉我,这是一首写图诗!哦!买噶的!我找谁伸冤去哪!
现在好啦,含香把信息都补齐了,我也就不用提心吊胆的啦,因为额外多了一幅图,我能唠嗑的就更多啦。写图诗,在论坛很常见,大家伙基本也都写过,这幅图如果叫我来写,我会怎么写呢?没错,首先得好好读图。
看到图片,我高昂的情绪又泄气了,为什么?因为我对这幅图不感冒,换句话说,我不太欣赏这幅图,没意思。图片是这样的;
主体是一只埋了半截的玻璃瓶,瓶嘴挂着一滴水,背景是晨曦下的海滩, 作为点缀,还有一位晨跑者。可以说,这幅图并不复杂,但这幅图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十分不明确,或者说非常不明朗。面对这样一幅图,你如何动笔呢?瞅了半天,没感觉,这肯定不是一幅好图,我不甘心,又仔细看,发现瓶嘴的水滴正好挂在晨跑者头顶上,嘿嘿!这是一个吸引眼球的“亮点”。
我们都拍过照片吧,这种人物与景物错置的小把戏相信大部分人都玩过,抛开图片的摄影技巧不说,我觉得,这种把戏一点也不好玩,太没创意了!当然,我觉得它没创意,并不代表别人也会这么认为,那么,含香会从图片里读出什么来呢?我们来看。

首先看到的是诗的题目,《水或其他》,嘿!有点意思!实际上,我是想说,嘿!很没意思!“水或其他”这是什么意思啊?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其他什么东西?对吧!这是个令人头痛的题目。
从形式来讲,这种题目给读者的压力有点大,这是我觉得它没意思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诗的任何一处,都没有必要给读者制造压力,尤其是可以避免的,人为的压力,无谓的压力,千万不要施加给读者,再者,我还真不相信就这幅图找不到一个更轻松的立意方式。 不过,我是我,我的想法仅仅代表我个人,纵观各大论坛,大大小小的诗人或者非诗人,很多都喜欢采用这种模棱两可的立意方式。从小处说,作为策略,这种做法可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能指,从大处说,说这是一种写作态度,或者是一种姿态,也未为不可。作者的姿态有点高了,这是一种无形的压迫,你想干什么嘛?
读过含香的这个题目,我知道,我有麻烦了,因为这首诗很有可能不是我喜欢吃的菜,我很有可能读不进去,很有可能弄不懂它,下到正文,读到第二行,第三行,果不其然,后面越来越多障碍。

说心里话,我对这种诗,或者说对这种诗歌语言高度过敏,这种反应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近期,近几年才有,早在十五六年前,我就对它过敏。这种过敏导致了我对诗坛,对新诗失去了兴致。
大概是九三至九九年这六年,是我热爱新诗的时期,那会我没有诗友,基本上通过纸刊,和购买诗集来了解新诗动态。对那个时期的新诗,简单来说只有三个字,读不进。或者说只有一个字,丑。慢慢的我将兴趣投向了台湾,我觉得宝岛的新诗比大陆美,比大陆好,那边的诗歌理论也很容易读进去。刚开始我还困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的原因出现呢?我的这种情况是个案呢,或者不是呢?千禧年之后,我没有在关注新诗了,直到零九年触网,才又重新把目光投向新诗,我发现,我当年困惑的事情还在延续,丝毫没有消退,而且还有一大批人像我一样感到迷茫。新诗并不是我一个人读不进去啊!我也终于一半清醒一半糊涂地认识到,读不进去的直接原因是新诗嫁接了太多外来因子,不过,我最近的观点是,新诗走得太快了。快得没边了,快得使人望尘莫及了。快得把五百年后的诗都写完了。读诗写诗成了小圈子里的游戏。当然,有人反驳我,诗歌本来就是小圈子里的游戏,而且,唐诗宋词也都是小圈子里的游戏。

我不知道含香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是被动写的作业?还是主动写的习作?不得而知。因为搞不明白含香这这个基本动机,所以很多话就不好唠,那么我只能做假设。
一是被动去写的。二是主动去写的。如果是被动去写的,那么,这首诗可探讨的价值就小,如果是主动去写的,那么,这首诗可探讨的价值就高一点。而后者对我来说风险更大。
假设这是一次同图写作游戏,如果我是主持人,我绝不会选这样一幅图来玩。这幅图没意思,但它有可能适合某些人的胃口也不一定,尤其对那些喜欢捉迷藏的人来说,此图正好左右逢源,丢一块石头,石头可以朝四面八方滚去,这幅找不着主题的图图就会有无数个主题的可能,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件荒唐透顶的事情。但现实就是现实,很多人爱玩这种游戏,这直接导致了新诗语言的迅猛发展,要陌生化,要张力,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要扭曲,要变幻无穷,要数不尽的哈莫雷特,要将语言卡在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也有很多人敬而远之。
从形式反映心理这个角度去看,一个人不愿意说实话,不愿意直面读者,不愿意打开天窗说亮话,说明的是一个态度问题,因为,你采用了这种表达形式,自然有采用这种表达形式的心理。一首诗,懂,还是不懂,完全控制在作者手里,作者想让你懂,你就懂,不想让你懂,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懂,想让你懂到什么程度,你就给我懂到什么程度。当然,这种技巧和传统的含蓄法操作起来是一样的,所以,持有这种写作心态的作者,你也驳不倒他,他可以理直气壮地的和你对驳,但十月怀胎,总得生娃娃吧,你到底在表达什么?这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每个人,包括你自己都会追究它,你总不能假装怀孕吧,不能顺产,总能剖腹产吧
从美学角度来讲,当读者陷入了这种“猜猜看”的阅读状态时,实际上,他已经离开对美学的探寻了,诗歌固有的外在美基本产生不了任何作用,因为读者已经掉进了水里,不淹死已经是很不错的了,那还顾得上审美。并且,当你采纳这种表现形式的时候,也已经隔绝了其它的审美元素融入的可能,仅仅只剩余一种美学,那就是暴力美学。而陌生化修辞手法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暴力修辞,你在采纳它的同时也剥夺了其它修辞的生存空间,你的语言气息节奏都得围绕它来转,形成了修辞垄断。有人能认识到这种表现手法的危害的人,也有人乐在其中。

前面说到“生娃娃”的事儿,常理讲,一首诗总得表达些什么是吧,说土一点,你总得告诉读者一些什么对吧。哪怕你就将一个笑话也行啊!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这种表现手法的无聊之处立马就呈现了出来。作者嘀嘀咕咕在讲什么呢?
有句俗话说得好,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既如此,搞那么神秘做啥子呢?在论坛呆的这几年,关于这种追问遇到过N多次,答案可能是,作者嘀嘀咕咕,可能只是讲了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也有可能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被嘀咕的不普通了,还有可能是,原本啥事也没有,也被嘀咕出事了,而且这事还不小。更有可能是,一件复杂的事被嘀咕的更复杂了,反正种种可能都会有,就是没有一个为什么要把“米”说成“饭”的名正言顺的理由。那么好,你有深刻的东西,那为什么不用简易浅白的话告诉读者呢?一件复杂的事情用简单明了的话语来讲述不好吗?盖因此,我们可以将持有这种写作态度的人下一个定论,他这是没事找事,故意难为读者。
有意思的事,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的人会说,我的深意,用普通的语言无法表达出来。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总是要绕来绕去的说话,直到最后也不给你一句爽快话,嘿嘿!既然这样,我只能揣测作者的写作心理了。事实上,皇帝的衣服早就在三四十年前脱光了。
在我个人了解的几乎绝大部分的这一类情况,无非是外强中干而已,其强势的语态下所包含的精神,或者思想,事实上非常贫瘠,贫瘠到千人一面,万人一意。更有甚者,耗尽所有的精力都在反反复复地表达一样东西,就像一个面食店老板,今天卖面条,明天卖包子,后天卖馒头,大后天卖油条,大大后摊煎饼。他的仓库里只有一袋面粉而已。
事实上太阳底下的确没有新鲜事,能够纳入一首诗的,思想性的又很深刻的东西非常有限。无非就是一类人美化自己,就是有人常说的“装”而已。装什么?装神圣,装崇高,这种文化现象正好印证了部分国人们日子过得空虚无聊的状况。事实上,一批人的的确确过得空虚无聊,想成为大师,这个难度太高,因为要学识渊博,要身体力行,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耐得住寂寞。哪怕是成为一个诗人,也很难,因为读者都不买你的帐。一批人便想到了抄近路走捷径,装一装,哭一哭便很容易神圣起来了,将语言扭一扭,挤一挤,压一压,拉一拉,变一变,很快就深刻起来了。说几句讳莫如深的话,一个诗人便成型了,诞生了。这批人自始至终将这种思想贯穿到写作始末,但又不可说破,说破了就等于皇帝承认自己没有穿衣服了。有的人偶尔会交代交代,而有的人不敢交代,当然,还有这样的评论家助阵吆喝。但也只不过是把谜一样的屁换成屁一样的谜而已。
这种风气的形成当然是拜某些人所赐,某些人借尸还魂,并美其名曰神性写作,并用神性写作来掩盖精神的贫瘠,由此又催生了与之相对抗的梨花体,下半身垃圾派,口水流,等等等等。这些垃圾诗派的诞生又反过来印证了他们的神性写作的神圣性,因此,他们的思想性变得更有实质了,更有着落点了,他们就更有理由装下去了。这就好比一条大河,清流被两股浊流掩盖,而两股浊流互相绞杀,装家们俨然以清流自居。

这幅图明摆着没有什么,而非要说出来一个什么,说也就罢了,又不愿意直说,所以,根据我的观点,我不用进去仔细瞧,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我们还是进去仔细看看

《水或其他》

文  墨指含香

在大地上跑着
海鸟和船只的翅膀
水来自四面八方
河里的水,海里的水,天上的水
我的兄弟
在一只瓶子里谈论村庄:
这喋喋不休的人
这被记忆激怒的人
这有着一副铁石心肠的人
这个手执长刀的刽子手
试图打碎母亲忧郁的瓶身
把一枚红色按钮装进麦地的心脏
挤出最后一滴血的心脏
父亲,又弯腰耕种了一夜

写于2014.5.9晚

整首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若隐若现”。作者似乎要说出什么了,又没有痛痛快快的说出来。由始至终都是,暗示,暗示,指代,指代,隐喻,隐喻,借喻,借喻。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的扭曲,扭曲,变形,变形。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作者对其所说的东西的那种重量,或者换言之为“深刻的”。但这种重量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从表达形式上来说,这种修辞手段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你就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也能弄出那种“深刻的”味道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在某些人眼里,这是好事,所以,他们认为,诗,就得这写,这么写才有分量,才够分量。而一旦直白了,这种分量自然就荡然无存了,那么,我们就应该看到,这种修辞所含有的“欺骗性”。这是一种危险的修辞,不能过度依赖。
修辞的作用,就好比味极鲜,就好比鸡精粉,它的确能起到提鲜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一首诗不是一条鱼,在这首诗里面,你使用了很多东西在里面,是一锅大杂烩,你每个句子都进行修饰,你撒入的鸡精粉把所有食物的味道都提出来了。那么最后,这道菜出来的会是什么味道?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合理使用修辞,最好做到适度,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不光这一类修辞,所有修辞都这样。我个人觉得,这种写作取向,不是简单的写作技术问题,而是关联到写作心理。我也不是否定这种修辞的价值,它的确有使用价值,只不过在使用它之前,我们要看到它的危害,如果我们只是在诗里面讲述一个道理,那么完全没必要遮遮掩掩的,大可以放胆直言,有一说一,有什么说什么,有理走遍天下,语言是不可能增加你的思想含金量的。如果是为了追求美学效果,那么,这种语言方式带来的也仅仅只是局部效应,仅仅只是语言新鲜而已。在追求语言的新鲜感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了语言的实用性问题,如果语言只是语言,那么对诗来说,起到的仅仅只是一种装饰而已。我们知道,诗包含着很多东西,我们不能让语言的装饰性把诗都包裹起来,如果是这样,实际上诗已经被遮蔽了,被推倒次要的位置去了,诗反而成了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东西。

我个人比较反对单极主义,诗,可以有无数种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去走那条死胡同。对某些人热衷那样表达诗的人,我一贯的看法是,抄近路了。实际上,如果我们是本着一颗平常心去写诗,也不太可能选择走单极主义路线。而选择走单极路线的人,尤其是那些有'装"的嫌疑的人,他的诗心是值得怀疑的,诗心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一棵平常心,我们安安静静的活着,安安静静的写诗,根本没必要为思想的高度而苦恼,更没有必要人为的拔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作诗做人,当然应该让自己的思想落到实处,而不是让自己飘起来去写所谓的诗,实际上,那种状态下写出来的也不是诗。


2014.05.11花土,深圳

[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4-5-11 13:2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比较反对单极主义,诗,可以有无数种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去走那条死胡同。对某些人热衷那样表达诗的人,我一贯的看法是,抄近路了。实际上,如果我们是本着一颗平常心去写诗,也不太可能选择走单极主义路线。而选择走单极路线的人,尤其是那些有'装"的嫌疑的人,他的诗心是值得怀疑的,诗心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一棵平常心,我们安安静静的活着,安安静静的写诗,根本没必要为思想的高度而苦恼,更没有必要人为的拔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作诗做人,当然应该让自己的思想落到实处,而不是让自己飘起来去写所谓的诗,实际上,那种状态下写出来的也不是诗。

[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4-5-11 13: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个亮上把那个沉下去了
问好礼拜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5-11 09:59 发表
把这个亮上把那个沉下去了
问好礼拜天

还是不要沉下去吧!!
那个才是话唠客厅,这个也就是一节课的内容哦!
大叔以为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话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漠孤旅 于 2014-5-11 10:09 发表

还是不要沉下去吧!!
那个才是话唠客厅,这个也就是一节课的内容哦!
大叔以为那?

沉了,没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4-5-11 10:19 发表

沉了,没关系

话唠客厅这个名字不错,建议这么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每个单独发帖,不过随意怎么滴都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5-11 10:21 发表

话唠客厅这个名字不错,建议这么改。

感谢大叔理解哈!给大叔上早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什么来喂养我们的诗心》

看到这样的题目,不禁有一种敬畏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接着来哈!看官们不要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肃起来可爱得要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